烽火岁月中力群与茅盾的交谊佳话
2024-05-21夏明亮
夏明亮
力群(1912—2012),山西灵石人,是中国新兴版画的先驱;茅盾(1896—1981),浙江桐乡人,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两人相差16岁,应属于两代人;力群出生在黄土高原,茅盾出生在江南水乡,空间距离跨越数千里。然而,他们却因缘际会,在中国革命文艺战线上有过几度倾心交流,真挚互助,写下一段文苑佳话。
力群请茅盾作序
1931年,力群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适逢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问世之际。进步青年争相阅读,力群也是其中的一个。这部具有史诗性的现实主义杰作,在力群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记。
力群没有料到的是,1936年10月,在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他终于见到了茅盾。那天,一位操浙江口音的中年人站起来发言,身旁一位朋友告诉力群:这就是茅盾。从此,茅盾那文弱清秀的模样刻在了青年版画家力群的心底。
1936年,苏联作家协会主席高尔基号召国际上的进步作家、艺术家以“世界的一日”为题创作作品,茅盾响应号召,决定以当年5月21日为“中国的一日”,向全国征稿。力群得知后立即行动起来。5月21日这天,他走出太原城,来到郊外,看到一位贫苦妇女因食物匮乏,不得不采树叶果腹充饥,一旁的小女孩头顶箩筐,接住母亲采下的树叶。这个场景深深地触动了他,回到家立即创作了一幅木刻版画,题名《采叶》。这幅作品不仅入选并被收入由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后来还得到鲁迅的赞许。
1937年,在上海柯达公司广告部任绘图员的力群想把自己创作的木刻作品结集出版。找谁来作序呢?他想到了茅盾。虽未面对面交流过,但他觉得茅盾应该知道自己,不久前自己的木刻《采叶》还获得他的赏识,便给茅盾寄去一封信和自己的木刻集,请其作序。
信发出后数月没有回音。力群有些后悔,觉得不应该找素未相识、在全国颇有名气的茅盾作序。就在他几乎忘记此事时,却收到茅盾于当年7月18日的回信:
力群先生:
您的木刻集和信早已收到了,适值时局紧张,文化界同人有所作为,我追随在后,也比平时多出外,以此到今天才写回信,请您原谅。
您的木刻集放在案头,这几天来几乎每天都翻阅一遍;从毒热下回家来,看您这些作品,真是愉快。您要我写序,我觉得光荣得很,虽然实在是门外汉,给写序是大胆,而且是“佛头著粪”,且亦因为是门外汉,要写就得用心慢慢地写,但赞佩之忱使我自忘不学,热心地说几句。先生,请略等几天,我写了起来,就寄给您;并请盼您不要以为是序,只是一个赞美者的意见;倘有太不行的外行话,也请不客气地指出,让我修改。这是我预先的要约,想来您一定可以答应的。匆复,顺期暑安。
茅盾 启
7月18日
谢谢您允许我留下您这木刻集的手拓本。
茅盾在信中解释了回信迟的原因,对力群的木刻作品表示了诚挚的赞许,并以“门外汉”的身份让力群略等几天,他将“用心慢慢地写”。遗憾的是,不久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沦为孤岛,力群出版木刻集已不可能,茅盾忙于主编《呐喊》杂志,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他给力群许下的承诺已无法兑现了。
茅盾向力群约稿
当年,力群也在为抗日救亡而不懈努力着。他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第六队,到浙江嘉兴一带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他的妻子刘萍杜也参加了何香凝领导的上海伤兵医院救护工作。几个月后,夫妻二人又辗转到位于安庆的安徽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工作。
1938年2月,力群在安庆收到茅盾从湖南写给他的信:
力群先生:
在沪曾通函札,至后闻先生赴嘉兴一带战地服务,在《立报》“言林”见有大文,述及曾至乌镇,乌镇乃弟故乡,今沦陷矣。弟自上月来湘后,匆匆一月,顷始知先生住址。而弟因办《文阵》(即《文艺阵地》,在广州印刷,汉口出版,笔者注),今晚即赴广州。附奉预告一纸,旨趣内容,具见其中。现请先生拨冗写稿。并请最好能于三月五日以前寄出。因《文阵》定于四月一日出版也。临行匆促,不及多详,到广州后当再通讯。即期日新。
茅盾
(一九三八年)二月廿一日
并请转约尊友写稿。
《立报》是抗战期间上海很受读者欢迎的一个小报,力群经常为其“言林”栏目撰写宣传抗日救亡的稿件,此举引起茅盾的注意。他正准备创办《文艺阵地》杂志,便写信给力群,向其约稿。接到约稿信后,力群很快给茅盾寄去一篇短文和一幅木刻作品。
茅盾于4月间复信给力群,其中写道:
十二日来信及木刻一张均已收到。此信因寄在49号,转了几转,方到我手,所以迟得异乎寻常。49号地址已不适用,以后来信请由“香港皇后大道中175号《立报》”转为安。
木刻已经铸版去了。短篇排进第三期。因此间印刷不行,第一期刚出版,第三期就付排了,因不如此,则势必不能准期出版。
短篇中我改动了一二次,是关于老农谈话中说有些军队纪律不好的;说有些军队纪律不好,本来不妨,因为这是事实,但同时又说从前的红军如何纪律好,则会引起误会,以为《文阵》在故意攻击八路军以外的军队,在破坏统一战线了。
《文阵》是在广州排印的,我每月总得到广州去一次,留十天八天无定。但因香港《立报》(1937年11月25日,因日军侵占上海,被迫停刊。1938年4月1日,在香港复刊,笔者注)要我编辑“言林”,所以我也不能长住广州。我喜欢广州,不喜欢香港。这里是太“外国的地”了。木刻最为缺乏,倘能多惠,最感。《文阵》创刊号已嘱书店邮上一本,已收到否?念念。匆复,即期日新。
茅盾
四月十九日
既有文章又有木刻作品在《文艺阵地》上发表,力群由此成为茅盾联系的一位重点作者。
茅盾给力群小说提意见
1940年,力群来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担任美术系教员。同年,在新疆学院任教的茅盾也来到延安,住在鲁艺东山上的一间窑洞里,与力群成了近邻。
由于神交已久,两人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十分尽兴。炎热的盛夏,蚊虫猖獗,搅得茅盾夜里难以入睡,力群得知后,就采来野生艾蒿拧成“艾绳”送给茅盾,让他点燃“艾绳”熏蚊虫。这是力群在山西家乡时常用的土办法,效果还很不错。茅盾告诉力群,他在上海时寄的那本手印木刻集留在新疆了,因为当地美术工作者很少有机会能看到木刻版画。力群对此欣然接受。
一天,力群将新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父母》交给茅盾,请其指导。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富农家庭的老两口在大烟灯旁议论他们的儿子宁儿因参加革命工作而被捕的故事。
几天过后,茅盾郑重其事地将对小说《父母》的书面意见交给力群。
读了《父母》以后,意见如下:
1.东海太太的性格,写得比东海先生更好。
2.第三段,寧儿被捕的信未到之前,叙说老两口抽烟,却没有一句话提到宁儿;这不免是个漏洞。因为照东海夫妻那样的性格,似乎不至于在平日不去追究那两年没回家的儿子在干些什么?而况儿子已经提出离婚,东海太太早该想到这儿子靠不住了。所以,我觉得,在第三段开头,似乎应当描写老两口对于这儿子的惦念,生气,以及无可奈何。
3.就全体结构而言,第一段写老两口意见之不同,及东海之想望,第二段倒叙此家之如何发达为富农,第三段叙他们想望之落空,这样,虽然整然有序,但是因为太整然了,有点呆板,特别是因为全文不长,人物很少,这样整齐的结构便缺少了灵活性,最好是打破这三段式,而把第二段的东西,插进第一段去,则就会使结构灵活,氛围气也更浓厚。
后来,这篇不成熟的小说没有留存下来,而茅盾为小说写的意见却被力群精心保存了一生。力群晚年回忆说,自己当年只是一个初学文学写作的新手,茅盾不嫌他文章浅陋,认真阅读并一丝不苟地写出宝贵意见,使他终身难忘。茅盾的指导和鼓励,对力群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仅成为杰出的版画家,同时由于数十年坚持文学创作,也成为一名独特风格的作家和诗人。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