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管控的绩效评价与持续改进方法
2024-05-21余微
余微
摘要:在当前经济环境中,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而企业预算管控与绩效评价的有效结合成为当下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之一。预算管控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不仅涉及资金的分配和控制,还涉及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绩效评价则关注于衡量和提升员工及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这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帮助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财务目标和战略目标。基于此,首先,文章介绍企业预算管控与绩效评价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意义;其次,说明了预算管控绩效评价的指标选择方法;再次,又总结了目前企业预算管控与绩效评价相结合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详细提出了持续改进的方法,以期为企业提高预算管控的绩效评价实施效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控;绩效评价;改进方法
一、引言
预算管控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涉及资源的分配、控制和优化使用;而绩效评价则关注于量化和评估个人及团队对组织目标的贡献。将预算管控与绩效评价有效结合,企业可以确保财务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同时通过持续的绩效监控,保证资源使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同时,这种结合还能够激发员工的潜能,通过明确的绩效目标和奖励机制,激励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促进组织内部的持续改进。因此,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更应对预算管控的绩效评价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持续改进方法,不断提升预算管控的绩效评价实施效果。
二、企业预算管控与绩效评价概述
(一)企业预算管控
企业预算管控是企业关键的财务管理工具之一,它用于确保企业可以在其预定的财务目标和战略规划内进行运作。预算管控的工作涉及三个环节:设定详细的财务目标、分配资源以及监控实际支出与预算计划的对比。首先,企业需要根据其战略目标和预期的业务成果来设定年度或季度预算,其中包括收入预测、成本控制、投资预算和现金流管理等各方面。一旦预算确定之后,企业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措施来管理和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包括定期的财务报告、支出审批流程以及实时的预算追踪等,确保企业在日常执行过程中不会超支。通过这种持续的监控和调整,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成本、优化资源分配,并实现其财务和业务目标。当然,有效的预算管控还需要灵活性,根据内外部情况的变化需要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突发事件。
(二)企业绩效评价
企业绩效评价用于衡量、监控并提升组织及其员工的表现,通过设定例如销售目标、生产效率、服务质量或客户满意度等具体、量化的绩效指标,以更好地確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此外,企业的绩效评价不仅关注财务成果,还包括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等非财务指标。企业会定期(如每季度或每年)采取自我评估、上级评估以及同事之间的互评等方式进行绩效评估,通过比较实际成果与预设目标来确定绩效水平。基于这些评价结果,企业可以分辨出其具有优势的领域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领域,为员工提供反馈和发展建议,并据此调整管理策略、资源分配和培训计划。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满意度,促进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和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企业预算管控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的意义
将企业预算管控与绩效评价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企业可以更全面地监控和优化财务与运营表现。具体来说,预算管控确保企业在财务上保持健康,通过设定和遵守财务限制来控制成本和优化资源分配,而绩效评价则关注于员工和团队的工作成果,评估他们的贡献对于实现企业目标的影响。通过结合这两者,企业可以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优化员工表现,激励员工更好地达成预算目标,这样更有助于创建一个互相支持的环境,鼓励员工对成本负责,同时也通过绩效奖励机制来认可他们在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方面的努力,以此保障企业可以从财务角度确保其日常运营在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此外,这种结合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因为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努力如何影响企业的整体财务健康,这样既提升了员工的参与感,也塑造了更优秀的企业文化。
三、预算管控绩效评价的指标选择方法
(一)指标选取法
在预算管控绩效评价的指标选取法中,企业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标准,然后根据这些目标选取相关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成本控制能力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在选择指标时,企业通常会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可比性、可量化和易于理解等因素,例如,对于财务性能,可能会选择营业收入、净利润率等指标;而对于成本控制,可能会选择单位成本、成本节约率等。通过精心挑选的指标,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其预算执行的效果,从而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更为客观、详细的依据。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成多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的方法,在预算管控绩效评价中应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帮助企业在各个层面上合理地选择和权衡不同的评价指标。企业首先需要确定评价的总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将评价分解为不同的准则和子准则,最后在这些准则下选择具体的评价指标。这一过程中,利用评分和成对比较的方法来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层次分析法使得指标选择更加系统化和客观化,更有助于企业全面评估预算管控的绩效。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信息的方法,在预算管控绩效评价中应用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复杂性。这种方法首先要求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估的意见或历史数据给出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权重)。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对每个指标的模糊评价(如优、良、中、差)进行量化处理,然后结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处理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和真实。
四、目前企业预算管控与绩效评价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的内容与范围不够全面
很多企业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往往过分侧重于收入、利润和成本控制等财务指标,而忽视了例如员工满意度、客户忠诚度或品牌影响力等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这种偏向于财务指标的预算制定方式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对企业内部来说,它可能忽略了员工福利和满意度的提升,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长期来看,很可能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和运营能力下降。同时,这种偏向可能使企业的内部管理缺乏人性化,由于过分强调效率和成本控制,而忽视了员工成长、团队协作和创新文化的培养,这不仅限制了员工的个人发展,也可能妨碍企业的内部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此外,对于企业外部来说,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影响力因素,企业很可能因为会过度关注短期财务指标而忽视了长期的客户关系建设和品牌价值提升,从而损害其在市场上的持久竞争力。因此,为了维持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企业在制定预算时需要平衡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这样,企业才能在稳定增长的同时与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声誉。
(二)预算缺乏战略性和长远性
一些企业在制定预算时过分关注短期财务目标和成果,如即时的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而未能充分考虑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这种短视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在资源分配上忽视对创新、技术升级、人才培养和市场扩张等长期投资的必要性,从而影响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这种预算制定方式往往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例如对市场趋势、竞争对手行为或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反应迟缓,导致预算计划与实际市场环境存在脱节,无法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此外,某些企业一旦预算制定完成,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对市场和业务环境的快速变化缺乏及时调整和响应,这在动态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可能导致企业错过重要的市场机遇和应对风险的时机。
(三)绩效评价考核的目标不够实际
在很多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设定的绩效考核目标不够实际,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有些企业绩效评价考核目标在与预算管控的结合上往往缺乏有效的协同,导致评价结果与预算目标脱节,无法有效地驱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有些企业目标设定往往过于理想化,没有充分考虑实际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员工的实际能力,这往往会导致企业设定的绩效评价考核目标过高或脱离实际,使得员工感到目标难以达成,从而产生过大的工作压力,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三是有些企业绩效目标常常缺乏具体性和明确性,使得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理解和执行这些目标,缺乏清晰的方向和可操作的步骤,出现这种情况不利于员工的目标导向行为和自我管理。
(四)预算管控的绩效评价缺乏激励性
有些企业的绩效评价结果与员工实际得到的奖励,例如奖金、晋升机会、职业发展等之间的不一致性使员工难以看到他们努力与奖励之间的直接联系。即使员工在绩效评价中得分高,但如果这并未转化为实际的奖励或认可,员工就可能感到失望和挫败,从而减少了他们对目标的积极追求和工作的投入。同时,企业在绩效评价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是导致员工难以理解评价结果和改进方向。如果员工在评价过程中得到的反馈模糊不清或者根本没有得到具体反馈,就无法明确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在这种情况下,绩效评价失去了其作为发展工具的作用,无法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自我提升的愿望。
(五)绩效评价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够
很多企业尽管理论上制定了详尽的绩效评价体系,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常常存在显著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管理层对此不够重视、执行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评价标准和流程无法得到严格执行。这种缺乏执行力的现象使得理论上完备的绩效评价制度在实际应用中变得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激励员工提升表现、促进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等;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绩效评价的频率和深度不足,绩效评价周期过长,如仅限于年度或季度评价,这种做法可能忽视了员工在日常工作、特定项目或关键时期的实际表现和贡献,这不仅可能导致对员工的不公正评价,还可能忽略对他们在关键时刻作出的重要努力和成果的认可,从而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五、企业预算管控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的持续改进方法
(一)采用全面的预算编制方法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纳入非财务指标至预算制定过程中是提升预算全面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步骤。这种做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平衡财务和非财务目标,从而促进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企业需要识别哪些非财务指标对其业务和战略目标至关重要。这些指标通常包括员工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和品牌影响力等。例如,员工滿意度直接影响员工的保留率和生产力,客户忠诚度影响重复购买和口碑传播,品牌影响力关乎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其次,量化这些非财务指标是实现有效预算管控的关键。例如,员工满意度可以通过定期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来衡量,并设定提高特定百分比的目标。客户忠诚度可以通过客户保留率、重复购买率或通过调查得到的客户满意度指数来衡量。品牌影响力则可以通过市场份额、品牌认知度调查或社交媒体参与度等指标来评估。接着,将这些量化后的非财务指标纳入年度或季度的预算计划中。这意味着在预算规划时,除了考虑营收、利润和成本等传统财务指标外,还要为提升员工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和提高品牌影响力等目标分配相应的资源和资金。例如,提高员工满意度可能需要增加员工培训预算、改善工作环境或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除此以外,为了确保预算编制既考虑到财务指标又不忽视非财务指标,企业应采用全面的预算编制方法,如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这种方法通过将传统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业务绩效评估框架(如图1所示),企业能够确保在追求财务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员工、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实现业务的全面和持续发展。
(二)加强战略规划与预算制定的整合
企业在制定预算时需要更加重视其与长期战略规划的结合,这是确保企业持续发展和适应市场变化的关键。首先,除了关注短期财务目标,如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外,企业还应考虑长期投资的回报。这包括对创新、技术升级、人才培养和市场扩张等领域的投资。这些长期投资虽然不会立即带来财务回报,但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预算制定时,应评估这些投资的潜在价值,考虑它们如何与企业的长期目标和愿景相匹配;其次,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应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在日常经营中,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趋势、竞争对手的行为以及宏观经济状况,并采用动态预算管理方法,允许企业在预算周期内对预算进行灵活调整,确保预算计划能够及时响应市场的变动和企业内部的策略调整,使企业能够有效利用新的机会并迅速应对潜在的挑战;最后,为了保持预算与长期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企业应定期审查和评估其预算计划,分析预算执行的效果,评估是否达到了既定的财务和非财务目标,以及是否支持了企业的长期战略,这样,企业可以在未来的预算制定中更加准确地预测和规划,避免重复以往的错误,更好地支持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三)设定现实且具体的绩效评价目标
首先,企业应确保绩效评价考核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预算管控紧密结合。这意味着绩效目标应反映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财务目标,以确保员工的努力与企业的整体目标一致。绩效目标应与预算的制定相协调,确保员工明确知道他们的工作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和战略目标;其次,企业在设定绩效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实际工作环境和员工的能力。这需要管理层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能力水平,确保设定的目标既有挑战性又可实现。过高或脱离实际的目标只会导致员工的压力和不满,而不是激励他们;最后,绩效目标的具体化和明确化至关重要。企业应确保每个绩效目标都有清晰的定义和可衡量的标准,员工应能够理解这些目标以及如何达成这些目标,这样便为员工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和成果指标,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和改进方法。
(四)创造与绩效紧密相连的激励机制
企业需要创造与绩效紧密相连的激励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促进整个组织的目标达成。首先,引入多元化的激励机制,除了传统的金钱奖励,如奖金和加薪,企业还应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培训机会、更大的工作自主性和职责范围等。这些非金钱激励措施能够满足不同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和职业发展期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其次,实施目标共创,当员工被纳入绩效目标的设定过程,他们更能感受到自己的贡献被重视并对目标有更高的认同感。这种参与感可以激发员工更加积极地追求目标,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再次,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也是提高激励性的关键。企业应及时向员工反馈他们的绩效评价结果,这种反馈应该是具体的、建设性的,并附带具体的改进建议,可以明确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领域。通过这种方式,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表现,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最后,企业应定期评估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并根据员工的反馈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确保激励措施始终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需求相一致。
(五)提高绩效评价体系的执行力和监督强度
强化绩效评价体系的执行力可以更加确保企业设定的绩效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这有助于企业所有员工的努力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对此,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强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施力度:一是管理层必须对绩效评价体系表示明确的支持和重视,并确保该体系在整个组织中得到一致和严格的执行;二是增加绩效评价的频率和深度也是提高执行力度的重要方面,定期的一对一会议可以帮助管理者和员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期望和表现,而项目结束后的评价则有助于及时回顾和评估员工在特定任务或项目中的表现;三是引入360度反馈或同事间互评等多源反馈机制能够提供更全面和客观的绩效评价结果。这种多元评价方法能够帮助减少依赖单一评价来源可能带来的偏见,同时增加员工对评价过程的信任和接受度,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大日常经营过程中员工的执行力度。
六、结语
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企业预算管控与绩效评价的有效结合对于企业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尽管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采用全面的预算编制方法、加强战略规划与预算制定的整合、设定现实且具体的绩效评价目标、创建与绩效紧密相连的激励机制以及提高绩效评价体系的执行力和监督强度,企业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提高预算管控的绩效评价实施效果。未来研究应更进一步地探讨这些改进方法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如何根据特定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化调整,进一步确保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帮助企业实现更理想的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唐玲.探讨绩效评价对电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影响[J].财会学习,2023(32):89-91.
[2]赖志勇.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國集体经济,2023(32):35-38.
[3]宋斌.以高质量预算绩效评价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J].财政监督,2023(21):34-35.
[4]肖际灿.精细化管理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J].纳税,2023,17(30):37-39.
[5]周瑾.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J].国际商务财会,2023(18):51-54.
[6]李静.企业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研究[J].财会学习,2023(23):64-66.
[7]蒋战英.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路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23(14):168-170.
[8]杨金瑞,徐菱,李变花,林希.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创新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23,34(03):72-75.
[9]沙晓俊.基于云会计的企业全面预算管控措施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3(04):108-110.
[10]刘海滨,周冬丽.国有企业投资预算管控问题浅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15):186-189.
(作者单位:丽水哈灵教育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