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4-05-21陈和团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陈和团

摘 要 结合当前教学现状及相关理论研究,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进行简单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开展好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探讨现阶段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优化策略,能为高中语文教师开展好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主流类型之一,也是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重点。但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面临一定的困境,学生对该类型作文缺乏足够的写作兴趣,难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对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形成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提升该类型作文教学水平,为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发展与提升增势赋能。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概述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指通过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通过任务型写作指令发挥题干内容的写作指导功能、增强写作活动的针对性,通过题干情境引导学生辨析关键概念、进行辩证思考并从多维度进行论证的一种作文类型。相比于传统的作文类型,任务驱动型作文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思维辩证性及审美创造性。相比于话题作文、命题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体现了学生与作文论点的交互性,让学生在完成作文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传递与表达,更加考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对生活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1]。

二、开展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1.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助其适应新高考写作要求

相比于传统的作文类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该类型作文的定义来看,学生需要具备突出的审题立意能力和完善的学科思维,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清晰的表达能力,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同时,在新高考背景下,写作活动不仅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更加关注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而开展好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呈现自身思路、表达情感,在作文中展现自身的道德品质与价值取向,提升学生对新高考作文要求的适应能力。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水平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高考的推进,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而开展好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具体来看,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这些知识不仅包括成语词汇、修辞技巧,还包括大量的人文典故,能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两项素养的发展[2]。在开始写作之前,学生需要对作文立意、论点和思路进行构思分析,这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机会,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学生会在写作的过程中尝试创造美,具体包括文字美、修辞美和意境美,这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现状分析

1.审题不清,立论不准

审题立论是学生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审题和立论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然而,结合现实情况来看,一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审题不准、立论偏颇的情况,对题干材料解读片面,没有注意到题干中的写作情境,也没有关注写作角度、写作对象,这就导致整篇作文立论偏颇,进而导致作文偏题、离题,难以得到高分。此外,一些学生在写作中没有给出明确的论点,导致教师在批阅作文时感到文章的中心论点模棱两可,这也是立论不准的表现。

2.逻辑混乱,论证无序

结合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一些学生在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时,经常出现遣词用句出色但文章本身却“不讲道理”的情况。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如优美文句、人文典故等,却忽视了作文中的论证逻辑,甚至出现作文论证向写作素材妥协的情况,为了用上准备好的作文素材而强行论证,这就导致学生的作文逻辑混乱无序,甚至出现素材和论点相背离的情况,最终呈现在阅卷老师面前的就是整篇文章的论证缺乏清晰的逻辑关联,文章内容存在明显割裂,全文形神俱散。

3.思辨不足,立意不深

任务驱动型作文大多具有明显的思辨性特点,要求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对题干中的人或事进行辩证分析,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立意。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作文考查“强”“弱”之间的辩证关系,但一些学生在写作时仅停留在“强弱对立”的层面,忽视了题干中的“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没能从“强弱对立”深化到“强弱统一”的层面,没能针对“强”“弱”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论述,致使作文立意深度不足,无法获得高分。

4.论据单一,缺乏呼应

除了论点以外,论据也是整篇作文的重要构成,一些学生在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中暴露出论据单一、作文素材积累不足的短板。具体来看,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的作文素材未能实现转化运用,主要有下述表现。一是学生在同一篇作文中反复运用同一素材,对某一论据进行反复论述,造成作文内容空洞无物,缺乏多样性。二是学生在确定论点以后,直接罗列与论点相关的论据,未能从论点发散至论据,也没有让论据回归论点,两者之间缺乏有效呼应。

四、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策略

1.聚焦语言建構与运用,深化文章表达

前文提及的审题不清、论据单一等问题,根本上是由于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发展不足,因此教师应当在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中聚焦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做到认真审题、准确立论,并提升书面表达能力,深化作文表达层次。

一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细读题干内容,推敲题干材料所要表达的要点,深入剖析题意,做到破题。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来看,高中阶段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题干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情境和视角,学生需要找到题干中的关键字眼,而后进行发散思考并立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文字所呈现的情境,将关键字眼融入其中,从而确定作文立意,确保接下来的写作思路、作文结构正确[3]。

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掌握修辞技巧,并积累大量的人文典故,从而摆脱论据单一的困境,丰富作文中的论据。具体而言,在作文教学中,班级内学生针对同一论点会摆出不同论据,这些论据质量有高有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丰富彼此的论据,并将其中的优秀论据记录下来,以便在日后的写作中能运用到这些论据,使作文内容更为充实丰富、更具有说服力。

此外,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将论据与论点结合起来,用论据去论证论点,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后从论据回归论点,使整篇作文形成“论点—论据—论点”的结构,做到首尾呼应、论证有力,将作文的思路和脉络清晰地呈现给读者。

2.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突显思维特质

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而前文提及的逻辑混乱、思辨不足等问题就是由于学生缺乏思考、思维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应当推动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注重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突显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发散性、创造性等特质,进而让学生在写作中能以清晰的思路、优秀的文笔表达其思维特质。具体来看,教師要关注学生的审题立意和作文构思。

在审题立意阶段,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分析作文题目,探究题干的表面显性内容,也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题干的深层隐性含义,做到由物及理、因事论理,透过“事物”的表象去寻找“道理”,由此才能确保立意深刻。仍以2021年新高考Ⅰ卷作文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体育之强弱延伸至个人思想、生命意志、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等层面。同时,为了体现思维的思辨性特质,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不同角度的“道理”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已经指导学生将题干内容延伸至个人思想、生命意志、国家崛起等维度,那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这些维度进行关联,比如“个人思想成熟是生命意志坚韧的前提”,或者“将个人视作涓滴之流融入国家的无垠江海之中”,这都能体现学生思维的思辨性特质。

在作文构思阶段,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搭建支架,明确作文的思路和整体脉络。首先要确定中心论点和作文主线,其次要搭建支架,从主线出发延伸出数条支线,受到作文篇幅的限制,支线数量控制在三条左右相对合适,最后让学生根据支线寻找相应的论据,并建立支线与论据间的联系。如此,既能在写作前构建整体支架,确保每部分占比合理、结构得当,又能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学生通过构思完成作文支架以后会呈现出更强的写作兴趣,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积极性。

3.聚焦审美与文化素养,提升作文水平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两项素养对于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故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应关照这两项素养,让学生能在写作中应用人文知识,体现人文修养,彰显人文精神,有效增强作文的人文韵味。同时,应当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尝试创造美,既要有遣词用句方面的文字美、修辞美,更要有触及情感的意境美,让作文能带给人以美的体验。基于上述要求,教师应当在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中做到下述两点。

一方面,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具体可通过研读经典、深入生活、开拓视野等方式实现。比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名著片段,积累一些优美文句或富含哲理的语句,或者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温情时刻以日记、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思考这些日记和随笔可以用于哪些作文的写作,或者是通过课堂辩论、课堂分享等方式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

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解读美、欣赏美,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作文教学以外,也要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文学之美。其次,让学生在感受美以后进行仿写或续写创作,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再次,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语文基础、生活经历进行自主创作,尝试在作文片段中表达美。最后,不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教师都要主动优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情况并予以帮助,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其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中能有效表达美。

五、结论

开展好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对于学生提升语文素养、适应新高考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在写作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审题不清、逻辑混乱、思辨不足、论据单一等,教师要在教学中聚焦语言、思维、文化与审美四个维度,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切实提升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相顶燕.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改革研究 [J].高考,2023(06): 30-32.

[2]徐 静.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模式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10):125-127.

[3]陈 麟.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2.

[作者通联:福建宁德市古田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型作文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型作文”,可以休矣!
提高高三学生议论文说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浅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