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体验的高中语文“悦读”教学
2024-05-21李园园
李园园
摘 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多趣”阅读,如何构建“悦读”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成为教育工作者应当要重视的问题。教师应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融入审美教学,使学生在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对语文知识所蕴含的审美价值进行挖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此,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悦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展开探讨。
关键词 审美体验 高中语文 “悦读”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悦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将“阅读”转变为“悦读”,通过“多趣”阅读,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得到有效调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 基于审美体验的“悦读”教学概述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对人生、精神、文化进行体验的活动,能够解放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品性,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要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向引导,使其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感悟人生、体会人生。基于此,教师在构建创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找寻平衡点,融入审美教学,并将其与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为目标构建“悦读”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并有所收获。
二、 当前高中语文“悦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就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仍未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限制,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依旧采用较为单一的方法进行授课,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这种单向的知识灌输式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这与新课改理念严重不符。这种缺少创意的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工作的成效,也难以实现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提升。并且这种单一化的阅读教学只是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学生,没有实现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目标,因此也无法为学生未来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1]。
2.学生阅读兴趣不足
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也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体验带来了直接影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单调死板的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接受十分被动,阅读教学中以练代读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阅读,教师的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如此,不但难以实现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的深入领会,也难以落实审美情趣培养以及涵养学生心灵等教学目标。
三、 基于审美体验的高中语文“悦读”教学策略
1.科学引导,理解审美体验内涵
从理论层面来看,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精神方面的感受就是审美体验。审美体验要符合审美活动的相关标准,如此才能够体现出审美活动的审美价值。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饱含情感的状态对文章进行阅读,与文章内容形成情感上的共鸣。通过阅读活动使学生出现情感上的波动,进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印象,这便是语文阅读活动中学生审美体验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基于审美体验的高中语文“悦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引导方法进行创新,使学生正确认识审美体验的内涵,从而转变学生的阅读学习认识,促使其能够以正确的状态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并从中找寻阅读学习的乐趣,提升學生的学习体验[2]。
以必修上册《百合花》为例。文章主要叙述了“我”、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三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在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所叙述的故事,分析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而不仅仅是阅读文章了解故事的大致经过。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寻阅读的切入点,深入阅读文章,体会“百合花”的象征意义。而为了发挥语文“悦读”教学中“悦”的作用,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法,可以邀请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我”、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进行分角色朗读,以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在课堂上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境当中,对文章进行深度阅读。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如“文章中的每个人物分别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对小通讯员的情感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问题链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与体悟,使他们认识到“百合花”所具有的象征军民间纯洁感情的意义,体会到作者对普通民众高贵品质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以此来加强学生的阅读审美体验。
2.注重情感,构建审美体验课堂
为有效发挥高中语文“悦读”教学的作用,教师应当对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基于审美体验的高中语文“悦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在保证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要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提升其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阅读学习的审美体验,要利用语文阅读内容来活跃学生的情感,使“悦读”教学的“悦”得以体现,彰显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性特点,并引导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的艺术表现力进行感受。基于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审美体验环境,通过构建相应的情境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提升其审美素养水平。
以必修上册《故都的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故都的秋所具有的“清”“静”和“悲凉”的特点,赏析文章中作者所采用的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和情景交融等写作手法,并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作用。为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文章所描绘的“故都的秋”的景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找寻一些展现秋天景色的图片,营造良好的审美阅读教学氛围,使学生能更好地感悟文章所创设的意境,分析作者在描绘景色时所使用的写作手法,进而在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技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文章中的语句,从所展示的图片中选择一幅意境风格最为符合的,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对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优美景色进行仔细品味,从而深化学生的阅读审美体验。
3.培育能力,创设“悦读”体验氛围
要实现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应当充分发挥语文“悦读”教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愉悦感,强化其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使语文阅读内容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当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进行培育,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需求,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能力,为学生营造符合其学习需求的“悦读”教学氛围。如此,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悦读”审美学习体验将得到切实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以必修下册《说“木叶”》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木叶”所蕴含的意味,对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阅读学习,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结合文章内容对问题展开探究和分析。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悦读”氛围,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并掌握鉴赏诗词语言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古典诗歌当中的树和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和使用场景分别有什么不同?”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对繁茂的枝叶以及木质的树干这两种不同的意象进行品味,在意“树”的过程中分析其饱满的特点,在味“木”的过程中体会其疏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子,对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研究,分析其暗示性,并感悟诗人创作诗歌的意图,从多个层面对“木叶”意象进行解读,在这种探究性的学习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强化练习,深化审美“悦读”体验
正如我国古代著名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将这一哲理落实到高中语文“悦读”教学中,结合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来看,教师要认识到再生动形象的阅读审美体验课程设计,也只能够发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作用,要想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良好掌握,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现“悦读”教学的真正目标。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阅读內容为学生设计相关的实践练习,从而加深学生的文章理解深度,并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3]。
以选修下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章创作中所体现的现代意味,学习作者的文章结构设计特点,对文中作者使用的修辞方法进行解读,分析其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探究其对于体现文章整体意境美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仿照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训练,检验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应当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注重构建“多趣”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悦读”教学来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育价值,构建创新型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当中体验语文学科的奥妙,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赖淑女.阅读与悦读——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2,No.260(32):24-26.
[2]石 慧.“阅读”与“悦读”——探析小学语文快乐阅读教学对策[J].新课程,2022,No.648(40):184-186.
[3]谢称发.专业引领,共享智慧——小学“1+X”名篇“悦读”教学课型建构与实践探索[J].江西教育,2022,No.
1210(35):5-8.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市西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