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艺术精神的创造性转化

2024-05-21王庆全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现代性美学哲学

宋 伟,王庆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了“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新时代所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其重要的原创性意义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实现了从“一个结合”跃升到“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理论飞跃。

一、现代性转换与创造性转化:百年变局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显而易见,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已经内在地规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视域、时代诉求与方法路径。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视域来看,之所以要提出“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而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问题,其实质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大时代命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以宏阔的历史视野与敏锐的时代意识,把握和领会“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历史逻辑与时代内涵。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其中所内蕴的诸多中国现代性问题,需要我们以历史宏观视野来判断分析,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其最大危机来自西方现代化的侵袭与挑战,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80-781.西方现代性的强行植入使古老中国的社会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西方现代性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体性冲击,如何顺应变局、变革图强,如何在应对西方现代性植入与渗透的过程中赓续中华文化根脉,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成为事关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要历史命题。

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不难发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中,只有解决好传统的现代转换问题,才能使传统得以存续并焕发出生机活力。需要强调的是,“传统与现代”并非全然对立的历史范畴,两者之间既存在着冲突,又能够融通和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重新审视、理解和解决好“本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辩证地阐明了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②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89.“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③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7.这些重要论述将“传统”与“现代”辩证地贯通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之间建构起相互“赋予”与“融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时将“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视为一个具有连续性的历史整体:“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④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3.显然,一旦隔断“古代”“现代”和“未来”的历史时间连续性,就会将“传统”仅仅等同于已经逝去的“过去”,这势必会造成“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阻断隔离,难以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来看待“传统”、关注“现在”、展望“未来”。我们必须以历史辩证的眼光来把握“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历史连续性;不能脱离开“现代化”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语境,来理解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问题。因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⑤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6.因此,只有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历史语境,以“两个结合”为理论思想指南,才能够更好地辨析现代性转化与创造性转化这一“现代性议题”。

传统的魅力不可能是被封存在博物馆中的历史记忆,它需要伴随历史时代的发展不断彰显和焕发出意义与价值,尤其是人类文明进入现代性历史进程以来,如何在现代历史条件下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如何看待和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人类文明不断创新发展所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何为现代性?如何才能做好现代性条件下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这就需要我们辨识现代性的特点及其缺欠。现代性的实质是工具理性化过程,使人类借助于工具理性而成为支配世界万物的主宰。与此相对应的是,工具理性的片面化单向度发展,使人类陷入“理性化的牢笼”和“现代化的陷阱”,因而,如何解决这些“现代性的难题”就成为当代西方思想家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议题。20世纪以来,正是为了面对和解决“现代性难题”,当代文化思想开始反思批判现代性,并在反思批判的过程中重新发现了东方,重新发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价值。中华传统文化展示出有别于西方的人类生存智慧和文化思想魅力。“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①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4:6.。正是在现代性反思批判语境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补救现代性缺欠的重要文化思想资源。因此,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现代问题视域出发,重新阐释儒道思想的精神实质、生存智慧与审美境界,才可能赋予传统以现代意义,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哲学自觉中的传统文化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关于新时代语境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讲话,更为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第二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理论创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②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9.需要我们深刻领会的是,在这一论述中连续使用了三个“表明”和三个“新高度”,其中,前两个“表明”是从“自信”意义上阐明我们党所达到的理论创新高度;第三个“表明”则是从“自觉”意义上阐明理论创新的新高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这第三个“新高度”向我们提出了“创新自觉性”这一重要的理论命题,要求我们从“文化自觉”的高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刻理论内涵和重大时代意义。

文化传承发展需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这里,“自信”与“自觉”构成了一种互动生成的辩证关系。相较而言,“文化自信”关乎意志信念,多表达自我主体意志信念的执着、坚守与确定,是一种确定性的意志追求;而“文化自觉”则关乎理性判断,主要表达的是一种自我主体在理性判断上的体认、领悟与确证,是一种确证性的理性诉求。因此,“文化自觉”构成“文化自信”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这意味着,如果没有理性主体的自我体认、领悟与确证,也就没有意志主体的自我执着、坚守与确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在“文化创新自觉性”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确保我们的“文化自信”跃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从当代文化思想语境看,最早提出“文化自觉”概念的是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1997年,费孝通首次提出“文化自觉”的理论观点。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在费孝通看来,“文化自觉”的提出是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的反应和应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觉”既不主张复古保守,也不主张全盘西化,而是强调文化上的“自知、自明、自觉、自信、自主、自强”。最后,费孝通先生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结语高度概括了“文化自觉”理论内涵。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在“文化自觉”概念基础上又提出了“哲学自觉”的概念,并积极探索“从文化自觉到哲学自觉”的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建构之路。这是因为,“仅仅停留在文化自觉的层面,我们还只能从自身文化的特殊性上把握思想的力量,只能依靠我们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体会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而哲学的自觉则帮助我们从概念的层次上理解思想的构成和变化,从思想自身的发展中把握观念的历史作用。从更广泛的当今世界文化的视野看,能够做到哲学自觉,才会使我们的文化自觉变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行动,才会使我们自身的文化特征得到广泛的认同和理解。”②江怡.从文化自觉到哲学自觉[N].光明日报,2012-07-03(11).显然,“哲学自觉”概念提出的理论目的是希望把“文化自觉”提升到更具理性反思的哲学维度,以凸显“自觉”的哲学理论高度。

从哲学自觉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会通融合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③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和文化精神的凝聚、精粹与积淀。“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在原初的生命领会和精神自觉中感受到的不是理论理性的能动性,而是道德理性或实践理性的能动性。哲学的任务不是用思维规定存在,而是发明本心固有的良知良能,仁民爱物,使人与人、人与天无所隔碍,处于彼此通达的和谐境界中。”④孙利天.生命领会和精神自觉——中西马哲学会通的辩证本体基础[J].社会科学战线,2008(1):18.我们看到,在西方近代哲学观念影响下,一些人对中国是否有哲学始终存在着质疑,由此形成了“哲学是一种知识?还是一种智慧?”的论争。在质疑者看来,哲学应该是一种科学实证知识,而非生命存在智慧,因而否认中国哲学的存在。伴随实证主义哲学式微和近代形而上学的终结,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和领会到哲学是一种生命智慧、生存智慧、生活智慧,重新发现中国文化传统中所蕴藉的哲学智慧,如儒家的生命伦理哲学、道家的生命自然哲学等。作为一种哲学智慧,作为一种哲学自觉,中国哲学追求的不是冰冷无情的客观知识,而是“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是人生在世的历史性觉悟,这可以说是一种“人生自觉哲学”。

哲学是人的精神生命的自觉意识,是对生命存在、生活世界及其意义的自觉反思与追问。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一种“人生自觉哲学”。马克思把哲学理解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凸显出它有别于近代实证主义哲学的人生实践论品格。作为一种人生实践的哲学,马克思密切关注人类生命异化境遇及其自由解放的可能性,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人生自觉哲学”,由此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高度契合的哲学基础。“东西方哲学虽然旨趣、方法和理论形态各不相同,但从根本上说皆出自对生命的领会和精神的自觉,特别是他们共同意识到的精神生命的自觉和完成,构成了东西方哲学共同的存在论基础。精神生命固有的自己规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和自己完成自己的辩证运动,是东西方哲学会通的本体论视域,也是我们今天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意义的一个重要维度。”①孙利天.生命领会和精神自觉——中西马哲学会通的辩证本体基础[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1.马克思实践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阐释会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高度契合的哲学根基和阐释视域。正是基于哲学作为一种生存智慧的理解,基于哲学作为一种“人生自觉”的理解,我们认为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与中国生命哲学智慧构成了两者会通融合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

三、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现代转化中的中华艺术精神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美学精神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意蕴绵远、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5.习近平总书记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并联在一起,凸显中华美学精神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殊作用,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问题。正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现代性语境中实现“现代性转换”和“创造性转化”一样,中华美学精神同样需要我们从新时代语境出发加以现代性的阐释,以激活其有益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活力。

在世界美学和艺术史上,中国艺术以其独特的气韵风采展示着华夏民族的感性魅力,形成了与其他民族审美文化有所不同的特色、风格与气派。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讲求”和“一个相统一”对中华美学精神进行了概括:“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③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6.众所周知,儒道两家历经几千年传承形成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两大主潮,积淀形成“儒道互补”的文化深层心理结构。因此,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提出“儒道互补”概念,并以此概括华夏美学的重要特征,他认为:“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艺术意念。”④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56.儒道美学思想对人们的现世操行、心理结构、审美观念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文人在生活和艺术中,常常将进与退、刚与柔、强与弱、出世与入世、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等诸对矛盾冲突协调消融为一体。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李泽厚以“六经注我”的方式研究中国美学史,探寻中华艺术精神奥秘,其目的是探求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或“转化性创造”,以回答和解决“中国现代性”问题。

儒家学说以“仁学”为思想基础,致力于通过建立社会人伦道德秩序,以解决人与社会的对立冲突。儒家的社会理想是“仁者爱人”,主张以仁爱之心建构拥有道德伦常的和谐社会,并以此出发强调文学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主张美与善的统一是儒家美学最显著的特征。《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韶》与《武》两首音乐的评价:“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在孔子看来,《武》虽然在审美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并未达到《韶》所具备的尽美尽善境界。儒家所追求的“尽善尽美”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审美化或审美道德化的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史上,儒家美学将艺术审美与伦理道德、美与善相统一的原则分别贯通到音乐、诗歌、绘画等各个艺术门类之中;如早在战国时期我国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著《乐记》就已经相当系统地论述了音乐的礼乐教化功能,确立了中国古代乐论中“乐与政通”的音乐美学理念:“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①乐记[M]//于民,孙通海.中国古典美学举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61-162.作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诗歌理论专著,两汉时期《毛诗序》概括总结了诗必须承担的道德教化功能,确立了中国古代诗论中的道德教化诗学传统:“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②毛诗序[M]//于民,孙通海.中国古典美学举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210.再如,在传统诗乐教化观念的影响下,中国画论发展到唐宋也确立起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张彦远在堪称第一部中国绘画史论著《历代名画记》的开篇就申明绘画的源流本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故陆士衡云:‘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此之谓也。”③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于民,孙通海.中国古典美学举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450-451.在艺术审美风格上,儒家理论为解决社会对立冲突而极力推崇“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原则,并在“中庸之道”基础之上确立起“中和之谓美”的艺术审美原则。

“如果说,儒家注重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以积极有为的入世精神探寻人伦道德和谐有序的理想社会。那么,道家则注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以无为的出世精神追求顺任自然天性的逍遥人生。”④宋伟.从“巫史传统”到“儒道互补”:中国美学的深层积淀——以李泽厚“巫史传统说”为中心[J].社会科学辑刊,2019(5):203.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老子的无为思想从处于“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人、地、天、道,既层层递进,又循环往复,最终归于“自然”。“道恒无为而无不为”,道不生不灭,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因为道顺任自然,或者说道就是自然本身;而“无不为”是指道生万物,生机造化,自然天成。道家追求“虚静无为”的人生理想、“法天贵真”的素朴之美、“自然天成”的艺术之境。庄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庄子·天道》)老庄认为万物实体都生于虚无,宇宙万物的生生变易可以总括为虚实相生的“大化流行”,这种观念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宇宙论和人生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汉民族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苏轼所表述的那样:“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虚静无为、虚实相生,既是宇宙大化的规律,又是审美创造的辩证法则,也是艺术鉴赏的美学原则。在老庄看来,“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地之美也就是大道之美,而大道之运行乃素朴自然、浑然天成。在艺术创作上,庄子认为只有“心斋坐忘”“澡雪精神”,才能达到艺术审美的至高境界。正因为此,无论是背负青天、扶摇直上的鲲鹏,还是以天合天、鬼斧神工的梓庆之,它们之所以美,就是因其蕴藏着与自然合一的天地之美。受老庄思想影响,南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①宗炳.画山水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1.在宗炳看来,山水画的旨归在于“山水以形媚道”,澄怀观道,畅神卧游,寄情山水。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标举“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在艺术“形与神”问题上,司空图还提出了“离形得似”的重要美学命题:“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②司空图.诗品[M]//于民,孙通海.中国古典美学举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477.这一主张的提出,更突出了中国美学的特点,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传神写意、情景合一的古典美学特征,对后世艺术创作及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此外,诸如“气韵”“意境”“形神”“虚实”“淡远”等中国古代画论诗论的范畴也无不蕴藉道家思想的哲理沉思与美学意蕴。

显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理论命题,深刻地表达了“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内涵,这就向我们提出,如何从“中国式现代化”语境出发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性议题。从现代性理论视域看,儒道思想所蕴含的生命智慧与美学思想为解决现代社会所造成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冲突,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思想资源。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对解决“现代性隐忧”以至“现代性危机”提供了特别重要的思想资源,以此彰显出“现代性转换”“创造性转化”的现代文化思想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文化艺术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③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我们自信并坚信,站在“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高度上,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定会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属于我们自己,同时也是属于整个世界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猜你喜欢

现代性美学哲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菱的哲学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纯白美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妆”饰美学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