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背景下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路径研究
2024-05-20陈超群代飞
陈超群 代飞
【摘要】在数智背景下对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我国税务管理数字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明晰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困境,进一步提出在数智背景下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的路径,以期为企业进行数字化税务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智背景;税务管理;数字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810.42
★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三维扫描的云南国有企业集团出资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风险管控研究》(项目编号:YB2022050);云南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专项课题《新文科背景下云南高校管理会计教师“六位一体”能力建设与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JZ2201)。
一、引言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中指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数据产量达到8.1ZB,位居世界第二。”[1]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重要产业领域数字化顶层设计不断加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擘画未来蓝图。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实现经济调控和政策目标、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2021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印发,标志着我国税收征管体系开始向“智慧税务”转型。而在新型征纳关系中,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在企业传统的税务管理架构下,以财务为核心的ERP系统、CRM系统等难以适应企业税务核算管理、组织管理、流程管理、合规管理和自动化管理。因此,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需要在系统协同的基础上,将税务管理从孤立走向交互、从分散走向集约、从机械化到自动化,通过建立企业智慧税务管理中心,最终实现服务共享、信息共享和信息技术共享。
二、我国税务管理数字化发展脉络
厘清我国税务管理数字化发展脉络对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可以通过不断优化的税务数字平台所提供的实时税务数据和分析功能及时了解自身税务状况,进行合理税务筹划,预测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纳税策略和措施,降低税务负担和纳税风险;其次,税务数字化平台的不断优化为税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渠道。
第一阶段:1992—2001年,我国主要推行了现代化税务管理初步试点。在这一阶段中,中国税务部门通过引入IT技术初步实现了纳税人经济信息的电子化采集、处理和存储。
第二阶段:2002—2012年,主要推行了税务核心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在这一阶段,我国税务系统逐步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纳税系统,实现了纳税申报、税收征管、主要风险点控制等关键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同时,税务與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也逐步得到实现。
第三阶段:2013—2020年,金税三期工程上线,逐步建立起税收征管业务“数字服务大平台”,通过系统平台融合服务和技术创新,首次实现了税收征管数据的全国集中,在提高税务管理效率、优化纳税服务、增强税务合规性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后,伴随着国税地税合并,金税三期国税、地税合并一库工作顺利开展,为建立安全高效的税收征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阶段:2021年至今,伴随《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落地实施,金税四期正式启航。金税四期在金税三期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非税业务的监控、与其他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增加了完善后台监控手段,使传统的税务管理平台提升为人工智能和云处理状态,税收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变。此外,在“互联网+税务”政策浪潮的持续推动下,以全电发票为核心的专票电子化逐步推广,我国由“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阶段迈进[2]。
数智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一系列技术生态群——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由原来构成工业社会的一些基本概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3]。“营改增”、国地税联合稽查、金税四期、全电发票、纳税信用体系完善等多措并举,我国税务管理体系进入数智时代。随着我国税务管理数字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呈现以下趋势:数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业务与技术耦合应用更加广泛、管理更加精细化、业务流程更加智能化、人员管理更加专业化。
三、数智背景下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发展困境
(一)政策适应与衔接之难为
当下,我国步入财税政策的深度调整期,随着税收政策不断发展与完善,税收结构愈加复杂,税收管理越来越细。但由于企业资本缺位或意识淡薄,部分企业税务管理软件仅具备申报纳税、开具发票等基础性功能,导致企业税务信息化程度落后与税务政策变化频繁之间的矛盾,难以实现企业税务智能化管理。伴随着高质量建设驱动发展,企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企业经营日益呈现多元化,业务繁多、架构复杂、管理阻滞等一系列内源性问题使企业传统税务管理平台的系统衔接出现与政策规定不一致的情况,导致税务政策无法有效落地实施,加剧了企业税务信息化与税务政策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在金税四期下,一系列新的税收征管手段不断升级,数智化技术不断迭代,而企业台账化、手工化处理在税收管理中仍处于低层次水平,企业税务信息化整体落后。
(二)涉税合规与管控之难为
涉税合规之难为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来看,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简化税收流程、提升税收管理效率、加强税收监督、优化税收征管环境,使企业能够更简便、高效地履行纳税义务,同时税务部门也能通过数字化工具加强税收监管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但在“放管服”改革下,税务部门必然会加大对企业财税风险管理的评估和专项管理[4],需要引入更多的信息交互和数据报送环节,企业需要适应不同的系统、平台和报送要求,而企业囿于信息系统和数据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且数据交换缺乏“共同语境”[5],难以满足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数字化税收管理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的企业和个人信息,这涉及到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企业也需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与税务部门进行数据交互和共享时,需遵守相关的数据隐私政策法规,若管控不到位,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纳税纠纷,引发涉税合规问题。
税务处理虽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末端环节,但其所需数据涉及经营链条中各维度业务数据。因而,通过数字化管理全面梳理业务活动与税务事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不同业态、不同税种、不同区域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跨越税务数字化管理能力台阶而言尤为重要,但在对企业税务数字化管理的精耕细作中所面临的难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业务活动与业务数据的统一,即确保企业交易活动中发票流、资金流、业务流、合同流、财务流“五流一致”,在此条件下做到税收管理链条与经济业务相匹配,建立高效且庞大的数据管理系统成为一大挑战;其次是多层级沟通与协调,企业税务数字化管理涉及多层级多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包括财务部门、税务部门、经营管理层等,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最后是多样化的企业业务模式,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方式,每种业务模式对应的税务规定和管理要求不同,企业需针对自身业务模式进行税务管理的调整和优化。
(三)系统配置与协同之难为
我国的税收法规体系庞大而复杂,每个税种都有其独特的计税规则和征收方式,不同税种的规定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和重叠,税基多样化决定了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在进行系统配置和协同方面存在困难。首先,税收制度的复杂性意味着企业数据信息源的多渠道化、非标准化,降低了单位部门的协同效应。例如,企业在申报增值税时,其数据散落于采购业务、商旅管理、生产研发、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等价值链管理业务中[6],使原本存在的“信息孤岛”进一步升级为“数据孤岛”,降低了数据处理的连续性和部门间的协同;其次,随着金税四期工程逐步落地,数电发票试点推行,作为深入“以票控税”税收征管理念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税务把控风险,推进了财务、税务管理信息化,但电子发票与纸质发票生命周期不同,这对企业的系统开发与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和资源进行构建和调试,确保全电发票的生成、传递、存储和管理,此外,電子发票的推行需要企业员工的适应,亦需与其他企业及税务部门的对接和配合,若没有良好的内部培训和沟通工作,也难以正确操作电子发票系统。
(四)风险评估与管理之难为
技术和业务作为税务数字化管理的“两翼”在企业转型发展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但在当前经济环境和税制改革的影响下,税务数字化管理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因此,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是确保转型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风险管理执行的本质是业务理解和数据分析。[7]在业务理解层面,如何正确选择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成为制约税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人员要充分认识业务与技术之间的耦合,重点关注技术以及带来业务方面的重大变化,在此过程中对所面临的“技术陷阱”需有预见性,而在企业实际运营中对于具有概率性的“技术性陷阱”难以把控,提高了对风险评估的难度;在数据分析层面,企业需要将各个业务环节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以便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然而,由于不同系统和业务部门之间数据格式的差异,以及数据的不完整性和不准确性对数据清洗和整合工作带来极大的阻力。
四、数智背景下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发展路径
(一)国家支持并引领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工作健康发展
1.完善法律法规政策。首先,国家要立足顶层设计进行统筹规划和部署,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并拟定税务数字化管理规划和指引,做好税务数字化转型资源保障工作,实时跟踪并筹划涉税方案,并及时做好评价工作,多措并举地推动税务数字化转型政策落地实施。其次,要做好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扶持工作,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导下,各级政府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完善好对企业税务信息化工作进行扶持和鼓励的政策性文件,例如:打造行业税务管理信息化示范样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增加政策的适应性与衔接性。在理想状态下,优化税收管理规则及其应用可以安全、高效、准确地对适合企业的税收规则进行筛选,即通过AI算法优化,对企业业务、构架、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活动、财务活动选择契合的税收规则,满足企业个性化税务管理需求,以增加政策的适应性和衔接性;此外,为更好地增加有关政策法规的适应性,政府可建立相应司法库与企业端进行对接,企业通过法律知识嵌入的司法库对企业税务管理进行辅助问答和决策。
(二)业务流程规范与优化
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税收业务的管理能力。[8]因此,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和优化,提高对税收业务的管控是推动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业务流程规范是表达和规范供应链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流程和操作规则。不同环节的供应链参与方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决策协同等方式实现供应链整体的协调运作和价值创造。陆雄文认为:供应链中参与各方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分担机制,搭建电子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及时沟通,进行面向客户和协同运作的业务流程再造,即是供应链协同。
要实现供应链协同,第一,要建立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供应链参与方需要明确共同的目标和愿景,明确各自在协同中的角色和任务,确保各方对协同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共识;第二,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流动,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平台,如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供应链管理软件等,促进实时沟通和数据共享;第三,协调与协同决策,供应链各方需制定共同的计划和策略,以达成协同效应,可以采用联合预测、共同制定库存策略、共享生产计划等方式确保供应链的各环节决策和行动保持一致;第四,要做好风险管理与应对工作,在供应链协同中需要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如:供货延迟、产能波动、市场需求变动等,供应链参与方需共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持续运作。
供应链协同架构的底层逻辑如图1所示。
(三)建立税务管理共享服务中心
1.纳税管理数字化。由于我国税收制度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且企业税务管理需覆盖多法人主体、多业务板块、多流程纳税申报。因此,企业需建立税务管理共享服务中心实现纳税管理数字化,对税务核算进行综合集中管理。首先,应明确税务管理服务中心的目标和范围,将企业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研发部门等部门交易活动纳入其中,根据企业所发生的经济行为建立合同管理系统、发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以及人力资源系统,并形成统一化、标准化的数据库,增强部门间的协同性,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使原本散落于价值链中的数据进行集中管控,实现数据资源整合和价值创造。之后,在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税基管理、税务核算和纳税申报,实现税金集约化、智能化管理。其次,根据国家税务管理系统的要求,建立与其数据交换的接口,开发定制数据接口或使用现有标准的数据传输协议(例如:HTTP、SOAP等),进行数据交换和校验,确保所交换数据符合国家税务管理系统的格式和规范要求,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税务管理共享服务中心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2.发票管理数字化。大中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电子发票管理系统,小型企业可以使用第三方电子发票管理系统。确保软件具备发票录入、查询、打印、存储、传递等基本功能,并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易于集成的特性。利用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进行发票认证和数据提取,包括发票号码、开票日期、销售方、购买方、金额等,减少手工输入错误的风险。尽可能实现发票流程自动化,如:自动匹配发票与采购订单、销售合同等以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定期更新发票管理系统,不断改进和优化发票管理流程,以适应法律法规和业务变化的需要。最后,还要加强员工对发票管理数字化的培训,建立培训计划,选择线上培训、专家讲座等灵活便捷的培训方式,并建立考核和评估机制,提高员工对电子化发票管理重视程度的认知。
(四)提高風险评估和管理能力
为避免技术陷阱所引发的风险问题,大中型企业在建立税务管理电子化平台之前应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规划工作,明确企业税务管理需求,考虑平台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保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小型企业也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和供应商来建立和支持电子化税务管理平台,评估供应商的经验、实施能力和服务支持,针对概率性问题选择稳定可靠的技术方案,提高风险评估能力。
确保平台具备良好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信息,建立权限控制和访问审计机制,保护企业税务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的人员访问和篡改。定期对平台进行负载测试和安全漏洞扫描,发现并及时修复潜在的技术陷阱和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发布 数字中国建设展现新图景[OL].(2023-11-09)[2023-08-17].https://news.youth. cn/gn/202311/t20231109_14898183.htm.
[2]李云峰.全电发票探析[J].绿色财会,2023(04).
[3]李彤,贾小强,季献忠.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驱动业财融合的实践指南[M].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151).
[4]贾俊远.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提升路径研究[J].金融会计,2021(02).
[5]王蕴,卢阳.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研究[J].税务与经济,2023(04).
[6]舒建伟,韩景倜.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价值链模型研究与实践[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3(02).
[7]冯秀娟,吴迪.企业税务数字化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09).
[8]翁溪湖.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建设路径与建议[J].营销界,2022(13):170-172.
[9]佘陈凤.以数治税视域下智慧税务建设的优化路径探究[J].国际商务财会,2023(15):42-46.
责编: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