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焕新”
2024-05-20吴信坤
吴信坤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
新质生产力的背景和内涵
传统要素投入驱动模式难以长期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2000年后,我国加入WTO和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两大因素加速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过程,重工业、地产业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资本驱动模式则难以继续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量的资本投入必然会面临资本回报率回落、边际产出下降、产能过剩等问题,使得同样规模的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削弱。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枢逐渐下滑。GDP增速中枢由2000-2008年的10.5%回落至2009-2019年的7.8%,2020-2023年则进一步回落至4.8%。经济增速的放缓反映出依靠资本投入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或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要实现高质量增长,需要从传统要素投入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升级。在此背景下,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于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了系统阐述,为我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所不同,其摆脱了大量资源的投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包括6G网络、可控核聚变、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等。近年来我国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在经济中占比正逐渐上升,根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从2014年的7.6%上升至2022年的13%以上。展望未来,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我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条件已逐步具备。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有赖于技术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政策支持,当前中国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技术发展方面,我国科创能力提升明显。根据WIPO数据,2022年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较2012年相比一共跃升了23位,其中我国知识和技术产出排名位列全球第六,已经高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当前我国工程师红利正在取代人口红利。教育部预计,202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为1158万人,其中超过700万是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相关专业),占比达62%。政策支持方面,科创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3年3月机构改革提出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强化中央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并划转了科技部的管理类职责,更加重视基础研究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借鉴1980-2000年美国产业转型升级经验,需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并发挥资本市场对创新的支持作用。1980-2000年美国产业转型升级中,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1995年美国企业研发支出占总研发支出比重超过70%。我国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服务功能,政府应该着力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主体以更大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使得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形成。另外,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因具备轻资产、高研发、盈利和现金流不稳定等特质,需要更多依赖直接融资。1978年后美国推出了免税、放宽企业登记限制等一系列政策鼓励股权投资,在此期间,以股权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科技企业IPO数量占比明显提升,有效解决了科创企业融资难题。随着科技创新的逐渐发展,美国经济增长逐渐转变为技术驱动。1988-1990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6%左右,而到2001-2005年时期已明显提高至64%。美国GDP增速中枢也在1980年之后逐步回升。因此,鉴于目前A股新质生产力规模仍小,未来需加快实现融资结构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为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科创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推动各类金融资源加快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的优势,依托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高效有序布局,避免陷入同质化发展和重复建设的低效竞争当中,使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具体来看,沿海地区创新优势突出,应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重点发展高精尖的科创产业,引领带动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部地区则要强化产业协同和配套能力,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新兴产业转移,重点承接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建设各具特色、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雄厚,未来应依托特有的重工业基础,促进高新技术同传统制造业结合,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西部和南部地区应发挥资源丰富的禀赋优势,结合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化的重点产业。
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趋势和投资机会
当前我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世界居领先地位。新能源方面,我国新能源领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径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叠加产业政策的持续扶持,光伏、风电领域快速发展,光伏新增装机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我国发电量的比重从2011年的17%上升至2022年的31%。与此同时,我国相关产业链在全球已占据优势地位,根据IEA数据,2021年我国组件产能全球占比达75%、电池片为85%、硅片为97%、多晶硅为79%。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已经在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中逐渐具备先发优势。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8%,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产业链中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根据SNA数据,2023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超6成。此外,我国整车企业开始崭露头角,2023年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超过特斯拉位列全球第一,广汽、理想等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也逐年提升。
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逐渐成长的阶段。新材料方面,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在由中低端产品自给自足向中高端产品自主研发的过渡阶段。近年来,我国材料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推进,结合先进技术应用,新材料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基础材料品质不佳、关键材料保障不足、前沿新材料创新滞后等问题,整体竞争力落后于欧美、日本等第一梯队。例如,我国在高端专用芯片(5%)、制造及检测设备(5%)、智能终端处理器(30%)等关键基础材料领域国产化率仍较低。高端制造装备方面,高端装备制造业逐渐成长,但部分领域国际竞争力仍薄弱。高端装备制造涵盖了航空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其中,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自主化大功率机车制动系统和通信信号装备技术已趋成熟,根据华经情报网,2021年中国中车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5成。智能制造的应用推广也在加快,我国炼化、印染、家电等领域智能制造的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万亿元。然而在航天航空领域,尽管在产业政策支持下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但核心竞争力仍弱于美国等航天强国。根据AeroDynamic的数据,2017年美国航天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达49%,我国仅为6%。生物医药方面,生物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比有所扩大,逐步迈入成长期。当前我国生物产业还处在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起步上升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原始創新能力薄弱,在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同时,鲜有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长或将提速,半导体、数字基建、AI应用领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凭借其良好的通用性和泛化性,正显著降低人工智能的应用门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大规模落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半导体、数字基建、AI应用领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半导体领域,当前多项指标显示全球半导体产业周期或已见底回升,例如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当月同比已由2023年4月的低点-21.6%回升至2024年2月的16.3%,已连续10个月回暖,半导体周期回暖趋势已基本可以确认。此外,受益于AI浪潮,半导体产业或将开启向上弹性更大的周期,叠加国产替代提速,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新机遇。数字基建领域,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我国算力规模持续壮大,智能算力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2022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178.5EFlops,较2021年增长72%,占全球比重上升至40%。另外,两会报告还指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数字基建作为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有望成为政府支出的重点。AI应用领域,可关注大模型在办公、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率先落地。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从云端走向终端是重要的应用方向之一,随着大模型搭载提升PC端、手机端智能化程度,人机交互体验或将提升,或带来智能终端需求的增长,可关注升级方向确定的智能设备关键部件。
(本文第二作者为海通证券策略高级分析师杨锦)责任编辑:陈希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