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

2024-05-20朱晓颖

初中生世界 2024年16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笔者

■陈 进 朱晓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很多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积极尝试信息技术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对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一、多元传递,增加课堂趣味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呈现方式更加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例如,在执教《延续文化血脉》一课时,为讲解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介绍杭州亚运会会徽内涵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内容以动画、图文等形式呈现出来,形象化地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亚运会会徽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新颖的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帮助教师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二、丰富资源,优化教学模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教师可运用互联网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促进多样性教学资源的建设,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课外知识,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例如,在《关爱他人》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需要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于是,笔者找到了微信公众号“昆山志愿”,上面有大量的社会志愿者服务的图片、视频和案例。这些素材充分诠释了人与人之间关爱互助的社会正能量,从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意义。信息技术的运用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及时点评,提升反馈效果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这些方式往往存在反馈不及时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课堂反馈更加及时,教师也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九年级复习课中,笔者展示模考卷真题让学生当堂书写作答,在巡视学生答题过程中,选出较为优秀的答案,放到投影仪上展示,并要求其他同学对此进行“评卷打分”,笔者再同步进行批注和讲解。这个教学环节直观而具体,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学生的典型错误让人印象深刻,审题解题方法也讲解得比较到位。教师还可以运用课堂在线测试的方式,在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及时生成反馈报告,从一定程度上科学有效地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四、构建“互联网+”课堂,延展课堂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信息传递往往是单向的,离开课堂后,师生和生生互动机会较少。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学习交流从课堂内延伸向课堂外。

例如,在讲授《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课时,为了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笔者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家庭成员所在单位属于什么经济所有制形式,并以微信或QQ 交流形式向笔者汇报,笔者会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回应。又如,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布置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正能量短视频,在课堂上交流展示。教师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构建“互联网+”课堂,有助于延展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课外知识,拓展学习视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质量。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期在知识传递、资源利用、课堂反馈、课堂延展等方面取得更大实效。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总体把握“三个转变”,即从运用专用资源向运用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叠加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提升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教师还要关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合理性,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反客为主,以信息技术取代学生的思维,影响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只能是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笔者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