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2024-05-20佟洪泽赵文芳
■佟洪泽 赵文芳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写作的重视,不断创新写作教学方法,与学生保持密切沟通,引导学生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
一、注重素材积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应尝试打破教学空间的局限,拓展课堂外延,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阅读中的思考和信息化搜集等途径,来完成写作素材的积累,进而有效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掌握。
教师可基于日常积累的素材,规定学生每周完成一篇400 字左右的小作文。小作文既可以是一个精彩片段,也可以是一周以来学习生活的点滴记录,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所见、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批改检查并组织部分学生交流分享,这样既达到了练笔的效果,又实现了素材积累的目的。
二、用心批改作文
教育家布卢姆在《教育评价》一书中说道:“教育评价是在师生间形成一个反馈——矫正系统。”作为评价手段之一的作文批改,是追求效率和时效性的,必须及时帮助学生找到作文中的得与失,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和升格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作文批改不仅要注重时效性,还要做到细致有指导性。教师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学生趁热打铁、及时修改。批改过程中,教师要细看学生书写、素材、语言、立意、构思、章法、逻辑等要素。批改做到眉批丰富,总批既要有鼓励性话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教师只有用心批改,才能发现学生写作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指导与点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要通过批改来指导学生发现自身写作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不足,最终达到逐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三、开展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包括作前指导和作后评讲。
作前指导必须遵循启发性和针对性两大原则。教师指导性讲解旨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不同年级、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作不同的指导;针对学生作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适当点拨、启发。作前指导还应从审题技巧到素材运用以及写作妙招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审题是写好习作的关键。
作后讲评是针对班级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对典型问题提出意见,将优秀作文进行点评并带领学生共同赏析,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优秀作文的独具匠心之处,同时也能丰富素材积累。教师在作文讲评课上可以用本班学生的习作作为作文样本,给予学生充分的作文展示机会,及时解决学生写作中的问题,提高其自主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四、丰富写作活动
教师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应开展多渠道、多元化写作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学生在写作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的教学任务关键在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产生强大的写作动力。可以设计如下的写作活动引导学生保持写作兴趣。
编文集。学期末将优秀作文装订成册,让学生设计封面、编目录,教师写序,然后传阅。
组织作文竞赛活动。一是组织校内作文竞赛活动,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具有影响力的征文竞赛、省市级的写作大赛等。通过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习作有展示的舞台,让他们找到写作自信,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在写作路上走得更远。
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优秀习作。教师挑选班级优秀习作,指导学生优化、升格,推荐到学科组,学科组遴选后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应该从学情入手,规划作文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素材,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真实想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