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文化养老综合体 构建幸福养老生活圈

2024-05-20韩会磊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鼓子秧歌教学点

□ 韩会磊

山东省阳信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县级和乡镇(街道)老年教育工作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推进,打造县域文化养老综合体,让老年教育的春风惠及更多城乡老年人。

“合”字打头,多方联手。一是狠抓主阵地建设。总投资3800万元高标准建设阳信县老年大学主校区,总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内设24个功能教室,开设中医文化、太极拳等41个教学专业,可容纳1200余名学员同时上课。二是拓宽教育渠道。结合县老年开放大学、梨文化博物馆、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等优质资源,建设乡镇老年大学分校区12个,村级老年大学教学点43个,新申请山东省基层老年大学远程教育教学点6个。其中,投资160万元建设的县老年开放大学,累计培养各类老年学员1800余人。三是壮大教师队伍。建立以体制内退休教师为主体,以本土文化名人为特色,以市校、兄弟县校优质教师资源为补充的老年教育师资库。同时,将教师的培养、考察和聘用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为全县老年教育提供骨干力量。

“融”字开路,内外结合。一是融合渤海银辉之家创建。在全县9个城市社区将老干部政治生活基地与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等养老功能区一体化打造,推动形成老干部党建与休闲娱乐兼具的城市社区文化养老矩阵。二是融合老年社团活动。依托县老年体协、老年戏曲协会、老教师协会等“老”字号社团建立教学点,组建门球、秧歌、太极拳等活动团队,吸纳退休干部640余人,同时推动学有所成的学员转化为老年教育教师资源,回馈老年教育事业。三是融合社会养老机构。利用山东省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网等平台,与古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系统规范的老年教育课程,每年培训1300余人次。组织老干部志愿服务队走进各乡镇养老机构开展“戏韵迎佳节·情暖老人心”等文艺演出慰问活动28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老年人文化生活。

“特”字当先,兼容并蓄。一是突出农村特色。破解农村空巢老人教育难题,采用“熟人教学”“场景演示教学”“老土话教学”等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向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较低的农村老人开展防电话诈骗、陪护技能、养生保健等特色教学。发挥农村文艺骨干作用,开展广场舞、健身操教学,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二是突出当地特色。突出鼓子秧歌、面塑、剪纸、鲁绣、西河大鼓等当地文化特色,组织非遗传承人开班授课。洋湖乡通过开办鼓子秧歌培训班,培养本地鼓子秧歌人才2000余人,组建了以中老年人为主的32支鼓子秧歌队伍,常年活跃在当地。三是突出服务特色。围绕“学为结合”做文章,引导老年学员发挥余热。通过基层老年教育平台,结合乡村治理,组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秸秆禁烧、取暖安全宣传等老年志愿服务队146支,引导他们在服务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余热。

猜你喜欢

鼓子秧歌教学点
凉州“黑旋风”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兰州鼓子:一鼓一曲中的沧桑情怀
昌黎地秧歌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鼓子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
兰州鼓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