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思考
2024-05-20佘文杰上海宇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佘文杰 上海宇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税务风险管理工作除了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更是与企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及企业声誉联系密切。在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其行业特征较为特殊,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需进行频繁的异地施工。再加上资金相对较为密集,导致企业面临的风险较为丰富和多样。例如,建筑企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主要是以固定不动产的施工建设为主,其包括房屋、桥梁和道路工程,而这种产品的特殊性表现在税务处理工作中,则是从项目投资立项、设计、施工建设到最后的竣工验收,产生的涉税事项不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保障税款缴纳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避免出现滞纳金和罚款[1]。
一、建筑企业税务风险分析
(一)增值税方面的风险
(1)未及时申报缴纳增值税引发风险。结合我国现行税法要求,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中,增值税纳税义务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确认,其主要的参考内容是发票开具时间、收款具体时间以及和业主单位签订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但是,很多企业在税务管理工作中都很容易发生风险,例如已经到了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但是发包单位未组织付款工作。在这样的情形下,企业已经出现了增值税的纳税义务,需要开具发票,并做好增值税的申报和缴纳工作。
(2)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不符合要求引发风险。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中,企业项目的运行稳定性取决于是否可以按照规定要求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以及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在这一环节,若是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不符合我国现行税法认定要求,则容易发生税务风险。例如,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未能落实到位,发票管理不够严格,开具发票时存在虚开金额,且涉及金额较大,则容易面临税务部门稽查。
(3)挂账后发生折扣未能开具红字发票引发风险。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获得工程项目的建设权,很多企业会通过垫资的方式组织项目建设。若是在垫资之后,业主单位未及时付款,则容易产生应收账款。加之后续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工作未能得到落实,则容易出现应收账款的坏账和呆账问题。在这样的情形下,若是未能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处理,则容易引发涉税风险。结合我国财税要求,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若是出现了折让情形,则需要开具专门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若企业的工程款结算金额减少,可以将其认定为工程销售折让,需开具增值税红字发票。若是开票工作已完成,但出现了销售退回折让或开票有误等问题,需要对发票进行重新开具,进行红字发票的冲销处理,而不应该对应收账款进行长期挂账[2]。
(4)异地预缴税款的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在组织工程项目异地施工时,会面临预缴税款的问题。由于税务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各个地区的政策有所不同,再加上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在异地预缴税款这一环节,时常会产生税务风险。例如,税款预缴不够及时,这一风险问题较为常见。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存在着较大的资金压力,企业在税务管理工作中可能会忽视预缴税款的重要价值,导致税款缴纳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可能会面临税务部门的处罚,企业的运作和信誉也会受到影响。又如,税率计算错误,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有所不同,企业在对税款进行预缴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差,导致企业增加了应缴税款,企业的盈利也会受到影响。
(二)企业所得税方面的风险
(1)成本所得税前扣除风险。这一问题出现的本质是企业成本和收入存在脱节问题,成本进行提前结转或者是延后结转,或是对成本费用归属期间进行了故意混淆处理。之所以发生这些问题,大多数是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确认的时间节点不正确,操作过程不规范。例如,要求对方企业提前开具、对成本提前结转,以延迟缴税或是少缴税款。
(2)列支跨期费用引发风险。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中,列支跨期费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若是跨期费用列支管理工作未能落实到位,则容易导致企业资金流动不畅,进而引发成本失控问题。如,企业直接在当年的账务处理工作中对房屋租金、物业费进行预付,取得发票,体现于本年度的列支中。这类列支会计费用、所得税前不能够进行扣除处理。一旦发生这类风险,容易导致企业资金流动不畅。在进行会计费用列支时,企业将未来期间费用直接计入了当期成本,导致企业的本息现金流入有所提升,正常资金周转受到影响。
(3)总分机构的分摊风险。对于跨地区经营、异地施工的建筑企业,涉及汇总或分摊企业所得税的问题,而在预缴方面又存在两种情况,一是针对总部直接管理的项目部,是由项目部就地预缴;二是针对建筑企业所属二级或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所得税不就地预缴,而由二级机构统一进行核算与分摊预缴。在年度终了后,总机构负责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年度汇算清缴。但在实务中如何预缴、如何分摊、如何汇算等相对复杂,存在一些错漏的风险[3]。
(三)其他税费/附加的相关风险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设计福利性设施,例如职工食堂,折旧费需要直接计入职工福利费项目中去。但是由于食堂本身并没有单独入账价值,无法对食堂当期折旧费用进行相应的计算,很多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时常忽视这一问题。面对给予员工的福利性支出,如汽车油费补贴、伙食补贴等都未直接将其计入福利费中去,依照税收限额进行相应的税务计算,进而引发税务风险。
二、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的有效策略
(一)增值税方面的风险应对
(1)及时规范申报缴纳增值税。一是面对未及时申报纳税的税务风险问题,企业需要加强与发包单位之间的沟通及交流。二是面对已到付款期暂时还未付款的项目内容,需要催促发包单位尽快开具增值税发票,并做好增值税的申报和税款缴纳工作。若是在与发包单位的沟通过程中,发包单位未能接收增值税发票,则需要将其视作为无票收入进行相应的纳税申报处理,有效规避后续税务机关的稽查引发税务风险。三是面对简易计税项目,在按照规定要求扣除分包金额之后,剩余的预缴增值税部分,需要对分包结算金额进行及时清理,并获得相应发票,有效规避企业需要预缴的税务金额较大而引发的税务负担。
(2)严格合规开具增值税发票。首先,面对工程项目施工时使用到的机械、材料、设备等,需要加强供应商管理。选择有着较好信誉度、可与企业达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供应商,有效规避因为发票问题而对供应商进行随机选择,避免由于对供应商的税务稽查进而连带企业产生税务风险[4]。其次,针对发票的真实性,需要做好严格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资金流、发票流等,确保相关信息达成一致。对于不符合企业要求的发票不可接受,并要求开票单位进行发票的重新开具。最后,企业管理层需要了解增值税的具体缴税机制以及面临的税务风险,定期组织增值税筹划培训教育工作,在企业内部树立较好的税务风险控制意识。
(3)规范开具红字发票。其一,面对税款已经申报缴纳、企业发票已开具完成,但是由于多方原因所致出现工程折让的项目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与发包单位之间的沟通,做好红字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对应收账款及收入等进行相应的冲销处理,避免企业出现经济损失。其二,在后续新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合同签订这一源头着手,确定增值税发票提供的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尤其是对于后续的工程开票金额问题,需要在合同中确定质保金在支付这一环节开具增值税发票的约定,避免后续工程项目由于结算金额降低而出现多开发票的问题,而是需要做好红字发票的开具,加强对金额的冲销。
(4)把握异地预缴条件。企业应根据“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原则处理总分机构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一类是由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项目部,需要在项目部的所在地点预缴企业所得税。企业需要把握的要点为:项目部由总公司直接管理的,其具体的表现是由总公司直接开具发票,项目部的收入、成本等由企业总部进行统一核算,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按月或按季由总机构向项目所在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并由项目部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另一类是建筑企业所属二级或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则类似于分公司的所得税管理模式,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应汇总到二级分支机构统一核算,由二级分支机构预缴企业所得税。
(二)企业所得税方面的风险应对
1.规范成本所得税前扣除
首先,面对企业所得税暂估成本已补缴完成的部分,需要加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交流,将这一部分作为跨期费用进行相应的管理。在费用发生时,首先需要做好纳税的调整,获取发票之后再进行纳税的调减。其次,面对企业每年12 月份仍然处于挂账状态的暂估成本,需要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若是无法支付全额货款,则可以先进行开票金额税金的支付,第2 年5 月底之前再进行发票的开具[5]。
2.注重防范列支跨期费用风险
企业要严格依照我国税法标准及要求,利用好权责发生制,对企业的当期成本进行相应的确认处理。若是在合同签订时,确实存在工程项目的跨年度施工问题,且甲方可对施工单位进行款项的一次性支付,面对其中不属于当前年度的费用,则可以通过预付核算的方式,在费用发生之后,再对费用进行会计核算及确认处理。
3.妥善处理总分机构的税费分摊
(1)在进行总分机构税务分摊时,总机构的分摊税款计算公式如下:
总机构分摊税款=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
(2)分支机构的分摊税款计算方式如下:
所有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
某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所有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每年年末终了之日起5 个月之内,总机构需要对企业本年度应纳所得税额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并对各分支机构已预缴的税款进行扣除,对应缴应退税款进行精准计算,并严格依照税法规定的要求,对总分机构的所得税应退税款进行计算,办理好相应的税款缴库和退库工作。
(三)其他税费/附加的风险应对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确定职工食堂等福利性设施的具体账面价值,以年为单位,将这类福利性设施的折旧费用直接计入职工福利费中去,并按照特定的比例做好相应的税前扣除处理,做好福利性支出的归集,所得税前依照工资总额的14%进行相应的扣除处理,避免发生税务风险。
三、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的保障措施
(一)深入领会相关税收政策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学习、了解及掌握,掌握最新法律法规、国家及地方颁布的税收优惠政策,明确税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在企业内部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活动,也可以邀请税务专家进行企业内部的集体授课,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和各部门人员的税收知识了解水平,保证税务管理工作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二)加强发票管理
发票是企业在税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从根源上控制并防范税务风险有力抓手。企业需要通过对发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加强对供应商的发票审核,有效规避虚假发票流入企业,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为确保发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建筑企业需要通过对发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确保发票的开具、传递和保存环节足够规范,并通过人工智能、OCR 识别技术等,对发票进行智能化真伪鉴别并归档,减少发票导致的相关风险。
(三)完善税务风险防控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通过对税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健全,做好税务风险评估、预警和应对,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节点,制定出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配套建设风险预警管理体系,针对企业有可能会发生的税务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制定出应急预案和风险防范措施,以从根源上避免税务风险给其带来的经济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合同管理,梳理好企业的业务流程,做好企业内部风险问题的自查自纠,并保持和税务机关的长期密切联系,确保企业的税务处理符合税务机关的制度要求。尤其是在合同管理这一环节,需要确定具体的税务条款,保障企业的合同条款设定符合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目标和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动态监控,有效规避由于合同条款措施未能落实到位而引发的税务风险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税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筑企业税务涉及多个税种和复杂的税务政策,需要企业在税务管理工作中,深入领会并执行现行建筑行业税收政策,规范进行税务相关处理,降低税务风险出现的概率,促进企业全方位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