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分析

2024-05-20刘蓓蓓临夏市审计局

财会学习 2024年12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刘蓓蓓 临夏市审计局

引言

在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结合常见的风险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并且总结丰富的工作经验,在风险发生初期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不断地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模式,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发展水平。

一、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概述

在当今社会,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其经济责任审计显得尤为重要。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对领导干部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监督与考核,以保证资源利用合理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事业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既有内在的要求,也有外部的压力。事业单位只有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下,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促进运作效率的提高,从而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多样,主要有全面审计单位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和资产负债状况,审计人员在深入分析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经济活动等基础上,综合评价其经济责任落实状况,从而为其管理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审计人员需要坚持审计过程公正、客观、独立等原则,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审计准则,保证审计结果真实、准确、可靠。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为本单位主要领导人员,审计人员需要从责任担当,管理水平和经济行为等方面综合考察,促使经济责任得到落实,管理行为得到规范,从而促进单位的全面发展。通过审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推动事业单位经济实践和监督机制日臻完善,提升事业单位经济运行效率及管理水平[1]。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大意义,它既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改善事业单位社会形象,更能有效地防范与化解经济风险,保持事业单位长期平稳发展,审计结果既反映了以往经济活动,又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指导。事业单位接受审计时,要虚心接受审计意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其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在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其他审计手段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应正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地位,主动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持续优化管理制度,规范经济行为以达到全面履行经济责任之目的。

二、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常见的风险

(一)人员素质风险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人员素质风险这一极其关键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审计这一工作专业性强,敏感性高,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有较高业务素养、扎实专业知识以及良好职业操守。但在实践中,人员素质风险常常对审计工作造成许多隐患与不确定。从人员素质看,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非常重要,专业知识与经验不足会造成审计流程的遗漏与误判,从而影响审计结论准确可靠。另外,审计人员敬业精神与责任心非常关键,职业操守与团队合作意识的缺失会使审计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甚至发生错误与遗漏,给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当面临人员素质风险的时候,应对措施就变得非常重要,地方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人员的遴选与培养,保证审计人员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操守。之后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与审计制度,改进审计流程。规范审计操作,在制度层面降低人员素质风险概率。与此同时,要强化审计工作监督与督导,定期进行审计质量评估与内部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审计工作优质准确。人员素质风险作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唯有强化审计人员素质培训与管理,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可以更好地避免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从而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2]。

(二)审前调查的风险

在审计工作当中,审前调查作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当中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进行审前的详细调查,审计人员能够全方位地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础信息,并对其在经济责任方面的执行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从而为未来审计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审前调查中普遍存在一些风险,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引起重视,审前调查存在的一个风险就是获取信息的不完全性,被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一些重要的信息没有主动公开或隐藏起来,使审计人员难以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进而影响了审计工作。当审计人员面临这种风险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加强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交流等有效措施来保证所需信息的获得,并借助于有关法律法规所提供的工具。

审前调查风险中也包含了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一旦出现漏洞或不健全,很可能会影响审计人员准确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当审计人员面临这种风险的时候,有必要结合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与全面性[3]。另外,在审前调查期间也会遇到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信息不真实的情况,有些被审计单位会有虚假报表或不实资料,企图掩盖自己的真实经济责任,给审计工作带来更大的需求。对此,审计人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与严谨的工作态度,并经过多方验证与比对来保证审计结论真实可信。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审前调查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也随之带来了各种风险挑战。审计人员在工作中需保持审慎严谨的心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有效地应对各类风险,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在保持事业单位经济责任透明规范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三)审计报告的风险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重要监督制度,肩负着维护国家财政稳健和保证公共资金正当合规使用的重任。但在审计实践中,审计报告风险却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审计报告是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最主要的结果之一,其审计价值是无法取代的。但正因为它的重要性也使审计报告可能存在着危险。审计报告是否准确、完整、规范,直接关系到审计结论是否有效、是否权威,如果出了问题,就会给审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在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报告的准确性被视为最主要的焦点。如审计报告在资料、事实描述或结论等方面有差错,疏漏或不真实之处,就会直接影响到审计结论是否准确,从而使审计工作丧失可信度。所以,审计人员撰写审计报告要严谨、谨慎,保证呈现出来的材料真实可信,准确无误,不留下模糊之处,使之言之有据,有据可依。

其次,审计报告是否完整同样是审计工作中要高度关注的风险点。审计报告是否完整主要表现为审计材料是否充分,审计程序是否齐全,审计结论是否全面。不能在审计报告上完整地展示全部审计发现与分析结论,就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全面性与公允性,从而影响到审计结论的客观性与权威性。

最后,审计报告的规范性也是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审计报告的规范性涵盖了格式、表述、语言等多个方面,如果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不仅会影响审计报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更易在审计结论上引起纠纷,乃至影响审计机构的信誉与形象[4]。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人员面对审计报告中存在的风险,需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与手段,比如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与规范,保证审计报告准确、完整、规范。之后审计人员要加强团队协作,彼此之间加强沟通协调,保证审计报告质量,最后是地方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审计报告审核及监督力度,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及效率。审计报告风险在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不容忽视,但是只有审计人员强化自身素质,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加强团队协作与内部管理,才可以有效地化解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与质量。

(四)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信息不对称风险极其普遍,值得关注。其产生原因是审计双方对信息的获取,披露与了解存在分歧,这可能会造成审计结果不精确,阻碍审计工作。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这对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而言,既是严峻挑战,又对审计人员及被审计单位提出了较高要求。

首先,信息不对称会使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情况不能完全理解,从而使审计结果准确性面临威胁,被审计单位为了谋取私利或者掩饰不端行为,可能会蓄意隐瞒或者粉饰其经济责任,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精湛的审计技能与敏锐的洞察力,能抽丝剥茧地从分散的资料中恢复出真实财务状况[5]。

其次,信息不对称还会影响审计人员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加大审计风险及审计工作难度,被审计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可能会出现不健全或者有漏洞等问题,审计人员若不能获取全面信息与数据,则难以客观评估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从而使审计结论不确定性加大。

对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应采取系列对策:首先,建立完善的审计沟通机制,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便于及时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公开。其次,强化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价,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保证审计工作全面准确。最后,审计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与审计技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与成果。

三、对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创新审计方法

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单位,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等重要任务。但事业单位在完成这一任务的同时也面临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要想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把控,真正保护好国家与民众的利益,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审计方法已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引进更科学、更灵活多样的创新审计方法,比如要借鉴先进审计理念立足于地方政治经济发展,构建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独具特色的审计体系,之后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提高审计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要强化审计人员培训与专业化,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与成效。引进创新审计方法不仅能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与成效,还能对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进行有效把控,从而为事业单位良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创新审计方式,持续提高审计水平,助力法治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二)加强审核监督

当今社会,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事业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控制也变得非常重要。加强审核监督作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要举措,尤其具有必要性。加强审核监督,既能切实提高审计工作专业性、准确性,又能保证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在现代社会中,审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审核监督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加强审核监督也能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预防审计工作可能发生的差错与失误,通过审核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既能及时发现并整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能促进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另外,加强审核监督也可以推动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开展。以审核监督为导向,审计工作会更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与审计准则,进而促进审计工作整体水平与形象的提高。

(三)完善评价体系

就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而言,完善评价体系是保证风险控制得以有效落实的基石,评价体系是否健全会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质量与成效,对此以下就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风险控制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目的在于指导相关机构及从业人员更好地进行审计工作,保障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在完善评价体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及复杂性,以保证评价指标全面适用。由于事业单位在运作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都不同于企业,所以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需要根据自身的特殊性来针对性地设置评价指标,不应简单地套用审计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保证评价体系,真实地体现事业单位经济责任的落实。同时,评价体系要科学、可操作,以避免评价指标主观性、模糊性,科学性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可操作性则确保了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为了达到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应注意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与行业实践经验,切忌主观臆断与盲从,保证评价指标科学客观。此外,评价体系应该是动态的、灵活的,能满足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发展与变革的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体制的改革,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与改进,其评价体系也应紧跟时代步伐,适时进行调整与改进,保证有效地引导审计工作发展,迎接各类风险挑战。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至关重要,只有构建一个科学、全面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审计工作发展,保证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与成效。

结语

在事业单位中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所发挥的作用较为突出,因此地方审计机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要点,突出真实性以及合法性的优势,避免产生较为严重的经济问题,在此背景下提出科学的优化方案,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职能有效发挥。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