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运用研究

2024-05-20王兰常州市金坛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

财会学习 2024年12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部门

王兰 常州市金坛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

引言

任何单位的稳定运行与建设发展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事业单位更是如此。而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核心管理工作之一,对事业单位稳定运行与绩效提升具有直接的影响[1]。预算一体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当前已经被很多事业单位所应用。然而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多数事业单位预算一体化管理成效并不理想,甚至阻碍了事业单位稳定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对事业单位预算一体化管理策略这一课题进行分析,具有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各事业单位应当把握当前预算管理中的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发挥好预算一体化管理的功能与作用。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概述

预算管理是单位综合管理的重要构成内容,是财务管理的关键举措,可以帮助单位合理配置资金、规范化使用资金,真正实现降本增效。具体而言,预算管理一体化集合预算编制、预算方案执行、预算监督管理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资金管理工作。旨在通过完善的管理框架、管理机制等,提高单位综合管理科学性、规范性、高效性。

其中,预算编制是指依据单位或组织的战略目标、经营发展计划等制定资金使用额度、使用规划的过程[2]。在预算管理一体化过程中,预算编制渗透于各环节,并且需要各单位及部门共同参与进来,以此确保和预算编制的全面性与可行性;预算执行是指按照预算规划及方案,对单位资金进行支出、配置、合理利用的过程。在预算一体化管理过程中,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关系,通过权责分配与各种执行管理机制,可以确保单位资金使用的规范性;预算监督是对预算编制及与预算方案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旨在强化预算管理科学性及实效性。在预算管理一体化过程中,通过预算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纠正。

预算管理一体化注重协同推进,借助统一化管理机制及运行体系,真正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以此提高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为组织目标实现、绩效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主观及客观因素影响,各事业单位在预算一体化管理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作用及功能发挥。及时发现并正视这些问题,是事业单位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的首要前提,可以为后续预算管理一体化措施制定、质量提升等提供意见参考[3]。

(一)预算编制信息不对称

就现阶段各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开展情况来看,其中最为凸显的问题就是预算编制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获取不充分。由于受到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运行高度独立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单位内部信息存在共享不及时、传递效率及质量无法保障的情况,最终致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数据支撑[4]。在这一情况下,单位各部门仅能够依靠自身数据信息编制预算,无法从其他部门获取相关信息,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第二,信息传递不畅通。不同属性及运作规模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环节会涉及多个部门。然而由于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沟通方式不当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一些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产生信息失真、传递滞后等情况;第三,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涉及多个部门,而每一个部门的工作重点及利益目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单位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如果不同部门使用不同参数进行预算编制,将会出现预算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从而降低预算管理一体化成效。

(二)权责划分不清晰

事业单位在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预算管理权利与职责划分不明确的情况。即在预算编制与执行环节,单位各部门、岗位之间的预算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各部门彼此推诿责任,不利于事业单位进行责任追溯与处罚。这种权责不明晰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算编制权利与职责划分不明确。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涉及主体及领域较为宽泛,如果存在部门或岗位划分不明确的情况,最终将会影响预算编制与执行的效果。不同部门会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为部门争取更多预算资金,无法保证预算编制工作质量与效率;第二,预算执行权利与职责划分不明晰。当前各地事业单位所开展的预算执行活动需要各层级、部门的积极配合。但是由于执行权利与职责划分不明晰,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权责交叉、责任推诿等情况,从而影响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效率。

(三)绩效评估不精准

绩效评估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如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达成情况等,以便事业单位不断优化调整预算方案。但是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时,存在绩效评估不精准的问题。第一,绩效评估指标选择不合理[5]。在实际绩效评估环节,指标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绩效评估结果。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各部门出于发展目标差异与利弊权衡角度考量,绩效评估指标往往侧重于某一领域的绩效表现,忽视了对其他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的重要性,最终导致绩效评估结果丧失了客观性与公正性;第二,数据信息统计收集不全面。事业单位绩效评估工作需要以完善、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为基础。然而,一些事业单位由于数据信息收集与统计难度较大,因此无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精准性,从而制约绩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策略

要想切实发挥好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发展的积极作用,相关单位应当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问题关键所在,主动探索一体化管理路径。具体措施如下:

(一)完善信息沟通渠道

第一,在各部门之间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可以在部门之间高效、精准共享与传递。此外,明确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部门的沟通方式,加强单位各层级、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性;第二,构建科学完善的数据信息收集机制,确保各部门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信息。设定数据信息收集与整合的统一标准,为后续预算编制与预算方案设计提供数据支撑。这样不仅可以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同时还可以解决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明确预算编制流程、完善工作指导文件。其中需要明确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义务,规范预算编制的操作流程。此外,事业单位需要注重提高预算编制过程的公开度与透明性,确保各部门共同参与预算编制、监管预算执行,提高单位预算编制的信息对称性与真实性[6]。

(二)明确划分权责

第一,完善相应法规及管理制度,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在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中的权利与职责。例如,明确预算编制的主体部门、责任部门,为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及执行进行任务划分,确保各部门等承担着相应的预算管理职责,共同推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发展;第二,建立跨部门的预算管理协调机制,确保单位各层级、各部门之间协同推进预算编制与执行工作。例如,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交流分享活动等,及时组织各部门解决好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第三,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各部门的预算管理行为。如成立独立运行的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各层级、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监管,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好其中存在的权责不清晰、责任推诿等问题;第四,构建绩效评估体系,对各部门运行状况进行客观评估,为权利及职责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三)优化绩效评估方法

在绩效评估环节,事业单位还应当依据自身运行属性、阶段性发展战略目标,科学选定绩效评估指标[7]。第一,采用多维度指标体系,综合考量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所处社会环境、绩效水平等,避免出现过度侧重某一方面的绩效考核及评估,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第二,要想全面提升绩效考核评估的精准度,事业单位还应当注重保证各类数据信息完整、真实。通过设置数据信息收集与统计机制,进一步规范数据信息采集、录入、整合、利用规范性,为预算管理一体化提供可靠支持;第三,加强数据信息质量审查与控制,降低因数据误差影响绩效评估结果的情况。事业单位可以引进外部专业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工作,以此提高绩效评估的客观性与精准度。在选择外部专业评估机构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确保该机构具备独立性与专业性,有能力客观评估事业单位的绩效情况,从而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成效。

(四)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设置科学完善、切实可行的预算编制与执行方法,明确各层级、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权利与职责,是顺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有力举措。不仅可以消除预算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强信息传递与共享及时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8]。第一,明确预算编制与执行流程。其中应当包含数据信息收集、汇总、绩效评估指标制定、预算方案审计等内容。事业单位需要明确不同环节的具体要求、时间节点等,确保各层次和部门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和流程推进预算管理工作,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水平;第二,设置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依据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及发展目标,设定可量化的绩效指标与评估方法。这一举措有利于事业单位精准衡量各部门的绩效水平,深化绩效管理成果;第三,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与审计机制,深化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执行的效果。动态化监管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度;第四,及时为单位预算编制人员、执行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工作,切实提高预算管理质量,为整个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正常运作提供人才支持[9]。

(五)统一预算编制及执行标准

第一,制定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标准流程,如预算编制时间表、责任人员权利与职责划分表、数据收集与整合方法等。只有确保每一个程序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推进,方可确保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精准性;第二,制定统一化预算编制与执行原则。政府部门还应当发挥好自身的管理职能,制定一套适用于所有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原则,从而确保各事业单位预算一体化管理的统一性。原则中应当覆盖财务稳定性、资金配置合理性、资金使用规范性等内容。同时还应当为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人员、执行人员提供培训指导,确保其掌握好预算编制及执行流程、方法等,提高预算管理一体化质量;第三,加强内部控制,重点推进内部审计、审批、监督、风险防范等环节,确保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合规性。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成效,相关单位应当紧跟信息化时代发展步伐,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第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数据信息共享与集中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编制及执行效率。例如,事业单位可以建立电算化预算管理模式,各部门线上输入、查询预算数据信息。这一模式可以简化手工处理的烦琐性,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效率。第二,发挥好信息技术的数据分析与决策功能。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构建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数据分析模块等,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0]。此外,利用信息技术为单位管理者提供各种报表、数据图表等,帮助管理者掌握单位整体预算管理情况,提高事业单位决策的科学性。

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好预算一体化管理工作,对于单位稳定运行与建设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加强预算一体化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单位资金配置合理性与使用规范性,合理规避资金不必要浪费、贪污腐败等风险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单位运行成本,提升效益。基于此,各地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当充分认清预算一体化管理的内涵与开展价值,深刻分析当前预算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信息沟通渠道、明确划分权责、优化绩效评估方法、健全预算管理制度、统一预算编制及执行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持续深化预算一体化管理水平。只有确保事业单位预算一体化管理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方可推动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提升单位绩效水平。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部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