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应用分析
2024-05-20吴春霞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
吴春霞 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
引言
传统的模式之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活动存在脱节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财务职能的发挥,难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而应用业财融合能够使得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承担风险,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保障各项业务活动如期有序开展,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对业财融合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一、业财融合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企业的投资决策能力
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做出更科学、更适合企业自身的各项投资决策。而这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支撑。而在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之下,财务人员往往难以对财务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企业也未能够加以重视,难以发挥出财务数据的职能作用。以本企业为例,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模式,财务人员能够利用用友软件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加快企业业财融合的进度,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控好企业的发展情况,保证下一阶段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二)提升企业的财务运营能力
在当今复杂的市场环境当中,制造业企业推进业财融合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财务运营能力,帮助企业加快财务管理转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例如,对于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进行关键信息的分析,明确企业成本、利润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并将其反馈给上级部门,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和实际情况等进行资源的调配和控制,以便企业管理者能够掌握好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从而提升企业财务运营能力。
(三)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潜在的风险可能就会越来越多,这也对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过实行业财融合,能够加强制造型企业在产品采购、生产、研发、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管控,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经营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业财融合,有效地预防、识别、分析,控制财务风险。确保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有效降低各个应用环节当中出现风险的概率,减少财务风险对于企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
二、业财融合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具体应用
(一)研发环节
制造型企业研发环节的主要特点就是投入的资金金额较大,因此在应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重点是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共同参与和信息共享,以便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具体来讲,财务人员应当主动参与到研发环节,并和研发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以确保成本从起始就处于可控状态。例如,在立项阶段,就应当对可能产生的研发费用进行预测,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书面的报告供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核,以保证该项目的可行性。在项目立项通过后,财务人员应当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保证企业的各项资金都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在源头上规避风险。这样一来,再加上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共同协作,能够有效地避免资金不足的情况发生,确保企业研发工作顺利进行。
(二)采购环节
采购环节是制造型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其关系到企业整体生产的质量。我国多数制造型企业都是运用ERP 系统进行采购工作,并通过运用MRP 计算所需要的物料的数量,而在采购环节推行业财融合能够很好地监管企业的各项采购活动,对企业需要采购的物品等进行明晰,具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分离的岗位原则,能够保证好企业采购部门各个员工的职责,保证整体的采购进度,避免采购风险;
二是能够加强和采购人员的互动,有利于财务人员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数据等,在强化采购成本控制风险防范工作的同时还能够辅助采购人员做好资金使用等相关工作。
(三)生产环节
在生产环节推行业财融合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由于制造型企业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市场的定价和推广,也会对企业自身的品牌效果和经营收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应用业财融合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做好成本差异分析。重视产品的成本分析工作,在产品生产之前,应当了解其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并通过数据分析明确生产成本差异出现的原因,针对性地解决这类问题,保证企业的生产质量。
二是要加强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尽可能地降低不必要的支出,通过成本差异分析产生的数据对实际的生产工作进行指导,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成本控制效果。
三是要加强对于成本的核算工作,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制造费用的核算,业财融合可以优化成本核算方法,协助生产部门开展成本管理,同时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好监督工作。另外,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之下,财务人员能够通过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
(四)销售环节
制造企业销售产生的实际收入会直接影响到自身的资金周转的情况,部分制造企业员工为了提升自身的销售业绩,往往会通过赊销的模式进行销售。这一模式虽然会增加企业的销售额,但是也导致相应的销售收入无法及时入账,长此以往,就会对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应用业财融合能够综合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加深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并通过相应的制度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销售工作进行约束和规范,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完善的对账制度,是由财务部门定期核算客户的应收款,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按照合同进行催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账款回收不及时的问题,减少企业坏账烂账的情况。
二是建立可行的信用管理机制,帮助企业了解不同客户的信用和资质,了解客户的还款能力,对各类客户制定不同的信任等级,改善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对客户进行记录、分类和识别,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在进行赊销时,通过客户自身的信用等级授予相适应的赊销账款账期和额度。
三是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分层级制定压降应收账款措施,从源头进行控制,与责任部门、责任人绩效挂钩,提高回款的积极性。主要是指对销售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将应收账款的回款指标、支出指标等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从而提升销售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快企业销售收入的回流,降低坏账风险[1]。
三、业财融合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精细资源配置
要想能够有效地落实制造型企业财融合的管理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全面预算管理,重视全员参与,按照既定的经营目标对各项资源进行全过程管理。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而且能够有效地推动财务管理价值链的延伸,帮助制造型企业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重视预算编制,即全体员工应当都参与到预算编制的过程当中去,通过信息技术搜集整理财务部门的预算要求,并根据不同的业务流程和内容等对上一个年度的预算落实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并将其和既定的发展规划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下一年度的整体预算规划,保证该预算规划的可操作性。
其次要保证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落实到位,这就要求业财融合的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监管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分析好财务预算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当及时进行纠正。例如,预算超出既定的数额等,应当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最后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环节,通过科学的预算考核机制,能够对企业各业务部门的预算使用情况进行考核,为财务部门的评估等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撑,保障企业的各项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二)优化企业成本与费用管理系统
制造企业要想更好地优化企业的成本与费用管理系统,应当对复杂的市场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压力进行分析,并对成本费用控制所具备的重要价值进行研究,以便能够满足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的需要。与传统的成本管控系统相比,智能化的成本费用管理系统更加重视对数据传递智能化的作用。通过信息资源的处理技术,有效地降低人工处理比例,从而避免人工操作不当的问题[2]。
另外,还应当加强对信息库应用情况的重视。基于业财融合的背景,企业可以优先探索构建信息数据库的方式方法,以便能够满足各方面需求,保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能够在业财融合推进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沟通,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提供精准的支撑。
(三)完善业财融合管理制度
根据业财融合的定义可知,要想真正发挥业财融合的效应,应当完善业财融合管理制度,发挥其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作用。
首先,制造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业财融合管理制度,通过该项管理制度,规范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各项工作,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具体来讲,可以通过识别现有的财务风险,明确员工的工作范畴来加强两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制约关系。同时还要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以此为支撑,收集有效的财务信息,规避无用的财务数据,以实现财务风险数据信息的对接,保证财务内控时效性的有效发挥。
其次,制造企业应当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以业财融合为基础,渗透到预算执行环节,使得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都能够深入了解对方的工作落实情况,避免潜在的风险。与此同时,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将预算指标的科学性及预算执行的严谨性等纳入考核体系的范畴之内,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和员工的薪酬待遇进行挂钩,这样一来,也能够为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企业应当认识到信息的高效传递是业财融合能够有效进行的基础。基于此,也应当强化对于业财部门的动态化管理,从而有效推进财务精细化的发展[3]。
(四)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持,尤其是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完善的业财融合信息化系统才能够真正发挥出业财融合的实际作用。而在当前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制造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业财融合信息系统,才能够保障自身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业财信息有效融合的总目标,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造企业应当搭建业财共享系统化平台,通过先进的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在发挥管理会计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在对数据进行梳理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保证数据源头标准的统一性。避免数据信息由于跨部门、跨流程、跨系统等导致的不准确等问题。当前,多数制造企业都是运用ERP 和财务共享中心,在使用上更加强调业财融合在战略规划、组织流程方面的作用。例如,本企业目前采用的是用友共享软件系统,该软件提供基于事项法理论的中台化财务服务,提供全局视角企业整体的业财大数据,包括实时、精细、多维的事项级会计数据,向各业务部门和管理层提供数据及初步分析结果,以进一步实现业财融合、财管同源分流,打通业务、财务和企业绩效的数据链条,强化风险管控。另外,还有的企业运用智能的分析工具,为企业整合分析数据提供必要的工具,这样一来,为业财融合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还应重视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应当能够满足企业业财融合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能够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有效打破企业内部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为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提供真实完善的信息参考。
其次,部分制造企业可以和有实力的科技公司进行合作,以引入现代化技术,这主要是由于企业需要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多,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够满足业财融合的工作需求。而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打造专属的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制造企业的业财融合需求,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保障各项信息数据报送、对接及时。
(五)创建业财融合绩效考核制度体系
制造企业在推进业财融合的过程中绩效考核制度体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并构建与之适配的考核体系。
首先,制造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业务评估体系,使得财务部门能够充分了解业务活动,为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创造机会。再通过阶段性的考核评价模式,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企业该阶段业财融合的质量,也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企业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现状,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好下一阶段的业财融合推进方案[4]。
其次,对业财融合实施的评估和跟进,能够有效地避免企业财务管理漏洞。在完成企业既定的财务目标的同时,通过绩效管理,将业财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指标,能够有效地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部门之间的凝聚力。
最后,监督管理也是制造企业推进业财融合的重要措施,通过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员工都能够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从根本上避免企业内部出现扯皮的现象,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而明确划分员工的职责也能够充分发挥出每一个员工的优势和价值,再加上相对完善的绩效奖惩工作,更能够为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
结语
业财融合是制造型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需求。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优化企业成本与费用管理系统、完善业财融合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体系等,充分运用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业财融合的优势。再加上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增强各个环节的工作效果,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