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2024-05-19辛莹王彬

公关世界 2024年8期
关键词:基础学科科学家精神

辛莹 王彬

摘要:随着国家拔尖计划2.0的深入推进,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任务。在该计划的推动下,本文深入探讨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及在基础学科本科生人才培养中的时代价值,并研究了科学家精神如何融入理论武装、学科教学、科研创新、日常教育、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以及评估督导等环节,旨在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拔尖计划2.0;科学家精神;基础学科;拔尖創新人才;培养路径

引言

国家拔尖计划2.0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新阶段。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弘扬科学家精神。在这一背景下,挖掘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对于提升基础学科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本文旨在探索科学家精神如何融入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构建科学、系统、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学界关于科学家精神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科学家精神的演进历程、概念内涵、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内容[1],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家精神的历史演进和内涵演变以及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价值、诉求和传承弘扬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2]。关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围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层面,其中理论研究层面聚焦于阐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及其价值、我国“拔尖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及其特征和“拔尖计划”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4个维度;实践研究层面,学者多以相关院校的实际案例为研究对象,以统计、访谈等为研究手段,进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证研究。针对如何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入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等问题,国内学者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就两者融合发展的内涵价值、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实践路径、体系构建等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张勇基于浙江省5所高校的调查探讨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科学家精神的培育机制;冯慧、郭玉鹏等、欧琳宗、王冰则分别探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下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德育合力机制构建等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科学精神的探讨主要从科学活动的特征角度、社会的规范视角、方法论视角等方向出发。而关于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则多侧重于理念、政策、学校管理层面,产生了诸如对美国的荣誉学院、哈佛拔尖人才培养、新加坡精英教育高等教育观等的不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国外一直现实存在着以意识形态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政教育实践,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公民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对人才培养的积极影响。

二、科学家精神内涵及在人才培养中的时代价值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以及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这些精神品质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成了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容。在国家大力实施拔尖计划2.0的背景下,科学家精神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科学家精神中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尝试,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家精神中的协同精神和奉献精神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无私奉献,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知识基础,科学家精神中的求实精神和严谨治学精神要求学生追求真理、严谨治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术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家精神中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要求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中。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科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家在科研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聚焦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通过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科研创新、日常教育、管理服务、队伍建设、评估督导等育人体系中,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的育人功能,努力提高科学家精神育人的实效。

(一)科学家精神融入政治理论武装

将科学家精神与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对于塑造基础学科本科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融入:在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科学家精神的内容,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科研经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精神的魅力和价值。鼓励学生在政治理论学习中践行科学家精神,例如,在参与政治讨论时,运用科学家的批判性思维和求真精神,理性分析政治现象和问题。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科研项目、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家精神与政治理论学习的结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基础学科本科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科学家精神,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不仅有助于培养出既有深厚政治理论素养又具备科学家精神的新一代青年,还能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科学家精神融入学科教学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科学家精神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融入:更新教学理念,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科学家的实际案例,介绍他们的科研经历、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并服务社会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通过亲身实践来体验科学家精神。在科研项目中,学生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科教学中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情操。

(三)科学家精神融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在培养基础学科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时,融入科学家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融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通过亲身实践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在科研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科研毅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分析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提出新的科研思路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原始文献、参与学术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分析能力,使他们在科研创新中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伦理和道德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通过导师制、科研团队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实践机会和合作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家精神的力量,并从优秀科学家身上学到更多的科研经验和创新思维方法。

(四)科学家精神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

在本科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融入科学家精神,对于培养基础学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融入:在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科学家精神强调团队协作和集体攻关,在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科学家精神强调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在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学生在科研工作中追求卓越、服务社会。

(五)科学家精神融入师资队伍建设

基础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关键。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中,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能够塑造他们的教育态度和行为,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从选拔、培训、师德师风建设以及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入手。在教师招聘与选拔环节,学校应注重候选人的科研背景、学术成就和科研精神。为在职教师提供持续的科研支持和培训,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和进修课程,保持与科研前沿的紧密联系。设立科研奖励机制,表彰在科研和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具备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树立榜样。除此之外,还要构建教师之間的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组织教师研讨会、分享会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六)科学家精神融入本科生评价督导

在基础学科本科生的评价督导中融入科学家精神,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引入科学家精神作为评价督导的重要标准以及加强反馈和指导作用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家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融入:在评价督导的理念上,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关注他们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评价督导的实践中,学校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科研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结果性评价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科研产出。通过综合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评价督导中展现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科研潜能和创新精神。

四、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重要性与可行性

1.聚焦拔尖计划2.0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时代化。近年来“华为事件”等国际竞争事件,说明我国社会发展正面临“卡脖子”技术的困扰;甚至在高等教育领域,也面临“卡脖子”人才培养的困境。项目聚焦人才培养新要求、新特征,通过探讨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构建新时代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话语创新新路径。

2.聚焦科学家精神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新路径,发挥科学家精神育人功能。科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家在科研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聚焦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通过探讨融入的重点内容、有效路径等,提高基础学科本科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的育人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发展趋势与展望

在全国高校中开展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应用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1.培育具有科学家精神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迫切需要。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科学家精神激励其树立正确学习价值观,规正其学习目的,端正其学习态度,更新其学习理念,进一步培养其爱国情怀,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激励其自觉担当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丰富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教育资源。科学家精神丰富了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容资源;立足教育实践,探求体现科学家精神的人才培养新方法,完善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依托科学家精神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将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各环节,探析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背景下科学家精神融入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进一步完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结语

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的育人作用,对于提高基础学科本科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学科教学、科研创新、日常教育、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以及评估督导等环节的研究和探索,弘扬科学家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求真务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本文系山东大学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项目《拔尖计划2.0背景下科学家精神融入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项目编号:2022F0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董鑫蕊.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培育[D].北京交通大学, 2021.

[2]潜伟.科学文化、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J].科学学研究, 2019, 37(01): 1-2.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物理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基础学科科学家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以战略远见促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假如我是科学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临床医院培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探索与思考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