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文创在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应用

2024-05-19张钰涵

东方收藏 2024年3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

张钰涵

摘要: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是贵州省内面积最大的国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馆建筑恢宏别致,曾荣获2020—2021 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其馆藏包括梁氏关岭鱼龙、邓氏贵州鱼龙、蔡胡氏典型鱼龙正模标本、中国始喙龟等或全球唯一、或定义物种的稀世珍宝。四个常设展厅引领观众一同见证地球史书中的生命演化、地质地貌的鬼斧神工、黔贵大地的宝矿富藏、在地历史的奋进史诗,诠释着贵州“古生物王国”“喀斯特王国”“沉积岩王国”的美誉。

关键词:贵州地质;数字文创;AR眼镜;虚拟现实

进入数字化时代,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极大改变,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因此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数字空间,从而需要消费更多的数字内容。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文物博函〔2016〕1944号),提出“开发数字体验文化产品”。近年来兴起的依托区块链技术发起的NFT 数字藏品是当前成功的虚拟文创产品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虚拟文创的发展趋势。新一轮技术革命为优质数字内容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对此文化产业应当加速与科技融合。5G技术与AI人工智能的双核驱动,引爆文化产业新革命,优质数字内容是网络刚需新消费品,文化邂逅新科技,创造出了博物馆数字文创体系。

一、数字文创整体概况

(一)什么是AR

AR(增强现实)是一种先进的视觉呈现技术,简要来说就是真实世界结合数字化信息,是在真实世界中叠加虚拟物体,让人们能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体验到虚拟物体,注重的是人们的视觉功能,从而能够达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透过AR眼镜,我们眼前現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场景,将会与眼镜中的特效相结合,让我们看到它们“活”起来的样子。

(二)AR项目规划

“AR科普地博,逛奇妙博物馆”数字文旅创意活动项目的建设,通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人类与文明的距离。它不仅仅为展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渠道,也不仅仅为了方便人类生活,其最终目的在于让观众在参观游览中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和旅游的新需求,同时充分发挥科学启迪与教育引导的作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人文和精神滋养。

(三)AR应用优势

博物馆使用该设备,能够同时实现AR互动、语音导览、视频导览、图像导览功能(图1)。依托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整体展陈进行规划,根据展陈的主题与需求,在形式上充分利用AR技术,通过三维呈现、实景交互、动态演示等多种形式,对展示的化石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增添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展览体验感。

二、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赋能数字文创

(一)数字文创项目概况

2023年,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承担项目“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地学科普研究”和“基于AR技术的沉浸式虚拟旅游产品的研究”,在分析对比国内外博物馆于藏品数字化领域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馆内“神秘贵州”展厅中的典型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标本藏品为例,开展古生物化石标本的多维度数字化应用技术开发及其生态、埋藏学研究。首先对化石标本进行多尺度的数字采集,进而加工制作得到三维数字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注入化石标本的生态、埋藏等古生物学信息,最终建立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多维度数字标本库及共享平台;通过标本库及平台的建立,深入发掘化石藏品丰富的展览展示、科研科普属性,促进数字标本与博物馆线上线下展厅的有机融合,实现全方位的数字文创、陈列展览与科普教育发展。

(二)AR实际工作案例

我们通过AR眼镜穿越回到亿万年前,能够看到古生物化石恢复生命力,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生活在2.39亿年前三叠纪的胡氏贵州龙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爬行动物,通过AR能够重新看到它的真正模样和生活环境。透过AR眼镜全面地了解贵州的矿产信息,让这些富饶的地下资源无一遗漏地呈现出来。深入万山汞矿遗址,了解这座历史悠久的矿场的故事,以及其中出产的各类矿石,包括那枚产自万山汞矿中的稀世珍宝——世界最大的辰砂矿物晶体“辰砂王”。

(三)场馆数字文创应用

在“万物皆可元宇宙”、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和文化旅游变得密不可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神秘贵州”展厅有3套触摸互动屏,带领观众体验远古贵州、学习爬行动物知识、了解二三叠纪生物大灭绝,一个流体瀑布屏将各式各样的古生物化石通过屏幕像瀑布流一样缓缓而下,观众只需点击化石便可以获得其详细信息。还有一套滑轨屏对海百合进行仿真动画复原,结合多媒体设备,通过对屏幕进行滑动可以观看到不同位置的海百合细节。

(四)数字文创案例:贵州省内博物馆首款数字纪念票

2022年8月18日,“贵地博·古生物王国”数字文创纪念票正式上线,该纪念票以三叠纪时期的贵州海洋世界为主要内容,联合本土知名国风插画师鹿溟山,将高雅的艺术创作与高端的数字技术相结合。该数字纪念票基于区块链存证技术,结合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特色与元素进行设计,每一张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数字纪念品。

(五)数字文创案例:首家VRchat元宇宙博物馆

VRchat是一款面向全球玩家的免费大型多人线上虚拟现实游戏,目前在PC电脑端(Windows系统)依托Steam平台运行,无需VR设备也可以游玩体验,但如果佩戴VR设备会拥有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在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贵州主会场上,“神秘贵州——古生物王国”VRchat虚拟公益展正式开展,可供全球玩家在线免费体验。元宇宙博物馆是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在数字展览领域的一次尝试,基于VRchat平台开发,在线上几乎1:1还原了该博物馆的“神秘贵州”展厅,以游戏化方式增加了许多互动环节,增强观展体验,传播自然科普知识(图2)。游戏玩家在家中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进入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元宇宙博物馆参观游玩,还能与全世界的参观者一起自由互动。

三、其他数字文创案例

(一)案例名称:从波提切利到梵高·数字纪念门票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于 2023年1 月17 日至5月7 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作为“大博物馆计划”展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联手世界知名博物馆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 让上海成为“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的重要窗口。展览期间,英国国家美术馆在“海上博物”平台发布重磅的数字资产,该数字资产是基于“上博链”技术协议发行的具有纪念意义的限量数字门票。每张数字门票都有链上唯一标识,且不可篡改。消费者在拥有一个数字资产的同时,不仅能从 VIP 通道进入,更有实体文创折扣、福袋幸运抽奖等活动赋能,直接带动用户的消费兴趣及热情。

(二)案例名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数字纪念票

陕西历史博物馆打造的“华夏宝库”数字文博平台,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发的“弓鱼国宝剑”数字纪念票,票面设计取材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西周带鞘短剑,在文物原件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数字纪念票提供 3项赋能:1.购买此数字纪念票的用户获赠一张可以入馆参观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数字门票”;2.用户凭该款数字纪念票可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文创咖啡店享受 9.8 折优惠;3. 用户凭该款数字纪念票可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文创商店享受 9.8 折优惠。延展用户拥有数字资产的使用权益,以虚促实,更好地促进线下实体消费。

(三)案例名称:云游敦煌·数字供养人

敦煌文化研究院联合腾讯开发的“云游敦煌”小程序,通过观看视频和答题互动等玩法,促进敦煌文化的保护和弘扬。用户参与答题互动,即有机会获得敦煌“数字供养人”典藏版数字资产。其封面由莫高窟壁画制成,点击封面会发生反转,进而展示莫高窟第 156 窟的全息 AR 环影,用户通过拖拽、滑动即可欣赏洞窟的 360 °全息影像。活动当天,“云游敦煌”访问量高达 160 万人次,仅文化问答环节参与人数就超过33万,为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贡献的捐款额达到103万元。

四、未来数字文创2.0

(一)观众画像分析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自2021年开馆以来,据统计,未成年人(18岁及以下)预约人数占总预约人数的 29.16%,青年人(19—35岁)预约人数占总预约人数的 44.19%,中年人(35—65岁)预约人数占总预约人数的 25.68%,老年人(66岁及以上)预约人数占总预约人数的 2.22%。开馆两年多来,参观量超过160万人次,其中贵州省内观众约占总人次的75.38%,男性占总预约人次的41%,女性占总预约人次的59%。

(二)AR虚拟讲解员

打造具有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自身特色的3D形象代言人(真人版或卡通版),作为博物馆的AR 3D虚拟讲解员。讲解员通过前期角色设定,并配上动作和解说词,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把人物从拍摄背景中分离出来,投射到现实场景中,生动地向参观者进行语音讲解,从而达到化石展品与虚拟讲解员的虚实融合,极大提高了文物参观的互动性、趣味性以及知识获取的便捷性。

(三)AR活化追踪

充分利用AR技术把平面的物体立体化,将平面的、图片的追踪形态立体化,让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能成为AR的标定物,让虚实结合更为紧密,增加互动体验,使参观者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参观者使用手机端的小程序或者H5,通过手机镜头扫描化石照片,通过实物追踪技术,即可在实物上看到活化的场景展示内容,同时还有语音、视频、文字等资源,显得虚幻酷炫。

(四)AR游戏互动

博物馆正成为集娱乐休闲、文化科教于一体的空间,融入一些创新思路和创新技术的逛馆方式,能够提升博物馆展览的互动性和体验感。这不仅能够增强吸引力,还能够起到帮助观众理解、记忆的作用。

通过打造网红的打卡路线,从以文物为中心转向以观众为中心,观众通过浸入互动、探索发现等引导方式获取知识、激发兴趣。设定化石和场馆的打卡路线进行参观引导,从而获得相关的文创内容和科普知识学习。

(五)AR实景导航

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加快,手机导航成为大家出行必不可少的一项辅助功能。但如果一键切换到室内,对于不辨东西南北、方向感较差的人来说,找展厅、找卫生间、找出口时常常会碰到难题,而“AR导航”就是专属“指路人”,通过AR混合虚拟技术提供一站式导航服务。在场馆通过手机摄像头,“AR导航”指引将以直观的箭头或者文字等虚拟标识的形式投射到真实场景中并指示前进方向,在快速、准确地辨别方向的同时,还能实时看到周边环境的信息。“AR导航”不仅实现室内外和跨楼层的无缝切换,还能根据位置变化与导航目标自动调整导航路线,即便是没有方向感的“小白”,也不怕找不到路。

五、结语

如何让观众与博物馆有更多的互动,通过数字体验装置和平台等科技手段,双方相互激发产生了文创更多的表达方式,以数字形式凝聚人文、自然、艺术与科技,创造出艺术之美与科技之美完美融合的新时代文创产品。数字文创对比传统文创,其核心是基于人的协作,从产生方式到后续发展更应遵循互联网体系的生存法则——协同与涌现。其应用方式是通过数字IP的应用,向观众植入展览IP,促进实体文创销售,同时邀约观众共同参与数字内容生产,数字文创区与展览本身在体验上互为补充、流量上互为转化。数字文创区可被看作是展览的延续区域,在场景设计上大量使用展览的设计元素。最后从数字文创区引流至实体销售区,实现展览的增值,激发观众的观展兴趣,制造出更多的话题与传播素材,观众流量的导出促进了数字文创的销售。

博物馆是连接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桥梁,在这些AR项目中,我们跨越空间限制,借由寄存在藏品上的古老记忆,搭载上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传播的创造力,希望将远古生命的生生不息、贵州这片土地的故事与文化传递给未来,并传递到更加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中。而用数字技术手段营造出全新的沉浸式元宇宙体验,正符合年轻人的喜好,我们也希望帮助各类博物馆更好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让文化与文物不再被库房和展柜所束缚,真正地“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文旅中国元宇宙白皮书[M].北京: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23:297-321.

[2]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工作指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414-434.

[3]李静.虚拟产品的经济特征与分类[J].经济论坛,2012(07):174-176.

作者简介:

张钰涵(1985—),男,土家族,贵州贵阳人。大学本科,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文创研发、文化拓展。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论虚拟现实艺术的“沉浸”
REALITY BITES
虚拟现实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虚拟现实:另一个真实世界
诺基亚推出虚拟现实摄像机OZO
虚拟现实炫酷来袭走出实验室坎坷漫长
虚拟现实技术不能根本改变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