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域下技工院校黎族彩绘雕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5-19曹七龙李昕
曹七龙 李昕
摘 要:本文以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黎族彩绘雕塑人才培养为例,通过分析当前黎族彩绘雕塑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实践、创新和传承的黎族彩绘雕塑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实践教学、创新思维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注重黎族彩绘雕塑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传承黎族传统技艺、助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黎族彩绘雕塑是海南的民族特色创意文化产品,能展现黎族人民积淀千年的生活方式和文明。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作为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有传承民族技艺的责任和义务,学院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开创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素养、民族技艺技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学院被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命名为“海南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技工院校黎族彩绘雕塑人才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社会对黎族彩绘雕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笔者通过问卷调查黎族彩绘雕塑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得知,77.74%的人认为需要熟练掌握黎族彩绘雕塑技艺和现代信息技术;66.78%的人认为应具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60.54%的人认为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具备市场营销能力;52.12%的人认为应具备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黎族彩绘雕塑人才需要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能够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具备现代文化素养、现代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推动黎族彩绘雕塑的创新和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产业的升级,需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黎族彩绘雕塑高素质人才,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技工院校黎族彩绘雕塑人才培养现状
笔者通过走访和座谈发现,技工院校在培养黎族彩绘雕塑人才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黎族彩绘雕塑方面的专业教师缺乏、校本教材开发滞后,教学方法和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結合不够紧密,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兴趣不高;三是课程设置不完善,学生产品销售能力和数字化运用能力欠缺;四是缺乏评价体系,成果评价没有明确标准,职业资格认定困难、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技工院校黎族彩绘雕塑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建立“五个共同”的校企同频培养体系
1.共同制定实训场地建设方案
学院重视民族技艺传承和人才培养,建设了黎族传统文化传习园,占地680平方米,包括黎族彩绘雕塑、黎锦两个模块,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来展现黎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是一个集教育教学、实习操作、技能鉴定、参观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传习园。该传习园被确立为三亚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实训基地。学院引企入校,设立“黎族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三亚黎雕艺术展览馆”,企业人员参与展馆作品设计和制作,开设黎族彩绘雕塑长期培训班、短期兴趣班,承担技艺传授工作,并与学院共同建设基地。
2.共同制定基地建设运行管理机制
校企构建目标统一、深度融合的管理机制,建立以学院领导和企业领导为组长,企业专家、行业技术人员、教学骨干、职业专家等为组员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下设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明确合作目标、整理规划、合作培养机制,制定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等,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3.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技能培养,强调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建立人才库,将优秀的学生纳入其中,为企业的招聘和选拔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落实“校企合作+就业创业+成果转换”的人才培养思路。
4.共建基地专业教师团队
企业派名家大师、技术骨干到学院通过讲座、授课等方式指导实践教学。利用节日、周末、寒暑假等时间,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与技艺大师结对子等方式,体验参与、活动锻炼,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提升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操作的水平,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5.共建教学资源库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以学院骨干教师和企业名家“双主体”的方式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构建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编写黎族彩绘雕塑教学的校本教材,挖掘整理黎族文化资源和黎族彩绘雕塑技艺,采用PPT、图文、视频、动画等信息化手段,整理出系统、科学的教学资源,突破课堂时间、场地的局限,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教学方式。
(二)构建“三个教师”的校企全程指导模式
1.思政教师“重引领”
建立由公共课教师和班主任组成的思政教师团队,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树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培养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2.专业教师“重技能”
建立由专业教师、企业名家组成的专业教师团队,传授黎族文化发展、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知识。
3.企业教师“重实践”
建立以企业师傅、实习指导人员、跟班教师为主体的企业教师团队,承担学生岗位技能培训工作,主要指导学生解决技术难题。
(三)探索“文化浸润体验式”培养
学院开设关于黎族文化的课程,如黎族音乐、黎族舞蹈等,让学生了解丰富的黎族文化。利用职业技能活动周、技能进社区、技能进校园等活动,开展黎族彩绘雕塑技艺技能作品系列展示活动,将黎族彩绘雕塑制作课堂搬进社区、引入中小学课堂,通过体验、参与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学习、保护、传承和宣传的积极性。展现黎族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魅力,使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理念深入学生心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素养。
企业将订单带进校园,组织有技能基础的学生制作黎族彩绘雕塑。校企共同指导学生进行网店、实体直营店的建设,指导学生参加文创设计比赛及以黎族彩绘雕塑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大赛,形成以赛促学、以展促学,营造民族文化育人的氛围。学院还组织师生下乡,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黎族彩绘雕塑制作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
四、民族技艺传承与发展成效
(一)文化价值得到提升
黎族彩绘雕塑是以黎族的服饰文化、文身文化、农耕文化、建筑文化、图腾文化等文化遗产为主题,采用彩绘雕塑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海南原生态的地域特点、风土人情、生活风貌、民风民俗,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一方面加深了当地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黎族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满足了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需求,加强了民族融合与团结。
(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
学院黎族传统文化传习园建成以来,分别从黎族文化、黎族彩绘雕塑操作技能、销售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为社会培养黎族彩绘雕塑手工技艺学生3000余人。学院安排旅游、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
(三)区域经济得到发展
黎族彩绘雕塑被评为三亚十大文化品牌,现有60余件作品登记了版权,已成为游客领略海南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黎族彩绘雕塑作品多次参加海南各种博览会和深圳国际博览会,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大批黎族彩绘雕塑作品被槟榔谷、天涯海角、三亚千古情等景区收藏展出和销售,有的作品成为三亚星级酒店的装饰画,成为推动三亚旅游经济的重要产业,促进了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學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建立“五个共同”的校企同频培养体系,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共赢,为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泽茂.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教育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传统手工艺传承创新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2]袁军,许小俐,王堂祥.民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非遗文化传承互动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民族教育,2023(5).
(作者:曹七龙、李昕,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