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区出土北朝石质纪年佛造像探究
2024-05-19姜艳红
摘要:北朝时期,雕刻着佛陀和菩萨形象的佛像成为佛教特有的宗教符号,体现该时期佛教的兴盛和传播。雕塑不仅是传递佛教教义的重要载体,也直观地展示了佛教如何在北朝社会中扩散和影响。北朝的佛造像不仅忠实遵守了佛教的仪轨,同时也融入了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造型风格。这些造像以其纯粹的风格面貌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研究北朝佛教文化的关键资料。基于此,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北朝石质纪年佛造像与当时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进一步理解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的宗教发展和文化特征。
关键词:河北地区;北朝;石质纪年佛造像
佛教亦称为“像教”,通过佛像和绘画等形象方式传递其教义,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佛教的雕塑和绘画不仅是艺术表现形式,还承载着传递佛陀教诲和仪轨的深刻意义,因而成为佛教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正是基于这种影响力,在古代社会,佛教被广泛认为是“像教”。古代佛像不单是宗教的遗产,还紧密联系着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等。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北朝是从魏晋到隋唐盛世的过渡阶段,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分裂和动荡的时期。在此时期,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动荡,多元的思想流派相互碰撞、融合以及儒学影响力的逐步减弱,使佛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接受。这一过程不仅深刻改变了社会思想和文化景观,而且佛教的普及及其对社会各个层面的深远影响,彰显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北魏石质纪年佛造像
北魏初期,由于石雕技艺尚未成熟,加之北魏太武帝推行的强烈反佛运动,使得早期石质佛像遭受重创,存世的早期带纪年石造像极为罕见。在河北地区,国有文博单位中能够见到的只有两件北魏早期石雕像被明确标注出制作年份:一件收藏于正定县文物保管所,为太平真君元年(440)朱怛造像;另一件收藏于蔚县博物馆,为太平真君五年(444)朱业微石雕像。然而,北魏太武帝的反佛举措并未能彻底阻断佛教在北地的传播。事实上,自此事件之后,佛教在北方的传播反而更加地畅通无阻和广泛。依据目前研究出来并已经对外公布的信息,北魏时期共有19尊有明确年份记载的石质佛教造像,根据其所代表的佛教人物,可被归类为佛陀像和菩萨像两个主要类别。其中,佛陀像占多数,共有13尊;菩萨像有6尊,菩萨像均采用背屏式的造型。这些造像不仅见证了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发展和变迁,也反映了佛教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以下是对于其中的北魏太平真君元年朱怛石造像和北魏真王五年王起同造观世音菩萨立像的分析:
(一)太平真君元年朱怛石造像
高24.1厘米,由灰砂岩雕刻而成。该佛像展现出一种健壮的体形,颈部短而粗,头略微前倾,他的头发被打磨成光滑的肉髻。面庞呈方圆形,额头宽平,耳朵垂至肩部。尽管面部有所磨损,但仍能辨识出低垂的双眼、宽阔的鼻翼和微翘的嘴角,透露出淡淡的微笑。佛像身穿一件质感轻薄、紧贴身体的袈裟,其衣纹通过线条雕刻而成,流畅自然。衣服的褶襞主要倾斜至右侧,臂部和腿部的褶襞则以平行的弧线展现,左右基本保持对称。袈裟的下摆遮住双膝,脚部未被展现。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呈现出禅定的姿态。佛像的背部圆形光环在正面装饰着三级浅浮雕,包括内外层的火焰图案和中层的忍冬植物图案,而光环上方的头部区域则刻画了莲花瓣图案。该佛像坐落于一个长方形基座之上,基座的制作显得相对粗糙且形状不甚规则,背面还雕刻有铭文。因其简朴的风格,这尊造像被视为河北地区现存最古老北朝早期单件石质佛像之一。
(二)北魏真王五年王起同造观世音菩萨立像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29.5厘米,源自建于北魏真王五年(528)的曲阳修德寺。该菩萨像头戴三片叶形装饰的方梁冠,其发髻分居冠内两侧,长发自冠边垂落至肩部。头部采用圆雕形式,并由后方的一根石柱支撑着头光,面容细长,下巴轻微收紧。观世音菩萨右手举起,左手持有桃形玉环。所着长袍在膝处相交,形成双曲线,随后顺着双臂下垂并折回。下穿一件长裙,裙身褶皱简洁流畅,稍微外翻。菩萨赤足站立于圆形的单层莲花座上,其背后的舟形背屏通过双线划分区域,外侧雕刻火焰纹样,内部则是莲瓣形的圆形头光和齿轮样式的莲瓣身光。背屏背面雕有一女供养者形象,双手合十,头戴圆形饰物覆盖三束长发,身着长裙,脚穿云纹鞋。底座为长方形,其右侧和后侧刻有发愿文,表达了虔诚的宗教愿望。
二、东魏石质纪年佛造像
公元534年,由于北魏孝武帝对高欢控制权的不满,导致两者关系紧张,孝武帝最终选择逃离,归附于控制关陇地区的宇文泰。此行为造成了北魏的分裂,高欢随后扶植元善见成为东魏孝静帝,并定都于邺城(位于今天的河北临漳),从此北魏被一分为二,形成东魏和西魏。在东魏,高氏父子成为国家的实际掌权者。随着政治中枢北移至邺城,该地区迅速崛起为东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同时也成为佛教文化的繁荣地,佛教的盛行极大促进了佛像雕刻事业的兴旺。作为东魏权力中心和对佛教有着浓厚兴趣的高氏家族,在邺城创建了灵泉寺石窟,此外,民间制作佛像的风气也极为盛行。河北地区共计发掘出66尊有纪年的东魏时期石造佛像,其中包括22尊佛陀像(18尊单体、4尊双体)以及44尊菩萨像。这些造像主要出土自曲阳修德寺、邺城北吴庄和黄骅旧城遗址,其中,菩萨像均为单体造像。
以下是对于东魏兴和四年(542)白石莲瓣屏成铺释迦佛三尊立像和武定元年(543)妙姿造菩萨像的分析:
(一)东魏兴和四年白石莲瓣屏成铺释迦佛三尊立像
该佛像现藏于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高34厘米,出土于成安县南街村的寺庙遗址。这组造像包括一尊主佛及其两位弟子(见图),主佛的头部已不存,其背光和头光装饰有忍冬纹和缠枝花卉纹。佛像内穿僧衣,胸前结带,外披一袈裟,采用垂领褒衣和博带式设计;双手分别呈施无畏印和愿印,右手指尖部分已残损,赤足站在一个双层的莲座上。两侧的胁侍菩萨立于主佛的下方,通过透雕技法呈现,头光的边缘装饰有火焰纹,内部饰以莲瓣。佛像头戴缠枝花冠,额前发分两旁,耳后垂有宝石饰品,面庞圆润;颈部戴有饰品,露出胸部,肩膀披着博带式的披肩,肩带在腹部交叉或结带,并绕过臂膀下垂至底座,身着长裙。他们都是一手持莲蕾,另外两手则分别拿着净瓶和香囊,赤足立于圆形的双层仰莲座上。背屏底端刻画了忍冬叶图案,而其背面涂有墨跡,尽管时间已让图案变得难以辨认,但是仍可辨出似乎是花卉、山石以及一位在树下沉思的菩萨形象。
(二)武定元年妙姿造菩萨像
该菩萨像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高30.8厘米。这尊菩萨雕像体态略显矮小,腹部轻微隆起,拥有一张圆润而秀丽的面庞,还有细长的眉毛和大眼睛、高挺的鼻梁和紧闭的嘴唇。头戴的高耸花冠装饰着花瓣,两侧的丝带自花冠边缘下垂至肩部。头发从中间分开,两侧弯曲呈现出宽阔的额头,肩上装饰有球形耳饰,颈部和手腕佩戴有装饰品。右手高举一莲花苞,左手持着桃形物体,赤脚站立。身穿僧衣和裙子,外覆一件自然垂落的天衣,长至覆盖莲花座的侧面。帔帛从肩部下垂,腹前穿过一圆环并挂有串珠。站立在一个圆形的双层莲花座上,底部是一个长方形的底座,其正面曾绘有彩色图案,现在只能辨认出中央的力士支撑着盛开的莲花图案,背面雕有发愿文。
三、北齐石质纪年佛造像
东魏武定八年(550),高欢的第二个儿子高洋废除了孝静帝元善见的帝位,自己登基成为皇帝,建立北齐,即文宣帝。由于高洋早年在其兄高澄统治时期曾被疑忌,使得他选择自我降低地位,这导致其受到晋阳鲜卑贵族的轻视。高洋即位时,也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这些经历使他对鲜卑贵族心存不满。尽管高洋在位时也像东魏时期那样倾向于任命汉族官员,但他去世后,他的兄弟高演和高湛通过联合朝廷中有势力的鲜卑族人发动宫廷政变,排除杨惜等人,并废黜了具有汉族血统的高殷。这场政变不仅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的体现,也显露了汉族与鲜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
尽管北齐的统治时间仅为28年,但这一时期的佛教崇拜风气极为浓厚,从皇室到平民,佛教信仰普遍盛行。在北齐时期,文宣帝高洋曾邀请稠禅师来接受菩萨戒;孝昭帝高演倾向于道教,曾为超过三千名的僧侣和尼姑授予戒律;武成帝高湛则致力于救助民众,并鼓励人们参访佛寺。
根据已公开的详细信息,北朝时期已知的有年份记载的石造佛像共156件,大约占该时期同类造像总数的三分之二。这个阶段的石质佛造像在主题和形式上呈现多样性,不仅继承了东魏时期双身佛像的设计特征,而且双身菩萨造像迅速流行起来,并成为主要趋势,显示了这一时期雕塑艺术的繁荣和创新。
以下是对于北齐河清二年(563)释迦五尊像和北齐天保元年(550)侯市迁造菩萨立像的分析:
(一)北齐河清二年释迦五尊像
该佛像现藏于邢台市文物中心,高20厘米,出土于邢台威县。这组造像包括一尊佛像、两位弟子和两位胁侍菩萨,其中从肩部或胸部以上部分遗失。佛像以圆滑的肩膀为特点,右手举至胸前,但已有部分损坏,左手呈现施愿印。佛像内穿僧衣,外披袈裟,袈裟的一角从身体右侧绕至左前臂外侧垂落。佛像以跏趺坐姿坐在一个束腰的仰覆莲花座上,右脚搁在左腿上,足尖从袈裟下露出。座台雕刻有莲瓣纹饰,腰部装饰有竖直的平行线条。佛像的两侧伴随着弟子与胁侍菩萨,他们赤足立于从佛像底部莲座生出的莲花之上,其服饰纹理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弟子身穿内衣和外披的僧袍,双手交叉置于胸前,其中右手紧握衣角;胁侍菩萨则穿戴裙式服装,腰间束带,带子前端垂至膝盖,手中执持类似心形的物品。莲座的两旁装饰有护法的蹲狮,它们头部向左右前方各自望去,而基座的背侧则雕刻有发愿文。
(二)北齐天保元年侯市迁造菩萨立像
高22.5厘米,源自曲阳修德寺遗址,并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菩萨佩戴缠枝花冠和桃形的颈饰,颈部悬挂着由宝石扎成的扇形花结装饰,垂落至肩部,肩上还装饰有圆形的发卡。其身穿僧衣,一边肩膀悬挂着穿壁式的帔帛,该布料从肩部沿着体侧自然垂落至基座。菩萨背后的背屏是以花卉形态雕刻的插屏座。基座的三个面上刻有发愿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河北地区作为北朝佛教雕塑艺术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众多出土于曲阳、邢台等地的纪年石质佛造像,不仅精彩地展现了北朝佛教艺术的高超工艺,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特点。河北地区的石质纪年佛造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历史价值,为研究北朝时期的佛教雕塑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其在技艺上继承了先秦以来的雕塑传统,融合了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特色,展现出了北朝佛教艺术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岳改荣.河北北朝石质纪年佛造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2.
[2]唐仲明,武昊.东魏北齐造像碑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22(01):10-16.
[3]于洋春子.修德寺白石纪年佛造像衣着样式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7):55-57.
[4]胡春涛.晋东南北魏千佛造像碑与风格渊源[J].西北美术,2017(02):96-101.
[5]于春.长安北魏佛教造像分期研究——以纪年造像为中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05):92-102+161-162.
[6]衣同娟.山东临朐馆藏纪年佛造像[J].中国民族博览,2022(08):185-188.
[7]路维民.鄄城北朝佛造像碑研究[J].收藏,2023(08):49-51.
作者简介:
姜艳红(1974—),女 ,漢族,河北邯郸人。大学本科,文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博物馆、陈列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