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猪嗜血杆菌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2024-05-18龙鹏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服务中心
文│龙鹏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服务中心)
随着规模化、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多种病毒病广泛流行,副猪嗜血杆菌病(Glasser’s disease)成为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又被称为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秋冬换季时节尤其容易发病。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属于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在猪场中广泛存在,常定殖于健康猪只上呼吸道,当宿主因秋冬换季、免疫不当、猪只转运或仔猪断奶受到应激反应出现猪群免疫能力下降时,该病菌会引发猪只出现全身多发性疾病,如多发性胸膜炎、浆液性纤维素性心包炎、血管炎、关节炎和脑膜炎、支气管肺炎等,进而对全球生猪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一、副猪嗜血杆菌病特征
1.病原学。副猪嗜血杆菌(Glaesserella parasuis,HPS) 属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主要致病源。副猪嗜血杆菌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常定殖于猪只鼻腔、鼻咽部,健康猪群也可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具有膜外蛋白、菌毛和荚膜,不溶血,无鞭毛,且形态多变,细长杆状、球杆状、丝状等形态均被报道过。
2.血清学。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多且呈现地域差异性。Morozumi等(1986)已经成功确定了副猪嗜血杆菌的15个血清分型。目前美国的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70%左右是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2、4、5、12、13和14型;加拿大常见的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为血清型4、5型;我国流行的主要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为4、5和13型。
3.流行病学。副猪嗜血杆菌具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只感染生猪,不感染其他动物和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传播流行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会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在初春季节或秋冬季节交替时容易造成大流行。不同品种、生长阶段的生猪均易感副猪嗜血杆菌,一般猪群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副猪嗜血杆菌的主要危害对象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2~4周龄的仔猪发病率可达25%,5~8周龄的保育猪发病率可达20%,发病后若不能及时治疗,仔猪患病后死亡率高达50%,有些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携带率高达70%。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猪和隐性带菌猪,无症状感染的带菌猪和感染后耐过的猪也需要特别警惕。副猪嗜血杆菌是猪呼吸道常在菌,主要存在于猪上呼吸道中,因此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此外,当健康猪直接接触副猪嗜血杆菌病猪,或间接接触被副猪嗜血杆菌病猪污染的饲料、垫料、器具以及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时,很容易引起群体发病,甚至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
二、发病原因
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因素很多,当宿主处在免疫力低下、应激反应以及环境不利时可能加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
1.环境因素。猪舍设计不合理、环境卫生较差,导致猪圈卫生条件不足、通风不良、湿度过高,造成副猪嗜血杆菌等致病菌滋生;粉尘或氨含量过高均使猪群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从而引发副猪嗜血杆菌病。
2.饲养管理因素。生猪的饲养管理不到位、不同年龄的猪群混合饲养、未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没有实行全进全出制度、维生素E水平过低、饲养密度过大、未严格按照制度消毒猪圈、运输车辆人员未彻底消毒进场等因素也是影响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此外,如果哺乳母猪日常管理不当或饲料配比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将大大减少仔猪获得的母源抗体,仔猪断奶后可能出现自身免疫力差、抗体不足、抗病力下降,易引发副猪嗜血杆菌病。
3.宿主因素。若母猪是隐性副猪嗜血杆菌携带者,极有可能垂直传播给仔猪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仔猪断奶后,体内的母源抗体水平过低,也会增加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
4.应激因素。病原体是新生仔猪的典型应激源,当遭遇应激后极易引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如携带副猪嗜血杆菌的初生仔猪遭遇争食、寒冷、断尾、不正确的移动进食等;断奶仔猪遭遇运输、天气骤变、空间不足、断奶、饮水食物不足、转群、换饲料、更换饲养条件、接种疫苗等应激因素;妊娠分娩的母猪遭遇配种、分娩、饮水不足、炎热、寄生虫等应激因素。
5.混合感染。上呼吸道是副猪嗜血杆菌病和其他潜在病原微生物共生的宿主生态位。当养殖场存在某些免疫抑制疾病后,容易引发副猪嗜血杆菌和多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对于副猪嗜血杆菌来说,当猪群的免疫能力较低时,其他病原体如猪圆环病毒、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伪狂犬及猪流感病毒等病毒的协同活性将会增加宿主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风险。当2种以上细菌、病毒以及其他免疫抑制疾病混合感染时,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发病率会极大升高,猪群死亡率甚至高达80%。
三、临床症状
1.急性型。急性副猪嗜血杆菌病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纤维素性浆膜炎等特征,一般接触副猪嗜血杆菌的猪几天内就发病。常见于膘情较好、健康程度高的仔猪及生长猪,其他各个阶段的猪也可感染,但一般很少发病。症状主要取决于炎性损伤部位,表现为病猪突然发烧至41~42℃,精神沉郁,不愿进食,呼吸不畅并伴有咳嗽,鼻孔内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喜侧卧不愿站立,对外界刺激反应十分迟钝,跗关节肿胀疼痛影响正常行走;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皮肤苍白或不正常发红,耳尖发紫,眼结膜发绀,眼睑肿胀。
病情严重的猪只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全身皮肤呈酱红色,出现皮肤结痂脱落,甚至坏死;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出现步态僵硬、跛行,有的猪有肌肉震颤、抽搐、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病猪通常在发病5~7天衰竭而死,死亡前有的猪四肢抽搐呈划水状,有的病猪没有任何症状。部分耐过仔猪转变为慢性型副猪嗜血杆菌病,并留下后遗症,一般生长发育不良而成为僵猪,同时出现神经性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有的母猪出现跛行、流产等症状。
2.慢性型。慢性副猪嗜血杆菌病表现为发病缓、病程长、病猪反复发烧至39~40℃,多发于保育猪。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苍白,颈部、耳朵及腹部皮肤出现紫斑,被毛杂乱无光泽;食欲差,精神萎靡;呼吸不畅、间歇性咳嗽;呈犬坐姿势,步态僵硬,关节肿胀,四肢无力,跛行;眼睑水肿,耳根凉;肌肉震颤,生长发育迟缓,日渐消瘦,最终因机体功能衰竭而慢慢死亡。
四、构建综合防控措施
此病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用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更有利于猪群健康生长。
1.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在养殖场大门处设置消毒带,场内外道路喷洒生石灰水。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对猪圈进行彻底消毒,避免病原菌长期存在和积累。制定科学的卫生消毒制度,严格按制度要求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猪舍内有残留的粪便和污水,勤换垫料,减少粪污的残留及污染。秋冬及初春季节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高发季,需增加消毒频率,场内外地面、道路、墙面等死角以及料槽、工具等,用高锰酸钾、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可有效降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
2.加强饲喂管理。副猪嗜血杆菌属于机会致病菌,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可大大降低发病概率。严格控制饲养密度,猪群按日龄及生长阶段分群饲养,加强猪舍日常管理,保持圈舍干净卫生,注意通风换气。科学优化饲料配方,结合生猪生长发育、群体状况等因素灵活调整日粮配方,控制好饲喂时间及饲喂量,精准饲喂,确保饲料营养均衡,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猪体质,保障生猪健康生长。饮水中适当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C,同时确保饲料品质及原料质量达标,避免生猪接触发霉变质的饲料。仔猪断奶后不可频繁更换饲料,尽量减少猪只应激反应。
3.免疫预防。免疫接种目前是预防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最有效措施,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使用副猪嗜血杆菌病灭活疫苗。种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2次,首次免疫在配种前一个半月,3周后再免疫1次,经产母猪在产前1月内免疫1次,并定期对生猪实施抗体检测,确保应免尽免;仔猪首次免疫在2周龄,3周后再次免疫。同时,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猪圆环病、猪伪狂犬病等预防免疫。疫苗剩余液、注射针头等废弃物需经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化)。
4.治疗措施。尽早隔离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初期的病猪,一旦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并发,治愈率大大降低。采用二醛苯扎溴铵溶液彻底消毒发病猪活动的圈舍,对同群猪立即采取金霉素、阿莫西林与饲料混合的方式进行全群性药物预防。猪副嗜血杆菌多数血清型对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和林可霉素有一定抵抗力,但对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头孢菌素、庆大、大观霉素、磺胺及喹诺酮类等药物敏感,对副猪嗜血杆菌发病猪可采用注射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等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