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春番茄+夏长梗白菜+秋莴笋高效栽培技术
2024-05-18童秋云
童秋云
歙县地处皖南山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种植设施蔬菜至今有30 多年的历史,歙县人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学习改进栽培技术,形成了春番茄+夏长梗白菜+秋莴笋高效栽培模式,667 m2年收入可达2.8万元。现将该模式总结如下。
1 茬口安排、产量、经济效益
1.1 春番茄
春番茄育苗时间11 月15~20 日,翌年1 月10日左右移栽,3 月底开始采收上市,6 月底收获结束。667 m2产量6 000 kg,基地平均售价2.8 元/kg,产值16 800 元。
1.2 夏长梗白菜
夏长梗白菜7 月上旬播种,8 月中下旬采收上市,10 天左右收获结束,667 m2产量2 500 kg,基地平均售价2.2 元/kg,产值5 500 元。
1.3 秋莴笋
秋莴笋育苗时间在9 月5~6 日,苗龄25 天左右,12 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12 月底至翌年1 月初收获结束,667 m2产量3 000 kg,基地平均售价2.0 元/kg,产值6 000 元。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春番茄
①品种选择 根据产品销售地及当地生活习惯和市场需求,选择硬果型品种布莱特或粉果型品种粉艳734。
②播种育苗 育苗时间11 月15~20 日。播种前进行温汤处理,将种子放入50~55℃温水中,不断搅拌,浸泡10~15 min,当水温降到30℃左右继续浸种5 h 后,捞起沥干水分,用湿布包裹,置于30℃环境催芽,70%左右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用72 孔穴盘,装满蔬菜育苗专用基质,浇透水,每穴播种1粒,然后覆0.3 cm 基质,盖上干净的地膜。育苗期间注意防冻,应在大棚内育苗,如遇低温可采用多层覆盖和地热线加热。
苗龄50 天左右,番茄苗长到4~5 片真叶时,于翌年1 月10 日左右移栽至大棚。
③整地起垄 番茄需肥量较大,需施足底肥,每667 m2施腐熟厩肥3 000~4 000 kg 或商品有机肥500~600 kg、复合肥(N-P-K=17-17-17)50 kg,均匀撒施后翻地起垄。7 m 宽大棚起4 垄,垄宽90~100 cm、高20~25 cm、沟宽30 cm,垄上布两行滴灌带并铺盖0.015 mm 的银色地膜,取沟土压住地膜或用地钉固定地膜。
④起苗移栽 选晴好天气进行移栽,每垄种2行,株距45 cm,每667 m2栽1 500~1 800 株,栽后浇足定根水,然后闭棚增温,促进缓苗。
⑤大田管理 a.防冻。当大棚外气温降到0℃以下时,大棚需3 层膜+地膜覆盖,3 层膜均用0.06 mm的消雾流滴膜,内外棚做好1 m 高的围裙,且第3层膜也要垂到地面,不能走风,做好保温防冻。
b.抹芽。移栽成活后,适时抹除番茄下部发出的侧芽,以减少养分消耗。
c.搭架绑蔓。当苗高25 cm 左右时,需搭支架,在距番茄基部10 cm 处插1 根竹竿,深入土壤15 cm以上,插牢固。“人”字形交叉,为防止盛果期倒塌,在整个垄面采用牢固的塑料绳连起来。
随着番茄植株的生长,每隔25 cm 左右用绑蔓枪将番茄固定到支架上,防止番茄倒伏。
d.整枝打杈打叶。采用单秆整枝法进行整枝,保留1 个主枝,一般留5 穗果。为减少养分消耗,使株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应及时抹除侧枝,保证充足的光照,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番茄植株生长茂盛,当长到1 m 高左右,结合整枝将基部小叶打去。另外,生长中后期及时打去病叶、老叶,带出大棚集中处理,以减少病虫源。
e.保花保果。春季设施栽培棚内温度低,不易授粉,需人工保花。可使用10~15 mg/kg 2,4-D 进行保花保果。为了防止重复用生长调节剂蘸花,可在生长调节剂里加水溶性红色素作标记。切忌滴到番茄幼嫩部位,避免造成药害。
f.疏果。当果实直径2 cm 左右时,进行疏果,先将病果、裂果、歪果疏除,再将多余的果实疏除,一般每穗留3~5 个果实为佳,以提高商品果比例。
g.水肥管理。移栽成活后,挂果前,结合水肥一体化施水溶性复合肥1.5 kg/667 m2。挂果后,第1穗果鸡蛋大小时,每隔10~15 天,结合水肥一体化施大量元素水溶性专用肥2.5 kg/667 m2。采用水肥一体化,可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省时省工,减少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h.气温管理。12 月中下旬至翌年2 月上旬是本地区气温最低的时段,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温防冻和通风防中毒。当棚外气温下降到0℃前,盖好3 层棚膜,白天揭膜通风,中午气温高时每隔20 m,将裙膜揭一小口通风1~2 h。当棚外气温在-4℃以下时,于晴天中午气温高时,每隔20 m 将裙膜揭一小口换气0.5~1.0 h。
i.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植保方针。早春大棚番茄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叶霉病、棉铃虫等。灰霉病,用40%嘧霉胺悬浮剂1 200 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叶面均匀喷雾,7~10 天1 次,连喷2~3 次。叶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 800 倍液叶面均匀喷雾,7~10 天1 次,2~3 次,农药交替使用。棉铃虫,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 倍液于幼虫未蛀入果内前叶面均匀喷雾1 次。
⑥采收 果实成熟后,根据市场需求分批采收,剔除病果、烂果及畸形果后分级装筐(箱)上市。
2.2 夏长梗白菜
①品种选择 选用杭州长梗白菜,生育期40~45 天。
②整地起垄 每667 m2施腐熟厩肥3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500~800 kg,整地起垄。7 m 宽大棚整4 垄,宽130 cm、高20 cm、沟宽30 cm。
③播种 每667 m2用种量240 g,并用细沙2.5 kg 与种子拌匀后均匀撒播在垄面上,播后浇足底水。大棚塑料薄膜外加盖遮阳网,出苗后1 周左右及时撤去。
④间苗 出苗后7~10 天进行间苗,保持株距5~6 cm。
⑤水分管理 苗期每天采用微喷灌浇水1 次,每次40 min。间苗后,地表土干燥时进行浇水,采用沟灌,因后期长梗白菜较大,喷灌会倒伏。
⑥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菜青虫、跳甲等。菜青虫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2 500 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500~1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5~7 天喷1 次,连续2 次。跳甲,俗称“土跳蚤”,喜取食叶片的幼嫩部位,苗期受害最重,造成毁苗现象;可用20%啶虫·哒螨灵微乳剂20~40 mL 对水20~40 kg 叶面均匀喷雾。病害主要是软腐病。7~8月多雨湿热天气,容易发生软腐病。农业防治:起高垄,雨天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空气湿度。化学防治: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进行叶面喷雾2 次,7~10 天1 次。
⑦采收 播种后40~45 天即可采收上市。
2.3 秋莴笋
①品种选择 秋莴笋种植应选择产量高、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如红剑。
②育苗 a.浸种催芽。育苗时间为9 月5~6 日。莴笋是属喜冷凉作物,不耐高温。播前将种子装入干净纱布袋里放在井水里浸种5 h,然后捞出种子,沥干水分,放在冰箱冷藏室进行催芽,待8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b.播种育苗。为预防暴雨冲刷,宜在大棚内育苗。播种前将苗床整平,起沟,苗床浇透底水,将露白的种子与细沙土混匀后,分2~3 次均匀撒在苗床上,并覆盖遮阳网,每天向遮阳网浇水2 次,2~3 天后将遮阳网缓慢揭去。
③幼苗管理 育苗期间温度较高,幼苗生长期间应每天喷细雾水2 次,以保持苗床湿润。当莴笋幼苗长到3 片真叶后,可撤去大棚膜,进行露地管理。为防止幼苗过密而引起徒长,应及时匀苗或分苗。待长到4~5 片叶时即可移栽。
④整地起垄 每667 m2施入腐熟厩肥4 000 kg、三元复合肥(N-P-K=18-18-18)50 kg,均匀撒施后进行翻耕,起沟作垄备用。7 m 宽大棚整5 垄,每垄栽3 行。
⑤移栽 a.起苗。待幼苗长到4~5 片真叶时,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移栽。起苗前1 天将苗床浇足水分,起苗时,用铁铲铲苗带土移栽。
b.移栽。根据秧苗长势和大小分批移栽,按照行株距30 cm×30 cm 的标准进行移栽,移栽不宜过深,栽后浇足定根水,以促进缓苗。
⑥大田管理 a.水肥管理。莴笋整个生育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做到小水勤浇,不积水。莴笋移栽7~10 天转活后,结合除草每667 m2穴施复合肥(N-P-K=18-18-18)和尿素各5 kg。开盘后结合除草,每667 m2穴施复合肥(N-P-K=18-18-18)20 kg、尿素10 kg。
b.防冻。冬季要经常关注天气预报,当棚外气温达到0℃时要盖外棚防冻,气温达-2℃时要覆盖内棚膜,气温低于-6℃时,要采用3 层覆盖,确保成株莴笋安全越冬。
c.病虫害防治。本地区秋莴笋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和菌核病。霜霉病,可每667 m2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75 mL 对水40~50 kg进行叶面均匀喷雾,每7~10 天1 次,共2~3 次。灰霉病,可每667 m2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100 g 对水45~60 kg、40%嘧霉胺悬浮剂1 200 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 g 对水50 kg 叶面均匀喷施,每7~10 天1 次,共2~3 次。菌核病,可每667 m2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150 g 对水45.0~67.5 kg 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叶面均匀喷雾,每7~10 天1 次,共2~3 次。虫害主要是蚜虫,可667 m2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10 g 对水25~50 kg 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 000~6 000 倍液叶面均匀喷施,每7~10 天1 次,连喷2 次。
⑦采收 莴笋生长至顶端平口时,分批采收,分级包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