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科背景下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2024-05-18孙倚天黄星星隋新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医科西医人文

孙倚天 黄星星 隋新兵,2※

(1.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2.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浙江 杭州 310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为适应科技改革和产业变革的要求,自《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印发以来,教育部多次提及“新医科”概念[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新医科具有“理念新”“背景新”和“专业新”三大特点,旨在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向以“医工、医理、医文、医X”交叉学科为支撑的新模式的转变[2]。中西医结合是建立在中医和西医交融结合基础上的一门科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出台再次将中医药提到重要地位。新时代下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需在“新医科”战略背景下突破传统的人才培育惯性,进而适配新形势、新要求。

1 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情况

依据2018版《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西医结合为一级学科,下设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两个二级学科。其教育培养主要依托高等院校进行,具体模式又分为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七年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硕士)、三年制中西医结合(博士)等。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多采用包括《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等在内的16本全国统一规划教材[3],也有高校相继编撰创新教材,如湖南中医药大学出版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等。目前,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4],且存在专业学科名称不统一、分类划分层次不清晰、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模糊等问题。以学科划分为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1992)中,将“中西医结合医学”划分为二级学科,这就产生了学科名称和分层上的不一致。因此,进一步完善其学科分级和下设学科分类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的重视,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各大院校逐渐增多,累计已有近百所;高至博士培养,低至专科教育,覆盖广泛,各层次在学人数逾6万[5]。在此,笔者统计了近5 年来国务院批准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代码1006)动态增列的学位授权点。见表1。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获批硕士点、博士点,但其教育水平良莠不齐: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为代表的知名高校稳居“领先者”水平(学科水平A+),而更多的则是其他普通医学类高校。高等院校是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皿”,学科水平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培养皿”的营养情况。作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素之一,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力争创建更多一流核心培养基地,以适配人才培养需求。

表1 近5年中西医结合专业动态增列学位授权点

2 完善中西医结合各阶段人才培养

2018 年9 月,《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发布[6],在此背景下,“新医科”战略呼之欲出。2019 年4 月,教育部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正式提出“四新”建设,其中“新医科”涵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7]。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为“新医科”提出了五个“下功夫”,即在协同育人融合、质量要素改革、培养拔尖人才、优化资源配置与国际合作方面下功夫。“新医科”战略是国家对医学教育改革的最新要求,新时代下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必须紧紧围绕“新医科”精神展开。

2.1 深化本科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培养模式目前,各大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主要为“两个基础,一个临床”:“两个基础”即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一个临床”指中西医结合临床。应注意的是,“中医基础”与“西医基础”的结合,不是简单的“1+1”模式,而是二者理论上的优势互补与实践上的交汇应用。例如,中医讲求治未病,而西医强调危险因素,在临床上许多时候二者是相通的:如心内科对于肥胖、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针灸、药茶、太极等手段进行控制;消化科通过艾灸、药汤等疗法益胃养阴、消食导滞,以缓解患者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或反流性疾病等。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开展治未病工作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将二者进行对比,力求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才能起到1+1>2 的效果。“一个临床”是中医、西医二者结合的最终目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需要依托具备一定条件的医院开展,对此可赋予院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让各大院校依据条件发挥自身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一线实践机会。

2.2 推进研究生阶段医教协同育人“新医科”战略提出前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肯定了医教协同在医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开展中西医结合医教协同育人,要厘清两个思路。第一,我们需要协同的是什么?相较于本科,中西医结合研究生阶段人才培养更注重临床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协同高等院校、教学医院、中医药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共同组成完整的“人才培养环”(见图1),全方位、全过程、不留管理空白地参与到人才培养中。然而,目前的实践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具备教学资质的医院不一定是高校的附属医院,两家独立单位间仅是浮于表面的“挂靠”关系,实际上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的体制差异可能使人才的培养受到限制。医院科教管理部门的老师与高校导师或辅导员之间联系不紧密、对彼此业务范围不熟悉,导致学生在面临遥远路途的同时,还可能遇到两方通知不一致、时间存在矛盾、提出问题被“踢皮球”等情况。这些情况不仅是中西医结合专业所面临的,还是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各个学科的通病。因此,各协同部门间应加强联络,遇到问题多“通气”;明确划分各自的职责管理范围,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层”,将合作落到实处、放到细处,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第二,搭建出完整的培养环,人才培育的沃土基本形成后,要明确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临床与科研“两手抓”的人才,中医与西医有机融合的人才。随着专业类别研究生“四证合一”政策的广泛实施,专硕学生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往往已具备一定行医水平,毕业后可直接参加临床工作,但存在科研水平不强、创造优秀学术成果的能力欠缺等问题;学术类研究生长期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缺乏实践机会,导致几年下来本科实习阶段积累的临床经验也所剩无几。要解决这一短板,或可参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了“院校-师承”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这一理念推广至中西医结合专业,可以鼓励学生利用院校平台进行科研,依托“师承”模式增加临床经验,进而做到“两手抓”;此外有学者提出可实行“双导师制”[8],即为研究生配备临床导师和基础导师,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案。

图1 医教协同人才培养环

3 多学科交叉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3.1 文医载道 推进医+文学科建设德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生物-心理-社会-技术”医学模式下,医生面对的不仅是疾病本身,还是患者身心及其社会关系所形成的整体[9]。“新医科”战略要求医学人才教育应加快实现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更加突出了“人”的概念与人文关怀。这与《爱丁堡宣言》[10]中“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治疗某些疾病”的理念息息相通。“左手科学,右手人文”,人文关怀是赋予医疗有温度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在教学中合理引入人文要素,对于提高医学生的感知力、共情力和沟通力都有裨益,有利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并提高人文素养。近年来,中国医科大学[11]、天津医科大学[12]等高校已陆续尝试开设了“医+文”类创新课程。但目前中西医结合领域仍缺乏人文课程及教材设置的具体标准,学生对医学人文的重视普遍不够。未来需提高人文教育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努力创建一流核心课程、核心教材,使其成为“必修模块”,而不是无关紧要的、边缘化的内容。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使其自带“人文”光环。2021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医药名都南阳视察时指出要进一步发展中医药,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为南阳市打造中医药“文化地标”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医的人文根植于中华文化属性中,受到儒家、道家传统思想的渗透,注重医者的仁爱与广济,讲求“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心身合一”。西医强调精准严谨、循证而行,近20年来“叙事医学”的兴起也为西医人文注入了新的内涵。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教育,应探索融合了中医、西医人文精神共有要素的“医+文”类课程(见图2);培养出既具备中华文化底蕴、又具备现代健康理念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发挥中华文明所赋予我们的独特优势。

图2 “医+文”“医+工”多学科交叉建设途径

3.2 医工交融以智慧医疗助力中西医结合发展为适应“新医科”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许多院校将医工交叉学科建设作为重点方向。“医+工”建设应从两方面着手(见图2)。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为中西医结合教育赋能。“新医科”战略指出,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改革的必要举措,上文提到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水平良莠不齐,而“互联网+医学教育”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通过尝试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云课堂”“智慧课堂”等,让普通院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名师授课,并建立教育专家库、资源库,是让人才接受同质化教育的一项有力措施。此外,目前中国医工结合的主要教育模式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但其课程主要涉及西医,中医领域几乎为空白,未来能否尝试开设中西医结合工程专业,适配中西医结合领域医工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需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医+工”建设的另一方面,是以人工智能为中西医结合诊疗赋能。目前,人工智能诊断仪、远程互联网医疗等健康产业逐渐渗入医疗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环境下,智慧医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的“四诊合参”“八纲辨证”“合而察之”等基本理论蕴含着信息融合的理念[13],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中西医结合领域,不仅可以使传统中医诊疗定量化、客观化、标准化,也符合西医“精准医学”和“真实世界证据(Real-world evidence,RWE)”的要求。例如,舌诊属于“望闻问切”中“望”的范畴,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信息和图像处理技术构建“HIS 模型”“二分光反射模型”等进行舌象分析[14],就很好地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再如,针灸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智慧医疗背景下,将超声、磁共振等信息影像技术应用于传统针灸领域进而实现“穴位可视化”施针,已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此外,传统中药方剂配伍复杂,煎药火候、时长等不易标准化;目前已有部分医院开设智慧药房系统,由药师或人工智能在线审方并完成中药抓取、代煎等服务,从而保证药品质量[15]。2021年神舟十三号太空飞行时,首次将“中医四诊仪”搬入太空,通过将“望闻问切”四诊整合,创新性地运用中西医结合措施为在轨航天员提供了健康保障。这不仅是中国“天地诊断”这一创新模式的开端,更预示着融合信息科技的智慧医疗是未来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必然方向。

总体上讲,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发尚处初级阶段。未来仍需积极调动相关产业要素,加快推进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和治疗措施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应用;例如有条件的地方可尝试孵化相关产业园区、推进智能医疗设备量产化、创建中西医结合“5G 医院”等,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医学成果面向市场转化应用。

4 结语

“新医科”战略是顺应“健康中国”号召的重要之举,中西医结合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不仅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知识,而且吸收了先进严谨的西医精华,对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完善各阶段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推进医教协同育人、构建人才培养环、搭建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结构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新时代下医学教育改革,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不仅是适配“新医科”战略的必要之举,更是“文化自信”的坚定表现。“新医科”背景下发展的中西医结合也必将在历史长河中彰显其时代风采。

猜你喜欢

医科西医人文
人文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调查与对策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医科院校农村免费定向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