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江苏中医药医家文化普及资源库建设研究 *
2024-05-18叶青
叶 青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系,江苏 常州 213000)
江苏地区历来名医辈出,流派纷呈。江苏古代医家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多有建树,在历史上屡次推动中医药整体学术水平进步。《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提出:“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五年制高职针对初中毕业生实行的五年一贯制教学,在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同时,逐步开展专业课程教学,重视技能的培养以及产业与教育的需求整合。但由于地域、专业以及生活经历的差异,学生对于中医药的认知程度不尽相同。医家是中医药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推广者和应用者。以医家为核心代表,可将中医药文化的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串联起来。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建立医家资源库,普及传统医学事迹和中医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养,增进学生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1 关于学生对江苏中医药传统文化认知的调研
为了解资源库服务对象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以及对江苏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情况,特拟定问卷,借助问卷星对某卫生学校五年制高职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健康管理、药品营销六个专业的学生开展调研。调查对象主要为三、四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开展了相关专业的教学,对于医学知识已经有一定了解,但除去中药学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中医药相关课程极少甚至阙如。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21份。
调查问卷共分三个模块。模块一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专业及籍贯;模块二为“中医药文化知识背景的调查”,包括对中医药的态度、了解程度以及应用和推广中医药的意愿;模块三为“江苏中医文化知识的调查”,包括对江苏中医药的了解情况、接触情况。
1.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结果显示:学生年龄分布在16~20 岁,主要为女生。专业分布上,中药学专业占比最高,占38.84%(47∕121);助产专业次之,占比20.66%(25∕121);药学专业占比19.83%(24∕121);健康管理专业占比11.57%(14∕121)。从问卷回收情况可推测,接触过相关知识的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明显提高,佐证了建立资源库的意义。
1.2 中医药文化知识背景调查结合调查问卷,可以得出学生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的态度与认知,呈现出“三多”——意愿多、渠道多、耳食多的特点。
1.2.1 意愿多主要包括学生对中医药比较感兴趣、关注程度较高,普遍有正面积极的态度。大部分学生曾主动或被动地阅读过相关书籍,大多使用过中药制剂,对中医药有一定信任度,也愿意学习并推广中医药。
1.2.2 渠道多学生可通过网络、电视、书籍、课堂、讲座、校园宣传等多种途径了解中医药相关信息。大部分学生甚至有阅读过传统中医药相关书籍的经历。其中,网络是学生接触中医药的主要途径。
1.2.3 耳食多学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有一定耳闻,尤其是对于推行较广的中医药相关概念有所了解。但对许多内容的认识仍停留在“耳食”的阶段,缺乏具体认识,也未能分辨真伪。同时,由于诸多错误的宣传,对中医药产生了一些或不切实际或负面的认识。
1.2.3 分析意愿即需求,渠道即获得途径。在信息化时代,高需求、多途径与较低认知并存,反映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在五年制高职学生中的普及情况不足。同时,结合当前网络环境,网络上中医药虚假信息的泛滥,以及所谓“神医”“养生大师”的夸大其词,对中医药的传播和使用造成了一定障碍。故而,针对中医药传统文化开展有效、准确的宣传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
相较于对整体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知,学生对于江苏地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少。从调查结果看,即便是如温病学说、吴门医派等发源于江苏,在中医药界影响力极大的学说与医学流派,以及叶天士、丁甘仁、张聿青等江苏著名医家,在五年制高职学生中的普及程度依然较低。
2 资源库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2.1 资源库以一核两纲为内容框架资源库强调内容本位,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特点,为突出江苏中医药的文化特色,选取相关医学文本。其中,“一核”,指以医家为核心,将医家按地域进行划分,突显江苏各地域医学特色,弘扬地域中医文化。“两纲”,指以流派、学术为纲。流派是由医家组建的,是以医学传承和交流为目的建立的医学团体,是诸多医家构建联系的纽带。学术在古代医书中常常以医案、医话的形式呈现,是中医药的精神内涵与生命力,是中医药传承之本、立身之基。前者反映的是由医家身份形成的关联,后者反映的是由医家思想构成的探讨。资源库以“一核”统“两纲”,是通过学术传承、医学交流以及地域特色,构建资源内容的联系。
2.2 资源库以能学辅教为功能定位资源库本着便于阅读、可理解、建教并举的基本理念,以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整理、诠释医学及历史文本。资源库应可作为学生自主了解江苏中医药文化的工具,也可为教师讲授或宣传相关内容提供资料和帮助。资源库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重视师生互动。整个建设过程由专业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教师在建设中教、学生在建设中学,以建设促进教学,以教学推进建设。
2.3 资源库以可持续为发展目标在以“一核”辐射“两纲”的基本框架下,建立资源内容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制作流程,设置扩展功能,结合教育需求以及时事要闻,在使用中不断完善补充资源库内容,为现代中医药实践寻根,为古代中医药文化续焰,立足资源库中医药本位,赋予资源库时代精神。
教养方式体现家庭中父母的文化水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家庭的教养方式有: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判断力和自理能力;父母对孩子过分干涉,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自由;孩子出现错误,父母对孩子过分地辱骂、体罚、羞辱,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怨恨心理,缺乏安全感;父母拒绝孩子学习生活中的正常要求,使孩子的学习生活没有保障;父母适度地宽容,有耐心,有底线,有规则,这是家庭教养方式中较好的方式。在咨询笔者的案例中,一名抑郁学生有自杀意向,人际关系差,通过咨询治疗,有所缓解,笔者与其家长沟通,希望家长配合,但是家长表示孩子人际关系差不要紧。
3 平台与资源库构建的实施方案
3.1 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网站基于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2EE)和插件技术,默认集成智能表单、检索引擎、文件管理中心等大量组件及选件,并可扩展集成其他功能选件;采用静态、动态双模板引擎。其中静态模板引擎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和完善的模板语法,系统性能强大、生成速度快,实现了页面的静态化;动态模板引擎,只需服务器提供数据接口,模板解析和内容展现在客户端完成,可有效减轻服务器压力,简化权限控制,具有强大动态性,实现了业务逻辑和界面展示完全分离。网站采用先进的Spring MVC 框架,支持HMTL5、WEB3.0,功能强大,系统安全、易扩展。
3.2 搭建资源编排构架资源库以“一核两纲”搭建框架,包括“医家”“医学流派”“医话撷英(医案医话)”三部分。“医家”部分,以江苏十三市分类医家。同时,为体现医家间的传承与交流关系,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绘制医家关系谱,并以超链接关联相关医家。为每位医家设立医家小传,介绍其生平。对于影响力较大的医家,增加其医学事迹、医案医话、学术著作以及医学理论的介绍。“医学流派”部分,对影响力较为广泛的医学流派进行介绍,并结合历史文献,绘制各医学流派的传承以及交际谱系,直观反映医家之间的关联,以及流派传承、师承授受的特点。“医话撷英”部分,节选江苏医家在古代中医药学发展史中引起重要影响的医案、医话,并结合其历史背景、具体意义注解按语,以便于学生理解该内容。
3.3 建立资源准入机制与编写要求资源库内容应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基础,突出“普及”的特点,整理、筛选资源内容。“医家”部分,以古代中医药文献为本,结合笔记与史料,参考《江苏历代医人志》[1],考订医家信息,力避孤证以及“百度化”,以学术贡献与影响力为筛选标准,重视医家治学、执业的态度,凸显工匠精神与医德医风,将思政教育融入资源库。“医学流派”部分,以《中国医学史》[2]、《中医学术发展史》[3]以及《中医各家学说》[4]为本,以医学贡献、影响力以及临床生命力为标准,筛选江苏古代医学流派,整理医学流派的学术特点与医学贡献。“医话撷英”部分,以《中国医学史》[2]、《中医学术发展史》[3]以及《中医各家学说》[4]为本,参考江苏地区古代医籍,选取推动古代医学理论发展的医案、医话。
以上内容的筛选,应针对调查问卷中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认知误区与认知漏洞进行补充,并符合如下要求。
3.3.1 重视技能兼顾思政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大医精诚”,阐述了“精”和“诚”两大要素。“精诚”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培养重视技能训练、强调思政建设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以传统医德作为引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5]。资源内容的筛选和编写,应重点关注江苏古代医家、医学流派的工匠精神及医德医风,符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要求。
3.3.2 立足长远把握热点资源库的建立应以长期服务为目标,立足中医药本体,挖掘地域特色,不断打磨资源库内容的筛选和编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资源库内容应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把握传统气韵,汲取时代特点。以疫情为例,古代常有大疫流行,江苏古代医家在认识疫情、阐发病因病机、实践理法方药方面,均有建树。在对疫情有一定贡献的医家、医学流派条目下,可介绍该医家对其面临的疫情而开展的治疗以及发挥的理论;另外,也应为现今疫情所用中医药治疗方法注明古代出处,提升学生对古代江苏中医药的认同感以及文化自信。
3.3.3 打破误解求真求实中医药作为一门传统技艺,其认知方式与当前主流的思维方式有一定区别,加上泛滥于网络的所谓“养生”与“神医”,使得中医药在社会舆论中存在诸多误解和刻板成见,例如“玄学”“慢郎中”“一味述古”等。资源内容应结合古代江苏医家、医学流派理论与故事,打破误解,客观反映中医药的优势与不足。打破“玄学”,可选取章次公等医家有关“五行学说”的争论,恽铁樵对于《黄帝内经》生理体系的重新认识;打破“慢郎中”,可选取较多效如桴鼓的医案;打破“述古”,可选用古代医家开展医学争论的内容,如温病学家对外感疾病诊治的补充与发展,喻嘉言、费伯雄等医家对燥邪致病的发挥等。通过阐明古代医家对医学知识的改进与发展,给五年制高职学生展现真实的中医药,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以及独立思考判定的能力。
3.4 设立多主体创建模式在总体框架搭建完成的基础上,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创建完成资源库,形成教师-学生、教师-教师、学生-学生的多主体创建模式。资源库内容,由教师筛选资源文本、学生诠释文本、教师审核文本、学生录入文本四部分构成;在每一部分形成反馈机制,促进资源库内容的优化。五年制高职学生是资源库的主要服务对象,学生在建设过程中,组建小组,共享思路与经验。由服务对象参与建设,并不断反馈重建文本内容,有助于后期资源库的推广以及利用率的提高。在资源库使用过程中,教师之间可根据教学、讲座以及文化宣传的需求,相互协作,对资源库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促进资源库内容的不断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
3.5 边建设 边教学 边完善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作业,确定资源库文本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有关中医药历史以及中医药理论的阅读,并由学生群体用其可以接受的语言诠释古代文本。学生在处理文本时,可就其中问题向教师反馈,调整古代文本的筛选。本着需求导向,将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融入参与者的教学过程中,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建立“边建设,边教学,边完善”“建教一体”的保障机制。该机制可打通使用者与建设者之间的角色壁垒,促进使用者融入建设者角色,提升使用者对资源的认同感,保障资源的适用性与先进性,增强资源库的生命力。见图1。
图1 资源库内容创建模式与完善机制
3.6 完善平台应用服务能力资源库通过网站呈现内容。为保证网站的有效使用,以及后期专业课教师录入和调整资源内容,网站建设由专业计算机团队完成,系统具备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兼容PC 端与手机端,在搭建框架的基础上,资源内容可由客户端直接录入并修改。
4 讨论
4.1 重视服务能力资源库建设的基本目的是服务,包括内容服务与技术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资源库内容适应使用者的需求、符合使用者的兴趣。在建设之初,课题组从教师角度出发,选取大量古代中医理论,给学生诠释以及阅读文本内容造成了极大障碍,也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为此,课题组结合学生意见,调整内容的筛选,增添兼具趣味性与实践性的内容。技术服务要求资源库的使用更加人性化且符合操作习惯。本资源库以网页形式呈现,兼容手机端,可保证使用者在多种客户端的使用。
4.2 深入开发资源资源库的核心内容是资源,只有保障资源的质量,才能有效提升资源库的使用率和生命力。课题组与相关医学流派研究学会以及大学相关教研室合作,拟定资源筛选方案,保障资源内容的专业性与可靠性。同时,建立多主体创建模式和“边建设、边教学、边完善”“建教合一”的保障机制,促进建设者角色和使用者角色的融合,保障资源内容的可读性与可更新特性。
4.3 加强推广机制资源库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度,直接决定资源库的使用情况。目前,本资源库主要为学校中医药相关专业、其他专业的中医药相关课程提供资源储备和阅读材料,为教师开展中医药科普提供参考,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资料。同时,将资源库的应用纳入学校中医药小学徒职业体验中心,促进江苏中医药文化知识由校内向校外传播。从短时间推广看,范围仍比较局限。后期,逐渐与语文课程以及思政课程接轨,提供内容及技术支持,成为部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活动的有力帮助,以扩大影响力。
4.4 形成长效机制资源内容取自古代中医药文献,古代文献虽属于既定内容,但在资源的选用和解读上,可结合时事要闻、国家政策与教育教学要求,不断更新和维护,避免资源库的闲置。
后期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资源库的内容建设可作为医古文、中医临床概要、方剂学、历史、语文等课程的活动平台,鼓励学生阅读资源内容,并积极开发新内容,保证资源库的使用与建设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