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加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内涵建设探索 *
2024-05-18宁云红谭智敏
宁云红 谭智敏 于 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目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世界卫生组织称病毒将与我们长期共存,疫情防控工作逐渐趋于常态化,人们的生活进入后疫情时代[1]。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2]。随着近两年各高校的不断实践与改进,“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成为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如何推动该授课模式的内涵建设,避免线下“当堂灌”、线上“录像式灌输”,再现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成为新的问题。本文以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为例,结合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经典案例式教学法,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建设。
医学属于实践科学,对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的培育是核心[3],教学方法、模式是其实现的有效途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作为一门临床课程,属于中医学的范畴。中医学的精髓集中在中医经典著作中,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运用,尤其是对中医经典中包含的隐性知识的学习运用是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是决定中医医生诊疗技术水平的关键。“读经典、跟名师、早临床”是公认的中医学子的成才之路[4],对中医经典隐性知识的掌握与发挥是其中的关键,也是难点。所以,如何将“经典、名师、临床”三点有效结合起来是现代中医药大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为培养新时代的中医人才,我们就如何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临床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围绕这一关键点,推动课程内涵建设进行了探索与思考,现总结如下。
1 建立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经典案例库 实施PBL 结合经典案例式教学 推动教学内涵建设
1.1 案例用于教学可实现经典名师临床的有效结合案例库建设是其开展的重要环节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经典案例是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精华的凝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5]。以中医经典隐性知识领悟为核心目标,构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经典案例库,运用网络技术和现代多媒体技术,让课堂上的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临床氛围,多方面灵活掌握相关知识,在解决教学中临床病例资源不足难题的同时,可实现经典、名师、临床的有效结合。
1.2 以中华医典名老中医临证经验网络资源构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经典案例库中医经典临床案例作为“认知”和“技能”的载体,是公认的临床医生提高诊疗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中医名家完整病案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总结是医家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6]。结合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要求,以耳鼻喉教研室为组织单位,组织教师分别对中华医典、历代中医名家临证经验,尤其是耳鼻喉界名老中医(干祖望、李淑良、刘大新等)的完整病案,进行整理、加工,形成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紧密联系临床的、开放式的、多种媒体呈现形式的中医经典案例。对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疾病,均制作1~3个完整的、能反映大纲要求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经典案例备用。
1.3 后疫情时代 经典案例库用于教学 可弥补实习实践教学受限的缺憾中医临床医案是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多方探索,是理论和实践的产物[7]。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整理、总结,可深化、拓展临证思辨能力和视野,间接积累临床经验。有广度、有深度的教学案例对学生有较好的启发性和吸引力[4]。
耳鼻咽喉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存在较大的优势,目前已形成一系列成熟的涉及耳、鼻、咽喉的优势病种及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疾病。但是目前在各大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课程设置以选修课为主,存在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及作为选修课不被学生重视的弊端。耳鼻咽喉疾病属于官窍病,由于孔窍深邃、病变隐匿,单纯的课堂理论讲述,学生不易理解;作为临床课程,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同样需要实习及实践教学,从而达到训练学生临床思维的目的。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加上目前疫情的影响,耳鼻喉课程以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习、实践教学开展受限。基于以上学情分析,引入经典案例式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分析、归纳、总结、表达、创新思维能力及构建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能深化学生基础理论学习,使其能在实践中实时检验书本知识的学习成果,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尤其是增强对隐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9]。
1.4 有机结合PBL与经典案例 构建以训练隐性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传统授课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缺乏对诊断思维与分析能力的培养,而PBL 教学法则能弥补这一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10,11]。PBL+经典案例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带教老师示范和指引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所选取的经典案例进行探索及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12,13],适用于线上及线下教学。
临床实习、见习及教学查房是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对典型病例进行集体示教和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学员临床思维、操作技能、医患沟通、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3]。因为课时较少及疫情防控要求,目前的实践教学均不同程度受限,PBL结合经典案例教学模式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1.5 积极融入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在全部高校、全部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14]。山东中医药大学按照“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要求,加强教师的思政学习,强化教师作为医师尤其是中医医师的神圣职责,体现了教师对中医师职业的高度认同与自信[15,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7]。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大学生中医药自信教育,是我们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是党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学校、教师的基本责任,同时也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及增强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的需要[18]。
基于“以德育人、文化自信”的教学理念,本课程提炼出不同章节课程的思政内涵和意义,充分发挥“以德育人、文化自信”的课堂主阵地功能。以国医大师干祖望、刘大新等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为楷模,通过人物事迹、临证医案等发挥榜样的作用,在授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自信及人文关怀等。耳鼻喉科患者中有很多伴有身心性疾病,比如“耳鸣”“耳眩晕”“梅核气”等,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医生坚持“以人为本”“身心同治”;突出“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方式,从整体上考虑患者健康问题,实现“标本兼治”。中医大家勤求古训、善用经方,临证所开药方效优价廉,要将中医学的“仁心仁术”学习贯穿课堂教学及临床实践教学的始终。
2 改革集体备课 将临床路径PDCA 引入教学过程实现同质化教学
后疫情时期,应更加重视教研活动的规范开展、凝心聚力,集体备课要首先确保所有任课教师思想上形成统一认识,充分理解线下及线上教学的要求,切实掌握相关方法、理论,并能及时对相关课程建设资料进行调整。
后疫情时代特殊背景下集体备课有其新内涵,集体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保证高水平教学的同质性;还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探讨教的环节。以PDCA 为指引,实现同质化教学。以P(计划)、D(实践)、C(检查)、A(处理)四个环节为一循环[19],以教研室为单位,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确保实施:P 阶段,制定教研室标准化的教学路径(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制作标准PPT 课件,筛选经典案例,设计标准的授课环节);D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路径;C 阶段,反思教学路径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A 阶段,将反思的问题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找出解决办法,应用于下一轮教学中。通过高质量的集体备课,可实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可以使教师在进行较有深度、广度的内容及教学难点的备课时节省更多的精力,更好地统一教学理念,实现教育部同质化教学要求的同时[20],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和业务水平。
3 教学实践环节是关键
案例库建设、集体备课、确定教学临床路径及PDCA 流程,为高质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础的保障,实践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以PBL 结合经典案例式教学法为主体,将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点融入真实的案例中。PBL 部分问题的设计要紧贴临床工作的实际,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课本理论知识,结合查阅的相关文献,积极主动地去分析并解决问题。每次课后即设定下次课的主讲组(主讲组负责制),通过提前设置病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相关的资料、查阅文献、进行组内讨论,制定出组内的最佳方案并制作PPT 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参与讨论,最后由教师来检验并进行解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煅练了其临床思维能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节省了课上时间,符合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课时少、时间紧的特点,同时适用于线上及线下教学。
4 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
4.1 对师资的考核在传统学校、学院及教研室督导考评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评教,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能力考评体系[21]。让学生对教师的线上线下课程给予教学效果、课程准备、PBL 结合经典案例教学方法应用等多方面的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评测、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并及时反馈给授课老师。
4.2 对学生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及过程性评价。理论考核由各专业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出具试卷,实行闭卷考试,充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过程性评价分为课堂效果、主讲组授课考评、线上课程考评,由授课教师完成。课堂效果包括课堂提问、考勤;线上课程考评包括线上作业和线上问卷等。过程性评价使教师和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
5 结语
将PBL 与经典案例有机结合,构建以训练隐性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PDCA 循环质控法,经课前准备、课中运行、课后考核与反思,同时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改进,对教学形成闭环式循环管理。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使学生转换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经过长期的、全方位的熏陶与渗透,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更好地实现全程多维度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医学人才的目标。流程示意图见图1。
图1 PBL结合经典案例式教学流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