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联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先天性斜颈临床观察

2024-05-18钟明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胸锁乳突患处

钟明生 黄 慧

(1.江西省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江西 吉安 343000;2.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中医骨伤康复科,江西 吉安 343000)

先天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是由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挛缩造成的小儿疾病,临床以颈部患处出现肿块,头颈向病变一侧歪斜,或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等为主要特征[1]。该病好发于新生儿,发病率为0.3%~0.9%[2]。前期若不及时治疗,后期可影响患儿颜面部对称,使患儿颈部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影响脊柱发育,给患儿身体心理都带来一定程度影响。现有的治疗措施大多为肌肉牵伸技术疗法,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有一定的局限[3]。目前临床已有推拿联合肌肉牵伸技术疗法的报道,其安全性强、效果显著[4]。

因此,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江西省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CMT 患儿60 例,分别给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和推拿联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探究推拿联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CMT 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21 年1 月—2021 年12 月于江西省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60例CMT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其中试验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为0.5~12个月,平均年龄为(5.64±1.61)个月;平均病程为(2.4±1.2)个月;颈部左侧斜18 例,右侧斜12 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1~12个月,平均年龄为(5.78±1.53)个月;平均病程为(2.3±1.5)个月;颈部左侧斜14 例,右侧斜1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小儿骨科学》[5]中CMT 的诊断标准:(1)患儿颈部可扪及一椭圆形肿块或条索状物;(2)患儿出生后头颈倾斜,总是偏向患侧,颈部活动度受限;(3)颈部B 超确诊。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先天性疾病或合并严重疾病、传染性疾病等;(2)因患处皮肤受损不宜推拿者;(3)对滑石粉、胶布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肌肉牵伸技术疗法,患儿取仰卧位,一名康复师站在其患侧固定肩部,另一名则固定患儿头部。首先使患儿颈部稍微前屈,再沿头部中轴线,以远离躯干方向牵拉患儿颈椎,慢慢牵伸患侧胸锁乳突肌,向患侧旋转,牵伸尽可能伸及患儿关节末端。每次牵伸15 s,中间休息10 s,按照牵伸10 次为1 组,每天循环5组,每周治疗5次,治疗12周。

1.3.2 试验组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推拿手法,主要是在胸锁乳突肌部位进行弹拨、捻拿和推揉手法治疗。指导患儿取仰卧位,用拇指推揉患侧4~5 min,后捻揉胸锁乳突肌局部肿块2~3 min,同时用拇指弹拨患处10 次。对患侧肩井、风池、耳后高骨穴进行推揉,推拿30 min。每天1 次,每周5 次,治疗12 周。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头部无歪斜,颜面对称,肿块消散,颈部活动自如;有效:颈项能向两侧转动,仍有轻微斜颈,肿块变软或者缩小;无效:头颈无法直立,颈部倾斜。(2)胸锁乳突肌包块厚度和挛缩长度。(3)颈部活动度。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颈部旋转和侧屈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 26.0 进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MT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胸锁乳突肌包块厚度和挛缩长度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胸锁乳突肌包块厚度和挛缩长度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MT患儿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包块厚度和挛缩长度比较(± s,mm)

表2 两组CMT患儿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包块厚度和挛缩长度比较(± s,mm)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组别试验组挛缩长度1.69±0.42 0.57±0.321)2)1.75±0.53 0.84±0.241)例数30对照组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包块厚度12.65±3.44 8.65±3.151)2)12.73±3.93 10.63±3.431)

2.3 两组患儿颈部旋转和颈部侧屈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颈部旋转和颈部侧屈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颈部旋转和颈部侧屈幅度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MT患儿治疗前后颈部旋转和颈部侧屈情况比较(± s,mm)

表3 两组CMT患儿治疗前后颈部旋转和颈部侧屈情况比较(± s,mm)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组别试验组例数30对照组颈部侧屈30.64±5.66 41.33±7.161)2)31.46±5.86 37.58±4.481)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颈部旋转29.64±5.46 39.54±8.651)2)30.43±5.86 34.66±6.641)

3 讨论

CMT 是指出生1~2 个月后发现患儿颈部出现肿块,头总是倾斜向患侧,颈部活动度受限的一种小儿先天性疾病[5]。CMT 病理改变可能与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挛缩有关,尚无本病是由肌肉纤维化造成的明确报道[6]。CMT 若不及时治疗,轻则出现颜面部不对称和斜头,影响美观;重则给患儿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给社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7]。

针对CMT 我们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虽有微创技术治疗该病,但鉴于患儿年龄偏小,身体各机能尚未发育,且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多数患儿家属仍旧采取保守康复治疗[8]。肌肉牵伸技术通过外力牵伸来治疗CMT,从而使患侧肌肉挛缩组织变长,使患儿关节活动度增加,颈部放松。推拿通过按揉、捏拿、牵拉、扳等手法,进行颈部肌肉放松,松解筋结,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治疗时间,绿色方便,安全性强[9]。

本研究采用推拿联合肌肉牵伸技术,先对患儿胸锁乳突肌部位进行推拿治疗,放松患儿肌肉,后对患儿进行肌肉牵伸,提高患处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同时引导患儿往健侧看,进行全方位治疗以提高效果。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2 周后,试验组患处胸锁乳突肌包块厚度和挛缩长度缩短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推拿联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CMT 能加快肿块消除,缩短患处挛缩的长度。与前期的临床试验结果一致,这可能与推拿过程中拨筋解结、被动牵引、推拿放松的手法有关,使患处肿块缩小,加之肌肉牵伸可增加关节活动度[10]。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提示两组患儿治疗12 周后颈部旋转和侧屈幅度均显著提高,试验组颈部活动幅度提高优于对照组,提示推拿联合肌肉牵伸技术可提高患儿颈部活动度。

综上,推拿联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CMT 具有一定效果,能加速患处肿块缩小、肌肉挛缩厚度缩短、颈部活动度增加,使肌肉质地柔软。

猜你喜欢

胸锁乳突患处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胸锁钩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两步缓解颈肩痛
治斑秃
胸锁关节脱位治疗的研究发展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
鸡眼的中医外治方法
乳突导静脉管的HR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