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背景下讲好名医名方故事丰富方剂学课程思政内容 *
2024-05-18虞念成郭海峰
黄 宏 虞念成 郭海峰 柴 毅 赵 婷
(1.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浙江 杭州 310057;3.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经典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53)
自2019 年12 月以来,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全国多地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疗效之显著,是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作为方剂学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中医抗疫元素,给学生讲好名医名方故事,在故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方剂学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
1 讲好中医抗疫故事的价值意蕴
讲故事是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教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课程思政的创新指明了方向。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核心课程,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临证运用的一门学科,含有丰富的古今中医抗疫故事的素材。通过讲述名医名家创制名方抗疫救人等故事,可以增强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其责任感和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并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其中医信念和医德品德,助力其德才兼修。讲好故事可以使课堂更鲜活和生动,让学生在故事中“共情”,并能增加学生对方剂学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对中医药价值观念的情感认同。
1.1 中医药抗疫的重大价值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国发生过的温疫数不胜数,据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SARS)研究(一):中国疫病史鉴》[1],从西汉至清末,中国范围内至少发生了300 多次大型温疫。温疫类疾病因强烈的流行性和传染性,多次对人类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中医药与各种温疫展开了无数次殊死对决,一代代大医在大疫面前挺身而出,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1.2 中医药抗疫的悠久历史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传染病防治,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疫疾的记载。例如卜辞有“疾,亡入”,说明当时已有隔离措施。《周易》中的“豫防”一词,即是后世的预防之意。秦代已有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立法,并设置专门机构对传染病患者加以隔离,例如“疠迁所”也称“疠所”,即是当时专门安置麻风病患者的地方。汉代的公共医疗机构设置已较为普及,在温疫流行时,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救治百姓,如《汉书·平帝纪》[2]记载:“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黄帝内经》中就有预防传染病的相关记载,并有较为完整的疫病防治思想。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3]记载了“虏疮”“狂犬咬”等,并专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温病散等治疗和预防温疫的方剂。其后的中医著作对疟疾、麻疹、白喉、水痘、霍乱、痢疾等急性传染病的辨证治疗有较为明确的记载。宋代,政府编制并颁布发行了成药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并在各地设有尚药局等公共医疗机构,还有按药典来配制成药并出售的官药局等,其公共医疗慈善机构较为完备。元明清多沿袭宋代旧制。1949 年后,中国共产党坚定扶持中医药,为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1.3 坚定中医药抗疫自信《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温病条辨》《温疫论》《温热论》《疫疹一得》等中医药著作,记载了中医药抗击温疫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切实保障了百姓的生命健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指挥、部署,多次强调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并用。中医药全程并深度介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治工作,江夏纯中医方舱医院院长刘清泉说:“这是中医第一次以阵地战的形式加入国家级疫情防治中。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零加重、零复阳、零感染”。期间,专家们筛选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方药,先后制定的8 版中医药治疗方案被纳入国家诊疗方案中,形成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技术方案。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中国抗疫的一大特点。从此次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实践结果来看,中医药在疫情防治工作中的效果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患者在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均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明显[4,5]。
1.4 突出思政教育价值《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其中第9 条为“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6]。在方剂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故事教学法,通过讲述名医名家创制名方的抗疫救人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启迪情感升华,使学生从故事中感悟道理、掌握要领,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学生的中医信念和医德品德,助力德才兼修。
2 丰富方剂学课程思政内容
2.1 建立中医药抗疫案例库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方剂学》[7]为依据,选取部分名医名方内容,运用名医抗疫故事、方剂配伍运用、临床医案切入等多种方式,从名医、名方、案例等角度挖掘蕴含的中医药抗疫故事,并将其与方剂学专业知识深度融合,编写形成案例库。案例库示例见表1。
表1 中医药抗疫案例库示例
2.2 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式教学除了课堂上讲好中医药抗疫故事,构建并丰富中医药抗疫案例库,教师还要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充分运用学校的国家精品资源课“方剂学”和浙江省精品在线课程“寻方问药纵横谈”。通过网络平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能够获得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PPT、图片、视频等,还可以将中医药抗疫故事分享给更多外校学生,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窗口。
课内除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团队还注重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方法[8]。课外开展“名医抗疫故事”“抗疫名方创制”“三方三药”等一系列与中医药抗疫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方剂学课程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在故事和医案中加深学生对中医药疗效的理解,让学生产生崇高的自豪感,增强专业自觉,坚定专业自信,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大医精诚等医德素养。
3 总结
中医药人在抗疫的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他们的感人故事、高尚医德、无私奉献等精神感动着也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医人。在课堂中穿插讲授这些故事,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本身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让学生在这些名医名方故事中感悟、领会、行动,坚定并坚守中医信念。
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中医药学对于温疫的诊治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针对中医药抗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中医药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要更有作为。我们深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英雄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各种温疫,取得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