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024-05-18马明宋祎何颖
马明,宋祎,何颖
(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全面提升乡村空间治理水平,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乡村空间治理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特色文化保护利用、村庄建设等诸多方面,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支撑。2023年9月,中央印发文件明确要“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才,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2]。
空间治理重在规划建设与管理,乡村有其独特性,不能照搬城市规划建设模式,与此相关的专业人才,大多出自于工科院校建筑类专业。而城乡规划专业,则以城市和乡村为重点领域,培养专门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人才,是目前乡村地区规划管理的对口专业之一。基于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城乡规划专业也在不断改进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乡村地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教育,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既有的教育模式尚存在诸多不足,与培养个性化、多样化、高水平的乡村规划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由于其特有的视角和方向,更加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和大乡村、大景观要求,更加注重从自然生态视角培养设计人才,应该在专业教育中予以重视。纵观已有研究,多是围绕职业教育中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面[3-8],少见针对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该课程的研究讨论。基于此,研究围绕乡村振兴和空间治理视角,以城乡规划专业为例,探索规划设计管理人才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能力培养新路径,以期为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有力支持高质量、应用型乡村规划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
1 加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教育的必要性
1.1 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需要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朝纵深化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公民的认知已经得到全面提升。但在高等教育中还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缺少专门的或与之高度关联的课程,多是在相关课程中予以普及,教育深度和广度受到课程类别与性质、教师专业和水平的差异影响而有所不同。二是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其所从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是以物质空间为对象,在规划设计手法上还缺少创新,仍然多采用传统设计手法,如整齐划一的方格式网路、中轴线的公共空间等,自然和人文理念落实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1.2 扩展乡村规划视野的需要
为应对乡村振兴发展对专业教育的要求,加强对乡村地区规划设计能力的训练,多数工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开设了乡村规划课程。但其规划理念、内容和深度上,还是以村庄发展建设为导向,重点进行村庄空间形态、村庄用地控制、宅基地布局、公共和基础设施短板以及农房户型等方面的设计。但决定乡村空间利用的核心要素是多方面的,如乡村空间形态是根植于自然山水环境要素,村庄肌理受地形地貌、地表水系环境、公共活动组织等的影响,建筑色彩受地方文化、外部环境及建筑取材等的影响,更需要从乡村与其所依存的自然山水、文化以及村民使用角度研究分析问题,从乡村规划走向乡村设计,这就并非乡村规划设计课程能够独立解决的,需要有相关课程弥补并进一步深化。
1.3 落实乡村多层次空间治理的需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但长期以来,乡村地区在人居环境、景观风貌等方面的滞后,严重制约了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不仅仅是单一的“种花种草”的小绿化问题,而是多层次空间上的系统治理与规划。宏观层面是保护利用好乡村的自然山水格局,中观层面是优化村落空间布局、提升整体风貌,微观层面则是村庄内部重要节点与特色空间的塑造。因此,多层次的园林景观体系特征,要求培养具有相应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1.4 推进道德与价值观教育的需要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立德树人中的积极作用,是专业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乡村具有多元化特征,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更进一步开拓视野,提升对秀美山川、多元文化、地域特色等方面的认知与感受,不断增强自豪感和荣誉感。当前城乡规划专业中,对乡村地区的认知实践相关课程安排不足,而无法弥补该方面的教育短板。在乡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对涉及美丽中国建设、“三农”问题、乡村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塑造问题,就需要专业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加强课程思政,深入挖掘该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教育。
2 当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育特点与不足
2.1 课程安排冲突
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涉及总体规划、乡村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住区规划和城市设计等领域[9],且定位为专业必修课。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地位不高,多是作为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安排时,由于核心设计课程太多,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定与其在某一学期并存。如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该门课程就安排在3年级下学期,与总体规划设计、乡村规划设计课程开设在同一学期,学生要在一学期内同时完成3 个课程设计,精力实在有限,因而导致学生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极度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
2.2 课时分配不足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逻辑性强、知识面广、系统性强的课程,其设计对象和范围,涉及到城市和乡村2 个层次,且存在宏观、中观、微观多种尺度。城乡规划专业中,由于该课程定位问题,在课时安排上也就相应地处于弱势地位。如笔者所在专业,在2019 版培养方案中,《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时安排为48 课时,学分为2.0,学期为3年级下学期。而该专业其他设计类课程,一般安排为64、72或84 课时,并且安排有相应的课程设计周。与此相比,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时不足,也缺乏专门的课程设计周以强化实践能力,难以系统、全面地开展教学工作。
2.3 设计选题有限
由于课时安排上的不足,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多只安排1 个设计课题,且选题多为城市内部的公园绿地。如笔者所在专业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就长期以3~5 hm2规模的城市公园或社区公园为设计对象,其教学安排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上,以单纯训练方案设计能力为目标,没有考虑到当前乡村振兴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设计选题的单一性,导致教学中乡村景观设计的严重缺乏,因而学生对乡村景观、美丽乡村建设的认知与设计能力存在不足,培养的人才自然无法适应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
2.4 教师专业同质
在当前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合理的师资队伍安排是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一般具有相同的专业背景,虽造诣颇深但也可能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由于乡村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同一专业出身的教师可能无法系统、全面地辅导学生完成全部设计内容。如乡村的园林景观风貌,一定是综合自然山水、地形地貌、传统文化、村落形态以及乡土建筑等多方面的特征,需要多专业背景的授课教师组合,才能更好地加强综合性视角和理念的教育。
2.5 教学手法单一
在设计选题、内容及要求方面,多采用“假题假做”,学生学习不到真实项目的过程管理。在过程管理方面,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由授课教师完全把握,学生“就图纸论图纸”,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是学生能否得到肯定的关键因素。在交流沟通方面,学生的重心在于跟指导教师沟通,彼此之间缺少交流互鉴,有的学校还采用“小班制”教学,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就更少。在成果评价方面,学生设计完成后即提交作业,教师难以进行客观评价并且反馈给学生,让其知晓最终成果水平及问题所在。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方便管理,能够很好地把握进度,但是把学生固定在课堂、教师面对面辅导,对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方面尚显不足。
3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3.1 强化理念认知
城乡规划专业以优化空间格局、强化空间管控为核心任务,但对自然资源关注不够,部分人员甚至将风景园林设计认为是“栽树种花”,理念思想有一定局限性。而乡村振兴发展不仅是建设工程项目的推进,更重要的是做好自然山水资源保护利用、农耕文化与地域特色等的传承。所以,要从专业理念角度进行扶正,树立“大景观”的概念,尤其是“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等理念的教育,使学生改变传统局限的思维理念,真正认识到风景园林思想的精髓,树立正确的课程目标,然后将乡村振兴理念融入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中,引导学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在设计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3.2 加强乡村感知
不同于以人工为主的城市景观,乡村园林景观风貌有其独特的自然肌理、地域特色、传统文化以及民俗民风等多重影响作用,同时,也要符合农业农村实际和农民生活要求,而非一味地追求标志性景观。因此,要进一步增强对乡村的认知,包括景观风貌认知、乡村情感认知、发展规律认知与村民需求认知等,就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乡村开展实践认知与调研,真正做到参与式情感教学。可以在教学中集体调研,并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自行开展调研,让学生懂农村的发展规律、懂农业的基本知识、懂农民的生活诉求,这是做好乡村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还可以在课程设计周中,将传统方案设计课题改为调研认知课题,引导学生到农村实地开展基层实践活动,以强化对乡村问题的研究分析能力,以此升华、厚植学生的乡村情怀。学生在与村两委、村民的交往过程中,也能够锻炼提升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
3.3 优化授课组织
为应对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须进一步优化传统课程组织与安排。一是调整教学计划,将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与乡村规划设计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学生在1 个学期内从乡村发展建设和地域景观塑造2 个角度,进行乡村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并增加课程互动,开拓视野与思路。二是优化课时安排,将风景园林设计原理和乡村规划原理的课时,由原来的32 课时压缩到24 课时,将设计课程由原来的48 课时增加到64 课时,为安排多项设计选题留足课时量。三是增设1 周的课程设计周,方便组织学生开展乡村调查研究,开展专项问题研究分析。四是优选4~6位教师,成立联合授课小组,除风景园林专业教师外,补充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中长期从事乡村规划的老师。五是加强授课效果评价,根据学期授课实际效果、作业水平以及学生反馈等信息,持续优化完善每学期的课程组织,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3.4 改进教学手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扩宽信息渠道、延展理论领域,以增进学生对乡村的认知度、深刻理解乡村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习主动性。首先,在教学开始阶段,要引入现场教学模式,设计课题选择上考虑便利性,结合产学研项目、实践基地、校企共建等综合优势,安排1~2 处现场集中教学,以加强对乡村的认知理解。其次,可根据课题类型划分小组进行,学生以3~5 人为1 组,每个教师辅导2~3 组,鼓励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取长补短,分别承担总体设计、专项设计、植物配置等分项工作,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再次,要加强各组与指导教师的沟通,每1~2 周,各组集中汇报以训练学生方案汇报能力,而授课组集中把关和指导,也能够避免单一教师指导的局限性。最后,要组织进行公开评图和专家点评,学生作品公开展示并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图,就作业成果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既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也能够让学生掌握其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另外,在授课期间还可以结合相关工作安排,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或者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在乡村举办的学术活动,以进一步扩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领域。
3.5 丰富设计选题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范围更广、内涵更为丰富,宏观层面包括乡村与其所依存的自然山水为整体的绿地生态景观规划,要研究自然山水与农田、宅、林的空间关系;中观层面是村落为整体的风貌规划设计,要开展村落形态与布局优化;而微观层面包括村口、村道、公共活动空间甚至宅旁院落的景观设计,还涉及建筑色彩、植物配置甚至雕塑、小品的设计等。综合考虑“知识-素质-能力”三方面要求,考虑到本科专业尚在打基础阶段,在课题选择上应改变1 个设计课题的方式,选择多而小方式,分阶段、分类型进行训练。设计选题可以划分为乡村整体风貌设计、田园景观设计、村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及农村庭院设计4 个方面的专题设计,具体安排中可以根据院校培养目标和选题对象特征,选择2~3 个方面进行专题设计训练,根据内容深度要求每个专题设计控制在12~20 个课时左右。在总课时量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学生多掌握不同层面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知识并针对性开展能力训练。
3.6 强化以赛代练
可以结合乡村规划设计竞赛、环境设计大赛等竞赛的开展,建立以竞赛为核心的设计选题与考核体系,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如安徽省大学生环境设计大赛活动,参赛类别就分为景观与规划设计、公共艺术创作、环境设计手绘等不同方面,可以根据竞赛类别的要求,由教师拟定题目或者学生自选题目,结合教学同步推进竞赛准备和作品选拔。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优势,将一些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实际项目流程,使学生掌握实际项目的设计要求,逐步积累经验。近年来,在竞赛的激励下,笔者所在学校专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乡村规划和风景园林作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每年在该竞赛中获奖颇多,学生创新性思维得到了提升。
4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为重点规划内容和建设目标,城乡规划专业的教育重点和内容也要不断进行转变。而乡村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也需要多专业协同,把美丽乡村建设好、治理好、管理好。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专业交叉性强、特色明显,城乡规划专业应该秉持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更加重视并且不断推进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加强对园林景观概念认知,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能力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提升乡村空间治理水平提供优秀复合型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