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探索

2024-05-18李笑笑车钊吴巩王晓波宋贺

园艺与种苗 2024年2期
关键词:农学农科农林

李笑笑,车钊,吴巩,王晓波,宋贺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第4 次工业革命智能化时代,“农业4.0”在2015年也应运而生[1]。“农业4.0”是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种现代农业形态,是继自动化农业之后的更高阶段的产物[2]。农业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全国涉农高校领导和专家在浙江安吉,共商农林高教发展大计,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3],强调新农科建设重点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新建新产业、新业态急需涉农专业培养新型农科人才。新农科人才除了需要掌握更多“农业4.0”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外,还需具有较强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4]。在“农业4.0”和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在课程思政、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进行改革是培养现代“三农”急需人才的必要途径。

1 高等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1.1 “轻农、歧农”思想限制生源及就业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收入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外流[5]。一些家长和学生潜意识中存在一定“轻农、歧农”思想,认为学农待遇低、发展前景窄、留城机会低,造成第一志愿报考农科专业的学生不多[6]。很多农学专业的学生是由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且有一部分在入学后还会调剂到其他专业,导致优质生源的不足[7]。留下的学生一部分对农学专业的认识不清,对就业和发展前景并不看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不利于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1.2 传统农学专业人才课程内容交叉融合不够

新农科建设是农科人才的供给侧改革,是应对“农业4.0”对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对农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8]。传统农学专业结构相对单一,内容陈旧,很难培养出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卓越农林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农学专业与人类营养健康、生态文明建设、全球气候变化等社会热点领域联系不足。第二,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不足。比如农艺与现代农机和农信等新技术领域结合不足,发展较为独立,很难做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第三,与经济、管理、人文等学科割裂较为严重。农业生产与农业服务不能有效融合,无法培养出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创新创业农业人才[9]。第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智能化知识学习不足,课程融合不够,达不到智能化时代对农科人才培养的要求[7]。“农业4.0”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农科专业的改革形成“倒逼”的态势,需要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较大革新和优化,顺应农业智能化的发展。

1.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内容单一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没有与时俱进进行改造,很难培养学生解决现代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多为农学单一学科,尚未与工科、理科和文科交叉融合。比如,缺乏与农业机械和工程、计算机技术、经营管理类等专业实践基地的交叉融合,限制了农学学生知识的外延。第二,传统农学实践基地缺乏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融入,学生缺乏综合运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实践能力[10]。第三,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没有将第一、二、三产业进行统筹兼顾,学生缺少农业全产业链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锻炼。

1.4 多学科背景师资队伍缺乏

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在学科建设方面仍然不合理,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队伍比较欠缺,限制了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三农”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学校在人才引进的时候主要衡量教师自身专业的科研水平,没有在交叉学科方面设置评价标准。第二,没有组建成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科交叉师资队伍交流平台。不同学科的教师虽然在自身专业方面拥有丰富的背景知识,但是很难单独肩负起培养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创新型农林人才的重任。第三,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职称评聘与工作量考核方面缺少针对性的激励制度和措施,导致教师拓宽知识面的积极性、自主性不强。

2 传统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2.1 培养学生“学农、爱农、事农”正确价值观

高等农林院校应该在学生入学后就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让农学专业学生摒弃“歧农、轻农”观点,树立“学农、爱农、事农”正确价值观[11]。可从2 个方面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第一,进行“服务三农”榜样教育。比如,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同志30 多年扎根太行山,用其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授课教师可将类似事迹向学生进行宣讲,让学生树立起热爱农业、为国家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正确价值观。第二,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感。许多农学专业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术含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不够,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不强。教师可以在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解决“三农”问题的责任感,改变学生对于农学专业非客观的认识。

2.2 传统农学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农学专业课程内容陈旧,不能满足交叉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可构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的课程内容,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的转变[12]。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在原有的农学专业课程基础上加入农业信息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内容[7],增加学生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的知识积累。第二,将传统农业知识与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理工科课程进行交叉融合,增加智慧农业、功能农业等知识模块、农艺与农机融合理论,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问题的能力。第三,增设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等社会科学课程,促进学生掌握农业全产业链和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知识,将学生培养成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

2.3 实践教学基地的改革与创新

农学专业的应用性决定了人才培养必须要与农业生产实践需求紧密结合,实践教学是塑造大学生能力和素养不可缺少的环节[13]。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搭建现代农业技术、信息农业等科研平台。学生在科研平台上可以进行农业数据分析实践,培养使用现代信息工具采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升将信息化与机械化联合在一起解决作物生产中问题的实践能力[14]。第二,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构建能够突破传统大田试验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学习。第三,在原有教学实践平台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实践基地[7]。比如,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增加实时环境监测和远程设备控制系统,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随时随地对实训基地进行监控管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与企业合作构建物联网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五,带领学生到农业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和交流参观。目前,生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技术等高新技术均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实地参观学习不同农业企业中涉及到的高新技术,能够培养相应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4 “交叉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师队伍。“交叉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学校可以设置培训环节,不断提升农学专业教师机械自动化、互联网、大数据等工科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和教研水平,为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15]。第二,通过组织多专业创新创业竞赛以及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实现“以赛促教”,增强农学专业教师提高自身学科交叉融合教学能力的积极性。第三,可以根据专业和课程设置,从不同学院遴选农、工、理、经、管学科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师,并从省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聘任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构建“学科交叉”的师资队伍[7]。第四,建立虚拟教研室,依托虚拟教研室,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可以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进行跨学科、跨地域的交流,在强烈的思想碰撞下提高教师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研究能力。

3 结语

高等农林院校传统农科专业学生生源及就业意愿不足、课程内容陈旧、“交叉学科”教学实践基地和师资队伍欠缺,不能满足智能化时代对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需求。可从课程思政、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共4 个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创新型农科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猜你喜欢

农学农科农林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