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徽两优9192 高产制种技术
2024-05-18王鹤鹃杨鹏程国旺王凤杰孙志伟王程亮
王鹤鹃,杨鹏,程国旺,王凤杰,孙志伟,王程亮
(1.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2.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由此可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就要更好地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提供高质量种子满足各类经营主体的需要,促进降本增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应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更好地为后期培育更多优质高产抗性好的种子做准备。
徽两优9192 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191S 作母本,与恢复系R992 作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良好、株型好、生育期适中、抗性好等特点,于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86096)。根据其多年区域试验和种植表现,该品种是典型的产量高、米质佳的优良品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1 品种特性
徽两优9192 作为一季中稻在长江中下游种植,全生育期136.0 d,株高126.1 cm,穗长23.5 cm,穗数267 万/hm2,每穗总粒数191.0 粒,结实率达80.8%,千粒重24.6 g。2年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4.4、3.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在抽穗期间耐热性表现一般。整精米率达65.8%,垩白粒率19.3%,垩白度2.2%,直链淀粉含量13.1%,胶稠度73.7 mm,长宽比3.1,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201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86 t/ 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8%;2017年续试,平均产量9.45 t/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0%;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65 t/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4%;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66 t/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02%。
2 徽两优9192 选育过程
2.1 母本191S 选育
191S 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06年冬至2010年夏在海南陵水、合肥和肥东等地,以母本1892S与父本自育恢复系2M191 杂交组合,经过F1~F7代选育获得1 个优良纯化株系。2011年夏,在合肥种植性状基本稳定的F7代种子与自选恢复系大量测配,并于2011年冬在海南陵水繁殖原原种,2012年夏在合肥通过设置株系圃观察鉴定其育性,生产核心种子,并种植杂交种,部分组合表现优异。经过2011—2015年间数次分期播种的田间育性观察与鉴定,以及2015年8月华中农业大学的人工光温育性鉴定,表明191S 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该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花粉败育彻底,在14.5 h/23℃条件下,平均花粉不育度达99.61%;不育性稳定,自交不育度达100%。该不育系201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技术鉴定;191S 表现为开花习性好、植株不高等特点,可用于配组。
191S 在合肥种植时,株高55.0~60.0 cm,平均穗长22.1 cm,每穗总粒数150.2 粒,包颈粒数19.0 粒,包颈粒率12.6%;单株成穗8~10 个,千粒重25.0 g 左右,谷粒长形,稃尖和柱头都呈紫色,穗顶端有短芒,性状整齐一致;叶片略内卷,剑叶短、宽、直立,长25.2 cm,宽1.5 cm,剑叶角度较大,约为30°;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叶色较深,茎秆较粗,抗倒伏性好;晴朗天气09:30—11:00 开花,开花时间较集中,柱头外露率60.8%,异交结实率较高[1-2]。
2.2 父本R992 选育
2007年春在海南以9311 为母本,以蜀恢527 为父本,经4年7 代选育,于2010年夏在合肥性状基本稳定,定名为R992。其分蘖性比较强,茎秆粗壮,花粉量充足。
2.3 杂交组合配制
2013年春在海南引用191S 与自育恢复系R992 进行杂交配组,2013年夏季在肥西进行组合优势测定,该组合表现为优势强、结实率高、米质优等特点;2014年在肥西进行小区评比试验,以丰两优四号作对照,产量达9.16 t/hm2,比对照增产6.7%,组合定名为徽两优9192。
3 徽两优9192 制种技术
3.1 优质制种基地的选择
福建建宁基地位于26°32′~27°06′ N,地处山区,昼夜温差大,受海洋性季风气候和大陆性山地气候影响,温光充足,有适宜水稻制种和生长的优越条件。当地农民早在20 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就引进了杂交水稻制种项目。2022年,建宁县制种面积达1.03 万hm2,产量3.55 万t,约占全国10%,由于制种规模的扩大,制种基地的增收使更多的制种合作商参与制种工作,建宁县农业人口12.91 万人,其中8 万多人依靠制种增收,保证了劳动力资源充足。当地供电部门专门为水稻制种开通了绿色通道,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工程,以电抽水泵替代燃油抽水泵,满足了制种的用水需要。
3.2 适时播种,精细化的秧田管理
选择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和交通便利的田块作秧田,父本R992 分2 期播种,第1 期5月5日播种,第2 期5月14日播种,母本191S 于6月8日播种,父母本播期时差25~34 d,叶差7.2 叶。父、母本均采用水育秧方式,制种1 hm2需准备0.2 hm2秧田,父本用种量4.5 kg/hm2,母本用种量18.75 kg/hm2,秧龄控制在18 d 以内。播种时要求稀播匀播,特别是第2 期父本与母本播种时,不能混杂,播后注意防雨淋和鸟雀危害。培育壮秧期间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为宜,施450 kg/hm2碳铵+300 kg/hm2磷肥作基肥。破胸生根现青前保持厢面湿润,1 叶1 心后灌浅水,施尿素作断奶肥,3 叶期施复合肥75.0~112.5 kg/hm2,移栽前5 d 再追施尿素75 kg/hm2作送嫁肥,有利于移栽大田后的新根发生,促进秧苗返青快、分蘖早。
3.3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父本于5月24日移栽,6月20日母本移栽。单行父本,厢宽1.665 m,父母本行比1∶9,父本株行距23.31 cm×23.31 cm,第1 期与第2 期父本2∶2 栽插,母本株行距16.65 cm×16.65 cm,父本与母本行间距为29.97 cm,作为操作行。移栽时秧苗应具有良好的生长势和发达根系。移栽时间应该在秧苗生长到3~4 叶时进行,过早或过晚移栽都会影响后期的生长和产量。移栽时应该控制移栽深度,以保证根系不受损伤。大田要求每穴栽插2~3 粒种子苗。
3.4 良好的隔离条件,及时剥查花期
为保证种子质量,水稻制种田需要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水稻隔离包括空间隔离、时间隔离2 种方式,空间隔离要求制种田与其他籼稻田距离在100 m 以上,与糯稻保持距离在300 m 以上,并确保制种区周围非制种田种植同一的父本。时间隔离要求制种田与周围水稻田花期相差20 d 以上。建宁县境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四周高山环抱,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7.40%,平原和盆谷仅占12.60%,有天然的隔离条件,凡隔离区域有任何问题均不能用作制种区域。
在父母本进入幼穗分化后进行花期剥查,对发现存在问题的田块及时采取肥水调节措施,后期再施用九二〇激素进行调节,一般在幼穗分化前3 期进行调节,以保证父本、母本花期正好相遇。
3.5 适时适量喷好九二〇,组织人员辅助授粉
抽穗时间在8月22日前后几天,母本割叶打九二〇,掌握在抽穗3%左右为好。花遇正常的田块九二〇总用量在900 g/hm2左右,具体用法是见穗3%左右当天父母本同喷240 g/hm2左右,第2 天父母本再同喷420 g/hm2左右,下午父本单喷120 g/hm2;第4 天父母本同喷120 g/hm2左右。要求九二〇使用结束后确保父本比母本高15~20 cm,解决母本包颈问题,促进穗粒外露。提倡在始盛花期下午16:00 以后,用30 g/hm2九二〇单喷母本2~3 次进行养花保花,以增强母本柱头活力,提高结实率。在组织人员进行辅助授粉时,需要用竹竿赶粉,在父母本开花高峰期时,每天赶粉3 次,直到父本无花粉时为止。
3.6 科学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施足基肥,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要求将肥料深埋入田间土壤中。基肥施碳铵和磷肥各375 kg/hm2,钾肥75 kg/hm2,有条件的田块可补施7 500 kg/hm2农家肥。父母本栽插后5 d,追施45%复合肥(N∶P2O5∶K2O=15∶15∶15)300 kg/hm2或25%复合肥375~450 kg/hm2,促进父母本早生快发。栽插后7 d,父本再追施25%的复合肥和尿素各75 kg/hm2。移栽后15~20 d,施氯化钾150~225 kg/hm2,等田间水自然落干,开始晒田。后期褪色严重的田块酌情补施复合肥或尿素。浅水灌田湿润促分蘖,茎蘖苗数达225 万/hm2时烤田,做到早达茎蘖总苗数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扬花授粉期间确保田间有水,收割前5~7 d 断水,切忌断水过早。
在秧田期重点防治稻瘟病和螟虫;分蘖期和穗分化期重点防治稻飞虱、螟虫、稻瘿蚊、稻瘟病、细条病、纹枯病;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稻粒黑粉病。
3.7 抢晴收割及时晒干,做好除杂保纯工作
去杂保纯是提高种子质量的关键举措,在父母本抽穗前期、割叶期、始盛期和收割前进行人工去杂,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专业团队去杂,要求做到母本抽穗前全田父本无杂株、异型株和病株,母本盛花期杂株率低于1‰,收割前杂株率低于0.5‰。
当种子达80%~90%黄熟时,根据天气情况,抢晴天及时收割,要杜绝将潮湿种子直接堆放,做到及时晒干并去除杂质,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外观质量。收割时先割父本,后割母本,严防父母本混杂,翻晒过程中注意防止机械混杂。发现种子色泽差、霉变粒多、父本或异品种超标、成熟度低(小于80%)不要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