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蝽象在驻马店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2024-05-18庄桂荣王德才魏春生王敏

园艺与种苗 2024年2期
关键词:驻马店若虫梨树

庄桂荣,王德才,魏春生,王敏

(1.上蔡县杨屯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河南 上蔡 463800;2.国有驻马店市薄山林场,河南 确县 463218;3.驻马店市园林绿化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梨蝽象俗称臭板虫、臭大姐、嗅斑虫、放屁虫等,属半翅目(Hemiptera)蝽科(Pentatomidae),是梨树栽培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之一。被害梨树枝干枯萎,叶片失绿,果实表面凹凸不平,形成疙瘩梨。此外,梨蝽象分泌的黏液常导致烟煤病的发生。

驻马店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处在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年平均降水量为806~1208 mm,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 223 h,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各种小杂果的栽培。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各种水果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小杂果特别是梨树的栽培面积在逐年增加,至今已发展到8.9 万hm2。但有相当一部分果农,只顾跟风发展梨树种植面积,却忽视了梨树的正常栽培管理,在管理上较为粗放,结果造成梨树病虫害普遍发生,特别是梨蝽象的危害相当严重,造成树冠不能正常生长和扩冠、果品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的栽培梨树的积极性。为此,2019—2022年在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对梨蝽象进行了定点观察、记载和综合防控,通过防控,获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笔者通过几年的观察记载和实践,总结出梨蝽象的形态特征、危害区域分布、危害情况、生活史、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等,以期为林果科技工作者和果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雌虫体长10~13 mm,宽5 mm,体扁平近椭圆形,头淡黄色,中央有1 条褐色纵纹。触角5 节,黑褐色,第3 节最短,第4、5 两节的基部呈黄白色,前胸前缘有1 个黑色“八”字形纹。腹部两侧有黄、黑相间的斑纹露出翅外,极为明显,腹部腹面为黄色,每腹节的腹面两侧各有3 个小黑点。

1.2 卵

淡黄稍带绿色,椭圆形,直径0.8 mm,顶端有棒状刺3根,20~30 粒卵产在一起,上面盖有一层黏软透明的胶质物。

1.3 若虫

似成虫,无翅,卵圆形,4 龄前有触角4 节,到5 龄后有触角5 节。前胸背板两侧有黑色斑纹。腹部黄色,各节均有黑纹及小红点,腹部的中央有长方形斑点3 个,每一腹节的两侧有成对的三角形黑褐色斑点。

2 分布与危害情况

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组织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9 县2 区进行了排查和摸底得知,各个县区梨园均有梨蝽象的危害。此外,梨蝽象还危害桃、沙果和海棠等,其成虫和若虫均可吸食花、芽、叶、枝和果实。被害的果实受梨蝽象口器刺吸后,被刺吸的部位停止发育,成为硬疔,最终变成畸形果,基本上失去食用价值。而被害的枝叶呈现出小斑点,严重时干枯,造成梨树生长衰弱,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和花芽的形成。

3 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梨蝽象在驻马店每年发生1 代,并以2 龄若虫在树干和主、侧枝的裂缝或粗树皮下越冬。第2年当梨树发芽的时候便开始活动,首先在越冬场所附近吸食树液,伴随着梨树新梢的生长,若虫逐渐分散到树梢上进行危害。调查中发现,若虫白天多群集于树干背阴面,多数若虫以晚上活动为主。若虫经过4 次脱皮后,于6月中下旬成为成虫。7月中下旬为成虫发生盛期,成虫畏热怕光,喜阴暗凉爽,在炎热的中午,便爬到枝阴面或叶背面静伏。待天气凉爽时成虫分散到新梢、果实和1~4年生低龄枝上进行取食危害。这种现象到三伏天更为明显。当果实被害后硬化变成畸形果,果农称为疙瘩梨;新梢受害后干枯;叶片受害后,失绿呈现出黑色的斑点。

成虫取食危害一段时间以后,方开始交尾产卵,产卵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卵多产在干粗皮裂缝间,或树枝的分杈处,但有时也产在果实的萼洼处,卵期10 d 左右,于9月上旬开始孵化,到10月初孵的若虫可大量出现,并群集在一起,然后寻觅适当的场所,以2 龄若虫潜伏越冬。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人工防治

春季梨树发芽前15 d,组织人员进行全园性的逐块、逐株检查,及时刮刷梨枝干上的粗皮和裂缝,并将刮刷下来的枝干碎皮和越冬若虫集中起来,带出梨园外集中烧毁,该措施若进行得周到细致,可大量减少梨蝽象的虫口密度与危害。

4.2 消灭成虫及若虫

梨蝽象成虫和若虫的发生期正值7月中下旬,此时天气炎热,而梨蝽象的成虫和若虫对温度非常敏感,均畏热怕光,有喜阴凉的习性,为了躲避高温和光照,均爬到枝阴面或叶背面静伏,根据这一习性,可组织人员进行人工捕捉。

4.3 消灭卵块

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成虫开始产卵前,组织人员在梨树的枝杈、树干的下部绑干草把或蛇皮袋,用于引诱梨蝽象的成虫去产卵,并把诱到的卵块和成虫收集起来,集中带出园外烧毁,每周应更换干草把或蛇皮袋,实践证明,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4.4 果实套袋

在驻马店梨果套袋的时间为5月上旬(梨果拇指大小时),套袋过早和过晚对梨果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套袋的时间应依照当地气候情况和品种的不同而进行调整。为防止套袋后病虫侵入果实,应在套袋前5~7 d 喷施药剂,一般用70%甲基硫菌灵800 倍液加20%杀灭菊酯EC 3 000 倍液,如喷药10 d 之后,仍未完成套袋工作的梨园,应对已套袋的树再次喷药。该项工作若做得完美,对梨蝽象的防治效果可达到100%,是生产上一项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

4.5 树干树杈下方涂环

春季在梨树发芽前2~3 d,用40%氧化乐果EC 5~10倍液,在树干上、树杈的下方涂5 cm 宽的药环,涂抹后5~7 d 后即可产生药效。大树涂干时,需先把老翅皮刮掉呈环状,露出一圈光滑的韧皮部,然后用脱脂棉或吸水纸蘸取药液,缠在刮口处,外用塑料薄膜包扎保湿,15~20 d后去掉包扎物,可获得良好的杀虫效果。

4.6 药剂防治

喷药最适宜的时间是春季越冬若虫开始活动而且没有分散到枝梢危害以前(驻马店地区为3月5日至3月中旬),此时要及时用2.5%功夫EC 2 000~2 500 倍液,或40%速灭杀丁EM 1 000~2 000 倍液,2 种药液交替喷洒,间隔7~10 d 喷1 次,连喷2~3 次。第2 次用药在7月中下旬,该时期成虫和若虫为躲避高温和阳光,均爬到树干的背阴或叶片的背面静伏,可用10%吡虫啉WP 2 000 倍液,或20%灭扫利EC 3 000 倍液,2 种药剂交替使用喷洒,间隔7~10 d 喷1 次,连喷2 次,杀虫效果可达93%以上。通过上述综合防治,可完全控制梨蝽象的发生。

猜你喜欢

驻马店若虫梨树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小气的梨树
驻马店的启示
驻马店的呼唤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天地图·驻马店公众版电子地图配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