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
2024-05-18龚秀勇莫色阿木
龚秀勇,莫色阿木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兴旺的内在灵魂,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站稳脚跟的根本立足点。2023 年6 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1]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展道路,根本底气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的鲜明主体性。2023 年10 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与彰显了我国文化一脉相承的主体性特征,标志着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展道路上取得了新成就,表明我们党的历史与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因此,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新征程上,多维度、全方面深入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及其加强巩固路径,是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有益探索。
1 文化主体性的概念界定
在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基本的概念,何为文化主体性?深入理解文化主体性的内涵,应先重点关注“主体性”一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主体性中的主体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同时要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特点和本质属性的主体,还需通过实践这一能动因素发挥关键性作用。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且“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2]152。在人的思想观念形成过程中,“实践性是主体最基本的特性,没有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人便没有认识,也就不成其为主体”[3]80。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没有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人民通过各种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加以创造,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也就无从谈起。基于此,千百年来,世界各国人民在各自文化建设发展的领域展开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创造实践活动,并且在此过程中塑造了自己的文化主体性,最终促成了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世界文化“大花园”。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推进,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式领域上的全球化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文化全球化,既促进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也给某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正在进行的文化全球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语言或文化面临被弱化、边缘化甚至消失的风险。为此,长期以来,如何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保持自身的文化主体性,而不被其他强势文化所冲击,成为世界各国不断保护与促进自身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1997 年,为应对这一课题,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何为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指出: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4]笔者认为,此处费孝通先生提到的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可理解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丛林中对自身文化主体性的自知与明确,只有首先做到这一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能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中站稳脚跟,不随波逐流,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最终更好地与其他文化一起和平共处。在当代中国,不少学者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基础上展开了对文化主体性这一个概念的深入探讨。蔡后奇、洪晓楠认为:“文化自觉是人类在物质实践活动达到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实践之后才形成的,其中,主体性的觉醒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5]在此基础上,梅景辉对文化主体性的内涵进行了探讨,他认为: “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文化的大花园中绽放自身文化特色的核心要素。”[6]另外,在赵汀阳看来,无论是文化还是其他领域的主体性,“主体性都意味着‘边界’的建构以及边界内的全权,即主体性不仅拥有全权的思想‘主权’,而且还拥有属思想自身的‘领地’”[7]。上述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主体性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文化主体性的理解与认知。但是,结合上述文献以及目前可检索到的关于文化主体性概念界定的文献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学界对于文化主体性概念界定的相关文献还存在形式上较为零散,内容上未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因此,结合马克思、费孝通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对于文化主体性的观点,本文最终将文化主体性的概念界定如下: 文化主体性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自身文化建设发展的具体过程中依靠特定的领导主体、实践主体、巩固主体、强化主体建立起来的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文化所独有的内在灵魂与外在标识,它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特色与魅力的外在彰显,更是一个国家整体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进行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取长补短的根本支撑与力量之源。
2 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的四维审视
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性。深入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事关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新征程上,从领导主体、实践主体、巩固主体、强化主体四重维度系统审视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的丰富内涵,有助于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固本强基、凝心铸魂。
2.1 领导主体: 中国共产党是塑造文化主体性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具有强大执政能力的新型革命政党,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其是塑造我国文化主体性的领导力量。近代伊始,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以及帝国主义的炮火下,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民任人欺侮和宰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遭遇空前劫难。为拯救中华民族与复兴中华文明,无数仁人志士和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拿起落后的武器与敌人进行厮杀。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谱写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用生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壮丽史诗,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一次次的失败让人心灰意冷,但始终无法摧毁具有坚强意志与强大凝聚力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1917 年11 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饱经磨难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 年7 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从此在行动上有了“指南针”,在精神上有了“主心骨”。一百多年来,在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区别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展道路,让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再一次得到了塑造。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国内除了本土文化外,还有帝国主义文化在我国肆意传播与疯狂蔓延,伴随着时间的积累,不少不明事理的党内人士、青年干部、学生逐渐被其蛊惑,甚至还有部分人公然提倡要大力学习包含奴化思想的帝国主义文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严厉批评了这种行为,他深刻指出: “对自己近百年的文化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这种毛病,不仅留学生有,也传染给了共产党。”[8]798为此,他强调,无论如何,必须把这种在文化领域崇洋媚外的行为打倒,“建立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9]698。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面对帝国主义文化入侵时,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以清醒的头脑对其展开强烈的批判与抵制,并从现实层面提出了塑造我国文化的主体性的实践路径,为中华民族捍卫和塑造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提供了行动指南。
其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高度重视我国文化建设,不断根据新情况、新趋势努力探索巩固我国文化主体性的实践路径。1956 年4 月,为克服我国文化建设发展中出现的个别错误思想倾向,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我国艺术和学术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工作方针,守住了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正确主体方向。另外,1964 年9 月,针对中央音乐学院一名学生提出的如何正确处理西洋音乐与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问题,毛泽东作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重要批示。简单的八个字,既是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高度概括与凝练表达,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再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年,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既让百废待兴的中国乘上了全球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班列,也将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等弊端带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文化市场领域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导致国外不少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文化作品大量涌入我国主流文化市场,对我国文化的主体性、先进性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与腐蚀。为应对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对这些问题予以了回应与解决。邓小平同志指出:“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等,我们要向其学习。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10]44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带头调查了我国沿海部分地区文化市场的发展状况,严肃批评了当时个别盲目推崇西方低俗文化的领导以及干部的行为,并针对这些行为的严重程度提出了相应的惩罚措施,打击了其嚣张气焰,有力捍卫了我国文化的主体性与先进性。
最后,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中勇于担负起塑造我国文化主体性的历史使命,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2023 年6 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1]历经百年奋斗,我们终于迎来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全党上下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智慧结晶,是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与强大的文化能量。
2.2 实践主体: 人民群众是塑造文化主体性的根本力量
人是文化的实践主体,文化的主体性,归根到底要通过人的主体性加以显现。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群众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3]111。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已不证自明,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真正塑造我国文化主体性的根本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来自人民,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1]19从古至今,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理论创新还是文艺创作,都无不遵循着这一规律,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始终是其创作创新的源头活水。任何脱离人民群众生活、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响应人民群众需要的理论或文艺作品,那都是苍白无力、没有主体性和生命力的。基于此,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其鲜明的人民主体性上,即文化为了人民,文化由人民创造、由人民共享、由人民评判。首先,人民是文化的服务主体。 “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12]323-324文化发展为了谁?这是划分文化为哪一个阶级服务的根本标准。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仅是为资产阶级骄奢淫逸服务的一个工具,而在社会主义乃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文化发展服务的对象则有所不同。关于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的对象,列宁明确指出: “它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13]666列宁的这句论述明确了俄国文化发展服务的对象,即劳动人民。在当代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14]314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创造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践行了党成立的初心与使命。其次,人民是文化的创造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12]32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必然要由一个主体去创造、去实践,在当代中国,这个主体就是人民群众。从根本上讲,文艺本身存在于现实、来源于生活、扎根于人民。因此,任何脱离人民、脱离生活,将自己束之高阁的文艺,都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立足时代需要,倾听时代呼声,创造出了与时代同频、与生活共振的璀璨文化。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无不由人民书写,人民创造。同时,这些由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灿烂文化最终共同催生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根本上再次塑造和巩固了我国的文化主体性。最后,人民是文化的评判主体。既然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那么,一部文艺作品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也应由人民制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的作品。”[14]320怎样才算是一部经得起人民评价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部作品而言,只要大众异口同声地对其作出较高的评价,并且其具体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长盛不衰、历久弥新,那么,笔者认为,这就是一部经得起人民评价的好作品。历史上,这样的作品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例如,在影视作品方面,就有战争题材《小兵张嘎》 《地雷战》《兄弟连》; 喜剧与现实交织题材《长江七号》 《驴得水》 《九品芝麻官》; 反腐题材《人民的名义》 《扫黑风暴》 《狂飙》等。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些影视作品不仅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质,而且还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反复观看,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
2.3 巩固主体: “两个结合”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内在力量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探索我国发展道路所总结出来的正确经验,是巩固我国文化主体性的内在力量。2023 年6 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1]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第一个结合”从根本上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与道路。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什么僵死不变的教条主义,而是一门随时代和实践与时俱进、进而以此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理论。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就始终坚持以辩证思维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其中,“独立自主”就是毛泽东同志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所得到重要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从根本上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第一个结合”的重大命题。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5]109, “独立自主地去做”[9]539等重要论断,从根本上明确了中国文化必须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去建设的这一原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在“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深入观察新时期世界文化变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刻总结我国文化发展的新经验,最终得出了必须坚持立足中国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结论,为新时期巩固我国文化主体性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明了道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用马克思主义观照现实、引领时代,续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 2023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任务,为中国人民站在新的文化起点上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指明了方向。
其次,“第二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契合,拓展了二者结合创新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引领我国百年文化传承、建设、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性巩固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内在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属两种异质文化,但彼此间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性,具有内在结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立场不谋而合; 无私无欲、和谐共享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主义所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殊途同归; 还有古代哲学提倡的五行理论、道家倡导的阴阳哲学、儒家主张的中庸之道等都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存在共通之处,这些都为二者的结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有机结合,实现了二者的创新发展。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实际,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例如,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共同富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发展的重要产物,而且还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胸怀天下” “同舟共济”的格局视野纵观人类发展的前途命运,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并从实际行动上予以了贯彻和落实,最终为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最后,“两个结合”相互成就,造就了新的文化生命体。 “两个结合”不是东拼西凑、生拉硬扯,而是我们党在中国建设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科学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1]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发展脉搏,引领时代发展走向,最终在促进时代发展中使二者实现了有机结合、相互成就。 “结合”的相互成就,造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是具有丰富内涵、无限生机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形成,充分彰显与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2.4 强化主体: 文化自信是强化文化主体性的外在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对自身文化保持高度自信,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现出鲜明的主体性,散发出独一无二的魅力。自古以来,主体性与客体性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种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是相对于其比较对象客体而言,同样,一种文化具有明显的客体性,也是相对于其比较对象主体而言。基于此,要增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不仅需要靠内在力量来推动,而且更需要借一种外在力量来对其加以强化。这种外在力量就是坚定且强大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文化根脉、文化基因、文化内容的高度认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绽放出来的独有魅力与强大气场。一个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民族和国家,就是一个有鲜明文化主体性的民族和国家,就是一个有信仰、有力量、有希望的民族和国家。
文化自信根源于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又通过文化自信得以彰显和强化。一方面,文化自信以文化主体性为基础,离开文化主体性的文化自信,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盲目自信,这样的自信无异于将自身文化置于大庭广众之下布鼓雷门、出乖弄丑。另一方面,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无形的外在磁场与强大能量,其存在反过来又会极大增强文化的主体性。2016 年5 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4]3392023 年6 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1]纵观中华文明,其历经千年风雨、朝代更替、战乱摧残而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根本所在就在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危难时刻从不抛弃中华文明,始终保持对中华文明的真挚热爱与高度自信。同时,这还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危难时刻从不盲从各种教条主义,照抄国外的个别思想、理论或学说,坚持基于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 坚持洋为中用,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无论是尘封在古籍里的文字,还是埋藏在地底下的文物、遗址遗迹等,都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激活、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瑰宝的成功探索与展示,有力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强化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当前,中华文明,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中华民族,正以一种自信的脚步走向世界民族舞台的中央。
3 新征程加强和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的实践路径
3.1 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新时代新征程,站在新的文化起点上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根本,绝不能动摇。一百多年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全体中华儿女挫败一切来犯之敌,建立新中国,最终使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近现代以来,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华民族不可能获得彻底解放,中国人民不可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中华文明更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主体性。当前,在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下,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伟大历史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日可待。然而,正是在这关键时刻,俄乌战争、巴以冲突、印巴冲突、缅北冲突的爆发,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国的发展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在此形势下,要完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使命任务,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加强和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的必然选择,是新征程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坚持党的领导问题上,全党同志“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16]194。另外,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新时代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党同志必须坚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点滴行动。具体而言,全党同志,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书籍中看世界、品人生、汲智慧、做实事的能力,不断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同时,全党必须不断强化党的政治、思想、制度、作风建设,严厉惩治各种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欺上瞒下、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行为,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质过硬、执行能力超强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汇聚磅礴伟力。
3.2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文艺创作工作导向
人民是塑造我国文化主体性的实践主体,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主要创造者、享用者、评判者。新征程上,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文艺创作工作导向,才能创作出与人民生活同步、与时代发展同频的高质量文艺作品,才能在高质量文艺作品中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最终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古今中外,文艺创作的途径和方法不尽可数,但是,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的文艺作品,只有始终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现实生活,才能获得无尽的创造灵感和创新源泉,最终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首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之音,时代不同,问题不一,需求不同。当前,解决我国文艺发展领域存在的现实难题,首先必须把好现阶段我国文艺发展的“脉”,“号脉都号不清楚,那治什么病”[12]324。从整体上看,新时代以来,我国文艺呈现出较好发展态势,但是,还是存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文艺作品需要同低质量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广大文艺工作者就要跳出个人的小世界,始终坚持扎根人民,从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急难愁盼等问题中寻求切入点和突破口,力求用质朴的文化艺术再现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反映人民群众的内心呼声,表达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喜悦以及期盼之情。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与时俱进、与民共舞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反之,文艺作品一旦离开人民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14]350。另外,在扎根人民进行文艺创作的星光大道上,“只想着走捷径、搞速成,是成不了大师、成不了大家的”[12]324。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与日月同行、与孤独为伴、与人民为友,既深入体验高楼大厦的气势恢宏,也用心感受大街小巷、阴沟胡同里的人间烟火,才能真正创作出扎根人民、扎根中国大地的优秀文艺作品,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3 坚持以“两个结合”不断巩固文化的主体性
第一,必须坚持以“两个结合”统领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的巩固与构建。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 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的科学命题,是我们党对过去一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一百年来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汹涌浪潮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重要法宝。新征程上,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同样需要坚持以“两个结合”为实践准则与根本遵循。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1]16一百多年来,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唯一信仰与行动指南,我国的文化建设才能在世界众多的流派主义中坚守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现在,站在新的文化起点上,只有继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具体实践,才能夯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行稳致远。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以“第二个结合”绽放中华文化的魅力风采。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结合、相互成就的重要法宝。新征程上,加强和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必须把跨越时空的马克思主义与具有永恒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具有时代价值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人民的具体实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拓宽二者结合创新发展的深度,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
第二,坚持以“两个结合”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两个结合”指导下的重要产物,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的又一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14]341-342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重要论述,新征程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坚持立足中国实际,体现主体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立足当代中国之问。要善于从现阶段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最终形成对这一新问题的科学认识与解决办法。同时,对于新时代我们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努力运用自身所学不断强化对新时代党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的研究力度,从中提炼出兼具学理性与现实性的具体内容,并做好这些内容向人民群众的大众化宣传普及工作,从而以新的理论武装人民头脑,指导人民开展新的具体实践。二是坚持洋为中用,体现原创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于中国特色,如果没有中国特色,就体现不出原创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能总是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抱残守缺,搞孤芳自赏。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拓宽我国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中汲取智慧滋补与创新灵感,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创新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我国现存的实际问题为研究起点,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唯有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实现中西贯通,融汇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种优质资源实现自身创新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与独特优势。
3.4 坚持以文明交流互鉴不断磨砺文化的主体性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6]228世界上有二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各自文化建设发展的实践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主体文明,最终造就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这种特征是中华文明命名由来并使其屹立于世界文明的根本所在。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因世界文明的存在而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也应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得到磨砺。但是,在此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第一,必须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大问题。”[16]536文明是多彩的,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颜色和芬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史,有其内在优势、独特魅力与鲜明特色。在古代,从诗经、楚辞、唐诗到明清小说,共同谱写了中华文化的优美诗篇; 在近代,从洋务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 在现代,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到习近平文化思想,共同描绘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美好生活的精彩画卷。最终,这些创造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璀璨文化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平等交流的直接底气来源。为此,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必须始终保持对我国文化的高度自信,尤其是保持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高度自信,绝不能因看到别国文化繁荣发展表面后就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更不能妄图以此来改变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道路以及模式。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任何削足适履、生搬硬套的行为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第二,必须平等对待每一种文明。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16]228世界上现存的每一种文明、每一种文化,不仅是各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用体力和脑力劳动辛勤创造的思想成果,而且还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文明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任何一种文明的存在,必定有其独特的内在价值,这要求我们“立足当前文化实践的要求,借鉴吸收他国文化的优长”[17],以此不断磨砺自身的文化主体性。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有“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博大胸襟和开放胸怀。2023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该倡议旨在高举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伟大旗帜,努力促进世界文明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消除隔阂,最终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发展。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以“全球文明倡议”为行动指南,努力促进各种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18]。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文明倡议”的发起者,更要始终秉承“胸怀天下”的理念,努力运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搭建良好平台,促进各种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自己的魅力风采,最终让世界文化的百花园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坚定文化自信与坚持文明交流互鉴是新时代加强和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的一体两面,二者不可偏废。一方面,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国文化才能在浩瀚无垠的世界文化丛林中真正找到主体意义上的“自我”,确认自己的位置,进而获得与世界其他文化平等交流的底气; 另一方面,只有坚持文明交流互鉴,我国文化的主体性才能在百花齐放的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不断得到磨砺和彰显。概言之,坚定文化自信与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应共同作用于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的加强和巩固之中。其中,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加强和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的首要前提,坚持文明交流互鉴是新时代加强和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的重要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 结 语
文化主体性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内在灵魂,还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兴旺发达的根脉所在。当今世界,虽然人类文化发展的舞台无比广阔、前途无限光明,但也往往伴随着未知的风险与挑战。因此,中国文化要想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立得住、行得远,必须拥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为新时代新征程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与根本遵循。新的文化起点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19],努力创造出属于人民、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终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