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生活专题 同步练习
2024-05-18乔云云
乔云云
1. “千古大运河,日日千帆过,船运南北货,舟载八方客。京畿品稻米,余杭尝面馍。北地唱吴歌,江南奏鼓乐。”据此判断,大运河的开通()
A.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B.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C.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D. 加重了百姓的劳役负担
2. 在关于唐朝的研究性学习中,史明智同学搜集到的图片有:曲辕犁、筒车、唐三彩、开元通宝等。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A. 科举制度 B. 盛世经济 C. 民族交融 D. 对外交往
3. 唐代流行来自中亚诸国的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等,这些舞蹈具有浓厚的西域风情——矫健、明快、活泼,符合唐人的欣赏标准和审美要求。这表明唐朝()
A. 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B. 贵族享乐之风盛行
C. 人们审美标准提高 D. 舞蹈艺术柔美细腻
4.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这反映了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当时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的是()
A. 小麦 B. 土豆 C. 玉米 D. 水稻
5. 宋朝时,“蜀民以铁钱重,难于转输”。为解决这一困境,蜀民()
A. 减少税收 B. 发明了“交子”
C. 打破市坊 D. 改进造纸术
6. 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这表明当时的宋朝()
A. 制瓷技术先进 B. 边界贸易兴旺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海外贸易发达
7. 历史学家指出:“明清社会变革的一大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出现最早的纸币 B. 打破坊市界限
C. 推广占城稻种植 D. 出现晋商徽商
8. 小华同学在学习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后,绘制知识结构图如下,图中的“?”处应填写的是()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高产农作物][农业发展
粮食增加
][?][人地矛盾
][社会压力
]
A. 手工业发展 B. 商业繁荣 C. 人口增长 D. 社会稳定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经济发展指数][184][589][754][960][1279][1368][年份][①][②][③]
——摘编自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
材料二 北宋东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最盛时在百万以上。在东京,高档的酒店共有七十二家,号“七十二正店”;中型店铺也能凭独当一面的美食招徕顾客,如曹婆肉饼、薛家羊饭、梅家鹅鸭等;若觉囊中羞涩,还可去一些“专卖家常”小店,食用粉羹、鱼面等大众快餐。在汴梁、临安若是想置办宴席,也有“四司六局”可选,包括专掌布置打扫事项的“帐设司”,专掌切配烹调的“厨司”,专掌送菜及清洗盘碗的“台盘司”,专掌送迎招待的“茶酒司”,掌管醒酒药的“香药局”,这种一条龙服务,就是如今请客吃饭也鲜有这般完善。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古人这样过日子》
材料三 康熙帝认为“农事实为国之本”,并亲自在西郊御苑内培育“京西稻”。御稻培育成功后,康熙帝令大臣于河北承德、江南等地尝试推广种植,还招募江苏、浙江的优秀稻农传授种植技艺。乾隆年间,扩建昆明湖及开挖高水湖等,使玉泉山一带京西稻田的灌溉用水更加充沛。京西稻因“粒长而味腴,四月插秧,六月可熟”得到人们的喜爱,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摘编自张豪等《世界遗产视野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以京西稻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表中的②处代表我国古代哪一盛世局面?这一盛世局面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都城饮食行业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乾时期京西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10. 体育运动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旧唐书·高丽传》记载,中国的围棋、蹴鞠等传入高丽。唐初,马球运动从西域等地传入国内,遇有重大节日,常会举办马球赛活跃气氛;唐朝有的皇帝还在军队中用马球训练军队。唐代墓葬中出土了类似罗马人的拳击俑和摔跤俑,而东罗马则吸收唐朝马球这项体育运动。
——摘编自李重申《中国马球史》等
(1)将材料一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填写序号即可)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图像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体育活动的特点。并据此分析唐朝的時代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国体育活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