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及效果

2024-05-17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颅脑手术室护理人员

艾 美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临床上颅脑损伤比较常见,多是暴力造成的头颅部损伤,包括颅骨骨折、头部软组织损伤、脑损伤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急诊科,重型颅脑外伤属于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颅内血肿、意识障碍、脑组织缺氧、运动障碍等,在所有颅脑损伤患者中,重度颅脑损伤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大概占比为15%~21%。重度颅脑损伤的病情更加复杂、更加严重,还存在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进一步提高病死率。这就给手术及护理提高了要求,为了让手术操作有序展开,达到争分夺秒的效果,需要做好手术室护理[1]。综合性手术室护理有着高效性、全面性、规范性,对保证手术质量有较大作用,但是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护理效果有较少的报道,基于此,选取我院收治的6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所有患者通过奇偶数列法1:1 分组,每组30 例。研究组女17 例,男13 例;年龄33~79 岁,平均年龄(51.36±4.08)岁;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12±0.11)分;受伤原因为暴力击打4 例,高处坠落7 例,交通事故18 例,其它1 例。对照组女16 例,男14 例;年龄34~78 岁,平均年龄(51.32±4.16)岁;平均GCS评分(9.17±0.17)分;受伤原因为暴力击打2 例,高处坠落8 例,交通事故19 例,其它1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有明显的颅脑外伤史;符合去骨瓣减压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指征;患者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订协议书。(2)排除标准:濒死者或入院24 h内死亡者;多发伤者;合并肝、肾、心等器官功能损伤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颅内病变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室护理,根据手术进度与医生进行配合,让手术顺利进行。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手术室护理。(1)临床监测: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避免呼吸道阻塞。如果患者存在躁动情况,对其四肢进行适当的约束,防止坠床或脑组织外溢、膨出加重。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等,并与麻醉师配合进行插管[2]。(2)体位选择:为了保证有清晰、广泛的手术视野,合理选择体位。血肿处于后颅窝、枕部的患者,将软垫放在其两腿间和腋下,防止发生压疮,或是压迫血管、神经。血肿处于顶、颞、额部的患者,将患者体位调成呈仰卧位,头部偏向健侧或正中位,如有必要使用多功能头架进行固定,在头下放置头圈,并垫高肩部,避免头部扭曲对颈动脉、气管产生压迫。(3)术前准备:提前将手术器械准备好,并对器械的性能做全面检查,清点和记录止血纱布、骨蜡、脑棉等用品,高频电刀、双极电凝镊、电动颅钻连接好。与手术医生相配合进行手术,皮肤切开时,使用头皮夹子止血,并对骨膜完整性做好保护,使用电钻开颅、铣刀锯开骨窗,期间为了降低温度用生理盐水冲洗,将骨瓣取出后,骨蜡涂抹在骨窗边缘,并使用脑棉片做好保护;对硬膜外、硬膜内的血肿彻底清除后止血处理,冲洗残腔,放置引流管,复位骨瓣,逐层缝合[3]。(4)术中配合护理:巡回护士在手术前需要准备好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以帮助患者迅速的清理伤口上的异物和污染物,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的全头皮肤进行消毒。与麻醉医师合作,确保所有手术使用的器械、仪器正常使用,避免对手术的进展造成影响。同时,要与医师协调好患者的体位,并在长时间手术中,为患者受压迫的皮肤垫上防压疮的海绵敷料。充分准备急救物品,对患者的术中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同时对所需器械进行盘点。术前,器械护士按照手术要求洗手、无菌摆放好器械台,整理所需的器械,并准备好脑棉、止血纱布、骨蜡等。与巡回护士进行精确的统计,并做好记录。连接上单双极电凝钳、电动颅钻和高频电刀。在手术区域贴上无菌脑外科的切口保护膜及无菌巾,并与术者配合进行手术操作,如果需要取出颅骨瓣,应将其放置在无菌的一次性塑料袋内,然后用消毒的生理盐水将袋子装满并密封。根据医师要求,将脑海绵裁成适当大小并蘸上生理盐水,放置在适当位置以便随时使用,以加快手术进程。颅内血肿清除后,采用常规的硅胶管进行引流。术后,与巡回护士仔细检查,确保仪器和纱布的数量正确,才能逐层缝合。(5)导尿管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可借助尿量这一指标来对休克程度进行判定,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各异的意识障碍进行评价,在应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的同时,需要插入导管用于持续监测尿液的颜色、尿量和性质。如果患者出现四肢湿冷、尿量减少、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扩容治疗,并给予林格氏液,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和颅内压,以避免过多输液导致脑水肿的发生。(6)高热护理:在颅脑损伤术中,突然升高的体温是常见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头部和躯体发热,最高可达40℃,且患者没有出汗。在病情较为严重时,高热可能导致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采用冰帽来保护大脑,减少脑代谢,并可应用全身物理降温方法,如使用冰毯对大动脉进行冷敷,并注意保护好患者的皮肤,避免发生冻伤的情况。(7)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与医生紧密合作,将纱布包裹在患者头部,擦拭患者皮肤上的残余血液,并检查压迫部位的肌肤状况,以观察是否有烧伤或压疮的迹象。妥善处理导尿管与引流管。在转移患者时,必须轻柔稳定,并做好保暖工作,确保氧气供应和静脉通畅,同时做好与病房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使患者得到持续、合理有效的护理服务,有助于病情的稳定。

1.3 评价指标

(1)比较2 组抢救效果,包括残疾、存活、死亡。(2)记录2 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3)统计2 组患者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情况。(4)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百分制,从抢救效率、手术室护理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越满意。(5)借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从睁眼反应、肢体活动、语言反应等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越好,15 分(完全清醒),12~14分(轻度意识障碍),9~11 分(中度意识障碍)、9 分以下(昏迷)。(6)对抢救成功患者的瞳孔进行术前和术后的评价,其中瞳孔散大、消失对光反应为1 分,瞳孔正常,但消失对光反应为2 分,瞳孔对光反应、大小正常为3 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抢救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抢救效果比较(n,%)

2.2 2 组抢救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抢救时间比较()

表2 2 组抢救时间比较()

2.3 2 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共计5 例出现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 例、上消化道出血1 例、尿路感染2 例,总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共计20 例出现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9 例、上消化道出血5 例、尿路感染6 例,总发生率为66.6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2 组GCS评分和瞳孔情况比较

干预前,2 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2 组瞳孔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GCS及瞳孔评分比较(,分)

表4 2 组GCS及瞳孔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在神经外科疾病中重型颅脑损伤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引起颅脑损伤的因素比较多,如交通事故、失足跌倒、高空坠落等,颅脑损伤可由单一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脑损伤的类型包括广泛性颅骨骨折、脑干损伤、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通常情况下,患者昏迷的时间都在6 h以上。此类损伤表现为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者反复出现神经系统阳性迹象和昏迷。在临床上,这种情况被视为危重症。重型颅脑损伤的发展快、病情重、死亡率及致残率高,在抢救过程中时间最为关键,如果形成脑疝,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尽管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方式,但是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还需要有高效的护理方式做配合,以提高抢救效率,改善预后效果。这就需要在正确治疗的同时,临床护理人员做好严密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同时,颅脑损伤的突发性、严重程度和残酷的结果,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包括死亡、残疾以及家庭、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巨大改变。研究表明,积极应对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对患者的冲击,对身心恢复有益[4]。

手术室综合护理时有着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护理模式,使得手术室护理成为医院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5-6]。在手术室综合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首先,综合性手术室护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室的各项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中的协助和手术后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麻醉师、器械师等密切合作,确保手术室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从而提高手术的效率和质量。其次,综合性手术室护理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护理模式[7]。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知识,以便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和手术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还需要掌握各种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以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8-9]。最后,手术室综合护理是一门可操作性较强的护理模式。护士需要掌握各种手术操作的技巧和步骤,包括手术准备、术中协助、手术清点、手术器械的运用等。护理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和沟通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手术室综合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因此,作为综合性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确保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综合性手术室护理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在实际应用中,护理人员能更全面地把握手术进度,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有效配合,最大程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此外,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需求、疾病特点等,术前准备、临床监测各司其事,让手术各项护理操作有序展开,争取宝贵时间,以便在最短时间获得最好的抢救效果[10]。在此次研究中,运用综合性手术室护理的研究组,比进行传统手术室护理的对照组,有着更高的总生存率,更短的手术准备时间,以及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较,综合性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抢救效率及抢救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分析原因可能是手术室综合护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心护理和关怀每一位患者,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通过预防感染、提供监护和护理、提供心理支持以及加强团队合作,努力降低手术感染率和死亡率,确保患者能够安全、顺利地度过手术过程,尽早康复并重返健康的生活。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术者合作,遵守无菌原则,规范手术步骤,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研究表明,在颅脑损伤患者的外科手术中,采用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获得良好的护理结果,并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这些优点主要是因为重症脑损伤患者一旦有手术指征,必须立即进行手术,以尽量减少颅内压力。例如,当患者出现小脑幕切迹疝表现,如有一侧瞳孔散大,应尽快清除颅内血肿或摘除颅骨,以达到较好的减压效果。在外科治疗颅脑损伤中,护理人员需要与医师紧密合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减少患者的病死率。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进展较快,护理人员需要细心观察,并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并对病情进行预测性评估。在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需要紧密合作,并保持全神贯注,确保治疗的及时性和精确性,增强急诊的应急意识,提供相应的照顾,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大部分脑外伤患者都会出现意识损害,影响咳嗽和排痰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和脑组织缺氧,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引发脑水肿和脑损害。因此,在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时,最关键的是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缓解缺氧状况。术中需要密切监视患者的情况和生命迹象,与外科医师良好配合,尽量减少对身体的伤害,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在建立静脉通路后,可进行输液、脱水、插管等措施,以减少颅内压力和脑脊液分泌。因此本次研究中,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对高热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降温干预,来改善脑血管扩张,减轻脑水肿症状,以避免术后出现脑积水和迟发性水肿等问题。此外,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和药物反应等,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综上所述,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手术室护理方法的运用,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明显提高生存率,缩短救治的时间,减少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颅脑手术室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