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健康宣教联合气道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
2024-05-17时伶俐
时伶俐
(浙江省湖州市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种疾病在呼吸内科非常常见,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1]。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症状加重,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也很容易诱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症状为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肺功能下降且脓性痰液增加,目前比较常规的治疗方式是吸氧、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和气管扩张[2]。气道护理是非常常见的护理模式,但是患者往往存在“在医院治疗效果好,但回家后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病情加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通过系统健康宣教的模式,让慢阻肺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保障,并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浙江省湖州市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共计130名,这130名患者均处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分配65名患者。以上130名患者的年龄在57 ~ 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14±3.4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在57 ~ 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5±2.4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59 ~ 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5±1.23)岁.从患者的学历水平上看,小学学历患者共有35例,初中及以下患者共有71例,高中及以上学历患者共有24例,以上结果P>0.05,说明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标准
纳入标准:① 患者均处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且结果经过了CT等手段辅助确诊;② 患者的意识清晰,全程配合参与调查,且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① 患者除慢阻肺外还存在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的问题;② 患者存在肺部结核和恶性肿瘤;③ 患者意识不清,或者对本研究不配合。
1.3 基本方法
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都分出65名患者,对这2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健康宣教联合气道护理的模式,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气道护理。这2组患者除了护理方式不同外,其余的用药、治疗方法等均处于一致的状态。分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下肺功能指标的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质量。
观察组和对照组都需进行吸氧、止咳化痰和抗感染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做好气道护理。在医院中,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多喝水,保持气道的湿润,鼓励患者采用半坐位和坐位的姿势,便于有效咳嗽、促进呼吸道中的痰液排出。在吸氧的时候,督促其用正确的姿势进行吸氧,保持合适的氧流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患者进行系统健康宣教护理,健康宣教护理中,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进行一对一宣教,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为提升宣教的有效性,对健康宣教进行内容划分:① 用漫画、科普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其更了解与慢阻肺有关的知识;② 在宣教过程中,用图片引导的方式,让患者了解什么是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排痰方法等呼吸训练方法;③ 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充满恢复健康的信心;④ 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患者多进行户外运动、补充蛋白质和纤维素。
1.4 评价标准
针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了观察。
(1)治疗14天后,采用FGC-A+肺功能测试仪进行精确检测,主要关注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2)治疗14天后,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3)为全面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引入了圣乔治呼吸问卷(SGQR)。该问卷涵盖了50个具体项目,科学地分为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和影响评分三个部分。各部分及总分值的计算均基于不同选项得分与该部分总分之间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差。通过这一评估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评估干预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6.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数据检验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进行干预之前,所有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差,FEV1%、FEV1、FEV1/FVC三 个 指 标的P>0.05。通过对比干预后的FEV1%、FEV1、FEV1/FVC三个指标的P<0.05。从干预后的三个指标情况上看,可以看出,对照组的三个数据值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观察组的肺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好,也就说明,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有所改善。观察组同样如此,但从FEV1%、FEV1、FEV1/FVC三个指标的变化幅度上看,会发现对照组的变化幅度要低于观察组,这也说明在恢复情况上看,观察组要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s)
表1 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s)
时间组别FEV1%/ %FEV1/ LFEV1/FVC/ %干预前 对照组 63.14±1.231.17±3.1159.21±2.11观察组 62.89±2.551.21±2.5161.14±1.08 t值0.2590.5120.401 P值0.7210.5980.689干预后 对照组 71.36±1.332.09±1.0469.21±1.56观察组81.36±2.113.01±2.1175.36±1.22 t值2.60111.0892.547 P值0.0220.0020.027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患者入院14天后,进行一次护理满意度调查,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比超过65%,而对照组只有37%左右,从“较不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上看,观察组和对照组差距不明显,但是观察组患者中选择“较不满意”的居多,对照组患者中选择“不满意”的角度,从这个角度上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更认可。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略低。见表2。
表2 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
2.3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都有提升,但是整体上看,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提升情况更突出。生活质量评分表的数值越大,说明生活质量越低,所以说,从干预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实际数值上看,都有所改善,从干预前的评分上看,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差不多,但是观察组在干预后,活动评分、症状评分、影响评分、SGRQ总分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提升情况更好。见表3。
表3 患者生活质量变化(±s,分)
表3 患者生活质量变化(±s,分)
时间组别活动评分症状评分影响评分SGRQ总分干预前对照组52.12±1.2356.47±5.1249.85±3.1453.88±1.00观察组51.11±1.8457.19±2.0150.22±1.0754.87±2.07 t值0.0280.2070.0780.081 P值0.9170.8470.5740.772干预后对照组48.21±1.3545.89±2.0341.36±1.5545.78±2.14观察组46.12±2.0040.15±1.8939.14±2.4741.36±1.58 t值2.3682.4882.3442.014 P值0.0120.0170.0380.021
3 结论
慢阻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产生原因多是粉尘、吸烟和化学物质的吸入,导致呼吸道气流受限,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加重期会有咳嗽、喘息、痰量增多的问题,且很可能因为呼吸困难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目前在临床上并没有一种能根治慢阻肺的手段,一般是需要长期用药,对病症进行控制[3]。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为了稳定病情,需要通过优质的护理,帮助患者提升治疗质量。系统健康宣教护理给患者带去了有效、规范且贴近患者心理的护理,能通过宣教的方式,让患者更加了解慢阻肺,并深刻认识到日常生活习惯会对慢阻肺的治疗产生的影响,且在宣教中,护理人员和慢阻肺患者直接对接,也让患者更有亲切感[4]。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接受系统健康宣教联合气道护理后,其肺功能指标如FEV1、FEV1/FVC、FEV1%等有明显的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他们在SGRQ 的各项评分,包括影响评分、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及总分等,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证实,系统健康宣教联合气道护理对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5]。
该方法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效果,主要得益于气管护理为患者提供了有利的吸氧条件,有效缓解了呼吸困难等症状。而系统健康宣教则由责任护士实施,他们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健康宣教联合气道护理,从生活、健康训练、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和生动的健康知识宣教,不仅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他们对疾病的认识,还帮助他们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健康宣教中,还强调了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缩唇呼吸等呼吸锻炼的重要性,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训练。长期进行缩唇呼吸练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费力症状,降低呼吸频率,减少二氧化碳潴留,进而提高肺活量,促进肺内气体交换,从而改善肺功能。这些综合措施共同促进了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综上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将系统健康宣教护理融合气道护理的模式对提升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意义重大,且值得在临床中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