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策略探讨

2024-05-17周建武

教师博览 2024年4期
关键词:提质双减情境

周建武

(资溪县泰伯小学,江西 抚州 335399)

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方法。在实行“双减”政策的今天,数学教师应加强学习,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从多角度研究教学方法,打造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真正将减负提质落到实处。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提质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能尽快更新教学目标,设计出更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正确理念的影响下发展核心素养,为其全面发展、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双减”政策,落实减负提质,不仅能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还能使其有侧重地探究数学知识,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重复记忆、机械学习的情况。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二)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双减”政策促使教师尽快调整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近期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加入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教师会在课堂中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多种手段,这不仅能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显著提高数学课堂的吸引力,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保持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在创新实践过程中稳步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顺利实现减负提质,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外,还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从多角度入手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教师要基于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提供更具有开放性、丰富性及多元性的教学资源,逐步发散学生的逻辑思维,为其高效、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四)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变革、创新、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三个要素。无论是“双减”政策的渗透,还是提质增效的落实,都能促使教师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这不仅能为学生当前和未来的学习做充足准备,还能有效推动数学教学改革,构建出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质数学课堂。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提质的策略

(一)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课后作业明显减少了,这就意味着一部分数学基础知识要在课堂内巩固。教师要在准确理解数学教材、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编写教学设计方案,制作教学课件。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个性特长、情感态度等,充分研究数学教材的目标要求及其重难点,进行课堂场景的设计、安排,收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并且准备好适当的教具。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学习结果原则、具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等。

(二)利用数学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情境教学法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手段,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减负提质,教师应当深入解读教材内容,提炼出其中的重难点知识,再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出多样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从教材中提炼出核心问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探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做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中带领学生逐步分析并解决重难点问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可借助对话交流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社区为了创建一个更宜居的环境,准备新建两个大花坛(出示相应的情境图,一个花坛是长方形,另一个花坛是平行四边形),你们认为这两个花坛哪个更大?为什么呢?”在此环节中,教师利用生活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同时瞄准该节课的教学难点,还循序渐进地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能围绕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究。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始终围绕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创设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分心的情况,还能减轻其学习新知识的压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加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多样的课堂互动不仅能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放松身心,还能使其更好地探究数学知识,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为了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教师要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帮助和引导,使其能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顺利消化和掌握数学知识。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教师应深入分析、牢牢掌握“学生主体”的含义,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数学学习的探索者、质疑者和发现者。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题目:近期,学校打算在校园内的百米跑道边植树,准备每隔五米种一棵树,并且两端都要种,那么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和分析时间,使其能理解“间隔数”“间距”“棵数”等关键词的含义,也要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肯定和表扬学生思考的成果,并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验证,构建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学生将会经历填表、画图、分析、比较等多种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探究时间,使其能顺利完成植树问题的分析,并从中总结出更多的规律。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即辅导者和引导者,与学生始终处于平等的相处状态中,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稳步提高。

2.开展小组合作活动

在落实“双减”政策时,教师除了要经常与学生交流互动外,还要带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这不仅能够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效调节学生的情绪,还能碰撞学生的思维,使其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从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将学生划分若干小组,使其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首先,教师可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让学生观察这个包装盒是由几个面组成的,思考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各小组开始在包装盒上进行标注,明确每个面的边长与形状。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完成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需要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认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从多角度分析,不断拓宽思路,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想出更多的办法。在各小组完成讨论交流后,要开展成果分享活动。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集中汇报此次计算的过程、计算的方法以及最终的计算结果。教师要在各小组汇报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运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在合作交流、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四)优化课堂练习,落实减负提质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借助简单有效的练习,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真正做到“堂堂清”。

1.明确练习目标

在设计课堂练习内容时,教师必须明确练习的目标,保证练习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契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凸显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类比的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准备好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比较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的计算过程,使其理解运算定律,提高运算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乘机添加个人竞赛、小组竞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注重层次教学

课堂练习应当面向所有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顺利消化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应当充分照顾每个层次的学生,遵从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此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产生充足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将课堂练习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其中,基础题应当紧紧围绕课文内容,保证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提高题应当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照顾到班级内的大部分学生,使其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拓展题则应当采用具有开放性的题目,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设计“认识小数、发现小数、我说你写、探究小数的意义”4个环节。先教学生认识小数、读写小数,再借助图形探究长度和价钱,为什么都能用0.1来表示,最后更深入地探究,在数轴上找对应的小数。环环相扣,层次分明,让小数的认识既有宽度又有深度,也正是因为有这些铺垫,学生才能顺理成章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3.避免重复练习

课堂练习的关键在于精练和经典,而不是数量多。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应在课堂中精简习题,尽量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能系统掌握知识,锻炼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在完成百分数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从打折的角度入手,设置练习题:(1)一个铅笔盒原价是10元,如果打七折那么是多少钱?(2)小白买了一个新手机,花了3000 元。商店只收取了他九折的钱,那么这个手机原价是多少?(3)在劳动节期间,某服装店搞促销活动,原价200 元的衬衫全部八折出售。剩下的最后几件衬衫,商家决定再打七折出售,那么最后这几件衬衫的价格是多少?这些习题都围绕打折这一主题,但问题难度逐步提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为日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做好准备。

总之,“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秉承终身学习的意识,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围绕核心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加入师生互动和合作学习活动,还要布置恰当的课堂练习,保证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真正实现减负提质。

猜你喜欢

提质双减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为城市提质而歌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