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路径
——以“跟着节气去探究”一课为例

2024-05-17

教师博览 2024年4期
关键词:节气劳动家长

颜 非

(东海县黄川中心小学,江苏 连云港 222300)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在日常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体验和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价值内涵认识不透彻,对综合实践的内容分析不到位,导致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够清晰,教学活动的设计过于简单机械,学生在放任自流的学习情境中并不能真正掌握关键技能,而且难以提升创造能力。因此,笔者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六年级下册“跟着节气去探究”,阐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路径。

“跟着节气去探究”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认识、体验和实践中感受“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体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了解和掌握自然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学生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通过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生活情景,开展多种活动探究,涵养学生的生活智慧。

一、挖掘学校资源,丰富内容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和真实生活体现对课堂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教师要深入挖掘学校资源,充分重视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路径拓展中的特殊价值,创造性地发挥自身的指导价值,不断地为学生的体验和实践提供空间场域和拓展内容。

(一)特色校本课程,涵养文化品格

“二十四节气”汇聚着中国古人关于天文气象、历法地理、诗书音律、养生滋补的智慧,同时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与美学精神。教师应深入挖掘学校资源,通过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将中国节气文化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巧妙融入学校的“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系列特色校本课程,以“品读自然、传承文化、寻味生活”为课程理念,通过挖掘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习俗、气候特征、物候现象、耕种规律、节庆节日及传统美德等,在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中设置“节日节气认知课程”“传统音画舞蹈课程”“传统美食制作课程”“传统农耕体验课程”“自然感知寻味课程”等内容,引领学生在“劳中思”“玩中学”“乐中悟”,体验劳动人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快乐,理解大自然四季交替的变化,感受劳动人民在二十四节气这个“时间表”更替变化中的劳动精神。

例如,在学校开设的“传统美食制作课程”中,教师积极对应时令节气,带领学生充分感受劳动创造的快乐与价值,在感受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体味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真正将教育的“自然之维”全面敞开,从知识认知的“物化视界”走向体验对话的“生命视界”,从而真正做到课程的开放。

(二)结合地方特色,激发趣味探索

二十四节气讲述着光阴的故事,以一种既宏大又精微的时间刻度,交融着天文与人文、时间与空间、节气与节日,细细讲述先人对时令、物候变化的观察与认知。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节气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在学习理解、体验感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育”“浸育”目标,教师应结合地方特色,融入本土风俗,引领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探索中实现生命的丰盈生长。例如,在冬至时节,南北方存在着饮食文化差异,南方有“冬至吃汤圆”一说,北方有“冬至吃饺子”一说。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节气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内涵,教师结合当地特色,将冬至吃汤圆的习俗与生活活动相结合,带领学生在揉捏汤圆的同时,深刻地感受本土习俗所蕴含的生活内涵和教育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通过设计“探索乡味”的实地寻访活动,鼓励学生在节气到来之时采访在本地多年的异乡人,探究他们家乡的节气美食,在实践调查中体味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三)融合多元学科,丰富情感体验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传统节气生活情境,涵养学生的身心,教师还应积极融入多元学科,让学生在各类学科课程的认知、能力培养与情感熏陶中深刻感悟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中通过带领学生学唱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歌曲,并且鼓励学生在古诗词中探索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美”,在古诗词的节气风物里品味文化的馨香。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播放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二十四节气变身“倒计时器”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意传播形式,让学生切身体验中华文化的传统智慧和浪漫美学,丰富情感体验,感受专属于大自然的鲜活灵动语言。在科学课中,以“春分”节气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事先阅读科学绘本,引领学生了解“春分竖蛋”这一传统习俗,并且带领学生在预测、探究、互动中找出用什么材料能帮助鸡蛋又快又好地立起来。

二、巧用家庭资源,浸润优秀品质

家庭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关键路径。教师应巧妙借助家庭资源,引领家长一同前行,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在家长的理解支持下共同培育儿童的关键能力和优秀品质。教师可以将学校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延伸拓展,积极利用“家长课堂”“亲子共读”“亲子研学”等形式涵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

(一)开设“家长课堂”,培育关键能力

由于家长群体来自各行各业,教师可以定期开设“家长课堂”,邀请家长为班级学生上一堂生动精彩的活动课,在有效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能更深入地了解儿童,培育儿童的关键能力。以“跟着节气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在芒种时节,教师可以邀请农民爷爷、农民奶奶来到课堂给学生传授耕作的传统经验,引领学生体会“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的意义;在农民爷爷、农民奶奶的带领下,学生来到学校的劳动基地亲身体验种植水稻,感悟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二)开展“亲子共读”,形成良好习惯

在“跟着节气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亲子共读任务单”,让学生将二十四节气课程实践探究带回家,在家长的指导下共同探究并记录。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在“亲子共读”中认识到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以及二十四节气与北斗七星的关系等,通过思维导图或手抄报绘制、视频录制、研究小报告撰写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感受阅读探究带来的无限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个性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体验“亲子研学”,开阔文化视野

以“惊蛰”节气为例,教师开展“你农我农”的主题探究活动,通过设计“主题探究任务单”,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带领和指导下在家完成“种植日记”,让学生在家播种自己喜欢且与时令节气适宜的种子,和家长一起观察、照顾种子,定期记录种子的成长状态,在亲子播种、常态化照料中充分体会劳动的喜悦,在观察记录中提升专注力和观察力,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和观察结果;同时让家长在指导参与的过程中关注儿童的学习特点和状态,在“亲子研学”中培育科学探究意识和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三、拓展活动形式,赋能生命成长

(一)融入自然生活,丰富劳动体验

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价值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农桑、诗书音律、哲学美育等多方面知识,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提供、情感的升华、审美的熏陶,更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一种多元思考和创造表达的方式。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元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积极融入自然生活,探究二十四节气,充分打开教育的“自然之维”,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在社区研学基地、校外实践劳动基地“开心农场”中体验田园生态,感受时令生活,在农耕劳动中学习种植技术,掌握与时令相关的种植知识,在自然田园中感受时令季节的变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贴近自然的情感以及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生活观念。

(二)参与社会实践,促进精神生长

为了深入探究“跟着节气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内涵,教师还可开展创意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实现“五育”并举,在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获得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以真实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精神生长。例如,教师积极联系当地气象站,开设“气象站奇妙体验——雨水”的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实地观察、气象员的讲解介绍中了解自动气象站降水采集箱等气象设备的工作原理,在现场解答中了解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的形成条件及气象观测对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意义。

四、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课程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指教师在活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究方法、探究态度、探究过程、探究成果等方面的点评和总结,能起到激励反馈、修正调控、反思进步的作用。

(一)教师有效激励,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探究的整个过程,善于运用言语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面临劳动实践体验过程中的胆怯时,教师要积极运用正向的言语评价和肢体语言提升学生的实践自信,充分认可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赠送有意义的纪念品等形式,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认知。例如,在“跟着节气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通过将学生认为最有意义的节气物品进行“塑封收藏”,制作成精美的二十四节气书签,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肯定学生在活动中付出的努力,丰富学生的童年记忆,浸润其生命成长的美好。

(二)丰富评价主体,及时调控反思

在实施活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丰富评价形式,采用生生互评、家长评价、自我评价相融合的形式,促使学生在相对全面的评价量表中关注自己活动体验的全过程,更深入地感受到自身的生命成长,并对自己在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反思,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关键能力,加强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动和经验分享。

(三)评价形式多元,培养综合素质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有效收集,利用视频录制、照片拍摄、报告撰写、主题小报、思维导图绘制等形式留存珍贵的活动过程,根据活动的实际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在多轨式的课堂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教师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构建鲜活真实的课堂,深入挖掘学校资源,开发多种渠道,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表演展示中发展综合素质。教师应深度结合学校资源,并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积极拓展课程实施的多样化路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为学生全面发展持续护航。

猜你喜欢

节气劳动家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