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2024-05-17

教师博览 2024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教学模式

危 琦

(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教育教学模式方兴未艾。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赋予了思政课互动教学新的内涵和要求。探究“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对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吸引力、亲和力和实效性,对深化当前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国家层面先后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共同构成了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方案。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基本任务之一,其基本目标是“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二)思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当前,思政课教学还存在着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等问题。这有损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我们不可低估‘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直接摧毁传统的教育生态,形成一种开放创新的教育新生态。网络的开放性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网络的多样性创新了思政课教学手段,网络的交互性赋予了思政课互动的多维性,网络的跨时空性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场域,网络的虚拟性消解了师生间的隔阂……总之,互联网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的特征

传统的教学互动是指为了实现特定教学目标,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互动教学模式得到了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高校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可以有效重塑互动教学模式。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思政课互动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打破传统互动局限,具有超时空性

传统课堂互动一般互动时间短,参与人员有限。信息技术的应用,把互动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实现了同步互动和异步互动相交织、系统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渗透、部分参与和全员参与相伴随,拓展了互动的时空维度,重塑了互动教学模式。

(二)实现师生平等,具有双主体性

在网络环境中,教与学突破了身份的界限,师生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围绕相关主题,平等对话、高效沟通。此时,师生间的关系是平等共生的,既不是教师单向的灌输,也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体现了交互的双主体性。

(三)基于教育教学流程的重塑,具有创新性

传统教学的流程是“先教后学”,网络环境下学生在网上完成预习,教师在网上答疑解惑,师生线上交流互动,形成了“先学后教”的模式。这样,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大数据,教师可以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的总体原则

1.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这为思政课互动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网络互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资源的发布者、教学方法的运用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探究,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内化,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思政课教学承载着价值引导和信仰确立的特殊功能,绝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西方思想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充斥其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敢于批驳各种错误思潮,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应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和学习通、智慧树、微助教、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3.坚持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相结合

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相结合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教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课堂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线上考核和评价;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线下课堂对重点内容进行概括,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对疑点问题进行剖析,并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这样,借助线上线下两个课堂的紧密结合,就能凝聚线上线下课堂合力。

(二)实践探索:“互联网+”视域下互动教学方法

以网络形式开展互动教学可以优化和提升这种教学模式的效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展开互动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教师根据教材的逻辑体系以及教学单元划分,细化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在超星学习通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推送相关课件、教案、慕课资源、视频资料、课程习题库、课后阅读材料等,供学生预习。教师还可在课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所学章节的理解程度及认知盲区,根据学生关注的热点、争议的观点、困惑的难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讨论。在这里,好的问题设计是进行高效互动的前提。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时,如提出“辛亥革命为什么既成功又失败了?”这样的问题,则不够生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换成“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吗?”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课内。第二阶段是打造师生互动的动态课堂的核心环节。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绘出授课内容的逻辑关系,概述教学目的和学习要求,梳理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帮助学生内化吸收。同时,利用超星学习通中的投票、抢答、主题讨论、分组任务等功能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第三阶段,课后。教师在学习通中布置作业或进行测试,获取教学反馈。学生可在超星学习通中查看作业或试卷的批改情况,针对作业或试卷反映的问题在线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就可以发现学生认知的“空白点”和“已知点”,进而以此为据调整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优化“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加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思政课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己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业务能力。首先,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学习教育信息技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熟练运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其次,教师应掌握网络互动的方法和技巧,并将其应用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发布、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最后,教师应具有敏锐的信息的鉴别能力,能快速判断信息真伪,并进行筛选、组合、重构。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学习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运用新媒体很多时候比教师更加熟练,但他们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和批判性思考不足,需要思政课教师予以引导。思政课教师应使学生具备对不正当言论和错误思潮的鉴别和批判能力,自觉抵制一切色情、反动、庸俗、虚假的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教师还应教育学生规范网络言行,遵守网络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工具。总之,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观念,培养其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加快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库是网络互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课件、文献、题库、视频、案例、讲义、教案等,是实现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路径。建设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应遵循三个原则。

其一,共建共享的原则,即构建教师个人资源库—各课程组群资源库—校际资源库等多层次教学资源体系,各主体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共享网络教学资源。

其二,动态发展的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更新教学资源,注重时效性,并以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

其三,有效供给的原则,即教师本着“好用、有用、够用”的原则开发教学资源,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优化资源供给。

(四)建立网络教学评价考核机制

传统思政课考核方式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目标的考查,这种考核方式有单一和静态的弊端,不够全面、客观,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基于网络教学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做到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第一,评价内容多样化。注重学习过程评价,把线下课堂表现、网络课堂互动、慕课学习、网络平台测试等纳入评价范围,可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真实性。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培养计划的实现是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为前提的,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全员参与的活动,学生、教师、督导、辅导员、班主任作为评价主体来评估教学活动,可以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