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引领数学复习向教育更深处漫溯
2024-05-17江苏省南京市礼尚路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礼尚路学校 贾 敏
和学生一道学习数学六年了,毕业考试前最后一次数学复习课,有许多话想和学生说。是进行模拟测试,还是考前指导教育?说什么,怎样说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笔者有幸听到一位老教师的用心力作,开辟了复习课的别样途径,用真心、真情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将知识复习、生活感悟、情感交流融为一体,引领学生向情感最深处漫溯,收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好效果。
【情景再现】游戏要求:(1)打开作业本。(2)左右两手握笔同时画:左手画正方形,右手画圆形。
(学生试画,有的画不出来,有的在慢慢描,还有的虽然画出但不同步,多数画不出来)
师:请画出来的同学上台演示。
师:看某某画的过程,有什么想说的?
生1:他的勇气让人佩服,不过,他不是同时画的。先画的正方形,再画的圆形。
生2:我曾经看过这样的节目,有人经过训练还是可以画出来的。
生3:同时画两个不同的图形,一般人确实很难做到。除非经过专门训练。
师(温馨提示):动手做,一颗心,不二用,才成功!
【片段一】
三分钟内完成下面各题。请认真阅读题目,读完后再做:
1.在练习本上写上序号,直接写得数。
19.5-4.5×2 8/5-3/4 +1/4 3/5 +2/5×1/2 5.8 +0.2-5.8 +0.2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怎样算
45%×125 +0.55÷1/125 (293/13 - 75/4)×(1/2-1/3-1/6) 5.4×2.8 +0.46×28
3.甲乙两地距离20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每小时行160 千米,行了四分之三小时后这辆汽车离甲地多远?
4.同一个等腰三角形中相邻两边的比是2 ∶5,底边长10 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一堆圆锥形沙子,底面周长是18.84 米,高60分米。如果每吨沙子有0.75 立方米,这堆沙子有多重?
6.上面的题读完后,只要做第1 题。
大多数同学见题就做,只有少数几个同学按要求读题,很快完成。
师:时间到!感觉怎样?
生1:来不及做。(绝大多数学生附和:来不及。)
师:有几个同学完成了。想不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快?
生2:要求认真阅读题目,读完后再做,读到最后才知道就让我们做第1 题的口算。
生3:我一开始也是从头做的,但是一想,三分钟不可能完成这么多题,浏览了一遍题就知道了。
“噢!这样呀。”在同学的提醒下,大家会意地感叹。
生:老师是想通过这题的练习,提醒我们做题前要明确要求,审题很重要。
温馨提示:做题前,明要求,再审题,很重要!
【片段二】
交流第一组题的感受:
生1:(说出各题的答案)这些都是容易错的口算题。
生2:都要注意运算顺序。
生3:这些都是我们错题本里经常出现的,是有“陷阱”的。师:某某“陷阱”这个词语用得好,提醒大家注意,有些题看上去可以简便,实际上不可以。温馨提示:走捷径,有方法,掉陷阱,错得惨!
【片段三】
师:第二组题没完成的继续做完,做完的同学检查一下。做完后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1:45%×125 +0.55÷1/125 中将除法转化成乘法后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第二小题表面像是乘法分配律,实际上不能用,按原来顺序算;第三小题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根据积不变的规律用转化的策略把5.4×2.8 转化成0.54×28 就能简便。
生2:第三小题还可以把0.46×28 转化成4.6 乘2.8。
生3:也可以转化为54 乘0.28 加46 乘0.28。
生4:第三小题三个同学都是用了积不变的规律来转化的。第二小题其实也能简便,第一个括号先不算,只要算第二个括号中得数,发现是0 这个特殊数,就可以简便了。
师:是呀,貌似不能简便的,其实有内涵,找到特殊数(如0、1),减去大麻烦。
温馨提示:简便算,整体看,找特殊,巧转化。
【片段四】
“六龄进校六春秋,六冬六夏乐悠游。上上下下六层楼,六寒六暑有春游。六月时光终没有,六日之后便分流。待到六年高考后,数我六一最是牛。”这是我作的一首诗,计算诗中“六“字出现的次数占总字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读着读着,有的笑了,有的眼睛红了,有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师:都会做的,但要解释一下。后两句是指六年后的今天是你们高考查分的日子,老师希望你们个个金榜题名。课件出示:老师像保温瓶,外表冷,内心热!偶尔批评,那是严格要求。有时发火,那是恨铁不成钢。看到你们进步,心里无比幸福。我的愿望:十年后,你们超过父母、超过老师、超越自我。老师喜欢你们,舍不得你们离开,希望你们常常回来。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树理想,揣梦想,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今天你们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们为傲!
跟随打字机显示字幕的声音,学生激动且有节奏地拍手,有的伏在桌上流泪……下课铃响,教室出奇的安静,学生坐在座位上,久久不愿离去……
【笔者的思考】
一、真爱唤真情,润物无声,触及心灵深处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老师对学生的真爱,会赢得学生的真情回报;教学中有感情,育人时有真情,会唤起学生的真心认同和爱。停留在嘴上的爱,没有体验,学生转眼就忘;停留在纸上的爱,刚刚看完,转身就忘;放在心里的爱,感受深刻,永远珍藏在心底。数学复习的最后一课,老师对学生的真爱,是建立在真实、真切、实事求是基础上的体验与感悟,来不得半点虚假。正是这种符合逻辑、充满挑战,又富含真理的一个个知识点,让学生串连、交织形成了一张张知识网。在这一过程中夹杂着失败、挫折、痛苦、喜悦、感动、顿悟等情感体验,正是这样的真情实感,熏陶了学生求真的人格。上述教学片段,教者用心设计,更是用情设计的。教学过程用心演绎,总结语加温馨提示,无不饱含深情。游戏环节同时画两个不同的图形,一般人确实很难做到,适时温馨提示:动手做,一颗心,不二用,才成功!谢谢学生能体会和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时提示:做题前,明要求,再审题,很重要!当学生说到“陷阱”这个词时,提醒大家注意有些题看上去可以简便,实际上不可以,提示:走捷径,有方法,掉陷阱,错得惨!谈起貌似不能简便的,其实有内涵,找到特殊数(如0、1),减去大麻烦,提示:简便算,整体看,找特殊、巧转化。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更是教学智慧的点睛之笔。正如此,教学中有了一点就通的感觉,这更是学生与老师心意相通、情义交融的佐证;正如此,教育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无需长篇大论,只有具体体验、感悟、润物无声;正如此,提升总结才深入人心,被人悦纳。学生被老师的真情、真心感染,在真情境中上课,才有小学阶段最难忘的一节数学复习课的体验,会永远珍藏在学生美好的记忆之中。
二、教书更育人,学教自然,丰富人生体验
学生的成长过程,伴随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促进。他们的知识、能力与智慧的发展应该与人格的发展相统一,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习人生之道。数学教学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教学,更应该重视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培养。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解题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反映了他们的真实想法、真实思想。这些想法无论对错,其实反映的都是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的真知灼见。想法不同是因为受到各自思维、家庭背景、表达方式或其他的影响,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去思考未必没有合理性。不同想法,反映的恰恰是正确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产生不同想法,然后交流、碰撞,在思辨中积累经验,完善策略,形成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同时通过积极的相互评价、相互欣赏,学会与人相处交流之道:学会欣赏、吸收、对比、反思。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同学的独到见解,用宽容之心对待同学的失误和错误。从失误与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寻根教的方式,可以巧妙地解决“教学生学数学”的彷徨:学生从错误中会心地“噢”,产生共鸣,懂得要读题,明确要求。“噢”代表了他们欣然接受,比千言万语的说教意义更大。学生出现所谓的“错误”时,教师不能一味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加以纠正,要让他们在历错、识错、知错的过程中,有了内在的“自我否定”,才能做到知错即改。这样的教,让学生从别人的思考中清楚看到已有想法、思考的不足,对新的认知有了本能的认可和内化。判断对错的教是对结果的评判,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缺少指导的教无异于野蛮生长的学,教与不教区别不大。知学生的不足,于不足处教是睿智的。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认知水平、活动经验是不同的,所处的思维水平也不尽相同。对数学有不同的认识与思考,正是这种不同认识才能引发认知冲突。教就是抓住冲突和矛盾,引导学生交流、辩论、补充;教就是清楚看到自身思考的局限和不足;教就是教师引导、点拨、指点、提升和导向。这样的教在学生内心深处留下烙印,解惑的同时提高自己,是在教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整理与练习,而是通过代表性的知识组网,让学生学习时自我感悟、矫正、体验、有所得。认识到做题与做事道理相通、辩证关系相通,感悟到做事与做人的相通,从而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复习,让学生在练习、总结、评价、反思中不断丰富人生体验,寓育人于教学无痕之中。
三、探究加发现,分享感受,漫溯教育深处
课堂教学的资源是多元的。综合练习题是资源,多媒体的应用也是资源;学生的探究发现是资源,学生之间的评价也是资源;学生的生成信息是资源,老师的总结点拨也是资源。这些资源只有合理应用、巧妙运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提高数学课堂的复习和学习效率,才能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信学生,他们会给我们意料之外的精彩。上述教学片段中,每一个教学资源都承载着不同的教学目标:课始练习既有强调动手操作与熟能生巧的意义,又有渗透学习做事专心致志的要求。表面是要求规定时间完成,实际所选练习都是精心挑选的易错点,提醒学生仔细审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欣赏、点评、提醒、分享,同伴间有了自然的再认识、再发现、再思考;分享到同学的发现与感悟的喜悦;分享到不同方法之间的相通相融、相互启发,促进再生资源的形成。正如片段三交流时出现的:要算“汽车离甲地多远”,他算的是“汽车离乙多远”;他没有明要求,再审题,现学现用。第4 题我知道错在哪儿了,既要考虑题中看得见的条件,更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这题中,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是隐含条件,也必须考虑进去。同时我想到了类似的情境,比如我们遇到图表类的题时,不仅要关注文字内容,还要关注图表中的隐含信息也是条件。我的同桌画了图,他的方法提醒了我,所以才没掉陷阱,错得惨呢!活学活用,诙谐幽默。圆锥不能算成圆柱,条件中单位名称不同,求沙子重量时用除法,不是乘法。思路清晰、周全。真是吃一堑,长一智,任何事,不忘细!
分享让个体认识到经验的不足和能力的欠缺,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思考与情感态度的协同发展。分享促进了师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多维交往互动:由点对点、点对线至点对面、面与面,积极参与、共同成长。知事、明理、做人相通,传道、授业、解惑相合。最后的诗创作和心里话,升华了师生的情感,将情感体验推向高潮。此时此刻,师生心意相通、情感交融,触及心灵的最柔软区。这样的数学复习,引领学生情感向教育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