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融入研究
2024-05-17车文娟陈俐澜
车文娟 陈俐澜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研究有的强调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或路径(刘晓阳 2018;许艳 2022),有的借助理论指导研究思政效果(刘黎思2022;刘晶、胡加圣2021),还有的调查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杨露2020;阮灵杰2021)。这些研究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将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较少。那么,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究竟如何?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获得感如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才能有效促进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深度融合?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一线教师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内容,以及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而促进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个人访谈和听课等方式。在充分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的实际,确定了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问卷主题是“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融入研究”,由教师版和学生版组成。问卷主要由五个维度构成,分别是个人基本信息,对课程思政的总体认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的具体实施情况,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方法、建议。教师访谈主要了解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方案及遇到的困难。学生访谈选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主要访问了他们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思政内容的获得感,以及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或意见。
(二)研究对象与过程
学生调查问卷选取了所在学校大一和大二共300 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问卷由单选题和多选题两部分构成,其中单选题16 道,问题主要涉及前四个维度,多选题6 道,内容与第五个维度相关。教师通过问卷星将网络问卷二维码发给学生,收到有效学生问卷298 份,收回率为99.33%,对收回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调查问卷选取了所在学校大学英语教研室的30 名教师,其中教授1 人,副教授8 人,讲师19 人,助教2 人。问卷组成部分和学生问卷一样,只是个人基本信息多了一道题。教师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30 份,收回率为100.00%,对收回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束后,随机选取了30 名教师中的副教授3 名,讲师5 名和助教2 名进行了访谈,随后深入他们的课堂听课。
二、研究结果
(一)对课程思政的总体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师生对课程思政有一定的认识。问卷第5 题“您了解课程思政”的调查结果显示:56.67%的教师选择了“非常符合”,36.67%的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3.33%的教师选择了“不太符合”,3.33%的教师选择了“不符合”;91.6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第6 题“您认为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46.67%的教师选择了“非常符合”,46.67%的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6.67%的教师选择了“不太符合”;40.67%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符合”,54.67%的学生选择了“比较符合”。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师生对课程思政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并且赞同将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
(二)教师将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
此部分共包含11 道题,调查了教师将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
问题7 “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设计的教学目标包括明确的思政目标”的调查结果显示:23.33%的教师选择了“非常符合”,70.00%的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6.67%的教师选择了“不太符合”。数据表明,绝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明确告诉学生课程的思政目标。
问题8 “您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内容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的调查结果显示:16.67%的教师选择了“非常符合”,63.33%的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10.00%的教师选择了“不太符合”,10.00%的教师选择了“不符合”。以上数据表明,教师融入的思政内容与教材内容的结合度上略有差异。
问题9 调查了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教师会在课前挖掘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思政元素,并提供多种资料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结果显示:26.67%的教师选择了“非常符合”,56.67%的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6.67%的教师选择了“不太符合”,10.00%的教师选择了“不符合”。这些数据说明教师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是否会在课前加入思政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反映了他们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所实行的教学方案还有差异。
问题10 调查了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时教师是否会根据课程内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结果显示:10.00%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73.33%的教师认为“比较符合”,6.67%的教师认为“不太符合”,10.00%的教师认为“不符合”。这表明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但也有个别教师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问题11 “您在将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时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10.00%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70.00%的教师认为“比较符合”,16.67%的教师认为“不太符合”,3.33%的教师认为“不符合”。这反映了教师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问题12 调查了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后学习中有意识地将教师讲过的思政内容和实际学习联系起来。结果显示:20.00%的教师选择了“不太符合”或“不符合”,说明部分教师没有将思政内容延伸到学生课后学习中,最终会影响到学习效果。
问题13 调查了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教师会设置相关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对课中思政内容进行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结果显示:23.33%的教师选择了“非常符合”,50.00%的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23.33%的教师选择了“不太符合”,3.33%的教师选择了“不符合”。这反映了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课堂中所讲授的思政内容与课后学习的关联。
问题14 “在考试中会有一些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考题”调查结果显示:63.34%的教师选择了“不太符合”或者“不符合”,说明思政内容在考试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考核体系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问题15 调查了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多种方式对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40.00%的教师选择了“不太符合”或者“不符合”。这反映了对思政内容教学效果的评价还有待完善。
问题16 调查结果显示,73.34%的教师认为学生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内容感兴趣。
问题17 调查结果显示,83.33%的教师认为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总体教学效果不错。
数据表明,从教师角度来看,将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学生对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实际获得感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的实际获得感主要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的第四个维度和与学生访谈的方式了解。调查显示,95.33%的学生赞同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包括明确的思政目标,而且融入的思政内容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97.34%的学生认为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教师会在课前挖掘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思政元素,并提供多种资料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94.0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时会根据课程内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而且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91.66%的学生赞同教师会设置相关课后任务,要求他们巩固课中所学思政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果;93.67%的学生认为教师通常采取多种方式对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总体而言,96.34%的学生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内容较感兴趣,94.3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总体学习效果不错。此外,94.34%的学生会在课后学习中有意识地将教师讲过的思政内容和实际学习联系起来,巩固所学内容。然而,就问题12 “考试中会有一些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考题”的回答,学生想法略有不同:77.67%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这与教师问卷中所得数据相近,说明思政内容在平时的考试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拓展和延伸,在以后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成效、问题及建议
师生问卷调查的第五个维度主要了解了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师生认为的解决方法。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致认为课程的特点和性质,教师的年龄、教龄、职称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结构,学生的接受与配合度,教学时间的充裕程度等都是影响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此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校的制度激励与保障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就增强思政效果的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学生展示法为主,而学生更喜欢以教师讲解为主、案例分析为辅的教学方法。总体而言,师生均认为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使英语教学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加丰富的内涵,在促进课本知识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然而,从问卷数据来看,师生认为目前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方面,76.67%的教师认为他们的思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93.33%的教师认为备课资源相对匮乏,缺乏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思政教材;76.6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接受与配合度不够,教学时间紧张,不能够深入拓展思政内容;70.00%的教师认为课程评价方式不够多元化。学生方面,60.33%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59.67%的学生认为课程评价方式不够多元化;56.6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思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以上问题,师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教师认为学校和学院应多提供一些提升教师思政能力的培训,教研室可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师还可以积极参加一些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比赛、研修等。同时,改进课程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方面,77.33%的学生认为应多提供一些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实践活动;59.67%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多讲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70.67%的学生建议教师应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提升思政教学效果。综合来说,通过本次问卷调查,93.33%的教师认为本次调查使他们对以后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思路,96.67%的学生表示本次调查让他们深层次了解了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五)师生访谈
为了深入了解调查问卷中发现的问题,对参与调查问卷的3 名副教授、5 名讲师和2 名助教进行了访谈,了解在将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他们的教学方案及遇到的困难,随后深入他们的课堂听课。通过访谈和听课,进一步确认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和问卷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相似。学生访谈随机选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主要验证问卷结果所反映的现象是否属实,访谈表明问卷数据确实代表了学生的真实想法。
三、结论与建议
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开展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的发展在各大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前面的调查问卷结果可知,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了使教师更好地将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升教学效果,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仍须进一步增强思政意识
调查显示,不到10.00%的教师对将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学校制订有关课程思政实施细则,进一步让教师意识到思政育人的重要性,从而坚定不移地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二)拓宽思政资源获取渠道,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思政内容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紧密结合
数据显示,20.00%的教师认为很难将思政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备课资源获取渠道较窄,上课学时有限,学生的接受和配合能力参差不齐,导致融入的思政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够。因此,教师要树立多学、多问、多思考的观念,积极拓宽备课渠道,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从而保障教学质量着实有效。
(三)加强师生间沟通交流,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师生访谈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受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教师难以抽出有效时间及时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导致教学方案相对主观。同时,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和教师交流学习所得所获,影响了思政教学效果。因此,师生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以便教师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案,制订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方案。
(四)完善课程思政机制建设,将思政内容贯穿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始终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教师能把思政内容融入课前和课中的教学,但26.66%的教师不会设置相关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对课前、课中思政内容进行巩固。此外,考试中涉及的思政内容较少,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导致思政教学流于形式。有鉴于此,高校应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机制,制订相应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