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2024-05-16贺亚杰李琛聂磊李小燕郭伟陈栋张银平

河南医学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木村头皮淋巴

贺亚杰,李琛,聂磊,李小燕,郭伟,陈栋,张银平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科,河南 开封 475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因“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来诊。30 a前染发后头皮出现结节,色红,呈米粒至黄豆大小,单个散在分布,触之坚实,轻度瘙痒,行“激光治疗”,未再发,当时枕部遗留2枚结节未治疗,30 a来未消退。2个月前再次染发后,结节再发,性质同前,发生迅速,逐渐增多,伴瘙痒,影响睡眠。病理检查,考虑“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既往“高血压”4 a。吸烟20 a,每2~3天20支。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左侧头皮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不等结节,呈孤立分布,半球形,玫红至鲜红色,表面光滑,基底边界清,质地坚实,不可推动,皮温正常,结节基底周围头皮颜色稍红(图1A)。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CT、头颅MRI未见明显特异性改变。血、尿、粪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细胞形态学、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补体、类风湿因子、炎症三项、心肌酶谱、肿瘤标志物、传染病八项、抗核抗体定量未见明显异常。IgE 3.1 IU·mL-1;组织病理学检查(图2)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小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方案及目前情况:激光治疗联合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即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每天1次,每次3片,15 d后患者自行停药。3个月后门诊复诊,无新发皮疹(图1B),瘙痒明显减轻,目前继续随访中。

A为治疗前头皮红色结节,孤立分布;B为治疗后头皮结节变平,无新发皮疹。

A~D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小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A~B为HE×40;C~D为HE×100。

2 讨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别名上皮样血管瘤[1]。目前认为是一种良性血管内皮增生性疾病,临床不多见,且极易复发[2],回顾文献病例发现,青年发病、病程迁延、皮损多发、瘙痒及疼痛等特点,均为复发的高危因素。体内激素水平紊乱[3-4],人类疱疹病毒等感染,免疫紊乱,创伤或环境因素均可能和发病相关[5],并有文献报道本病发病可能和感染孢子丝菌有关[6]。本病20~50岁的青年女性好发,主要发生部位为头皮,查体可见多发结节,结节根据病变累及的深浅而大小不等,一般直径为1~10 cm,单个分布,触之质地较为坚实。病理一般表现为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并突出于血管腔,形态似呈墓碑状[7],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细胞浸润,无淋巴滤泡存在[8]。因本病自觉症状不明显,往往不能得到患者重视,进而出现皮疹发展,数目可逐渐增多,且一般不会自行消退,复发率高,治愈难度较大。

ALHE与木村病均为临床少见病[9],因两者皮疹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常被混淆[10],鉴别之处如下:(1)发病机制不同[11],目前多数学者认为ALHE是血管增生性疾病,而木村病多认为是一种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2)发病人群不同,木村病好发人群为青年男性;(3)临床特点和皮疹存在一定差别,木村病典型皮疹虽然也为头颈部无痛性结节,但其皮疹位置较ALHE更深在,一般为真皮下脂肪组织;(4)局部受累情况,木村病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腮腺及唾液腺受累的情况;(5)外周血情况,ALHE患者一般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IgE均无明显异常,而木村病均可升高;(6)组织病理特点,与ALHE不同,木村病病变为真皮全层和皮下脂肪组织,特点为以淋巴组织增生为主,可见淋巴滤泡存在,淋巴滤泡间和血管周围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性脓肿。

本例患者病史30 a,青年时即开始发病,且2次皮疹发作均在染发后发生,有明确的染发化学物质接触史,考虑本病发病可能和接触化学染料有关。且患者不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血清IgE增高,组织病理显示损害在真皮浅层,以血管增生为主,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无嗜酸性脓肿形成,根据患者典型皮疹及病理表现,诊断成立。ALHE常用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及激光治疗,也可根据患者皮损情况,给予冷冻、病灶内射频消融、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及外用他克莫司、咪喹莫特等治疗方法。任凯芳等[12]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并逐渐减量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Adler 等[13]发现口服己酮可可碱和异维A酸治疗效果较好。并有文献报道发现口服小剂量的沙利度胺对难治性皮损可完全清除[14]。

3 小结

本病为一种皮肤科少见疾病,报道较少,早期极易误诊,病理可协助确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亟待更多研究来明确发病机制,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减少本病的复发率。本例患者2次发病均发生于染发后,推断染发剂刺激为可能诱因,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此病的诱因,为进一步研究发病机制拓宽思路,但遗憾的是患者不能提供染发剂成分,尚无法展开进一步实际研究来探索发病机制。另外,本病目前尚无相关诊疗指南,本例患者第1次激光治疗后30 a未再发病,本次入院再予激光治疗并联合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5 d后自行停药,3个月后门诊复诊,原结节全部消退,无新发皮疹,瘙痒明显减轻,治疗有效,建议继续口服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用法为每天1次,每次3片,并缓慢减量至停药,以巩固治疗效果。目前继续随访中,并继续观察患者治疗后是否复发,积极探索了本病的治疗方式,为本病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木村头皮淋巴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台声》画坊
让头皮爱上做SPA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原因及处理
全头皮撕脱伤原位回植成功1例
肺淋巴上皮样癌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