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性语言学习环境下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观念调查与分析

2024-05-16龙军

科学咨询 2024年5期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者

龙军

(六盘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4)

一、研究背景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来,培养学习者个体语言可持续发展的习得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和重要任务。近年来,在我国自主性语言学习环境下,语言可持续发展习得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和关注[1]。研究者们纷纷提出相关建议,强调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内化学习方法与技巧,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因此,为了有效推动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出具有社会适应性的外语人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原则。

二、自主学习理论与研究

Holec于1981年提出自主学习的概念,他指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独立管理,不依赖于他人。具体来说,学习者能够独立地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Wenden在1991年进一步指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诸多变量(如学习者的心理、年龄、环境、文化背景、认知层次和学习策略等)都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其中学习策略尤为重要。Little Wood在1999年提出,真正的自主学习需要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管理三个层面实现自主掌控。成功的学习者必须展现出掌控自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其中,态度指学习者要有对自己语言学习负责的理念和动机[2]。能力指学习者要具备正确做出自主学习选择的能力和实施这些选择的基本技能。

庞维国在2001年指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因此,自主能力是成为一位成功语言学习者的重要前提。徐锦芬于2004年提出,在我国自主性语言学习的环境下,学生需要在自主学习前清晰理解教学目标与要求,然后科学地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并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和评估。同年,范捷平也表述了自主学习的四个关系维度: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需求和学习观念[3]。这四个维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探索这四个维度的一致性,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安排这四个要素。从语言习得的视角来看,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研究分析:

1.目前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是什么样的现状?

2.学生对学习氛围与教师角色作用有着什么样的评价?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相关性?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六盘水师范学院260名大一、大二、大三的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来自9个不同的专业,且他们的英语水平基本相当。问卷调查工作于2021年4月展开,研究人员共发放问卷26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3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1.9%。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学习策略量表共包含35个题项,这些题项被划分为5类策略:记忆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笔者对这些题项进行了科学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信度系数为0.86。本研究将使用SPSS 23.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

四、结果与讨论

(一)自主学习的现状

表1展示了所收集数据的因子分析结果。从宏观数据来看,七个因子的数据分值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并无显著性差异。其中,确立学习目的的分值最高(3.39),随后的六个因子分别为选择学习内容、使用学习策略、明确学习动机、评估学习结果、监控学习进程和反思学习过程(见表1)。

表1 自主学习各要素描述统计结果

反思学习过程的分值仅为2.61,这表明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后,对反思学习过程持消极态度。另外,从学习者个体的差异程度来看,使用学习策略评估的差异性最小(0.86),其次是选择学习内容(0.93),这说明学生对这两个因子的主导作用较为认可。而明确学习动机(1.16)和监控学习进程(1.13)的差异性最大,显示出这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探究导致这两个要素在自主学习中缺失的原因,以推动教学改革。

以上分析进一步证实,一个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透彻理解自主学习的精髓以精准提升能力。自主学习必须涵盖七个要素。Wenden认为,自主学习的七个要素值的最低阈限值为3.23,这将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有效运用自主学习的精髓,真正解决语言学习中的问题。然而,Benson则指出,在自主学习的七个要素值中,最重要的是明确学习动机和反思学习过程,这两个要素的最低阈限值分别为3.25和3.30。学习者只有达到这些值的自主学习水平,才能进行有意义的自主学习,方可称为优秀的语言学者。在本研究的七个要素值中,评估学习结果的均值与标准差之间未呈现出显著相关性,这表明这一要素值对自主学习成绩的影响并不大。而其余要素,尤其是反思学习过程和监控学习进程,其均值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均呈现出显著性相关性,这说明这几个要素处于同一级别,对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显著影响。

(二)自主学习氛围评价

学习氛围与自主学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学习氛围对自主学习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同时,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鉴于学习氛围对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影响,笔者对自主学习氛围量表进行了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自主学习氛围评价描述统计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语言平台教学氛围的认可度最高,达到了3.72。紧随其后的是语言学习自学氛围,认可度为3.54,位居第二。第三位是语言习得交际氛围,认可度为2.43。而语言使用需求氛围的认可度相对较低,仅为2.30。从标准差数据来看,我们可以推断出学校整体的自主学习氛围是比较理想的,但不同氛围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有一致性,也有层次性,特别是学生对于语言使用需求氛围和语言习得交际氛围的看法差异较大。从语言的本质来看,后两者更能体现自主学习的氛围,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予以重视。

在表1的基础分析之上,表2进一步探讨了自主学习各级氛围评价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层次的氛围评价对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影响。除了语言使用需求氛围与语言习得交际氛围之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外,其他两个方面的氛围评价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这表明,只有增加使用语言的机会和时间,才会对自主学习能力产生显著影响。

(三)教师角色作用评价

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和地位的存在是不重要的,只是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授业者,而是升华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是全局的调控作用。目前,在自主性语言学习的大环境下,学生已充分认识到,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的作用早已有别于传统。为此,笔者对教师角色作用量表进行了测量,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教师作用评价描述统计结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削弱教师角色和地位的重要性,只是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并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全局性的调控作用。在当前自主性语言学习的大背景下,学生已深刻认识到教师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已迥异于传统。为此,笔者对教师角色作用量表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的数据显示,教学手段的认可度最高,达到了3.60,紧随其后的是教学方法(3.51),而教学理念的认可度相对较低(3.25)。这一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从标准差数据来看,教学手段的差异性最大,教理念的差异性最小。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强调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角色之间的关联发展,以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

从表3还可以看出,教学理念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在统计学上尚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在讨论自主学习理念时,很多人忽视了教师层面的因素,没有给予教学理念足够的重视。然而,教学理念作为自主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教师因素还是学习者个体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相比之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程度高于教学理念。这说明在学习者的认知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贡献要大于教学理念。随着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逐渐减少,对深层次认知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依赖也在逐渐减弱。一方面,这减轻了学习者从心理和大脑层面提取不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记忆压力;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利用更多的语言语境重新认识到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教学理念是影响并决定推理的基础,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则只是推理的手段。

(四)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从信息理论的视角来看,学习策略是加强理解、获取或积累各种信息处理的模式或方法。根据O'Malley和Chamot的学习策略分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三类策略尤为重要。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语言行为进行监督和调整的策略,包括计划、监控、评估等要素;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具体语言任务中更有针对性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策略;情感策略则是学习者在各种语言使用机会中稳定控制自己情绪的策略。鉴于学习策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显著影响,笔者对学习策略量表进行了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表4展示了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其中,记忆策略的平均数值最高,为3.87,表明学生经常使用此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平均数值分别为3.41和3.32,两者差异不显著,表明学生中等程度地参与;而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的平均数值较低(2.90和2.88),属于不常或很少使用的范围。这说明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对这几项策略的态度存在差异,且差异性较大。

从语言实践的角度来看,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与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在日常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将自主学习能力和策略训练相结合,让学生认知和内化各类策略知识。如表4所示,策略训练应重点倾向于平均数值较低的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

进一步分析表明,记忆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我们将特别分析这些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联性,以进一步考察学习策略对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预测程度。此时,自变量是学习策略,因变量是自主学习能力。根据表4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习策略能够预测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由于记忆策略的标准差大于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标准差(1.64>1.22,1.64>1.30),这表明在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中,记忆策略的作用大于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由此可见,记忆策略是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基础,它影响学习者如何理解并运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程度,并决定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精确性和深度。例如,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最基本的词汇知识时,学习者必须具备记忆策略才能高效率地加工单词的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还需要自主合理地提取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来细化词汇学习,可以将其深度分为四个维度:语义认知、搭配延伸、句法活用和文化背景。因此,记忆策略是语言自主学习的首要任务,而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则起到强化记忆策略的作用。

五、教学启示

本研究从自主学习相关观念切入,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呈现多样化且动态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学习氛围、教师角色以及学习策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6]。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习观念的差异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期待回报密切相关,其根源可追溯到社会文化学派的动机理论。然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在有效激发和构建学生强烈学习动机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事倍功半。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仍需加强实质性的提升。

考虑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科特点,我们认为应将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观念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如果英语课程能服务于专业学习,这将可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观念的深刻转变,进而激活持久性的学习动机。因此,在缺乏自然语言环境的英语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需持续优化,提供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开放性学习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科背景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多样化需求[7]。

研究还发现,多数学生对改善学校自主学习环境抱有强烈期望,表现出对环境的高度依赖。这表明,尽管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但语言能力的提升并非仅通过学习获得;自主学习与学校环境相互调节、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英语课外学习的唯一环境体系[8]。因此,在缺乏英语学习环境的先天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充分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且真实的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此外,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与语言的输入输出紧密相连。高质量的语言输出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而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语言策略的有效运用有助于促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输出。这两个维度贯穿于每个语言自主学习的环节[9]。因此,要改善我国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就需要学习者更多地参与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语言输入输出活动中积极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深入体会并内化语言策略,从而最终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与发展。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国际化、多元化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培养和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迫切需求和重要目标。本研究从三个问题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并从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层面进行了反思。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素养,我们应认真思考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点着手,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重塑人才培养理念,以期培养出具有社会适应性的外语人才。

猜你喜欢

元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者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