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情性教育” 培养君子人格
——“情性教育”的行动研究
2024-05-16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袁庆辉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 袁庆辉
针对当前青少年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问题、人格障碍等现象,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开展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实施“情性教育”的行动研究。通过对学生的情性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中国经典文化、民族精神、传统伦理道德,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既有文化品位、君子风范、儒雅风度,又有现代人格的人才。以下是学校实施过程中采取的具体策略和办法。
一、营造氛围,潜移默化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对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在丰富学生感官刺激的同时,还能起到净化心灵、升华道德、激励向上的作用。学校从创建人文环境氛围入手,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之功能。
学校秉承“教育与生命相伴,学习与快乐同行”的教学理念,在规划校园文化建设,选择各种教育教学设施时,采取有效措施,使每一面墙壁、每一处景物都会“表情达意”,让学生走进校园“如入芝兰之室”,接受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塑造情性的目的。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学校让师生参与设计、参与创建、参与管理,使优化校园环境的过程也成为一个教育的过程。
各班级建立起班徽、班训、班风等符号系统,教室文化墙上布置了每周一诗、每日一句、每周一格言,各年级借助于主题班队会用歌谣、格言、故事等形式来解读班名,探寻班名的古风余韵。如此既形成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特色,又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
高尚文雅的校园文化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认知,促使置身于磁场中的学生与其反复“对话”,逐渐磁化、趋同,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提升修养。
二、诵读经典,启迪智慧
中国先哲们的经典名著,无论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还是唐诗、宋词等,不仅具有开朗恢宏的气势和优雅高尚的情怀,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财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物欲微醺、烦恼潜伏、记性犹强、悟性微弱的时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对陶冶其性情,涵养其气质,启迪其智慧,培养其福德,具有奠基之功效,能够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
课题组组织语文教师、书法教师搜集古今美文100篇编辑成《美文“诵”“书”“画”100篇》一书,编写了《国学教育“吟诵”·“习字”》校本教材共12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国学教材分别是《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中庸》《大学》《千字文》。
早读定为国学吟诵,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把每周三下午2:30~2:40及每周五下午3:10~3:40这两个时间段定为经典阅读与赏析时间。刚开始,我们对学生要求不高,只需诵读或背诵,不要求解释。教师只是依照文句教他们“读”,而学生也只是“跟着读”“反复读”。这样,教师便很容易“教”,学生也很容易“学”。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四至六年级),增加教师的导读,予以内容的讲解、读法的指导,通过教师准确阐释、取舍和提炼,让学生对吟诵内容作进一步的理解、感悟。
为了提高学生的吟诵热情,教师鼓励学生“活读”,如为诗文配乐以及配画、表演读、游戏、歌唱等。学校每年的读书月或“双语周”都会举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用快板、古筝伴奏来吟诵,多种多样的诗文诵读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国学素养。
三、习与性成,从小培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抓住关键期教育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习性、性格的基础。学校借助于传统文化精髓中蕴藏着的“文雅、儒雅、典雅、高雅”等人文资讯,借鉴传统道德中做人做事的仁、义、礼、智、信、温、良、俭、让、慈、敬、恭等优良传统,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为准则,结合“四养工程”(养正、养性、养志、养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超文本德育活动,培养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底蕴的文明新人。
(1)学校推行值周行政、值周教师、值日学生“三级护导”督查制度,充分发挥“卫生纪律检查员”的作用。每天进行文明礼仪、卫生、两操、纪律检查;每周进行“文明班”评比;每学期开展“园岭好少年”“园岭五星班级”评选,大张旗鼓地表彰“文明班”等,营造争当文明学生、争做文明班级、争创文明校园的良好风气,通过激励手段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德育处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异同,每年儿童节都举办评比“园岭之星”的活动,涉及文学、礼仪、科技、体健、环保、学习、艺术、劳动等特长小明星,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德育评价要求,分层评价、逐步达标。学校已经形成了每年六一献给儿童的园岭精神文化。
(3)学校搭建以体验为途径的“纪念日”活动平台,借助“纪念日”特有的氛围,策划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内化,最终促进自我发展。三月的“学雷锋”活动周,通过寻找身边的雷锋,引导学生体验助人的乐趣,体验真、善、美;三八妇女节,组织学生开展给母亲说一句心里话、做一件家务、洗一次脚、梳一次头的“四个一”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也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五月的“爱劳动”活动周,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在各中队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级的事情帮着做”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六月开展“我的童年真幸福”活动,发动学生带上过时的衣服、看过的图书,到福利院跟孤儿过生日,让学生体验孤儿的苦难,培养爱心;九月结合教师节开展“我心中最尊敬的老师”活动,学生自己设计贺卡赠给敬爱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尊师之情;十月结合国庆节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歌咏比赛,弘扬爱国精神,体验集体主义情感;十一月设立“读书节”,引导学生结合传统文化和经典诵读,有效激发参与阅读、全面阅读的热情,真正达到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四、琴棋书画,养性怡情
情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儿童品性、情操、气质、精神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教化。如何抓住小学阶段的有利时机,在这张纯净的白纸上绘出最优美的图案,为其一生奠定基础,实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学校通过开展琴、棋、书、画活动,充分发挥以美促德功能,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
(1)开设“园岭四宝”课程。学校将版画、足球、机器人、阅读四个“龙头”项目作为特色德育课程,纳入近70门校本课程的品牌课程,学校的“金话筒”社团受邀深圳光电集团,福田区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进行“模拟法庭”的表演,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内容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书知礼,而通过品牌课程的深入学习,更加自信阳光,端端正正做人,塑造外秀慧中的园岭学子。
(2)给学生创设展示才华、锻炼胆量的舞台。学校每年都举行规模盛大的“‘展能月’暨‘科技、艺术、读书节’”“园岭艺术小达人”“园岭之星”“十佳小记者”“最佳小主持人”等风采大赛。这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的德育活动,学生人人可参与,在活动中体现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多年来,“情性”教育的研究与实施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国学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结出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德育示范校”,学生的品德优良率达99.6%,后进生转化率100%。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认识到,“情性教育”是以国学教育为依托,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让学生了解中国经典文化、民族精神、传统伦理道德,对培养具有文化品位、君子人格和儒雅风度、举止得体的新时代少年,其影响和意义都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