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贡灯会为什么这样亮

2024-05-16唐诗影

中华手工 2024年1期
关键词:灯组灯会彩灯

唐诗影

2024年2月2日,第30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下称“自贡灯会”)在自贡市中华彩灯大世界隆重开幕,2400名彩灯工匠历时56天,用1000个彩灯、120万个点光源、12万件现代灯饰构建出了27个主题灯景。从灯组《璀璨华夏》中的大禹治水,到三足腾空、昂首嘶鸣的《马踏飞燕》,再到以潮玩IP“泡泡玛特”、游戏IP“王者荣耀”为题材的现代灯组,5000年中华文明的演进悄然浮现于3公里的游园主线之间。

自贡灯会是自贡彩灯艺术的集中体现,自贡彩灯久负盛名,被誉为“天下第一灯”,更有“五岳归来不看山,自贡归来不看灯”的美名。自1964年首届迎春灯会开展以来,自贡灯会在现代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出发,截至目前已举办了37届(其中以迎春灯会名义举办7届,以国际恐龙灯会名义举办30届),占全国灯会市场份额的85%、全球灯会市场份额的92%,全市彩灯产业产年值约60亿元。60年间,半城青山半城楼,彩灯辉映碧水流的盛景始终在盐都自贡这片热土之上演绎着,积淀成集民风民俗之大成的自贡灯会文化。

事实上,自贡有着悠久的制灯历史,但在古时的中国并未引起广泛关注,自贡灯会的规模和影响也远不及唐代长安灯会、明代南京灯会、清代北京灯会等皇城灯会。但在进入现代以后,自贡灯会依托无数巧夺天工的灯组作品和背后彩灯工匠的努力获得了享誉世界的殊荣,更是成为中华民间工艺文化的突出载体。

这样一个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动,究竟是如何从小城走向世界,从“南国灯城”蜕变为“天下第一灯”的呢?

守正创新赓续灯会薪火

追根溯源,自贡灯会的确切起源时间学界还尚无定论,多说起源于当地汉唐时期的灯会民俗,至今已传承千年。早在唐宋,自贡就开始有制灯、观灯的习俗,其后逐渐发展为天灯会、盂兰会等各种形式的民俗活动。得益于井盐贸易,自贡经济空前繁荣,以盐场中竹笕捆扎工人为代表的能工巧匠在制灯领域发挥作用,因此,这一时期的彩灯主要以竹木骨架为主,分敞开和封闭两种形制。民国时期,自贡的寺庙、大家族或政府等则会出面举办连续性的灯会活动。

而发展成为如今万人空巷的现代化灯会艺术,则有4个重要时间节点:1964年是自贡灯会发展的标志性分水岭,这一年,首屠迎春灯会在自贡人民的期盼中如约而至,也是从这时起,金属骨架开始代替传统竹制骨架,大型灯组逐渐成为主流,并成为现贡灯会之肇始;1988年,自贡灯会首次走出小城、赴北京展出,宏大的灯组和精巧的工艺颠覆了人们对花灯的传统认知,自贡灯会开始走向全国;1990年,自贡灯会第一次走出国门,远赴新加坡裕华园展出,时任新加坡总统黄金辉赠“天下第一灯”锦旗,自贡灯会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全球展出的历程;2017年,中宣部把自贡灯会升级为“环球灯会”向全球推介,站在全球视野下的自贡灯会,在满足世界不同审美需求的同时,掷地有声地发出属于中国民间工艺的声音。

现如今,再漫步于自贡灯会,光怪陆离的史前恐龙时代和欣欣向荣的盛唐街道不过在脚步游移之间,敦煌神女的风采和赛博朋克的现代元素也和谐地融为一体……随着时代发展,自贡灯会的制作题材在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传统戏剧之外,打破了麒麟、貔貅、古建等传统,调动现代彩灯的表现手法,创新出更丰富多彩的元素,动漫、游戏、潮玩等流行文化以及经典元素的再创作赋予了自贡灯会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汇集了万千奇思妙想的自贡彩灯,各式各样的材料和工艺被运用到了极致,“万物皆可成灯”在自贡这方天地成为现实。半个多世纪以来,自贡灯会在彩灯的用材上突破了竹篾、绸布等传统材料,创造性地把瓷器、玻璃药瓶、光盘、亚克力等材料用来做灯,仅彩灯的外装材料,就开发了竹编、蚕茧、镀膜玻璃、矿泉水瓶、万通板、金箔、吹塑纸、羊皮纸等。各类泛光灯、投光灯、流明激光灯等现代光源和与雕刻、浮雕、印花、扎染等技艺融为一体的制灯工艺也被广泛运用到了彩灯制作之中。五花八门的材料在彩灯工匠的手工操作下,变成流光溢彩的艺术品,如第30届自贡灯会中“非遗中国龙”主题灯组中长达202.4米的“龙身”,就是由近20万个回收矿泉水瓶捆扎而成。

除了材料和工艺的创新,自贡灯会还采用了不少“黑科技”。最初的手绘稿、施工图已被电脑拼图、电脑喷绘所替代,大量的美术从业人员拿起喷枪绘色,机械传动技术、全息投影技术、数码控制技术、3D灯光、多媒体、氦气空飘技术等现代科技,为自贡彩灯穿上了新衣,更是在传统花灯与现代生活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让自贡灯会成为中国灯彩现代化创新传承的“领头兵”。如以日晷为创意的灯组《文明伊始》,集舞台演艺、大型机械传动、裸眼3D秀于一体;“恐龙十三太保”则用多国语言或方言欢迎海内外宾朋。还有“鹦鹉”“年兽”能够精准复述出观众的话语,既能语音拜年,又能讲述自贡彩灯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的起源,还可以通过小程序点播唱歌、舞蹈、AI换装等方式展开互动。

“大手牵小手”嵌合灯会产业链

如今,作为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自贡灯会也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引擎:制灯、售灯、策展和办会的需求,带动了1300多家彩灯相关企业的出现,近10万名人员从事彩灯行业……这一片璀璨绚丽的灯光的背后,政府、企业、社会多方探索出的灯会产业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贡灯会的经久不衰,首先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引领。早在1987年,自贡就相继成立了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组织委员会、自贡市灯贸工作领导小组。随着当年第一届国际恐龙灯会的开幕,市政府顺应提出“以灯为媒”概念。也是从这时起,自贡灯会与经贸融合度变高,内涵趋于丰富。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推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自贡灯会旅游属性突出,“以灯兴城”趋势出现并逐步完善,自贡灯会带来的市外游客有力拉动了本市的经济发展,自贡市的基础设施、形象营销等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自贡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推动“彩灯+”跨界融合,让自贡灯会“走出去”,借力进博会、灯会外展等平台,推动自贡彩灯文化乃至川渝文化、非遗项目等“借燈出海”。在政策引领下,自贡灯会成功点亮如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在内的国内外展览,截至目前已先后应邀出展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并在95个国家和200多个地区展出200多次,累计吸引了超5亿人次中、外游人观赏。

随着时代发展和产业的需要,自贡彩灯在设计、制作、展出等环节分工日渐细化,催生出专业团队。在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包括灯会运营公司、彩灯制作公司、工匠大师个人工作室等模式在内的自贡当彩灯企业已有上千家,形成了完善的灯会产业链。这上千家相关企业类别齐全,各自发挥作用。如彩灯原材料的生产、提供创意的设计、工艺精细的制造都有与之对应的特定企业,灯会的生产供应顺理成章。如今,自贡彩灯全行业已拥有160余项专利,7000余项彩灯著作权,平均每年举办灯会约450场次。2023年,自贡市彩灯企业在全国各地承接彩灯项目200余个,开展境外彩灯项目90个,实现文化类产品出口额5061万美元。仅2024年春节期间,由自贡企业、工匠在国内承办的灯会就有160多场。

与此同时,自贡还依托四川轻化工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彩灯学院,并在自贡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设立彩灯专业,完善了“中职一专科一本科一研究生”的四级彩灯人才培养体系,每年培育超过2000名“彩灯工匠”,为自贡灯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由“工”到“匠”的制灯坚守

对自贡人来说,制灯已是渗透在血液和骨子里的情愫。

纵观国内大大小小的灯彩派系,上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至民间流行灯彩,大多数处于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境况,而自贡灯会却“这边风景独好”:自贡有超10万人从事彩灯制作,每家制作机构,都有固定的场地、专业的办公管理人员及分工细致的业务人员、设计人员、工程人员……自贡灯会惊艳世界的灯组背后,是一批批彩灯匠人的躬身笃行,刘俊才便是其中的一位。

刘俊才是第三十届自贡灯会灯组《雀之灵》的负责人。《雀之灵》是一只总高5.5米的炫彩孔雀,身体布满了用幻彩亚克力薄片剪制而成的羽毛,头部还能灵活地来回张望,辅以仿景泰蓝分色裱糊工艺,使得灯组色彩更加绚丽,这也是自贡灯会首次使用幻彩亚克力材料。从一年前起,刘俊才就开始寻找新材料制作禽类动物羽毛,从仿羊皮纸到聚氯乙烯(PVC),最终选用色彩绚丽、经久耐磨的幻彩亚克力,但幻彩亚克力硬度强于以往的常用材料,工人们的制作难度大大增强。

“孔雀的单片羽毛需要剪600刀,我从早上6点剪到晚上12点,也只能剪出两片1多米长的羽毛,而整只孔雀所需的羽毛多达3万片。”在一个多月的制作期内,刘俊才通常带领团队从早上7点制作到晚上21点,他自己还常常加班剪制到凌晨,每一个人的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和水泡。手艺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刘俊才和团队用成千上万剪制作出的孔雀,栩栩如生,引得游客连连驻足。

这不是刘俊才第一次创新。早在2015年的第二十一届自贡灯会上,一种全新的吹塑纸剪制工艺在灯组《中国印象》中出现,而这种工艺正是由刘俊才首创。灯组包含25只大小不一的孔雀,其羽毛都是由刘俊才及其制作团队以吹塑纸手工剪成。每只动物身上羽毛达5000片以上,而每片羽毛需单剪300至400刀,其中,一只直径9米的孔雀尾部的一片羽毛更是需要剪2000刀。“剪是最难的部分,需要剪出粗细不足0.2毫米且均匀的丝,才能做出禽类动物羽毛丝的质感。”刘俊才介绍道。

不断的尝试与创新背后,是刘俊才作为一名手工艺人的热爱与深耕在支撑。1990年,刘俊才正在自贡的一家职工美术公司工作。“当时灯会开办在即,政府要求每个单位都出一个灯组作品,我是学美术的,领导就让我负责了。”机缘巧合之下,刘俊才制作了个人的第一盏彩灯,这一接触便_发不可收拾,开启了自己的彩灯制作生涯。从业30余年,刘俊才已经成立了个人的彩灯企业,但从彩灯方案的创意设计到制灯现场,从灯组的尺寸比例到色彩搭配,作为企业负责人的他仍亲力亲为。如今,刘俊才的儿子在他的影响下,也投身到了彩灯制作行业中。

如刘俊才这般的彩灯工匠在自贡并不少见:独创出剪纸花灯和扎染花灯、在农村开办花灯制作培训班、直到生命尽头仍然在弘扬花灯文化的胡德芳;嘴含橡胶管,依靠高温对玻璃空心管的烧灼,像吹气球一般“吹出”玻璃吹塑灯的“40后”彭正华;辞去高薪工作投身彩灯行业,制作出颠覆传统造型的“变形金刚大黄蜂”等作品的“80后”刘炜;实现从手绘师到彩灯美术师的转身,活跃于京交会、香港文化庙会、自贡灯会全球推介会等重大活动现场的“90后”梁思洁……正是有自贡彩灯工匠的坚守,彩灯制作工艺才得以不断地传承与创新,自贡灯会也因此大放异彩。

总地说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不同时期下的自贡灯会在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之中,紧跟时代潮流、守正创新,使自身在逐步完善的产业链中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自贡灯会在举办模式、组织管理、宣传营销、作品制作等方面的创新,为其在如今的破壁“出国”和经久不衰,创造了可靠的运行条件和发展环境。正因为从政府到民间、企业到个人都将打造自贡灯会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之_,不墨守成规、全方位创新,自贡灯会“天下第一灯”的品牌才得以永盛不衰。

折纸灯笼

①裁下杂志上准备好的5片图纸。

②以风琴折法,将每片图纸折为8等份。

③沿折痕将单片图纸折叠在一起,在两端各5cm处向上折叠,折出折痕。

④展开单片圖纸,沿两端折痕将图纸收拢在一起。其余4片图纸均按以上步骤进行。

⑤将5个收拢后的折纸用胶棒或胶水拼接在一起,即完成折纸灯笼的制作。还可自行放入灯源或其他装饰,使灯笼更加精美。

猜你喜欢

灯组灯会彩灯
彩灯
灯会
元宵佳节点彩灯
灯会庙市嘉年华 欢乐共享中国年
春节灯会
单定时器控制智能彩灯系统
形式美与自贡彩灯设计
云中仙鹤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