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读懂你
2024-05-15秦杨
在一次次地被“将军”后,卒,你的渺小与缓慢,我这才读懂。
——题记
厌卒
“马走日,象走田,将士不出院;车是枪,炮隔山,小卒不复返……”自幼,我便与爷爷一起下象棋。
年少的我总是输给爷爷,走棋时直爽落子,被爷爷“将军”时才想到悔棋。
输棋的我便大哭大闹。爷爷将我抱起,用粗糙的大手轻抚我的头,笑着对我说:“你呀,就要向这小卒学习。你看它都是一点一点过‘河’的,哪像你,横冲直撞。”
想起爷爷每次都用卒吃掉我的棋子,我便对这渺小却高高在上的卒心生厌恶。
喜卒
阳光柔和地撒向大地,伴着拂面的轻风,年纪渐长的我再次铺开棋盘,与爷爷一起下象棋。
与先前不同,如今,我已掌握了一些下棋要领,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我学着当年爷爷的样儿,缓慢推动着卒。不经意间,这个小卒已跨过楚河汉界,我不禁对卒有了些好感。
“将军!”我激动地跳起来,发丝在空中凌乱飘动,内心洋溢着喜悦。
爷爷笑了,夸奖我的进步。没有想到,卒,如此渺小,却在棋局中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卒,我似乎读懂了你。
为卒
岁月流转,光阴如细沙般悄然在手中滑落。上了初中,学习越来越紧张,下棋时光似乎已经消散。
于书房中学习,我又一次被一道题难住,遂丢开笔放空自己,突然间,却望见了角落的棋。
卒!我何尝不是你呢?
你缓步前进,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无论过没过“河界”,都不后退。回首望,竟已走了很远。卒,我这才读懂了你。
你似乎微不足道,显现不了风光;你似乎毫无杀伤力,不露锋芒。但高手间最后的博弈,你往往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你的坚忍、顽强铸就了那精彩的一瞬间。
我何尝不是一个“卒”呢?在每日的学习中一点点积累,一点点沉淀,默默积蓄力量,不退却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想:每次前进一点点,哪怕进步再小,也终会到达目的地。
我愿为卒,恰青春,携时光,脚踏实地,勇敢向前。
小卒过河能定乾坤,你值得我品读一生。
这本不是一个适合写成片段式的文题,可本文却以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让人眼前一亮。文章双线并行:由“自幼”到“年纪渐长”再到“上了初中”,以时间为序,层次一目了然。由“厌卒”到“喜卒”再到“为卒”,情感变化环环相扣,主旨也因此升华:虽渺小缓慢,但“我”愿如卒,一步一个脚印,勇敢向前,绝不后退。
(指导教师:李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