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法则指向下的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教学策略研究*
2024-05-15张淑君周维国张须眉
张淑君 周维国 张须眉
(曲阜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26)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对高中地理课程提出了要求:能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1]区位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指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2]是一种具有深刻社会经济内涵的相对位置,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学思想和思维。区位所体现出的地理学的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重要载体。[3]因此,在学习“产业区位因素”时,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
但是,当前该部分教学中教师存在“粗暴决定论”的倾向,[4]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将产业选址的原因“简单粗暴”地归为一种因素,难以找到各个区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上位的统领理论。其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的方式总结区位因素,呈现“阅读理解式”的教学,区位的选择在寥寥数语中就可以“清晰体现”。再次,教学材料中提到的区位因素指向性强,与产业实际选址情况可能有出入,忽略了人文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复杂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虽有利于快速地传授知识,却无法利用区域综合分析、比较、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中国工业地理格局动态演化研究”是北京大学贺灿飞教授的研究成果,荣获2021年“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之一。该成果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利用关联法则揭示了中国工业地理格局演变的内在规律。[5]本文尝试利用地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解决中学区位因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关联法则思想方法的内容解析
区位选择的本质是经济活动主体与某区域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等方面的关联性。[6]区位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产业革命以来,区位理论、学说、方法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在当今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地理学对产业在选择区位时所考虑因素的还原度不断增加,更加追求产业区位的真实情况,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体现出地理学随时空变化的综合性,如图1所示。
图1 区位理论、学说、方法等的发展历程
在上述背景下,贺灿飞教授总结出了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关联法则,该法则被定义为一个企业或区域进入(或退出)某项经济活动的概率是该企业或区域拥有的基于相关知识基础的经济活动的函数,其分析框架如图2所示。[7]换言之,某产业的内在性质及需求与某区域的区位条件关联性越大,则该产业选择在该区域分布的概率就越大。那关联指的是什么?地理学第一定律提出了距离与事物之间相关性的关系,即任何事物都是空间相关的,距离近的事物比距离远的事物相关性大。[8]距离的邻近性包括地理邻近性、认知邻近性、文化邻近性、心理邻近性和时间邻近性等,距离指代的内容可以是实体距离也可以是抽象距离。[9]不论事物间为何种距离,只要具有邻近性则说明其有关联。对产业区位来说,距离越近则关联性越大,这里的距离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距离。
图2 “关联法则”分析框架
关联法则是对物理空间距离衰减法则的提炼与升华,它从产业自身的内在性质及需求出发,判断区域的区位条件与其关联性,既关注到了经济活动主体在区位选择中的重要作用,又能突出各产业区位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符合真实情境下产业区位选择的实际过程。因此,以关联法则这一地理学思想引领产业区位因素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解真实情境下的产业布局与发展,改善“粗暴决定论”的教学现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素养。
三、关联法则指向下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的教学策略
关联法则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思想方法,其蕴含的经济活动主体与区域所具备的区位条件之间的关联性,将传统分析方法与关系分析方法相结合,从关联的角度解读区域产业发展与布局动态,并将其作为预测区域产业动态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10]关联法则对“工业区位因素”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据此提出以下三条教学策略,如图3所示。
图3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教学策略对比
1.明确经济主体的内在性质及需求,寻找其与区域中区位条件的关联性
工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在区位选择时所考虑的主导因素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若没有地理学思想的引领,则容易将课堂变成没有地理味的课堂,无法厘清各区位因素之间的关联,难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在关联法则指向下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某工业的内在性质和需求及其与某区域的现有产业、技术、市场、交通等方面的关联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工业分为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以技术导向型工业为例,若教师只以靠近高等教育或科学技术发达地区的典型工业为案例讲解,学生则会形成单一要素影响工业布局的思维,导致学生在独立分析陌生案例时无从下手。教师首先应明确技术导向型工业属于高精端的科学技术支撑的工业类型,与其关联性最大的因素是技术。因此,对于技术导向型工业来说选址时首先要考虑有高等院校或科学技术基础的区域。此外,市场、交通条件、政策、经营者的个人喜好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它的区位选择,若其他因素也能为该工业提供技术或其他方面的支持,能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则关联性也较大。另外,除上述工业类型外,每一种类型的工业还能被进一步划分,如钢铁工业包括粗钢和精品钢材等的生产加工,不同的区位因素与之关联性大小不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企业,也要根据其具体的内在性质及需求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在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问题时,一般来说,首先要明确工业或企业的内在性质及需求,再根据不同区位条件对该工业的支持程度确定其与不同区位因素的关联性大小,进而根据关联性大小对标不同区域,最终选择合适的区位。
2.基于关联法则,从事实出发理解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关联法则统领下的区位因素分析思路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学思想,能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区位条件是伴随着工业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优势。部分教师在讲授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时,习惯从现实情况出发,归纳该区域适宜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与上述教学策略不同,关联法则统领下的区位因素分析,侧重从工业选址的发生发展过程出发,以时间顺序梳理工业的选址及发展。具体来说,在明确经济活动主体的内在性质及需求的前提下,整体认识不同时期各区域的特征与差异,从而进一步分析经济活动主体与特定时期区域特征(区位条件)的关联性大小,进而根据关联法则推测工业可能的区位选择。例如,长城汽车于1984年在河北保定创立。从今天来看,保定市已经拥有汽车制造发展的集聚优势;保定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具有政策倾斜优势;保定市将建成“米”字型铁路枢纽,具有一定的交通运输优势。而在1984年长城汽车创立之时,保定没有如此优越的区位条件,促使其在保定建厂的主要因素是其创始人的家乡位于河北保定。上述的区位条件都是在长城汽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区位条件的形成,也使得长城汽车与保定的关联性越来越大。这一分析思路蕴含着地理学的演绎思想。从工业发展的起点开始,以工业的内在性质及需求与不同区域中区位条件的关联性为依据,按照实际情况依次说明工业区位因素,更能贴近真实的生产活动,也包含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关联法则分析区位选择所蕴含的地理学思想
3.从关联法则出发,渗透区位因素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工业区位因素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的自然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人文因素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同时,区位论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传统区位论到现代区位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变得越来越丰富。另外,区域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政府政策的倾斜以及工业的集聚等,区域的区位条件与工业的关联性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区位决策不仅要因地制宜也要因时制宜。[11]例如,首钢在1919年始建之时,决定选址在与其关联性最大的、靠近原料和能源的北京西郊,而后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城市发展方向的变化,交通条件成为与其关联性最大的区位因素,在交通、成本、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首钢于2005年决定搬迁至海陆交通便利的曹妃甸。
由此可见,城市、社会和经济都在不断发展,当城市空间格局和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区位选址方案也应随之变化。因此,教师除了要关注各区位因素,还要具备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观,带领学生动态认识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四、关联法则指向下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的教学示例
多尔在“泰勒课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强调不再只关注课程的目标及其实现,而是更关注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12]基于此,本文提出关联法则指向下的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的教学示例。
1.“工业区位因素”一节的情境主题与问题链设计
创设现实生产情境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本节课选用学生身边的实际案例,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问题情境。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和分析方法,笔者将“济南钢铁的发展历程”确定为本节课的主要案例,贯穿始终。为了突出经济活动主体在工业区位选择中的重要作用,在“探寻济南钢铁的发展历程”这一情境主题下,教师让学生作为企业战略规划师展开问题探究,培养其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情境主题和知识结构,本文设计问题链如表1所示。
表1 “工业区位因素”的问题链
2.“工业区位因素”一节评价方案的制定
课标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13]对学生的思维表现可以从思维结构的角度进行评价,可参考SOLO分类理论。对于本节课来说,评价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形成情况,就是评价学生学习本节课后的思维结构。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检测“阅读资料,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SOLO分类理论为依据,在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思维结构水平,如表2所示。
表2 思维结构水平及评价标准
五、总结与展望
关联法则改变了以往“就区位讲区位”的表层教学方式,从经济活动主体的内在性质及需求与区位因素的关联性大小方面,为“产业区位因素”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经济活动主体与区位因素之间、各区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面,分析产业的区位选择,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在地理学思想方法的统领下进行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产业区位因素”外,“人口”“乡村和城镇”“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环境与发展”等内容也涉及到区位选择问题,探究关联法则对其教学的指导意义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