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打头阵当头雁

2024-05-14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刘捷

杭州 2024年6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科技发展

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 刘捷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之际,杭州隆重召开全市创新深化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统筹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重要部署,掀起新一轮“大兴科技、大抓创新”热潮,把“深化改革、强基固本”重点工作抓紧抓细、落地落实,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打头阵当头雁。

▲萧山图灵小镇

树牢首位战略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兴科技、大抓创新”的自觉

创新强市、人才强市是杭州发展的首位战略。回望昨天,着眼今天,奔赴明天,我们都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杭州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制胜未来的头号法宝、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首位战略,以更高站位、更大魄力、更强决心加快推进。

一要进一步强化“一丝不能变”的战略定力。从“打造硅谷天堂、高科技的天堂”,到“创新活力之城”,再到“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杭州擘画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光明大道。20 多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实施创新强市、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全市上下兴科技、抓创新的认识更加统一、路径更加清晰、行动更加有力。我们旗帜鲜明把科技创新作为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及历次全会的第一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绘就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路线图”,实施“2 个15%”财政投入等“黄金政策”,连续三年获省“科技创新鼎”,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为办成史上最成功的亚运盛会、为经济总量突破2 万亿元大关提供了关键性、基础性的战略支撑。实践证明,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前进,我们就能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事实也再次证明,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不断破解“成长的烦恼”和“转型的阵痛”;也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不断书写“勇攀高峰、勇立潮头”的发展新篇章。

二要进一步强化“一刻不能等”的主动精神。兴科技、抓创新,既要打好抢占发展制高点的主动仗,也要打好攻坚“卡脖子”技术、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的“突围战”。近年来,杭州龙头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受制于人,芯片、基础软件、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要不来,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掌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强化不等、不靠、不要的主动精神,把城市发展、企业发展、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更自觉地落实和推动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打好争先攀高的主动仗,聚焦“卡脖子”技术打好攻坚突破的突围战,努力在科技创新的火热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先机。

三要进一步强化“一步不能慢”的紧迫意识。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全国各地的战略共识。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杭州市R&D 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GDP 前10 城市第5 位、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多年居省会城市首位、国高企数量居全国第5 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居第14 位。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杭州依然存在高水平大学、高能级科创平台、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相对较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等短板弱项。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必须增强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进一步掀起“大兴科技、大抓创新”热潮,千方百计汇聚创新资源,千方百计激发创造活力,千方百计成就创业实践,始终走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最前列。

突出“深化改革、强基固本”,把“大兴科技、大抓创新”落到实处、引向深处

“深化改革、强基固本”,是今年全市工作的主题主线。印发的“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两张重点工作清单,明确了8 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其中“深化改革”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改革,“强基固本”第一项任务就是完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基础。全市上下要全面贯彻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求,聚焦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力求突破,着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145”行动持续走深走实,力争全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95%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0 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70%。

一要做强做优战略支撑点。进一步夯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支撑,完善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努力把杭州打造成创新生态最优市。要在构建新型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体系上有新突破,加快推进“超重力”大装置模型机、验证机和机载装置试运行,加快完成“极弱磁”大装置前期工作、实现全面动工,深入开展原子级制造、电磁弹射、引力波、新型直接驱动先进综合实验平台等项目的谋划预研,努力争取更多大科学装置在杭州落地。要在打造环大学、环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上有新突破,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极弱磁”大装置、钱塘高教园区等高能级平台,高标准打造集“研发、孵化、投资”功能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圈,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近水楼台先得月”,把全市创新资源集聚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先发优势。目前,全市国家级孵化器65 家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1,孵化场地面积605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6184 家、研发经费投入占营收的11.7%,孵化基金总规模594亿,获得投融资的1249 家企业平均融资439 万。孵化器建设投入少、产出大、前景好,为下步打造创新生态圈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要持之以恒推进。要在扎实推进“国高企业规上化、规上企业高新化”上有新突破,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真正让企业当主角、唱大戏,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鼓励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创新,支持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为制造业企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要将这项政策用好。今年要力争新增高上规(规上高)500 家以上。要在战略人才引育上有新突破,深入贯彻省委“新春第一会”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要求,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西湖明珠工程”、全球青年人才集聚“青荷计划”,推动普职教育深度融通发展,加快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能工巧匠,依托战略科学家“观大局、定方向”,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鼓励技能人才“强技术、敢创造”,今年要新引育顶尖人才15 名以上、培育卓越工程师80 名以上、新增技能人才7 万名以上。

二要聚力破解重大制约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加速器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聚焦“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孵化—小试—中试—熟化—产业化”全过程科技创新链条,打通堵点卡点,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要在强化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新突破,赋予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完善科研经费拨付和评价机制,做到科研上的事科学家说了算,让科研工作者有更多“务虚”的空间、坐“冷板凳”的信心,产出更多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要在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上有新突破,把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市研究型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落实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国有股权转让、无偿划转或对外投资的自主权,完善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和内控管理制度,切实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效率。要在完善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上有新突破,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升建设绩效和开放共享水平,今年要新培育创建概念验证中心3家、小试中试基地5 家,推动100个以上早期项目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实现技术交易额、新产品产值8500 亿元以上,让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移、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三要精准抓实工作撬动点。推进“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用金”高效对接,发挥产业基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撬动作用,呵护优质科技成果茁壮成长,增强重点产业强链建圈的集聚力。要在联合开展重大科技专项攻关上有新突破,支持“链主”企业、“雄鹰”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行央地协同、省市联动等攻关新模式。对以主动设计、揭榜挂帅方式组织的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000 万元补助,对承担国家、省重点科研任务的,给予最高500 万元补助,力争组建市级以上创新联合体10 个,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省重大攻关项目各100 项以上,国产替代30 项以上。杭州科创基金要坚持投早投小投科创,加大对早期转化环节的投资力度,探索院企子基金、直投基金、先拨后股等模式,充分发挥科创基金“放大器”作用。杭州创新基金和并购基金要整合导入综合性、多元化、国际化创新资源,投资一批未来产业、五大产业生态圈领域的牵引性重大项目,今年要实现“3+N”产业基金规模增长到2400 亿元。

▲西湖大学实验室

▲易思维研发中心

四要全力激活创新引爆点。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成为最激烈的大国科技博弈战场、最前沿的科技理论试验田、最具想象力的产业爆发增长极。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主动地抢占人工智能发展新赛道,高水平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积极培育“高算力+强算法+大数据”的产业生态,努力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输出源地、数据共享高地,努力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激活数字经济二次攀登引爆点。要加快建设新型算力中心,强化算力一体化协同调度,努力构建算力“一张网”。要实施人工智能科研攻关支持计划,加快“通义千问”等标志性通用大模型和各类垂直大模型发展,推动与现有操作系统、软件、智能硬件打通互嵌,提升产业链自主创新水平。要构建开放协作、全民AI 的发展生态,依托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围绕城市大脑建设,在工业、医疗、教育、金融、政务等领域推出更多开放场景,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率先落地应用、迭代成熟。

深化服务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杭州探索,汇聚“大兴科技、大抓创新”的磅礴力量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集合众力、倾注全力、全面发力,形成整体攻坚阵仗。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主动参与到科技事业发展大局中,真懂科技、真重科技、真抓科技,真正把智慧、力量、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的火热实践中。

一要聚焦“高效协同、一体贯通”提升合力。建立健全市委科技委决策议事机制,紧盯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变革走向强化预研预判,提升系统性、前瞻性。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专班机制,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做到第一时间“捕捉”最新科技成果,找到第一个人(成果持有人)、投出第一笔钱(种子基金)、给出第一个订单(应用场景)。依托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强化项目跟踪管理调度,高效配置要素资源,推动高端人才和高质量创新项目落地。

二要聚焦“企呼我为、精准服务”提升能力。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科技战略决策机制,支持行业头部企业参与科技重大顶层设计,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开展“揭榜挂帅”,有效解决供需不匹配、信息流通不顺畅、主体激励不相容等问题,形成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成果供给。高质量办好“为企办实事”项目,着力破解一批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诉求集中的突出问题,让企业创新创业有更多获得感、更高满意度。

三要聚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提升活力。优化包容创新和审慎监管的环境氛围,构建更加活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环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动态调整科技成果转化负面清单制度和尽职免予问责程序。加快研究产业基金投资容错免责机制,合理提高国资投资风险容忍度,切实激发基金投资运作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科技浪潮浩浩汤汤,推进科技创新就是“难而正确的事”,必须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我们唯有争当坚定者、搏击者、奋进者,才能不负伟大时代,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待。希望全市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坚定不移把创新驱动发展推向纵深,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推动全市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奋力书写“创新活力之城”新的传奇。

本文系刘捷同志在3 月14 日召开的全市创新深化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科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