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铁蛋白及营养状况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健侧髋部骨折再发的相关性

2024-05-14汤林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发组铁蛋白髋部

汤林海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下肢骨折,多发生在股骨近端,即股骨头与股骨轴之间的区域[1]。这种类型的骨折通常与骨质疏松症相关,而老年人由于骨质较脆弱,更容易发生此类骨折。此外,老年人肌肉退化、平衡能力下降以及反应速度减慢等生理特性也增加了其在初次股骨转子间骨折后再次发生健侧髋部骨折的风险[2]。因此,对于已经经历过一次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来说,预防再次骨折成为一项重要的健康管理任务。在预防健侧髋部骨折再发方面,识别和监测与骨折风险相关的因素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预防骨折,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措施[3]。在这些相关因素中,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营养状况是其潜在的关键指标,血清铁蛋白不仅反映了身体的炎症状态和铁代谢水平,还可能与骨骼健康有关[4]。同时,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保持骨骼强度和促进愈合至关重要[5]。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血清铁蛋白及营养状况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健侧髋部骨折再发的相关性,以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预防和管理提供更深入的见解和实际的干预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5 例,将其中45 例再发健侧髋部骨折的患者设为再发组,将剩余60 例未再发健侧髋部骨折的患者设为未再发组。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实用骨科学》[6]股骨转子间骨折诊断标准,入院后结合临床表现、髋关节正位X 线片及CT 的三维重建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②患者因外力所致骨折或有跌倒、摔伤等外伤史;③患者已接受手术治疗;④患者病历数据完整;⑤患者或亲属已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车祸、高坠等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者;②急/慢性骨髓炎、关节炎、骨肿瘤等所致骨折者;③存在精神或智力障碍者;⑤患者病历及数据不完整或患者及家属拒绝配合。

1.2 方法通过查阅院内医疗系统以及发放基础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是否合并内科疾病、初次手术方法、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评分、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分、骨密度。

入院后,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空腹静脉血采集,随后将样本送往实验室以进行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具体包括铁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

1.3 观察指标

1.3.1 一般资料 观察比较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初次手术方法、是否并存内科疾病。内科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部感染、阿尔茨海默病、肾功能不全、脑梗死、帕金森病等。

1.3.2 骨密度测定 使用美国Hologic 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

1.3.3 血清学指标测定 使用Siemens Healthineers生产的ADVIA 1800 Chemistry System 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

1.3.4 髋关节功能评估 参照Harris 评分[7]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Harris 评分包含关节功能(0~47 分)、疼痛(0~44 分)、关节活动度(0~5 分)、关节畸形(0~4 分)4 个方面,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髋关节功能越好。

1.3.5 营养状况评估 参照MNA-SF[8]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分,包括体质评估、精神状况评估、进食情况评估、疾病状况评估等,满分14 分,12~14 分为营养正常,8~11 分为营养不良风险,0~7 分为营养不良,评分越高营养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无序分类变量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用采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符合正态分布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 相关性检验法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初次手术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组年龄大于未再发组,BMI 低于未再发组,平均骨密度T 值低于未再发组,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占比高于未再发组,末次随访Harris 评分低于未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血清学指标、MNA-SF 评分比较再发组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高于未再发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计数,MNA-SF 评分均低于未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学指标及MNA-SF 评分比较()

表2 两组血清学指标及MNA-SF 评分比较()

2.3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再发组患者营养状况较未再发组患者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n(%)]

2.4 血清铁蛋白含量、MNA-SF 评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 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蛋白与骨密度呈明显负相关(r=-0.720,P<0.001),MNA-SF评分与骨密度呈明显正相关(r=0.769,P<0.001)。

2.5 健侧髋部再发骨折的多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18)、骨 密度(OR=4.529)、血清铁蛋白含量(OR=1.108)、合并内科疾病(OR=5.423)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健侧髋部骨折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OR=0.696)、MNA-SF 评分(OR=0.071)及末次随访Harris 评分(OR=0.668)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健侧髋部骨折再发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4。

表4 健侧髋部再发骨折相关因素的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骨折类型,通常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的自然衰退,包括骨密度的降低和肌肉力量的减弱,他们面临着更高的骨折风险[9]。此外,肌肉力量的减弱和平衡能力的降低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摔倒,从而增加了发生髋部骨折的概率,这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导致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显著下降[10]。因此,识别和理解这些风险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营养状况对于骨折愈合和预防再发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保持健康的骨密度和骨质,对于防止骨折至关重要[11]。而血清铁蛋白含量是评估个体炎症状态和铁代谢的重要指标,对于骨折的愈合和再发风险也有潜在影响。这是因为,炎症是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铁是维持正常骨代谢的必要元素,异常的血清铁蛋白含量可能反映了骨折愈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炎症过度或铁代谢失调,这些问题可能延缓愈合过程或增加再发风险[12]。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105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再发组和未再发组,深入分析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铁蛋白含量和营养指标,以探讨这些因素与髋部骨折再发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再发组和未再发组在性别和初次手术方法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再发组的年龄大于未再发组,BMI 低于未再发组,平均骨密度T 值低于未再发组,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比例高于未再发组,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也低于未再发组(P<0.05),这些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可能与骨折再发有关。具体来说,高龄不仅是诱发髋部骨折的关键因素,也显著增加了患者健侧髋部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患者的骨密度会逐渐减少,从而增加了髋部骨折的风险[13]。年龄增长与骨密度下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这两者与髋部骨折的发生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低BMI通常反映营养状况不足,可导致重要营养素(如钙、维生素D 和蛋白质)的缺乏,其次,低BMI 也可能是肌肉量减少的结果,会降低对骨骼的机械刺激,进而导致骨密度下降[14]。此外,慢性疾病可能导致患者营养吸收不良,进一步影响BMI 和骨密度水平。例如,糖尿病患者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糖毒性的影响而导致骨质疏松[15]。同时,慢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干扰钙代谢或骨质再吸收,进而影响骨密度[16]。Harris 评分系统作为评估髋部功能的重要工具,不仅提供了对行动能力限制、疼痛程度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定量评估,还间接反映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其中,低分值可能预示着患者行动能力受限、疼痛程度较高或整体健康状况较差。这一发现提示,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应综合考虑提高营养状态、增强肌肉量、管理慢性疾病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铁作为重要的微量元素,在维持骨骼健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研究显示,铁的代谢对骨骼的稳定性极为重要,铁代谢异常不仅会促进破骨细胞的发展和成骨细胞的死亡,还会阻碍成骨细胞的形成和增长[17]。血清铁蛋白是一种溶于体液的组织蛋白,主要负责铁的储存,由去铁蛋白与三价铁结合而成。这种蛋白质能有效地捕获和储藏铁元素,其主要作用是维持体内铁的平衡状态并确保血红蛋白的稳定性[18]。当血清铁蛋白浓度超过1 000ng/mL时,通常表明铁过载,此外,在2006 年,Weinberg等[19]研究人员首次指出铁过载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既往研究指出,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的下降通常提示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反映营养不良,前白蛋白是早期反应蛋白,可用于及早发现蛋白质不足,反映营养状况的稳定性[20]。转铁蛋白水平低可能提示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问题,影响铁储备和红细胞生成,与营养状况有关。血红蛋白水平下降通常与贫血或铁不足相关,也提示患者存在营养问题。此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可能反映免疫系统问题,也与营养不良相关。最后,MNA-SF 评分用于综合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有助于识别营养不良或健康问题[21]。本研究中,再发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含量高于未再发组,而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和MNA-SF 评分均低于未再发组(P<0.05)。同时,健侧髋部骨折再发组患者营养状况较未再发组患者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健侧髋部骨折再发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普遍较差,且存在铁代谢异常。

进一步经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含量越高,骨密度越低;相反,良好的营养状况(较高的MNA-SF 评分)与较高的骨密度相关,这些发现强调了血清铁蛋白含量、营养状况与健侧髋部骨折再发之间的相关性。由此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骨密度、血清铁蛋白含量和合并内科疾病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健侧髋部骨折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较高的BMI、MNA-SF 评分及末次随访Harris 评分是保护因素(P<0.05),可以降低骨折再发风险,说明上述因素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健侧髋部骨折再发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后续的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骨密度、血清铁蛋白含量和是否合并内科疾病等因素来评估患者的骨折再发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还需重点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BMI 和髋部功能评分,以帮助患者降低骨折再发风险,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2]。

综上所述,血清铁蛋白含量越高,营养状况越差,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健侧髋部越易再发骨折。年龄、骨密度、血清铁蛋白含量、合并内科疾病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健侧髋部骨折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BMI、MNA-SF 评分及末次随访Harris 评分高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健侧髋部骨折再发的保护因素。

猜你喜欢

发组铁蛋白髋部
铁蛋白:疫苗设计新平台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晚发精神分裂症与极晚发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天津市早发型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负担及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比较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
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乳中的乳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