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文赏析之“托物言志”

2024-05-14王淦生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4年3期
关键词:托物花落言志

王淦生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对某一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是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大多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事物的某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或揭示作品主旨。采用托物言志法的文章特点是:借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把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物品的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似点或关联点,描述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承载或表达自己的意愿。

秃的梧桐

苏雪林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那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杆干,为蚁所蚀,渐渐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荫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了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经啮断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才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是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经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了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风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桐树,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似的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点到为止】

苏雪林的这篇《秃的梧桐》,叙述清晰,描写生动,是一篇托物言志、充满诗意的散文佳作。作者细致地描写屋前一株秃梧桐,赞颂了它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精神,同時也寄寓了人生虽有无数挫折坎坷,但只要不气馁,顽强抗争,任何困难都可战胜的哲理。

文章先写梧桐给人们带来的清荫和诗意,再写其遭遇的横祸,后写梧桐春天的新绿、又一次遭遇的侵害以及接连不断的萌发新绿——树和虫一直上演着一场生命的拉锯战!

明年还会有风和虫,但顽强的梧桐一定会战胜它们——这是本文给我们的信念。

花落的声音

张爱玲

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

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都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

早晨,满桌的落花静卧在那里,安然而恬静。让人怎么也无法相信,它曾经历了那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玫瑰花瓣即使落了,仍是活鲜鲜的,依然有一种脂的质感,缎的光泽和温暖。我根本不相信这是花的尸体,总是不让母亲收拾干净。看着它们脱离枝头的拥挤,自由舒展地躺在那里,似乎比簇拥在枝头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丽。

这个世界,每天似乎都能听到花落的声音。像樱、梨、桃这样轻柔飘逸的花,我从不将它们的谢落看作一种死亡。它们只是在风的轻唤声中,觉悟到自己曾经是有翅膀的天使,它们便试着挣脱枝头,试着飞,轻轻地就飞了出去……

有一种花是令我害怕的。它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预兆,在猝不及防间整朵整朵任性地鲁莽地不负责任地骨碌碌地就滚了下来,真让人心惊肉跳。

曾经养过一盆茶花,就是这样触目惊心的死法。我大骇,从此怕茶花。怕它的极端与刚烈。

只有乡间的小雏菊,开得不事张扬,谢得含蓄无声。它的凋谢不是风暴,说来就来,它只是依然安静温暖地依偎在花托上,一点点地消瘦,一点点地憔悴,然后不露痕迹地在冬的萧瑟里,和整个季节一起老去。

【点到为止】

花开必有花谢。人们很容易由花开花落联想到人生的起伏、沉浮乃至生死。张爱玲在《花落的声音》一文中,由夜晚听到花落的声音引出对四类花凋谢的细腻传神的描写:玫瑰,安然恬静,馨香美丽,遗世独立,令人惋惜;樱梨桃花,轻柔飘逸,从容洒脱,诗意盎然;茶花,刚烈悲壮,让人心惊肉跳;小雏菊,含蓄无声,恬静蕴藉,不露痕迹。这四种花落隐喻不同的人生观和生死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全文表面写花,实则写人,耐人寻味。细品多少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的生命陨落过程,似乎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花落。

一、以“草”为所托之物言志。

【分析拓展】

或许因为我们本是一个农耕民族,而草是与庄稼争夺生存空间的植物,所以中国人天然对草没有好感。但即便这样,在古人诗文中草仍是重要的文学形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展现的勃勃生机、“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中体现的坚守精神、“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中表现的宠辱不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体现的感恩之心、“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中体现出的融融暖意……小草身上被古今中外的文人骚客赋予了许多美好的精神品质,今天依然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重要素材。

【示  例】

我的老家有一条曲折而宽阔的河道,叫斗龙河。老人们都说这是我们的母亲河,因为附近人家饮水、做饭、浇灌都要靠这条河里的水。

默默陪伴着这条河的,是河边密密的野草。每到春天,野草由黄变绿,由矮变高,一天一个样儿——草丛中会绽放出星星点点的野花,会飞来叽叽喳喳的小鸟,会蹿出灰溜溜的野兔……野草将弯弯曲曲的斗龙河打扮成了一条神奇的画廊。

夏天,是多雨的季节。故乡松软的土壤每每经不起雨水的冲刷,尤其是河畔坡地,常常会有高处的泥土顺流而下四处逃逸,以致一场大雨过后总会有农田破损、水土流失。但斗龙河畔的野草充当起了河堤卫兵的角色,它们盘根错节,紧握泥土,纵使被雨水冲刷得七倒八歪,但河堤依然寸土不失。

到了秋冬,天高氣爽,河边的野草亦渐渐泛黄枯萎。那些厨房柴草不足和牲畜草料欠丰的农户都会来到河畔割上几担干草回家,那带着淡淡幽香的干草是牛羊的美食,亦是灶膛最佳的燃料——农家饭香,应该跟这燃料大有关系。

而到来年开春,被割掉的野草又会重新萌发,还人间以绿色……

一年四季,斗龙河畔的野草在生死轮回中给我的家乡以装点,以呵护,以奉献……细想想,这多像我家乡的父老乡亲!

二、以“树”为所托之物言志。

【分析拓展】

我们的房前屋后,总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是它们带来了春天的花朵、夏日的绿荫、秋天的果实、冬日的屏障……房梁、船只、家具乃至于薪柴,树木为人类可谓奉献了全部;茶叶、苹果、大枣、核桃……哪一样不是树木的杰作?树木更有它的精神属性:苍松之生机盎然、桃李之下自成蹊、桑梓之乡愁乡情、杨柳之别情依依、白杨之昂扬向上、胡杨之不屈不挠、橄榄之和平安宁……一棵棵树木中,蕴含着人类所拥有和崇尚的各种精神品质!

【示  例】

“极目金黄千里秀,自成一景阅沧桑。”每年的金秋十月,大漠腹地,漫漫黄沙,一棵棵胡杨虬枝苍劲,傲然挺立;层林尽染,灿若骄阳,仿佛镀上了一层神圣的金色。金黄色的胡杨怀抱着湖泊,而湖泊水面倒映着金黄色的胡杨,相映成趣。

行走在原始的胡杨林里,两边树木千姿百态:有的像醉卧沙场的将士,有的像千娇百媚的美女,有的像一个个士兵伫立沙漠,有的像害羞的孩子互相牵扯……黄昏时分,胡杨林燃起激荡人心的赤焰,悲凉之中带着豪情万丈,像是在为出征戍边的军士送行。

“茫茫荒漠夜孤单,细语胡杨度万年。”更难能可贵的是胡杨的品质:它总是生长在干旱的荒漠地带,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抗争,不屈不挠,坚韧不拔,默默地守护一方安宁。千年胡杨不会放弃对沙漠边缘人类的守护,人类也不会忘记胡杨的恩情……

新时代我们更要发扬胡杨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梦想,不负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托物花落言志
言志为本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11月,花落寒轻
言志说及其诗歌史上的体现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追根溯源写生活 托物言志抒情怀——王桂臻老师小写意花鸟画欣赏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暗夜花落之谜
托物言志的作文怎样写
盈盈花落,洁白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