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更精彩”导写
2024-05-14张付奇
张付奇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1.《咬文嚼字》发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双向奔赴”: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
2.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汇流,让宽广太平洋不再是天堑;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双向奔赴更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1.寻素材
因为“双向奔赴”这个词语涉及“朝着共同目标一起努力”的相关方,至少是双方,这就需要思考究竟处于什么关系的双方具有“双向奔赴”的特点。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前提下,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具有双向奔赴特点的双方。比如,目标一致的师与生,君与臣(秦孝公与商鞅,燕昭王与乐毅,刘备与诸葛亮等),演员与观众(戏曲、打铁花等)、恋人(梁山伯与祝英台、孙少平与田晓霞)……
2.合逻辑
合乎逻辑是作文的基本要求,逻辑不清其实就是思路不清,这样写出的作文必然结构混乱、表意不清,让人不知所云。
双向奔赴更精彩
翟铭雪
在舞台上,戏曲演员们以精湛的表演技巧诠释着动人的故事,台下的观众沉浸在京胡、锣鼓声中,感受着那份或悲或喜的情感。戏曲演员和观众的双向奔赴,使这场演出更加精彩。
爷爷非常喜欢戏曲,他经常到村外的戏台去看戏。那天,他叫上我和他一块儿去,我坐在电三轮的后面,跟着他颠颠簸簸走了很久,我知道戏台很远,但没有想到会这么远。我不耐烦也不理解地问他,既然看戏的地方离咱家这么远,你干吗还这么不嫌麻烦地去看戏啊?爷爷开着电三轮,什么也没说,却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到了戏台,台下早已熙熙攘攘地坐满了人,他们有的也开电三轮过来,有的骑自行车,都是从周围的村子赶了很久的路过来的,它们兴味盎然地谈论着即将开始的戏曲表演。
表演开始了,一平一仄,一高一低,我细细聆听着委婉的唱腔,一股细腻的情感从心底涌出。台上的演员认真地表演,台下的观众全神贯注地观看,表演结束,掌声和喝彩响起。演员和观众,共同构建了这小小戏台上下最美的风景。
后来爷爷跟我说,戏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所以他这么喜欢看戏。而台上那些唱戏的演员,都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每天都要练习吊嗓子,练习翻跟头等,就在上台之前,有些在练习开嗓,有些在熟悉台词,有些在看着乐谱练习琵琶,还有的拿着道具练习动作。所有这些,都是他们为了能有更精彩的表现,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观众。
我突然明白了,戏曲演员和观众都是戏曲演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戏曲演员为了更精彩的演出反复练习,而观众不怕天黑路遠来看演出。正是戏曲演员和观众的双向奔赴,才让这场演出更加精彩,正是戏曲演员和观众的双向奔赴,才让戏曲的传承经久不衰。
点 评
戏曲演出的精彩,在于演员的扮相、唱念做打的动作、别具一格的唱腔,更在于演员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喜欢戏曲的观众不怕天黑路远去观看,随着演员的表演或惊讶或赞叹,那种发自内心的叫好声会让演员情绪燃烧起来……演员与观众这种执着的双向奔赴,成就了一群好演员,也成就了一群好观众,进而成就了一场精彩的演出。文章选材真实、典型,能很好地诠释主题。此外,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井然,文笔流畅,这得益于作者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