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体系研究
2024-05-14刘小康杨震宁小童郭亚萍
刘小康 杨震 宁小童 郭亚萍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既是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最新成果,也是形铸民族合力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时代意蕴和理论内涵,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各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命运共同体格局,集中展现了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共同培育精神的历史实然,鲜明昭示了中华民族从自觉走向自强的现实应然。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2—0107—10
我国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和鲜明优势。当前,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错综复杂环境所带来的双重叠加影响,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反渗透的较量成为看不见的战场,国家安全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增密,如何整合各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民族复兴合力具有极端重要性。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论断应运而生、因时而生,一经提出就成为新时代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民族复兴的现实观照,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精准把握民族情况的新变化,顺应民族工作的新要求,结合民族关系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被誉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的新形态。”[1]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出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进程中民族自为自强意识的反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新要求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基于意识形态安全新形势的基础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创性论断。
(一)重要论述的初步提出
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高标准推进民族团结進步事业,强调要“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首次提出,并被列为与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同等重要的话语地位。此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从“积极培养”到“积极培育”再到“大力培育”的话语表述。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这一原创性论断,并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发出了形铸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强烈信号。从党的根本大法层面确立了其重要战略地位,标志着党在如何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民族关系、如何开展和推进新时代的民族工作中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启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局面。
(二)重要论述的丰富完善
在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哲学依据、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关键环节等进行丰富和完善”[4],形成了逻辑紧密、内涵深刻、体系完备的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5]这一重要思想。同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2020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做好西藏工作的重要抓手”[6],强调要抓实抓细把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群众心灵深处。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鲜明地把“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举措之一”[7],强调铸牢工作要有形有感有效。自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思想全方位系统地贯穿于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体系中,成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的内在要求。
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20次提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8],标志着其完成了既是“主线”也是“纲”的理论深化。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并于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9],提出了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新要求。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一) 本质属性:民族命运共同体
研究中国独有的民族现象,解决中国特色的民族问题必须具备历史视野,必须学会从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寻根探源,了解中华民族这一独特民族实体形成的内在机理。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不是简单把“中华民族”与“共同体”这两个概念进行叠加组合,而是对各民族之间守望相助、生死相依、同甘共苦的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内在体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0],充分揭示了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实质,反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要求。
1.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国地域辽阔,自成一个地理单元,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民族,因环境多样性而呈现丰富多元的政治形态、经济形态、文化形态。但自古以来,各民族之间政治上是紧密相连、经济上是互相依存、文化上是兼收并蓄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各民族形铸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鲜明特征。事实上,中华民族本质上就是“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11],是对多元一体民族关系的现实反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一体就是指各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包含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横向关系以及“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纵向关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12],必须树立起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和高度认同的共同体意识。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创新论断,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13],将中华民族升格为命运共同体。所谓“命运共同体”,是指“建立在共同的历史渊源、共同的现实利益以及共同的未来愿景之上,强调在互相交往和影响之中经历和分担共同的命运”[14]。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其表述为“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精神”[15],表明了中华民族是“由‘共同历史记忆‘共同命运与‘共同未来联系起来‘大规模的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16],即各民族之间具有的文化的互补性、政治的同一性、经济的依存性,而中华民族也是基于这一历史事实基础上熔炼而成的民族命运共同体。
2.各民族共同演绎着民族命运共同体形态。在中华民族这一主体圈层下面栖息着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共存共生、共担共享、共建共荣,共同演绎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形态。因此,命运共同体的形态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由“自在的民族实体”向“自觉的民族实体”再到“自为的民族实体”这一伟大历程。
早在三皇五帝时代,中华大地上的各部落、氏族就形成了彭头山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半坡文化等早期的区域性文化族群。各个区域文化相互融合具有了共同的文明特征,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共同的民族圖腾,形成了最早的文字符号,制定了最早的历法,编纂了最早的时令节气,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各部族在错综复杂充满神话的关系中逐渐从斗争走向融合,完成了华夏文明最初的构建,形成了“华夏族”这一最初的民族共同体。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17]这是几千年来华夏族与周围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大融合的真实写照。周边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通过“茶马互市”“绢马互市”等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各民族之间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逐步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日趋稳固。千百年来,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书写历史、创造文化、培育精神,华夏文明与各少数民族文化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共同构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体系,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自发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构成了具有鲜明的多民族特征的中华民族这一自在的民族实体。历史早已赋予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而这种内生动力也保证了中华民族即使在近代遭遇百年屈辱历史、面临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始终上下一心、团结统一,并没有走向四分五裂反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推动了中华民族从“自在民族实体”到“自为民族实体”的转变,进而推动中华民族从式微走向复兴。
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亡国灭种危机,迫使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华民族”成为凝聚人心的时代话语。在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剥削、压迫的时代背景下,为抵抗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险恶用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从“自发”走向“自觉”“自为”。可以说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反抗侵略的历史,而近代中华民族反抗侵略斗争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被激发,进而发展壮大的过程。经过百年的历史洗礼,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豆剖中,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渗透入侵中并没有被解构、被瓦解,始终保持着几千年来以一个坚实的民族共同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韧品格,并在各族群众共御外患、救亡图存中从自在的民族实体“进入以‘中华民族为象征的‘自觉发展阶段”[18],中华民族“在共同抵御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19],完成了由“自在”阶段走向“自觉”阶段的历史转折。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得到升格,国家意识在人民大众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所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中日益彰显,民族意识在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侵略、奴役的过程中不断觉醒,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实现了从萌发,到初步觉醒,再到全面觉醒和真正觉醒的伟大历史飞跃。
总之民族共同体作为中华民族内在的本质特征,各民族是共生共存共荣的人群共同体,不是虚幻的共同体,也不是想象的共同体,而是坚实的族群共同体,是实实在在的民族命运共同体。各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演绎着多元一体的共同体形态,结成了共生、共存、共荣的多元一体格局,构成了坚实的民族命运共同体。
(二)核心内容: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事实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牢固的自我认同意识”[21],本质要求就是各民族中“四个与共”基础上铸牢“五个认同”,其“涵盖了国家、民族、文化、政党和制度五维关系的意识合体”[22],是具有情感皈依意识的身份从属关系、文化共生意识的价值凝聚关系、命运交融意识的利益共享关系,核心就是要实现认同感、归属感的双重叠加,实现共同体意识的高度统一。
1.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是各民族的利益所系、根本所在。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本质上就是强烈的身份归属意识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自觉意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多民族自居的“大一统”国家,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从斗争走向融合,最终形成“多元一体”民族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共同抵御外辱,兼收并蓄、相得益彰,“存在着同源异流、异源同源的民族融合关系”[23],形成了民族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可以说,五千多年来,各民族携手开辟了广袤的疆域,携手缔造了强大的国家,携手书写了悠久的历史,携手创造了绚丽的文化,携手谱写了璀璨的文明,共同装点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无论是在民族构成上,还是地区分布上,抑或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均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与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24]爱国主义作为对伟大祖国认同的生动体现,始终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血脉流淌的基因,始终是唱响中华民族家国一体、团结统一的主旋律。千百年来各族群众始终自觉承担着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的蚕食鲸吞,各族人民不惜毁家纾难共御外患,涌现了大青山支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群众抗日武装力量,令敌人闻风丧胆。在内蒙古,蒙古族人民前仆后继,先后成立了义勇军、蒙汉民族抗日联合会等抗日武装和团体,浴血奋战、英勇抗击侵略者;在广西,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不甘外侮,以英勇善战著称抗日前线;在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青壮年主动请缨出征抗日前线,誓死保家卫国;在云南,傣族、彝族、哈尼族、阿昌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数十万青年踊跃参军,奔赴抗日前线;在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积极响应抗日救国号召,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毁家纾难、捐款捐物,先后共募捐飞机154架,全力支援抗战前线。正是无数中华儿女以生命为代价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构筑起了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铁脊梁、硬骨头,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2.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意识、认同意识,外显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千百年来各民族深度互嵌、深度互融,各族人民始终心心相印、携手并肩,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共同维护着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着中华民族这一主体、整体的认同。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中华民族在长时期的民族冲突与交流中,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理隔阂和文化差异慢慢消除,并逐渐走向大一统大融合,这是一个长时期的过程,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才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它熔铸于“四个与共”的民族史诗,是基于中华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现实必然性。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不仅强调了“我是谁”的个体性认同问题,更凸显了“我们是谁”的整体性问题,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自我定位和自我确认。事实上,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也正是在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召下,近代中国各族人民始终能够自觉地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同帝国主义列强作斗争,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特别是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以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在帝国主义列强侵占国家领土中奋起反抗,面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无数中华儿女以生命为代价,依靠手中的土枪土炮、大刀长矛与武器精良的外国侵略者作殊死搏斗,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充分反映了各族群众的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
3.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作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化表达,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和“根”“体”和“本”,是民族存续、文明延续的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5]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文化层面表征为内在聚合、和合共生的文化共同体,各民族拥有共同的文化生活、文化记忆、文化愿景。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传承和发展的原生型文化,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二者互为一体,各民族文化也在交往互动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化景观,结成了“文化共生、共享与共情的族际生态空间”[26],而这种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27]。以新疆地区为例,木卡姆、麦西热甫、阿依特斯、库姆孜等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天然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传统技艺的优秀代表,维吾尔族的《乌古斯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江格尔》天然是中华古典文学宝库中厚重的一页,克孜尔千佛洞、柏孜克里克石窟、高昌故城、北庭故城等文物古迹天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元宵节、端午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天然是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典范。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大观园中璀璨的明珠,而中华文化也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皈依和心灵寄托,是各民族相濡以沫、荣辱与共的精神纽带。各民族文化在交流、碰撞中不断交融,进而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其具有“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的总体性,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是各民族团结融合、多元汇聚的“黏合剂”,蕴含着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
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中华文化为内在精神纽带,是基于共有的历史记忆、共通的文化心理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情感体验而结成的包括五十六个民族在内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内在价值的高度确信、体认和追寻是形成牢不可破、共成一体的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柱。正因如此,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才书写出浩如烟海、气象庞大的文化典籍,催生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宝库,创造出举世瞩目、遥遥领先的科学技术,进而保证了中华民族这艘巨轮历经风吹浪打而不倒、久经风霜坎坷而不竭、饱经沧桑巨变而不衰的前进动力。
4.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存,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最忠实的代表,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现实基础上对国家未来、民族未来、人民未来的追求、向往和期盼,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中国持续百年之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命运,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把劳苦大众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迫下解脱出来,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各族人民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自身的解放。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之后“中华民族能否真正站得住、站得稳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又一现实挑战和历史重任”[28]。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又顺势开启了进行深刻而广泛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的伟大历史征程。经过长期的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各族人民共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彻底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真正实现了各民族团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潮流,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交流日益紧密,共同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同时通过组织选派援藏干部、援疆干部,以及建立项目、人才、医疗、教育等“组团式”对口支援体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获得了全方位的快速发展。各族人民清醒地意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日子,就无法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中华民族”概念写入宪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民族普遍认同的道义和归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举措中,各族群众摆脱了贫穷落后的苦日子、生命健康得到了充分保护、迎来了共同富裕的光明前景。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9]。在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实事好事中,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长,对中国共产党这一关键核心的认同更加强烈,清楚地意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无法实现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更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5.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和现象,建立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和梦寐以求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新的社会历史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0]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迎来了历史性转轨,开启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的历史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了从“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32]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3]再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4]的与时俱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包容性更广、认同感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2021年8月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明确了到2035年和21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细化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步骤和路径,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提倡和积极培育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反映着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其现实性上,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固本之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根本遵循。
(一)开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多民族的国情、民族问题的时代性特征和民族情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存在“注重‘多元叙事而忽略‘一体形塑的现实倾向”[35]。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贯彻落实好民族平等政策,实现各民族平等和繁荣发展。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件、政策,在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教育、民生福祉等各方面给予了极大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没有的“自由”和“发展”。与此同时,学术界也热衷于少数民族话题,聚焦研究少数民族问题,而“共同体话语却一度缺失、缺位”[36]。如此一来,在客观上就造成了注重“多元”而忽视“一体”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探索和一体化建设步伐。
特别是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政治话语权、文化话语权,出于政治偏见经常对其他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横加指责,甚至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民主”“自由”的幌子强行介入他国内政,许多国家因此而掉入西方构造的人权陷阱。而我国也曾因为一度“盲目崇拜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特点的民族——国家理论”[37],深受“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38]“民族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39]等错误观点的困擾,导致一段时间里存在民族理论空虚化、对中华民族的整体性研究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极不利于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关系的处理、民族工作的推进,严重阻碍了民族理论的研究和创新,使得我国面临认同层面的多元化、文化层面的空心化、思想层面的异质化,削弱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消解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记忆,淡化了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弱化了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实体一度面临解构的风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最新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具体实际以及现实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它立足于“四个共同”的民族事实,聚焦聚力主线,强调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增进“五个认同”、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构成了逻辑紧密、体系完备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40],从根本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标志着党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把握和对中华民族发展进步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是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不断调整渗透方式、加大渗透力度,“颜色革命”无孔不入,教导化渗透、炒作性渗透、学术性渗透、具象化渗透等手段更加具有隐蔽性、危害性和长期性,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较量日趋激烈。美西方国家一直致力于打造西方世界“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文化景观”,通过“吃美国大餐”“看美国大片”“过西方节日”等符号体系宣传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在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娱乐产品中丑化他国、美化自身。可以说,从吃穿住行到精神文化消费无不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西方价值符号、冲击着国人的价值认同和社会共识,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瓦解国人理想信念的渗透体系。新疆毒教材事件以及香港乱局均已证明一旦教育者和教材出了问题,青少年群体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就会缺失,就容易被敌对势力诱导和裹挟,成为“三股势力”的帮凶。如在疫情期间美西方国家依靠自身掌握全球话语权的政治优势,通过政治操弄把新冠肺炎疫情问题政治化、扩大化,大行“疫苗外交”、大搞“双标主义”,强行贴上“中国病毒”的标签,炒作所谓的“武汉日记”,将疫情这一公共卫生事件作为打压、遏制、污蔑他国的政治工具和手段。在美西方一系列高密度、高强度狂轰滥炸式的舆论攻势下,舆情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生态,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极大挑战。可以说,西方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分化、西化形势日益严峻,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抵御渗透的斗争依然艰巨。尤其是当前新疆社会稳定的客观形势依然复杂,反分裂斗争的意识仍然需要不断加强。
意识形态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指出“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进而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4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增强共同体凝聚力、朝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力”[42]所在,是新形势下防范和抵御民族领域各种风险挑战的意识形态长城。
(三)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民族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的核心问题,民族工作做得好不好关乎全局,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华民族作为各族人民组成的人群共同体,是由56个民族共生共存共荣而构建起来的民族共同体,那么中华民族这一关键主体与各民族这些重要成员之间必然存在着整体与部分的矛盾,作为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各民族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具体的文化差异、存在着现实的历史分野、存在着实质的价值差别、存在着客观的思想分歧。这些现实问题也恰恰是敌对势力意图分化中国、撕裂中国的着力点。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民族分歧、缓解民族矛盾、减少民族冲突,进而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民族共识、凝聚民族力量就成为民族工作的核心、民族治理的关键、民族事务的重中之重,如果这一关键问题处理不好、做不好,其他工作也就难以开展、难以为继,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就难以贯彻落实,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更不可能实现。
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我国民族理论政策、民族工作伟大成就,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43],明确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44]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45],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重要任务、工作主线、制度保障、实现方式、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根本原则等,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46],成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指引。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既不同于“一族一国”的西方民族国家之路,也不同于以往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族自决权”的“联邦制”之路,更不同于专制主义下的封建王朝的羁縻政策,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建成认同感、归属感高度统一的民族统一体。它以形铸牢不可破的民族命运共同体形态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形式,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谋求最大同心圆,实现“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聚焦聚力主线和“纲”,就是要赋予所有工作均具有彰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一方面要做好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实打实工作,以切实的实惠奠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石;另一方面也要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人心工程,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国心、中华魂,实现有形有感有效相统一。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时代的主旋律,凝聚着最广泛人们的共识,汇聚着最广泛人们的力量,激荡着最广泛人们的思想。世界大变局构成中国未来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使得我国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带来大挑战同时,也带来大机遇。当前“中国之治世”与“西方之乱象”充分证明,随着西方国家阶级矛盾、贫富差距、种族歧视、人权危机等多重问题的相互叠加、集中爆发,引发了西方国家社会共识的瓦解、社会对立的突出、社会撕裂的加剧,标志着西方式民主的梦幻破灭,西方话语权正在消解。值得注意的是,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47]。尽管“东升西降”是当今世界的必然发展趋势。但就目前而言,“西强东弱”的格局在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仍存,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仍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我国仍面临着“局部地区反分裂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势力干扰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风险不容小觑”[48]的复杂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插手中国敏感问题,通过公然诋毁抹黑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公开支持“疆独”“藏独”“港独”“台独”分子,暗中挑动“香港乱局”、窜访台湾、扶持“三股势力”、宣传“双泛思想”等试图挑拨社会对立、民族矛盾,破坏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进而瓦解五十六个民族共生共存共荣基础上共同熔铸的民族共同体。
各族群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不仅共同享有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发展成果,同样也共同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强基健体的伟大创举,是基于我国多民族国家具体实际解决民族问题、应对整合难题的关键一招。其现实性目标指向就是通过共同的价值体验、思想情感和文化心理激励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齐心协力,对增强民族内在凝聚力、塑造民族认同感具有关键作用,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强大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动因。它携全体中华各族儿女总动员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之大势,集中华56个民族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之伟力,促进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互助,共谋发展、共享发展,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保证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强大内生动力。新时代,必须聚焦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凝聚民族意志和共识,提高和增强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内生动力。
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以一种新的话语体系破除了西方国家在民族问题的绝对话语权,走出了长期以来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迷思,超越了西方的“民族——国家”理论范式,提供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新范式。它以一种新的实践视角立足于我國多民族的具体实际,把握住了民族问题的实质,为新形势下解决民族问题廓清了思想层面的困惑,找到了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的关键钥匙,赋予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使命”[49]。它携各族儿女总动员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之大势,集56个民族上下一心同心共筑中国梦之伟力,为中华民族在“两个大局”的交汇激荡中坚定了自信、站稳了脚跟,找到了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存在方式和走向复兴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超品.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困境及实现路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130-137.
[2]牢牢把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N].人民日报,2014-05-30(00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4]公保扎西.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J].红旗文稿,2023(09):4-7.
[5]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02).
[6]本报评论员.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N].人民日报,2020-08-31(001).
[7]新华社评论员.长期坚持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N].新华每日电讯,2020-09-28(001).
[8]本报评论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N].人民日报,2021-08-31(001).
[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001).
[10]本报评论员.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21-08-30(001).
[11]孔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19(06):51-57.
[12]汪晓东,李翔,王洲.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N].人民日报,2021-08-25(001).
[13]本报评论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4-10-10(001).
[14]孔亭.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内涵和推进路径[N].中国民族报,2019-02-15(005).
[15]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02).
[16]石硕.从中国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民族”概念——“中华民族”概念百年发展史的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1-12+205.
[17][唐]韩愈.五百家注韩昌黎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7(07):1-8.
[18]杨建新.再论各民族共创中华民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5-12.
[19]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36-37.
[20]本报评论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N].人民日报,2021-08-31(001).
[21]李政君.“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根基[J].历史评论,2022(06):27-31.
[22]孟凡丽.在有形有感有效上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红旗文稿,2022(12):26-29.
[23]王文光,徐媛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论纲[J].思想战线,2018,44(02):70-74.
[24]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放射新的光芒[N].人民日报,2019-05-04(001).
[25]新华社评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新华每日电讯,2021-03-06(002).
[26]袁东升.族际生态位育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关联性[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151-159.
[27]王远,颜欢.汇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磅礴伟力[N].人民日报,2023-07-21(003).
[28]李贽,孟凡东.民族自觉、民族自为到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演进[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30-40.
[2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3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01).
[31]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05.
[32]童亚新.新中国70年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进程和主要依据研究——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J].延边党校学报,2019(06):4-9.
[33]本报评论员.深入把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贡献[N].人民日报,2008-12-23(001).
[3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35]李文勇.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
[3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2.
[37]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83-94.
[38]王希恩.也谈在我国民族问题上的“反思”和“实事求是”——与马戎教授的几点商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1):1-17.
[39][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
[40]中央統战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J].中国民族,2023(02):4-5.
[41]本报评论员.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21-08-30(001).
[42]徐爽,江婉.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调整与推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3):21-28.
[43]汪晓东,李翔,王洲.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综述[J].台声,2021(17):24-37.
[44]本报评论员.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N].人民日报,2014-10-09(001).
[45]本报评论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N].人民日报,2021-08-29(001).
[4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4-27.
[47]李霞飞.资本逻辑历史发展诠释下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0):110-113.
[48]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民族,2021(11):48-53.
[49]赵新国,金炳镐.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贡献及其新时代使命[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02):1-7+162.
责任编辑: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