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杀害四个亲生孩子?基因学为澳洲女魔头正名
2024-05-14三月
三月
2023年6月5日,澳大利亚杀害4名亲生孩子的“女魔头”凯瑟琳·福尔比格在被捕入狱20年后,迎来了案件的逆天反转,她也被无条件释放。
早在2018年时,澳洲法院就宣布了对这件案子重启调查,澳洲民众也纷纷对这个“恶魔母亲”报以同情,更是有150名澳洲顶级医学专家联名向新州总督提交请愿信,他们认为凯瑟琳是被冤枉的,希望可以无罪释放她。那么,凯瑟琳究竟是丧尽天良的恶魔,还是一个无辜可怜的母亲?在她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父亲失手杀死母亲
2003年5月21日,一个震惊澳大利亚的案子终于等来了最终的定论。凯瑟琳·福尔比格被正式判决谋杀罪名成立,判处40年监禁,其中30年不得假释。
听到宣判结果的那一刻,凯瑟琳悲痛欲绝,她哭着告诉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从来没有杀过我的任何一个孩子。你们因为我的‘思想给我判了刑,利用我日记里随意记录的内容来对付我,这件事让我感到震惊。”
1967年,凯瑟琳出身在悉尼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布里顿脾气暴躁,喜欢酗酒,母亲多纳万患有继发性癫痫,且喜欢赌博。于是,经济困窘的他们在凯瑟琳出生前,就开始了持续不断的争吵。
1969年,布里顿因为酗酒,再次和多纳万争吵起来,还对其动用了暴力。情绪激动的对骂中,布里顿失手捅死了多纳万。当晚,布里顿便被捕入狱,凯琳瑟则被送往福利院。直至成年,凯瑟琳一直辗转在寄养家庭和福利院之间。
1987年,极度渴望亲情的凯瑟琳遇见了克雷格·福尔比格——一个23岁的帅气小伙子。与凯瑟琳命运相同的是,克雷格也是一个孤儿,有着不幸的童年。同病相怜的两个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很快就组成了家庭。
1989年1月,凯瑟琳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加勒博。她把一颗心全部放在了儿子身上,并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给儿子一个幸福的家庭,让他健健康康长大,绝不让孩子重复自己的童年。
可是,加勒博好像格外不听话,作为新手妈妈的凯瑟琳一直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照顾孩子。而且,凯瑟琳生加勒博时难产,产道严重撕裂,但她必须忍着疼痛做饭、洗衣、喂奶……身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折磨,让凯瑟琳忍不住想要发火。
家里的开销由克雷格负责,繁重的劳动让他无暇顾及闹腾的孩子和情绪即将崩溃的妻子。加勒博在出生第19天的夜里,愈加频繁地哭闹。
为了哄孩子,凯瑟琳不知起来多少次。她忍不住向丈夫抱怨:“真希望这样的日子尽快结束,我简直要疯了。”
凌晨3点,克雷格被住所外的警笛声吵醒,看看睡熟的妻子,克雷格蹑手蹑脚去了洗手间。等他路过婴儿床看到孩子时,才惊讶地发现,加勒博脸色发青,已经没有了呼吸。
克雷格马上把孩子从婴儿床里抱出来,一边为其做心肺复苏,一边让凯瑟琳打急救电话。虽然加勒博被第一时间送到了医院,但死神还是残忍地带走了他。
对于初为人父母的克雷格夫妇来说,这是一件悲痛欲绝的事情。尤其对于凯瑟琳,孩子突然去世的痛苦,远远超过她怀胎十月和分娩之痛。加勒博去世后,凯琳瑟为了转移注意力,经常去健身房健身,并开始记日记,以调整自己的情绪。
1990年,凯瑟琳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帕特里克,她也更加事无巨细地照顾着儿子。克雷格不在家的时间,凯瑟琳去洗手间时,也会把婴儿车放在自己身边,生怕孩子出事。
可即便如此,帕特里克4个月大时,还是出了意外。那天夜里,凯瑟琳听到孩子的咳嗽声,就将他抱起来安抚。一直等到他安然入睡后,她才敢睡觉。可一个小时后,凯瑟琳再次起床查看帕特里克时,却发现他全身瘫软,面部发青,而且没有了呼吸。
凯瑟琳吓得疯狂大叫,并和丈夫带孩子去了医院。所幸帕特里克被及时救治,抢回了一条命,但医生告诉他们,这孩子患上了某种综合病,这种病常常发生在1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可能会有癫痫的症状,需要一直有人守在身边。
毋庸置疑,照顾孩子的重任只能全部落在凯瑟琳的身上。这让她的精神高度紧张,每天都在担心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没了呼吸。哪怕孩子的一声哭闹,都让凯瑟琳害怕到心跳加速。
处于崩溃边缘的凯瑟琳只能将情绪宣泄在克雷格身上,两个人的感情也逐渐有了裂痕。有一天,凯瑟琳带帕特里克坐公交车去医院做常规检查时,孩子突然拉肚子,排泄物溅在了公交车和周围乘客的身上。
司机和乘客对凯瑟琳一顿羞辱,又将她和孩子赶下了公交车。那是一个偏僻的地方,离医院还有10公里,而且根本打不到的士,凯瑟琳不得不抱着孩子步行到医院。
当凯瑟琳向克雷格哭诉时,克雷格却没有体会到她情绪的崩溃,反而埋怨道:“你真是笨到家了,孩子那么小,吃喝拉撒不受控制,你这个母亲为什么预想不到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并提前做好准备?”
凯瑟琳没有与丈夫争吵,但是,她把自己的情绪全部发泄在了日记里,包括对这种生活的厌恶和对婚姻的绝望。当然,也有对照顾孩子的烦躁。
孩子接二连三去世
1991年1月13日,克雷格在上班前特意去看了帕特里克的情况,他睡得正香,小脸红润,呼吸均匀。克雷格便对正在厨房忙碌的妻子说:“亲爱的,孩子正在睡觉,趁此机会,你也可以睡个回笼觉,没必要这么早起来。”
凯瑟琳有些不悦地说:“说得容易,或许还没等我烧好饭,孩子就醒了,我得一边抱着他一边做家务,你以为带孩子有那么容易吗?这可是一个磨人精。”
结果克雷格刚上班没有多长时间,突然接到凯瑟琳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哭着说,帕特里克停止了呼吸,让他赶紧赶回来。克雷格匆匆忙忙赶回家。不幸的是,帕特里克没有像上次那么幸运,年仅8个月的他最终没有被救回来,医生给出的死因是嬰儿猝死综合征。
对于婴儿猝死综合征,当时的医学界也无法提供科学的解释。一般认为,婴儿猝死综合征与婴儿大脑控制呼吸和睡眠唤醒部分的缺陷有关。
接连两个孩子早夭,克雷格埋怨妻子:“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孩子,你为什么就不能全心全意照顾好这个孩子呢?孩子哭你说他闹腾,孩子不肯吃奶,你说他肚子不饿,我看你根本就是不想尽一个母亲的义务照顾他。”
凯瑟琳在忍受丈夫抱怨的同时,还要忍受失去孩子的痛苦。她也和丈夫争吵过多次,这种争吵伴随着第三个孩子莎拉的到来,才逐渐回复了平静。
莎拉的降生,修复了这对夫妻即将破裂的婚姻关系。为了确保及时获悉孩子的状况,凯瑟琳把婴儿床直接放到自己的卧室床边。克雷格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做甩手掌柜了,女儿出生后,他换了一份离家近且工作时间短的工作,与妻子一起担起了照顾孩子的重任。
孩子晚上哭闹时,克雷格也会起来查看孩子的情况。以前,他体会不到妻子的艰辛,但这次不同,因为参与其中,所以他深深理解了妻子之前低落的情绪和暴躁的脾气。克雷格向妻子道歉:“以前都是我不好,忽略了你和孩子。我决定了,在孩子三岁之前,我们节衣缩食,我和你一起照顾她。”
丈夫的理解让凯瑟琳崩溃大哭,他们的感情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在莎拉出生的前几个月,凯瑟琳和克雷格几乎寸步不离地照顾她,生怕再有什么闪失。莎拉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两个哥哥的状况,这让他们逐渐放了心。
1993年9月30日,克雷格因为公司临时有事,被领导安排加班。那天,他还特意打电话给妻子:“你照顾好孩子,等我回去再做饭,如果实在太饿了,就先用零食充饥。”
可是,就在克雷格刚挂电话不久,就接到了女儿去世的噩耗。10个月的莎拉同样是突然没有了呼吸,医生给出的诊断也是婴儿猝死综合征。
凯瑟琳一家的遭遇很快就在他们居住的小镇流传开了。有人报以同情,但也有人开始怀疑。甚至有传言说,凯瑟琳的母亲就是因为不想照顾孩子而被她的丈夫杀了。所以,凯瑟琳既是杀人犯的女儿,又流淌着抛弃亲生孩子的母亲的血。
也因此,另一種传言在疯狂扩散:凯瑟琳脾气暴躁,不想照顾孩子,所以杀死了她的三个子女。有人甚至在听了传言后报了警。
澳大利亚警方也怀疑过凯瑟琳,但并没有找到确凿证据,三个去世的孩子身体上都没有明显伤痕和瘀青,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克雷格虽然也抱怨过妻子没有照顾好孩子们,可是,如果说是凯瑟琳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子女,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为了让妻子走出阴影,克雷格带着凯瑟琳搬到了纽卡斯尔郊外的一个小镇。
1997年9月7日,凯瑟琳又生下了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劳拉。在劳拉只有12天大时,凯瑟琳就和克雷格带着她到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以及遗传病检查,但都没有发现异常。在凯瑟琳的要求下,医院为劳拉接上了心电监测仪,仪器上的数据会直接发回医院。
医生全方位的监测和父母的细心照料,让劳拉平安地度过了她的一周岁生日。为了庆祝女儿的健康成长,凯瑟琳夫妇还为她举行了隆重的生日派对,请了很多邻居一起庆祝。
然而,就在劳拉1岁7个月时,不幸再次降临这个家庭了。那天,当凯瑟琳准备把劳拉抱到婴儿床上,让她小睡一会儿时,竟然发现劳拉已经没有了呼吸。
劳拉去世后,凯瑟琳夫妇所在的小镇谣言四起,有邻居称,经常看到凯瑟琳对劳拉发脾气,凶狠的样子根本不像一个母亲。连小镇警方都开始调查,因为美国曾出现过保姆杀害婴儿,再用婴儿猝死综合征脱罪的案例。
2000年,纽卡斯尔警局正式命令高级警员伯纳德调查该案。为了找出真相,伯纳德从询问负责为几个孩子治疗的医务人员开始了调查。
医务人员称第一和第三个孩子尸检时没有明显的伤痕,死因大概率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第二个孩子则是死于癫痫引发的窒息。最后一个孩子劳拉就不一样,在她身上确实查出了心肌炎。但该医生表示,他也无法确定心肌炎是死亡的全部原因。
科学进步得以洗冤
凯瑟琳四次怀胎十月,四次充满期待,却四次从天堂掉到深渊。她整个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晚上做噩梦,时而大喊大叫,时而痛哭不已,时而自言自语。
克雷格为避免妻子看到孩子的遗物而增加她的痛苦,就开始清理家里的东西,想把有关孩子的物件全部丢出去。收拾房间时,克雷克无意中发现了凯瑟琳的日记。
好奇的克雷格立即翻起来,因为害怕妻子想不开会自杀,所以想通过日记了解她内心的真实想法,结果里边的内容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很明显,我是我父亲的女儿”“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母亲,对于他们的死,我很愧疚”“我想早一天结束这种日子,我受够了,他让我失望至极”“我害怕她会像莎拉一样离开我,不想再照顾另一个像莎拉一样的孩子”“我只希望有一天莎拉能闭嘴”……
克雷格读着妻子的日记,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小镇上的传言开始不停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凯瑟琳果然是杀害自己孩子的凶手,她是一个恶魔”,抱着这样先入为主的思想,克雷格找到了伯纳德,把那本日记交给对方之后,还向他诉说了凯琳瑟在家里的反常行为。
伯纳德很快把凯瑟琳带回警局,对她进行了数小时的询问。对于日记的内容,凯瑟琳说:“我的确对孩子的去世感到内疚和自责,但这并不意味着是我杀了他们。”
“内疚和自责?可我觉得你很冷静,孩子刚去世,你就去健身房锻炼,在纠结怎么减肥。可是一个正常的母亲,在孩子接连去世后,不应该成天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吗?哪还有心思去做别的事情?”
警方的询问让凯瑟琳变得越来越激动,她还试图起身逃离审讯室,最后被警员拦下。但仅凭一本日记,不能成为凯瑟琳杀死孩子的证据,伯纳德只好让她先回家。
伯纳德也尝试过通过其他方式寻找证据,他甚至派人在凯瑟琳居住的房子安放了窃听装置,结果听到她在家中演练在法庭上如何作假证,蒙蔽法官的话。
2003年2月,警方以涉嫌谋杀罪逮捕了凯瑟琳。但凯瑟琳不承认自己杀了孩子,她认为不该有任何人对四名婴儿的死负责,就连检举她的丈夫也没有犯任何错,因为她坚信孩子是死于自然原因的。
但检方在长达7个星期的审讯时间里,一直坚称是凯瑟琳杀了四个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同一个家庭在10年时间里,不可能连续4个孩子死于婴儿猝死综合征”。当然,还有其他的依据,那就是凯瑟琳的日记,以及她的身世。
在控方看来,凯瑟琳孤儿的身世是对孩子没有感情的证明,2岁不到失去父母,从没体会过亲情,哪里来的正常感情?更何况,凯瑟琳的基因可是来自于她的赌鬼母亲和杀人犯父亲。所以在面对孩子不断哭闹时,实施谋杀也就不奇怪了。
不仅如此,检方又丢出一个撒手锏,那就是在社会学界被广泛认可的“Meadow定律”:“Meadow定律”是一个叫偌伊的英国儿科专家提出的,他自称做了科学统计,证明所谓的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概率只有7300万分之一。
最终,2003年5月,陪审团一致通过决定,裁定凯瑟琳犯下三项谋杀和一项过失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40年。在一审后凯瑟琳提起了上诉,但罪名依旧没变,只是监禁时间少了10年。
凯瑟琳一直坚持自己是无辜的,称她的孩子都死于婴儿猝死综合征。但除了她小时候的几个挚友,没有人肯相信她。
凯瑟琳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或许有朝一日,科学家能帮我洗清冤屈。”
凯瑟琳入狱后不久,一位科学家开始调查世界各地离奇死亡的嬰儿,凯瑟琳就是他们典型的研究案例。结果这位科学家很快发现凯瑟琳的案件并非是个例,每年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类似情况。
与此同时,有医学专家也开始认真研究“Meadow定律”,还有科学家认真进行了统计研究,最终同行们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病概率虽然有出入,但都是几百分之一到几千分之一,绝不可能是7300万分之一这样的荒谬数据。
之后,英国医学界也开始调查“Meadow定律”的学术造假,2009年,偌伊本人被医学会吊销执照并除名。当挚友把这一消息告诉凯瑟琳时,她激动得哭了。
不过,此时的凯瑟琳已经入狱6年,要证明她没有杀害四个孩子,仅靠推倒“Meadow定律”是行不通的,还必须有充足的医学证据,证明四个孩子全部都是自然死亡。
2012年,凯瑟琳迎来了人生的曙光,因为科学家首次发现钙调蛋白基因的突变。携带这种突变基因的人,心脏活动存在异常,部分携带者甚至会突然猝死,而且有较大概率在出生后的六个月之内就死亡。为了进一步证明凯瑟琳的清白,科学家还专门为她做了DNA测试,结果发现凯瑟琳的钙调蛋白基因确实发生了突变。
2015年,凯瑟琳的律师以检方病理学证据不足为由,提出重审该案的要求,但受当时的技术限制,没人能帮到凯瑟琳。2018年,澳大利亚一个医学团队想到了凯瑟琳的案子,在研究分析后,他们决定拿出科学证据,替她讨回公道。
经这个科学家团队牵头申冤后,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加入进来,为凯瑟琳的孩子分析死因,查找真相,其中还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杜赫提和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2019年,澳大利亚政府迫于舆论的压力,责令当地法院重新调查该案。2020年,科学团队在分析了凯瑟琳和几个孩子的DNA后,发现凯瑟琳和两个女儿的DNA都有钙调蛋白基因突变。而另外两个孩子同样有诱发癫痫的基因突变,这样的突变其中一部分来自凯瑟琳,另一部分极大可能来自克雷格。
虽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科学家们已经大致推测出了结论:凯瑟琳和前夫都有基因缺陷,恰好都将致命的基因遗传给了四个子女,还恰好都是易诱发婴儿猝死的基因。
2021年3月,9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联名签署了一份送给新南威尔士州州长的请愿书,诉求就是希望改判凯瑟琳无罪。2022年,声援凯瑟琳的科学家已经增加到了150位,他们在为凯瑟琳寻求公正的官网上,纷纷签署了请愿书。
2023年6月5日,澳大利亚政府最终释放了凯瑟琳。此时的她已经服刑20年。试问,人生能有几个20年?如果没有科学家和医学界的进步,又有谁能为凯瑟琳翻案?
编 辑/郑佳慧